列传:卷二百七十一

日期:06-18 国学经典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清史稿

  文苑一

  ○魏禧兄际瑞 弟礼 礼子世效 世俨 李腾蛟 邱维屏 曾灿 林时益梁份 侯方域王猷定 陈宏绪 徐士溥 欧阳斌元 申涵光张盖 殷岳吴嘉纪徐波 钱谦益龚鼎孳 吴伟业曹溶 宋琬严沆 施闰章高咏 邓汉仪 王士禄弟士祜 田雯 曹贞吉 颜光敏 王苹 张笃庆徐夜 陈恭尹屈大均 梁佩兰 程可则 方殿元 吴文炜 王隼 冯班宗元鼎 刘体仁 吴殳 胡承诺贺贻孙 唐甄 阿什垣刘淇 金德纯傅泽洪 汪琬 计东吴兆骞 顾我锜 彭孙遹 朱彝尊李良年 謤吉璁 尤侗秦松龄 曹禾 李泰来 陈维崧吴绮 徐釚 潘耒倪灿严绳孙 徐嘉炎方象瑛 万斯同钱名世 刘献廷 邵远平吴任臣周春 陈鳣 乔莱汪楫 汪懋麟 陆葇兄子奎勋 庞垲边连宝陆圻丁澎 柴绍炳 毛先舒 孙治 张丹 吴百朋 沈谦 虞黄昊 孙枝蔚李念慈 丁炜林侗 林佶 黄任 郑方坤 黄与坚王昊 顾湄 吴雯陶季 梅清梅庚 冯景邵长蘅 姜宸英严虞惇 黄虞稷 性德顾贞观 项鸿祚 蒋春霖 文昭蕴端 博尔都 永忠 书诚 永諲 裕瑞赵执信叶燮 冯廷櫆 黄仪郑元庆 查慎行弟嗣瑮 查升史申义周起渭 张元臣 潘淳 顾陈垿 何焯陈景云 景云子黄中戴名世

  清代学术,超汉越宋。论者至欲特立“清学”之名,而文学并重,亦足於汉、唐、宋、明以外别树一宗,呜呼盛已!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亦随之而一振。谦益归命,以诗文雄於时,足负起衰之责;而魏、侯、申、吴,山林遗逸,隐与推移,亦开风气之先。康、乾盛治,文教大昌。圣主贤臣,莫不以提倡文化为己任。师儒崛起,尤盛一时。自王、朱以及方、惲,各擅其胜。文运盛衰,实通世运。此当举其全体,若必执一人一地言之,转失之隘,岂定论哉?道、咸多故,文体日变。龚、魏之徒,乘时立说。同治中兴,文风又起。曾国藩立言有体,济以德功,实集其大成。光、宣以后,支离庞杂,不足言文久矣。兹为文苑传,但取诗文有各能自成家者,汇为一编,以著有清一代文学之盛。派别异同,皆置勿论。其已见大臣及儒林各传者,则不复著焉。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翦发为头陀,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旋卒。

  禧儿时嗜古,论史斩斩见识议。年十一,补县学生。与兄际瑞、弟礼,及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同邑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读书,“三魏”之名遍海内。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其居曰勺庭,学者称勺庭先生。为人形幹修颀,目光射人。少善病,参术不去口。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诚,虽见欺,怡如也。然多奇气,论事每纵横排奡,倒注不穷。事会盘错,指画灼有经纬。思患豫防,见几於蚤,悬策而后验者十尝八九。流贼起,承平久,人不知兵,且谓寇远猝难及。禧独忧之,移家山中。山距城四十里,四面削起百馀丈。中径坼,自山根至顶若斧劈然。缘坼凿磴道梯而登,因置闸为守望。士友稍稍依之。后数年,宁都被寇,翠微峰独完。喜读史,尤好左氏传及苏洵文。其为文凌厉雄杰。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激,摹画淋漓。

  年四十,乃出游。於苏州交徐枋、金俊明,杭州交汪沨,乍浦交李天植,常熟交顾祖禹,常州交惲日初、杨瑀,方外交药地、槁木,皆遗民也。当是时,南丰谢文洊讲学程山,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弟子著录者皆数十百人,与易堂相应和。易堂独以古人实学为归,而风气之振,由禧为之领袖。僧无可尝至山中,叹曰:“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无可,明检讨方以智也。友人亡,其孤不能自存,禧抚教安业之。凡戚友有难进之言,或处人骨肉间,禧批郤导窾,一言辄解其纷。或讶之,禧曰:“吾每遇难言事,必积诚累时,待其精神与相贯注,夫然后言。”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辞。有司催就道,不得已,舁疾至南昌就医。巡抚舁验之,禧蒙被卧称疾笃,乃放归。后二年卒,年五十七。妻谢氏,绝食殉。著有文集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左传经世十卷。

  际瑞,原名祥,字善伯,禧兄。明亡后,禧、礼并谢诸生。际瑞叹曰:“吾为长子,祖宗祠墓,父母尸饔,将谁责乎?”遂出就试。顺治十七年岁贡生。宁都民乱,赣军进讨,索饷於山砦。际瑞身冒险阻,往来任其事,屡濒於死。际瑞重信义,翠微峰诸隐者暨族戚倚际瑞为安危者三十馀年。康熙十六年,滇将韩大任踞赣,当事议抚之。大任曰:“非魏际瑞至,吾不信也!”时际瑞馆总镇哲尔肯所,遂遣之。家人泣劝毋往,际瑞曰:“此乡邦宗族所关也,吾不行,恐祸及。行而无成,吾自当之。”遂往。甫入营。官兵遽从东路急攻。大任疑卖己,因拘留之。大任变计走降闽,际瑞遂遇害,年五十八。子世杰殉焉。际瑞笃治古文,喜漆园、太史公书。著有文集十卷、五杂俎五卷。

  礼,字和公,禧弟。少鲁钝,受业於禧。禧尝笞詈之,礼弗憾,曰:“兄固爱弟也!”禧喜过望。方九岁,父将析产,持一田券踌躇曰:“与祥,则礼损矣。奈何?”礼適在旁,应声曰:“任损我,毋损伯兄。”父笑曰:“是固鲁钝者耶?”礼寡言,急然诺,喜任难事,以郁郁不得志,乃益事远游。所至必交其贤豪,物色穷岩遗佚之士。年五十,倦游返,於翠微左幹之巅构屋五楹。是时伯叔踵逝,石阁、勺庭久虚无人。诸子各散处,不复居易堂。礼独身率妻子居十七年,未他徙。卒,年六十六。著有诗文集十六卷。子世效、世俨。

  世效,字昭士。生二十馀月,母口授九歌,辄能成诵。稍长,从仲父禧读。性狷急,勇於任事。禧尝谓其文一如其人,锋锐所及,往往有没羽之力。以多病不应试。遍游燕、楚、吴、越,一至岭南。適王士祯使粤,见所作,原折节与交。著有耕庑文稿十卷。

  世俨,字敬士。善病如其兄,然不废翰墨。与世杰、世效时称“小三魏”。著有为谷文稿八卷。

  李腾蛟,字咸斋,亦宁都人。诸生。於易堂中年最长,诸子皆兄事之,严敬无敢斁。后居三巘峰,以经学教授。著周易賸言。年六十,卒。

  邱维屏,字邦士,宁都人,三魏姊壻也。明诸生。为人高简率穆。读书多玄悟,禧尝从之学。晚为历数、易学及泰西算法。僧无可与布算,退语人曰:“此神人也!”彭士望与维屏交三十馀年,未尝见其毁一人。然维屏独推服禧,尝贻禧书曰:“拒谏饰非者大恶也,不拒谏而尝自拒谏,不饰非而尝自饰非,尤恶之恶也。足下敢於自信,自处有故,而持之以坚,拒谏饰非,盖有如此者!”禧得之痛服。维屏教授弟子,手批口讲,日夜不辍业。康熙十八年,卒,年六十六。垂殁,示子曰:“食有菜饭,穿可补衣,无谲戾行,堪句读师。”士望服其言。著有周易剿说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文集十八卷。

  曾灿,字青藜,亦宁都人,给事中应遴仲子。岁乙酉,杨廷麟竭力保南赣。应遴以闽峤山泽间有众十万,命灿往抚之。既行,而应遴病卒,赣亦破,乃解散。寻祝发为僧,游闽、浙、两广间。大母及母念灿成疾,乃归宁都。以大母命受室,筑六松草堂,躬耕不出者数年。后侨居吴下二十馀年,客游燕市以卒。著有六松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诗集。

  林时益,本明宗室,名议叙,字确斋,南昌人。与彭士望同里。两人谋居。士望与魏禧一见定交,极言金精诸山可为岭北耕种处,乃携家偕士望往。侨居十馀年,与魏氏昆弟相讲习。康熙七年,诏明故宗室子孙众多,窜伏山林者还田庐,复姓氏。时益久客宁都,弗乐归。卜居冠石,结庐佣田,非其力不食。冠石宜茶,时益以意制之,香味拟阳羡,所谓林茶者也。晚好禅悦。著有冠石诗集五卷、确斋文集。

  梁份,字质人,南丰人。少从彭士望、魏禧游,讲经世之学。工古文辞。尝只身游万里,西尽武威、张掖,南极黔、滇,遍历燕、赵、秦、晋、齐、魏之墟,览山川形势,访古今成败得失,遐荒轶事,一发之於文。方苞、王源皆重之。其论山海关,谓:“关自明洪武间始设,隋置临榆於西,唐为榆关。东北古长城,燕、秦所筑,距关远,皆不足轻重。金之伐辽,自取迁民始。李自成席卷神京,败石河而失之。天之废兴,人之成败,而决於山海一隅。荒榛千百年之上,偏重於三百年间。天下定则山海安,山海困则天下举困,其安危之重如此。”生平以未游山海为憾。为人朴挚强毅,守穷约至老不少挫。卒,年八十九。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西陲今略八卷。

  侯方域,字朝宗,商丘人。父恂,明户部尚书;季父恪,官祭酒:皆以东林忤阉党。

  方域师倪元璐。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时太仓张溥主盟复社,青浦陈子龙主盟几社,咸推重方域,海内名士争与之交。方恂之督师援汴也,方域进曰:“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多牵制。今宜破文法,取赐剑诛一甲科守令之不应徵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亟斩以徇。如此则威立,军事办,然后渡河收中原土寨团结之众,以合左良玉於襄阳,约陕督孙传庭犄角并进,则汴围不救自解。”恂叱其跋扈,不用,趣遣之归。

  方域既负才无所试,一放意声伎,流连秦淮间。阉党阮大铖时亦屏居金陵,谋复用。诸名士共檄大铖罪,作留都防乱揭,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二人主之。大铖知方域与二人善,私念因侯生以交於二人,事当已,乃嘱其客来结驩。方域觉之,卒谢客,大铖恨次骨。已而骤柄用,将尽杀党人,捕贞慧下狱。方域夜走依镇帅高杰,得免。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十一年,卒,年三十七。

  方域健於文,与魏禧、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有壮悔堂集。

  同时江西以文名者,南昌王猷定,新建陈宏绪、徐士溥、欧阳斌元。

  猷定,字于一。选拔贡生。父时熙,进士,官太仆卿,名在东林。猷定好奇,有辩口,文亦如之。著四照堂集。

  宏绪,字士业。父道亨,进士,官兵部尚书。疏救杨涟,罢归。藏书万卷。宏绪不仕,辑宋遗民录以见志,有石庄集。

  士溥,字巨源。父良彦,进士。忤崔、魏削籍,戍清浪。溧阳陈名夏闻士溥善古文,手书招之,拒不纳。有榆溪集。

  斌元,字宪万。尝为南司马吕大器草奏劾马士英二十四大罪,又佐史可法幕府。有文集十二卷。

  申涵光,字孚孟,号凫盟,永年人,明太仆寺丞佳胤子。年十五,补诸生。文名藉藉,顾不屑为举子业。日与诸同志论文立社,载酒豪游为乐。万历六年乱起,议城守,出家赀四百金、钱二十万犒士。甲申,奉母避乱西山,诛茅广羊绝顶。与钜鹿杨思圣,鸡泽殷岳、殷渊,定患难交。京师破,佳胤殉国难,涵光痛绝复苏。因渡江而南,谒陈子龙、夏允彝、徐石麟诸名宿,为父志、传。归里,事亲课弟,足迹绝城市。日与殷岳及同里张盖相往来酬和,人号为“广平三君”。

  清初,诏访明死难诸臣。柏乡魏裔介上褎忠疏,列佳胤名,格於部议。涵光徒跣赴京师,踔泥水中,几濒於死。麻衣绖带,号哭东华道上,观者皆饮泣。裔介再疏争之,卒与祀恤如例。一时士大夫高其行,皆倾心纳交,宴游赠答无虚日。

  涵光为诗,吞吐众流,纳之炉治。一以少陵为宗,而出入於高、岑、王、孟诸家。尝谓:“诗以道性情,性情之真者,可以格帝天,泣神鬼。若专事附会,寸寸而效之,则啼笑皆伪,不能动一人矣。”尚书王士祯称涵光开河朔诗派。学士熊伯龙谓今世诗人吾甘为之下者,凫盟一人而已。

  尝谒孙奇逢,执弟子礼。奇逢恨得之晚,以圣贤相敦勉。自是始闻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学,不复为诗。顺治十七年,诏郡县举孝行,有司以涵光应,力辞之。再举隐逸之士,坚辞不就。尝自悔为名累,谢绝交游。晚年取诸儒语录昕夕研究。作性习图、义利说及荆园小语、进语诸书。尝曰:“主静不如主敬,敬,自静也。朱、陆同適於道,朱由大路,虽迟而稳;陆由便径,似捷而危:在人自择耳。”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熟。裔介则赞之曰:“年少文坛,老来理路,圣贤之所谓博文而约礼也。”其推重如此。康熙十六年,卒,年五十九。

  涵光又解琴理。书法颜鲁公,尤工汉隶。间作山水木石,落落有雅致。著有聪山诗集八卷,文集四卷,说杜一卷。

  盖,字覆舆。明亡后,谢诸生,悲吟侘傺,遂成狂疾。尝游齐、晋、楚、豫间,归自闭土室中,虽妻子不得见。唯涵光、岳至则延入,谈甚洽。其诗哀愤过情,恒自毁其稿。卒后,涵光为刊遗诗,曰柿叶集。

  岳,字宗山,鸡泽人。举人。京师陷,入西山,与其弟渊谋举义。事泄,渊被害,岳匿涵光家得免。其为诗自魏、晋以下屏不观,尤不喜律诗,所作唯古体,莽莽然肖其为人。有留耕堂集。

  吴嘉纪,字宾贤,泰州人。布衣。家安丰盐场之东淘。地滨海,无交游。自名所居曰陋轩。贫甚,虽丰岁常乏食。独喜吟诗,晨夕啸咏自適,不交当世。郡人汪楫、孙枝蔚与友善,时称道之,遂为王士祯所知。尤赏其五言清冷古淡,雪夜酌酒,为之序,驰使三百里致之。嘉纪因买舟至扬州谒谢定交,由是四方知名士争与之倡和。

  嘉纪工为危苦严冷之词,尝撰今乐府,凄急幽奥,能变通陈迹,自为一家。所著陋轩集多散佚,友人复裒集之为四卷。其诗风骨颇遒,运思亦复劖刻。由所遭不偶,每多怨咽之音,而笃行潜修,特为一时推重云。

  徐波,字元叹,吴县人。少任侠。明亡后,居天池,构落木菴,以枯禅终。诗多感喟,虞山钱谦益与之善,赠以诗,颇推重之。有谥箫堂、染香菴等集。

  钱谦益,字受之,常熟人。明万历中进士,授编修。博学工词章,名隶东林党。天启中,御史陈以瑞劾罢之。崇祯元年,起官,不数月至礼部侍郎。会推阁臣,谦益虑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并推,则名出己上,谋沮之。体仁追论谦益典试浙江取钱千秋关节事,予杖论赎。体仁复贿常熟人张汉儒讦谦益贪肆不法。谦益求救於司礼太监曹化淳,刑毙汉儒。体仁引疾去,谦益亦削籍归。

  流贼陷京师,明臣议立君江宁。谦益阴推戴潞王,与马士英议不合。已而福王立,惧得罪,上书诵士英功,士英引为礼部尚书。复力荐阉党阮大铖等,大铖遂为兵部侍郎。顺治三年,豫亲王多铎定江南,谦益迎降,命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冯铨充明史馆正总裁,而谦益副之。俄乞归。五年,凤阳巡抚陈之龙获黄毓祺,谦益坐与交通,诏总督马国柱逮讯。谦益诉辨,国柱遂以谦益、毓祺素非相识定谳。得放还,以箸述自娱,越十年卒。

  谦益为文博赡,谙悉朝典,诗尤擅其胜。明季王、李号称复古,文体日下,谦益起而力振之。家富藏书,晚岁绛云楼火,惟一佛像不烬,遂归心释教,著楞严经蒙钞。其自为诗文,曰牧斋集,曰初学集、有学集。乾隆三十四年,诏毁板,然传本至今不绝。

  龚鼎孳,字孝升,合肥人。明崇祯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李自成陷都城,以鼎孳为直指使,巡视北城。及睿亲王至,遂迎降,授吏科给事中。改礼科,迁太常寺少卿。顺治三年,丁父忧,请赐恤典。给事中孙垍龄疏言:“鼎孳辱身流贼,蒙朝廷擢用,曾不闻夙夜在公,惟饮酒醉歌,俳优角逐。闻讣仍复歌饮留连,冀邀非分之典,亏行灭伦,莫此为甚!”部议降二级。寻遇恩诏获免,累迁左都御史。

  先是大学士冯铨被劾,睿亲王集科道质讯。鼎孳斥铨阉党,为忠贤义儿。铨曰:“何如逆贼御史?”鼎孳以魏徵归顺太宗自解,王笑曰:“惟无瑕者可以戮人。奈何以闯贼拟太宗!”遂罢不问。坐事降八级调用,补上林苑丞,旋罢。康熙初,起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卒,谥“端毅”。乾隆三十四年,诏削其谥。

  鼎孳天才宏肆,千言立就。世祖在禁中见其文,叹曰:“真才子也!”尝两典会试,汲引英隽如不及。朱彝尊、陈维崧游京师,贫甚,资给之。傅山、阎尔梅陷狱,皆赖其力得免。临殁,以徐釚嘱梁清标曰:“负才如虹亭,可使之不成名耶?”釚后以清标荐试鸿博,入史馆。自谦益卒后,在朝有文藻负士林之望者,推鼎孳云。著有定山堂集。

  吴伟业,字骏公,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授编修。充东宫讲读官,再迁左庶子。弘光时,授少詹事,乞假归。顺治九年,用两江总督马国柱荐,诏至京。侍郎孙承泽、大学士冯铨相继论荐,授秘书院侍讲,充修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十三年,迁祭酒。丁母忧归。康熙十年,卒。

  伟业学问博赡,或从质经史疑义及朝章国故,无不洞悉原委。诗文工丽,蔚为一时之冠,不自标榜。性至孝,生际鼎革,有亲在,不能不依违顾恋,俯仰身世,每自伤也。临殁,顾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死后敛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闻其言者皆悲之。著有春秋地理志、氏族志,绥寇纪略及梅村集。

  曹溶,字鉴躬,嘉兴人。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定京师,仍原职。寻授顺天学政。疏荐明进士王崇简等五人,又请旌殉节明大学士苑景文、尚书倪元璐等二十八人,孝子徐基、义士王良翰等及节妇十馀人。试竣,擢太仆寺少卿。坐前学政任内失察,降二级。久之,稍迁左通政,上言:“通政之官职在纳言,请嗣后凡遇挟私违例章疏即予駮还,仍许随事建议。”又言:“王师入关,各处驻兵,乃一时权宜。今当归并於盗贼出没险阻之地,则兵不患少。其閒散无事之兵,遇缺勿补,遇调即遣,则饷不虚糜。且当裁提镇,增副将,以专责成。”又言:“诸司职掌无成书,请以近年奉旨通行者,参之前朝会典,编为简明则例,以重官守。”擢左副都御史。疏请时御便殿,召大臣入对,赐笔札以辨其才识,有切中利弊者,即饬力行,勿概下部议,帝并嘉纳。擢户部侍郎,出为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康熙初,裁缺归里。十八年,举鸿博,丁忧未赴,学士徐元文荐修明史。又数年,卒,有倦圃诗集。

  宋琬,字玉叔,莱阳人。父应亨,明天启中进士。令清丰,有惠政,民为立祠。崇祯末殉节,赠太仆寺卿。

  琬少能诗,有才名。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出为陇西道,过清丰,民遮至应亨祠,款留竟日,述往事至泣下。琬益自刻厉,期不坠先绪。调永平道,又调宁绍台道,皆有绩。十八年,擢按察使。时登州于七为乱。琬同族子怀宿憾,因告变,诬琬与于七通,立逮下狱,并系妻子。逾三载,下督抚外讯。巡抚蒋国柱白其诬,康熙三年放归。十一年,有诏起用,授四川按察使。明年,入觐,家属留官所。值吴三桂叛,成都陷,闻变惊悸卒。

  始琬官京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辈酬倡,有“燕台七子”之目。其诗格合声谐,明靓温润。既构难,时作凄清激宕之调,而亦不戾於和。王士祯点定其集为三十卷。尝举闰章相况,目为“南施北宋”。殁后诗散佚,族孙邦宪缀辑之为六卷。

  沆,字子餐,馀杭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性退让,或讥弹其诗,辄应时改定。有皋园集。

  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祖鸿猷,以儒学著。子姓传业江南,言家法者推施氏。

  闰章少孤,事叔父如父。从沈寿民游,博综群籍,善诗古文辞。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员外郎试高等。擢山东学政,崇雅黜浮,有冰鉴之誉。秩满,迁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属郡残破多盗,遍历山谷抚循之,人呼为施佛子。尝作弹子岭、大阬叹等篇告长吏,读者皆曰:“今之元道州也。”尤崇奖风教,所至辄葺书院,会讲常数百人。新淦民兄弟忿戾不睦,一日闻讲礼让孝弟之言,遂相持哭,诣堦下服罪。峡江患虎,制文祝之,俄有虎堕深堑,患遂绝。岁旱,祷雨辄应。康熙初,裁缺归。民留之不,得,乃醵金创龙冈书院祀之。初,闰章驻临江,有清江环城下,民过者咸曰:“是江似使君。”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以官舫轻,民争买石膏载之,乃得渡。十八年,召试鸿博,授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典试河南。二十二年,转侍读,寻病卒。

  闰章之学,以体仁为本。置义田,赡族好,扶掖后进。为文意朴而气静,诗与宋琬齐名。王士祯爱其五言诗,为作摘句图。士祯门人问诗法於闰章,闰章曰:“阮亭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予则不然,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论者皆谓其允。著有学馀堂集、矩斋杂记、蠖斋诗话,都八十馀卷。

  闰章与同邑高咏友善,皆工诗,主东南坛坫数十年,时号“宣城体”。

  咏,字阮怀。幼称神童。祖维岳,知兴国州,清介无长物。咏食贫励学,屡踬名场,年近六十,始贡入太学。词科之举,咏与焉,授检讨。闰章称其讨优入古人。兼工书画,有遗山堂、若岩堂集。

  时同举鸿博又有泰州邓汉仪,字孝威。以年老授中书舍人。亦工诗。游迹所至,辄以名集,逐年编纪,凡七集。诗家咸推重之。

  王士禄,字子底,济南新城人。少工文章,清介有守。弟士祜、士祯从之学诗。士祯遂为诗家大宗,官尚书,自有传。士禄,顺治九年进士。投牒改官,选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主事。康熙二年,以员外郎典试河南,磨勘罣吏议下狱。久之得雪,免归。居数年,起原官。学士张贞生、御史李棠先后建言获咎,力直之,人以为难。寻又免归。母丧,以毁卒,年四十有八。其文去雕饰,诗尤閒澹幽肆。有西樵、十笏山房诸集。

  士祜,字子测。十岁时,客或疑焦竑字弱侯何耶?坐客未对,即应声曰:“此出考工记,‘竑其幅广以为之弱’也。咸惊其夙慧。康熙初,第进士,未仕卒。士祯辑其诗为古钵山人遗集。

  当是时,山左诗人王氏兄弟外,有田雯、颜光敏、曹贞吉、王苹、张笃庆、徐夜皆知名。

  雯,字紫纶,号山姜,德州人。康熙三年进士,授中书。先是中书以赀郎充,是年始改用进士,遂为例。累迁工部郎中。督江南学政,所取士多异才。每按试,从两骡,二仆随之,戒有司勿供张。授湖广督粮道,迁光禄寺卿,巡抚江宁,调贵州。时苗、仲猖獗,粤督议会剿,雯谓:“制苗之法,犯则治之,否则防之而已,无庸动众劳民也。”议遂寝。丁忧,起补刑部侍郎,调户部,以疾归。康熙中,士祯负海内重名,其论诗主风调。雯负其纵横排奡之气,欲以奇丽抗之。有古懽堂集。

  贞吉,字升六,安丘人。与雯同年进士,礼部郎中。诗格遒练,有实庵诗略。兼工倚声,吴绮选名家词,推为压卷。

  光敏,字逊甫,曲阜人,颜子六十七世孙也。康熙六年进士,除国史院中书舍人。帝幸太学,加恩四氏子孙,授礼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其为诗秀逸深厚,出入钱、刘。吴江计东谓足以鼓吹休明。雅善鼓琴,精骑射蹋鞠。尝西登太华,循伊阙,南浮江、淮,观涛钱塘,溯三衢。所至辄命工为图,得金石文恒悬之屋壁。有乐圃集、旧雨堂集。

  苹,字秋史,历城人。少落拓不偶,人目为狂。雯见其诗,为延誉。尝赋“黄叶”句绝工,人称为王黄叶。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当为令,以母老改成山卫教授。闭门耽吟,介节弥著。有二十四泉草堂集。

  笃庆,字历久,淄川人。拔贡生。早受知施闰章。会徵鸿博,有欲荐之者,辞不应。诗以盛唐为宗,有昆仑山房集。

  夜,字东痴,新城人,本名元善。举鸿博,不赴。有诗集。

  陈恭尹,字元孝,顺德人。父邦彦,明末殉国难,赠尚书。恭尹少孤,能为诗,习闻忠孝大节。弃家出游,赋姑苏怀古诸篇,倾动一时。留闽、浙者七年。一日,父友遇诸涂,责之曰:“子不归葬,奈何徒欲一死塞责耶!”恭尹泣谢之,乃归。既葬父增城,遂渡铜鼓洋访故人於海外。久之归,主何衡家。与陶窳、梁无技及衡弟绛相砥砺,世称“北田五子”。已,复游赣州,转泛洞庭,再游金陵,至汴梁,北渡黄河,徘徊大行之下。於是南归,筑室羊城之南以诗文自娱,自称罗浮布衣。

  恭尹修髯伟貌,气幹沉深。其为诗激昂顿挫,足以发其哀怨之思。自言平生文辞多取诸胸臆,仆仆道涂,稽古未遑也。卒,年七十一。著独漉堂集。王隼取恭尹诗合屈大均、梁佩兰共刻之,为岭南三家集。

  大均,字介子,番禺人。初名绍隆,遇变为僧,中年返初服。工诗,高浑兀奡,有翁山诗文集。

  佩兰,字芝五,南海人。童时日记数千言。顺治十四年乡试第一,又三十一年始成进士,年六十矣。佩兰夙负诗名。既选庶吉士,馆中推为祭酒。不一年假归,里居十五载。会诏饬词臣就职,复入都。逾月散馆,以不习国书罢归。结兰湖社,与同邑程可则,番禺王邦畿、方殿元及恭尹等称“岭南七子”。有六莹堂集。

  可则,字周量。顺治九年会试第一。以磨勘停殿试归,益恣探经史。十七年,始应阁试,授内阁中书,累迁兵部郎中。出知桂林府,以敏幹称。其官都下,与宋琬、施闰章、王士禄、士祯、陈廷敬、沈荃、曹尔堪辈为文酒之会,吴之振合刻八家诗选。可则诗曰海日堂集。

  殿元,字蒙章。康熙三年进士。历知剡城、江宁等县。置祭田以赡兄弟,而自携长子还、次子朝侨寓苏州。父子皆有诗名。所称“岭南七子”,并其二子数之也。殿元著九谷集;还,灵州集;朝,勺园集。

  佩兰之友又有南海吴文炜,字山带。十岁工诗,兼善绘事。时初效长吉体,务为险语取快。康熙三十二年举人。计偕,卒於旅舍。有金茅山堂集,恭尹为之序。

  王隼,字蒲衣,番禺人。父邦畿,明副贡生。隐居罗浮,岭南七子之一也。有耳鸣集。隼七岁能诗。慕道术,早岁弃家入丹霞,寻入匡庐,居太乙峰,六七年始归。性喜琵琶,终日理书卷,生事窘不顾,惟取琵琶弹之。琵琶声急,即其窘益甚。著大樗堂集。妻潘,女瑶湘,并工诗。

  冯班,字定远,常熟人。淹雅善持论,顾性不谐俗。说诗力牴严羽,尤不取江西宗派,出入义山、牧之、飞卿之间。书四体皆精。著钝吟集。赵执信於近代文家少许可者,见班所著独折服,至具衣冠拜之。尝谒其墓,写“私淑门人”刺焚冢前。其为名流所倾仰类此。

  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七岁咏梅,远近传诵其句。堂有古梅一株,人谓之“宗郎梅”。性狷而孝,釜甑屡空,未尝以贫告人。康熙初,贡太学,铨注州同知。未仕卒。元鼎与从弟元豫、观,从子之瑾、之瑜皆工诗,有“广陵五宗”之目。

  刘体仁,字公霝,颍州人。顺治中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官考功郎中。体仁喜作画,鉴识其精,又工鼓琴。与汪琬、王士祯友善,著七颂堂集。士祯称其诗似孟东野;又言今日善学才调集者无如元鼎,学西昆体者无如吴殳。

  殳,字修龄,原名乔,亦常熟人也。著围炉诗话,云:“意喻则米,炊而为饭者文,酿而为酒者诗乎?”又曰:“诗之中须有人在。”执信叹为知言

  胡承诺,字君信,天门人。崇祯时举人。明亡后,隐居不仕,卧天门巾、柘间。顺治十二年,部铨县职。康熙五年,檄徵入都,六年,至京师,未几告归。构石庄於西村,穷年诵读,著绎志二十馀万言。绎志者,绎己所志也。原本道德,切近人事,为有体有用之学。其吏治篇曰:“古之人不敢轻言变法也。必有明哲之德,於精粗之理无所不昭,不独精者为之地,即粗者亦为之地,有和悦之气,於异同之见无所不容,不独同者乐其然,即异者亦乐其然;然后可夺其久安之法,授以更新之制,而民不惊顾不讙譁也。”租庸篇曰:“欲富国者,当使君民之力皆常有馀。民之馀力,生於君之约取;君之馀力,生於民之各足。”他篇准此。承诺自拟其书於徐幹中论颜氏家训。或颇讥其掇拾群言,未能如古人自成一家之说,然大体必轨於正。又有读书录,则鳞杂细碎,殆绎志取材之馀矣。二十六年,卒,年七十五。

  同时笃志撰述,其学与承诺相上下者,又有贺贻孙,字子翼,永新人;唐甄,字铸万,达州人。

  贻孙九岁能属文。明季社事盛行,贻孙与万茂先、陈士业、徐巨源、曾尧臣辈结社豫章。及明亡,遂不出。顺治初,学使者慕其名,特列贡榜,避不就。巡按御史笪重光欲举应鸿博,书至,贻孙愀然曰:“吾逃世而不逃名,名之累人实甚。吾将从此逝矣!”乃翦发衣缁,结茅深山,无复能踪迹之者。晚年穷益甚。著有易触、诗触、诗筏、骚筏,又著水田居激书。激书者,备名物以寄兴,纪逸事以垂劝,援古鉴今,错综比类。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危悚惕厉,必畅所欲言而后已,激浊扬清。始自贵因,终於空明,凡四十一篇。

  甄性至孝,父丧,独栖殡室三年。以世乱不克还葬,遂葬父虎丘。顺治十四年举人。选长子令,下车,即导民树桑凡八十万本,民利赖焉。未几,坐逃人诖误去官。僦居吴市,炊烟屡绝,至采枸杞叶为食,衣败絮,著述不辍。始志在权衡天下,作衡书,后以连蹇不遇,更名潜书。分上下篇,上篇论学,始辨儒,终博观,凡五十篇;下篇论政,始尚治,终潜存,凡四十七篇。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根於心而致之行,非虚言也。宁都魏禧见而叹之曰:“是周、秦之书也,今犹有此人乎!”卒,年七十五。

  阿什坦,字金龙,完颜氏,满洲正白旗人。顺治九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初翻译大学、中庸孝经诸书,诏刊行。阿什坦上言;“学者宜以圣贤为期,经史为导,此外无益杂书当屏绝。”又请严旗人男女之别,定部院九品之制,俱报可。康熙初,罢职家居。鳌拜专政,欲令一见终不往。嗣以荐起,圣祖召问节用爱人,对曰:“节用莫要於寡欲,爱人莫先於用贤。”圣祖顾左右曰:“此我朝大儒也!”著有大学中庸讲义及奏稿。孙留保,以掌院学士充明史总裁,附王兰生传。

  刘淇,字武仲,汉军镶白旗人。弟汶,举人。受知世宗,时有二难之目。著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堂邑志、卫园集。

  金德纯,字素公,汉军正红旗人。著旗军志。

  傅泽洪,字育甫,汉军旗人。累官江南淮扬道。著行水金鉴百七十五卷。

  汪琬,字苕文,长洲人。少孤,自奋於学,锐意为古文辞。於易、诗、书、春秋、三礼、丧服咸有发明。性狷介。深叹古今文家好名寡实,鲜自重特立,故务为经世有用之学。其於当世人物,褒讥不少宽假。顺治十二年进士,授主事,再迁刑部郎中。坐累降兵马司指挥,能举其职,不以秩卑自沮。任满,稍迁户部主事,民送之溢衢卷。榷江宁西新关,以疾假归。结庐尧峰山,闭户撰述,不交世事,学者称尧峰先生。以宋德宜,陈廷敬荐博学鸿儒科,试列一等。授编修,纂修明史,棘棘争议不阿。在馆六十日,再乞病归。归十年而卒,年六十七。

  初,圣祖尝问廷敬今世谁能为古文者,廷敬举琬以对。及琬病归,圣祖南巡驻无锡,谕巡抚汤斌曰:“汪琬久在翰林,有文誉。今闻其居乡甚清正,特赐御书一轴。”当时荣之。琬为文原本六经,疏畅类南宋诸家,叙事有法。公卿志状,皆争得琬文为重。尝自辑诗文为类稿、续稿各数十卷,又简其尤精者,嘱门人林佶缮刻之。

  计东,字甫草,吴江人。少负经世才,自比马周、王猛。遭世变,著筹南五论,持谒史可法,可法奇之,弗能用也。顺治十四年,举顺天乡试,旋以江南奏销案被黜。尝从汤斌讲学,又从汪琬受欧、曾古文义法,故其为文具有本原,而一出以和平温雅。既废不用,贫无以养,纵游四方,所至交其豪杰。过邺城,寻明诗人谢榛葬处,得之南门外二十里,为修墓立石,请有司禁樵牧。又憩顺德逆旅,念归有光昔尝佐郡,集中有厅壁记,求其遗址不得,乃即署旁废圃中设瓣香,再拜流涕而去,观者骇其狂。

  东外若不羁,内行谨,事母至孝。同邑友人吴兆骞流徙出关,为恤其家,且以女许配其弱子。大学士王熙素重东,屡欲荐之,未果。会诏举鸿博,而东已前一年卒,深悼惜焉。

  初游河南,见商丘宋荦,辄引重。其后东殁二十馀年,荦至江苏巡抚,为序其遗文,曰改亭集,刊行之。

  兆骞,字汉槎。亦十四年举人。以科场蜚语逮系,遣戍宁古塔。兆骞与弟兆宜皆善属文,居塞上二十年,侘傺不自聊,一发之於诗。已而友人顾贞观言於纳兰成德、徐乾学,为纳钅爰,遂於康熙二十年赦还。著秋笳集。兆宜尝注徐、庾二集,韩偓诗集,又注玉台新咏、才调集,并行於世。

  同邑顾我锜,廪生。鄂尔泰任江苏布政,试古学,得士五十三人,刻南邦黎献集,推我锜为冠。乾隆丙辰开词科,鄂尔泰惜我锜前卒,不获举,人谓其遇与东同。有湘南诗集。

  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父期生,明唐王时官太仆卿,死赣州。长子孙贻以毁卒,孙遹其少子也。顺治十六年进士,授中书。素工词章,与王士祯齐名,号曰“彭王”。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儒科,诏中外诸臣广搜幽隐,备礼敦劝,无论已仕未仕,徵诣阙下,月饩太仓米。明年三月朔,召试太和殿。发赋、诗题各一,学士院给官纸,光禄布席,赐宴体仁阁下。於是天子亲擢孙遹一等一名,授编修。

  自孙遹外,其籍隶浙江者,又有钱塘汪霦,秀水徐嘉炎、朱彝尊,平湖陆葇,海宁沈珩,仁和沈筠、吴任臣、邵远平,遂安方象瑛、毛升芳,萧山毛奇龄,鄞陈鸿绩,凡十三人。江苏二十三人,曰:上元倪灿,宝应乔莱,华亭王顼龄、吴元龙,无锡秦松龄、严绳孙,武进周清原,宜兴陈维崧,长洲冯勋、汪琬、尤侗、范必英,吴钱中谐,仪真汪楫,淮安邱象随,吴江潘耒、徐釚,太仓黄与坚,常熟周庆会,山阳李铠、张鸿烈,上海钱金甫,江阴曹禾。直隶五人,曰:大兴张烈,东明袁佑,宛平米汉雯,获鹿崔如岳,任丘庞垲。安徽三人,曰:宣城施闰章、高咏,望江龙燮。江西二人,曰:临川李来泰,清江黎骞。陕西一人,曰富平李因笃。河南一人,曰睢州汤斌。山东一人,曰诸城李澄中。湖北一人,曰黄冈曹宜圃。凡五十人,皆以翰林入史馆。其列二等者,亦多知名之士,称极盛焉。

  孙遹历官吏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明史久未成,特命为总裁,赐专敕,异数也。年七十,致仕归,御书“松桂堂”额赐之,遂以名其集。

  朱彝尊,字锡鬯,秀水人,明大学士国祚曾孙。生有异秉,书经目不遗。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罘,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之文,莫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同异。归里,约李良年、周筼、缪泳辈为诗课,文名益噪。

  康熙十八年,试鸿博,除检讨。时富平李因笃、吴江潘耒、无锡严绳孙及彝尊皆以布衣入选,同修明史。建议访遗书,宽期限,毋效元史之迫时日。辨方孝孺之友宋仲珩、王孟缊、郑叔度、林公辅诸人咸不及於难,则知从亡、致身录谓诛九族,并戮其弟子朋友为一族不足据,所谓九族者,本宗一族也。又言东林不皆君子,异乎东林者,亦不皆小人。作史者未可存门户之见,以同异分邪正。二十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典试江南,称得士。入值南书房,赐紫禁城骑马。数与内廷宴,被文绮、时果之赉,皆纪以诗。旋坐私挟小胥入内写书被劾,降一级,后复原官。三十一年,假归。圣祖南巡,迎驾无锡,御书“研经博物”额赐之。

  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著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又尝选明诗综,或因人录诗,或因诗存人,铨次为最当。卒,年八十一。子昆田,亦工诗文,早卒。孙稻孙,举乾隆丙辰鸿博,能世其家。

  彝尊所与为诗课者,李良年,字武曹,同邑人。与兄绳远、弟符并著诗名。试鸿博,罢归。有秋锦山房集。谭吉璁,字舟石,嘉兴人,彝尊姑之子也。少遇寇,以身蔽父,寇舍之去。后以诸生试国子监第一,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出为延安同知。吴三桂叛,守榆城独完,论功加一级。举应鸿博,报罢。迁知登州府。卒。有嘉树堂集。

  尤侗,字展成,长洲人。少补诸生,以贡谒选。除永平推官,守法不挠。坐挞旗丁镌级归。侗天才富赡,诗文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康熙十八年,试鸿博列二等,授检讨,与修明史。居三年告归。圣祖南巡至苏州,侗献诗颂。上嘉焉,赐御书“鹤栖堂”额,迁侍讲。

  初,世祖於禁中览侗诗篇,以才子目之。后入翰林,圣祖称之曰“老名士”。天下羡其荣遇。侗喜汲引才隽,性宽和,与物无忤。兄弟七人甚友爱,白首如垂髫。卒,年八十七。著西堂集、鹤栖堂集,凡百馀卷。

  秦松龄,字留仙,无锡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罢归。后举鸿博,复授检讨。典江西乡试,历左赞善,以谕德终。松龄为庶常,召试咏鹤诗,有句云:“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世祖拔置第一,示阁臣曰:“是人必有品!”及告归,里居二十馀年,专治毛诗。仿黄氏日钞之例,著毛诗日笺六卷。自为诗文曰苍岘山人集。

  曹禾,字颂嘉,江阴人。康熙三年进士。选鸿博,授检讨,官至祭酒。与田雯、宋荦、汪懋麟、颜光敏、王又旦、谢重辉、曹贞吉、丁澎、叶封齐名,称诗中十子。

  同时江西选鸿博一等者,李泰来,字石台,临川人。顺治九年进士。尝督江南学政,除苏松常道,以疾归。试词科,授侍讲。古文博奥,诗以和雅称。有石台集。

  陈维崧,字其年,宜兴人。祖于廷,明左都御史。父贞慧,见遗逸传。维崧天才绝艳,十岁,代大父撰杨忠烈像赞。比长,侍父侧,每名流宴集,援笔作序记,千言立就,瑰玮无比,皆折行辈与交。补诸生,久之不遇。因出游,所在争客之。尝由汴入都,与朱彝尊合刻一稿,名朱陈村词,流传至禁中,蒙赐问,时以为荣。逾五十,始举鸿博,授检讨,修明史。在馆四年,病卒。

  维崧清臞多须,海内称陈髯。平生无疾言遽色,友爱诸弟甚。游公卿间,慎密,随事匡正,故人乐近之,而卒莫之狎。著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时汪琬於同辈少许可者,独推维崧骈体,谓自唐开、宝后无与抗矣。诗雄丽沉郁,词至千八百首之多,尤前此未有也。

  顺、康间,以骈文称者,又有吴绮,字次,江都人。维崧导源庾信,泛滥於初唐四杰,故气脉雄厚。绮则追步李商隐,才地视维崧为弱,而秀逸特甚。顺治十一年拔贡生,荐授中书舍人。奉诏谱杨继盛乐府,迁兵部主事,即以继盛官官之也。出知湖州府,有吏能。人谓其多风力,尚风节,饶风趣,称为“三风太守”。未几,罢归。贫无田屯,购废圃以居。有匄诗文者,以花木润笔,因颜其圃曰种字林。著林蕙堂集。词最有名,妇孺皆能习之。以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之句,又称“红豆词人”。

  徐釚,字电发,吴江人。应鸿博,授检讨。会当外转,遽乞归。后起原官,不就。卒,年七十三。著南州草堂集、本事诗。又尝刻菊庄乐府。昆山叶方霭称其绵丽幽深,耐人寻绎。朝鲜贡使以兼金购之。釚既工倚声,因辑词苑丛谈,具有裁鉴。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於此辈甚不便,於国家甚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甄别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徵,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徐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於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周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

  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又有倪灿,字闇公,上元人。以举人授检讨,撰艺文志序,与姜宸英刑法志序并推杰构。书法诗格秀出一时,有雁园集。

  严绳孙,字荪友,无锡人,明尚书一鹏孙。六岁能作擘窠大书。试日,目疾作,第赋一诗,亦授检讨,撰明史隐逸传。典试江西,寻迁中允,假归。有秋水集。子泓曾,亦善画工诗。

  徐嘉炎,字胜力,秀水人,明兵部尚书必达曾孙。幼警敏,强记绝人。既,试鸿博,授检讨。康熙二十年,王师收滇、黔,嘉炎仿铙歌鼓吹曲,撰圣人出至文德舞二十四章以献;又四年元夕,圣祖於南海大放灯火,纵臣民使观,嘉炎复应制撰记:皆称旨。尝侍直,命背诵咸有一德,终篇不失一字。至“厥德靡常”数语,则敛容读之,帝为悚异。又尝问宋元祐党人是非,嘉炎举诸人姓名始末,及先儒评骘语其悉。特赐御临苏轼诗一卷,廷臣拜赐御书自此始也。累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三朝国史及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有抱经斋集。

  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人。康熙六年进士。试鸿博,授编修,典试蜀中。寻告归。象瑛性简静,早慧,十岁作远山净赋,惊其长老。致仕家居,望益重。邑有大利弊,则岳岳争言,岁省脂膏万计,邑人建思贤祠祀之。著健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

  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父泰,生八子,斯同其季也。兄斯大,儒林有传。性彊记,八岁,客坐中能背诵扬子法言。后从黄宗羲游,得闻蕺山刘氏学说,以慎独为宗。以读书励名节与同志相劘切,月有会讲。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康熙十七年,荐鸿博,辞不就。

  初,顺治二年诏修明史,未几罢。康熙四年,又诏修之,亦止。十八年,命徐元文为监修,取彭孙遹等五十人官翰林,与右庶子卢君琦等十六人同为纂修。斯同尝病唐以后史设局分修之失,以谓专家之书,才虽不逮,犹未至如官修者之杂乱,故辞不膺选。至三十二年,再召王鸿绪於家,命偕陈廷敬、张玉书为总裁。陈任本纪,张任志,而鸿绪独任列传。乃延斯同於家,委以史事,而武进钱名世佐之。每覆审一传,曰某书某事当参校,顾小史取其书第几卷至,无或爽者。士大夫到门谘询,了辩如响。

  尝书抵友人,自言:“少馆某所,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辄就故家耆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私家撰述,靡不搜讨,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可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覈其言而平心察之,则其人本末可八九得矣。然言之发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於实录者裁之。虽不敢具谓可信,而是非之枉於人者盖鲜矣。昔人於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极,使知吾所取者有所捐,而所不取,必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溢也。”又以:“马、班史皆有表,而后汉、三国以下无之。刘知几谓得之不为益,失之不为损。不知史之有表,所以通纪、传之穷者。有其人已入纪、传而表之者,有未入纪、传而牵连以表之者。表立而后纪、传之文可省,故表不可废。读史而不读表,非深於史者也。”尝作明开国讫唐、桂功臣将相年表,以备采择。其后明史至乾隆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诏刊定,即取鸿绪史藁为本而增损之。鸿绪藁,大半出斯同手也。

  平生淡於荣利,脩脯所入,辄以以周宗党。故人冯京第死义,其子没入不得归,为醵钱赎之。尤喜奖掖后进。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李光地品藻人伦,以谓顾宁人、阎百诗及万季野,此数子者,真足备石渠顾问之选。而斯同与人往还,其自署则曰“布衣万某”,未尝有他称也。卒,年六十。著历代史表,创为宦者侯表,大事年表二例。又著儒林宗派。

  名世,字亮工。康熙四十二年一甲进士,授编修。夙负文誉,王士祯见其诗激赏之。鸿绪聘修明史,斯同任考核,付名世属辞润色之。官至侍读,坐投诗谄年羹尧夺职。

  刘献廷,字继庄,大兴人,先世本吴人也。其学主经世,自象纬、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岐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谿顾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馀,实用则未也。

  其论方舆书:“当於各疆域前,测北极出地,定简平仪制度,为正切线表,而节气之后先,日食之分秒,五星之凌犯占验,皆可推矣。诸方七十二候不同,世所传者本之月令。乃七国时中原之气候,与今不合,则历差为之。今宜细考南北诸方气候,取其核者详载之,然后天地相应,可以察其迁变之微矣。燕京、吴下,水皆南流,故必东南风而后雨,衡、湘水北流,故必北风而后雨。诸方山水向背分合,皆纪述之,而风土之刚柔,暨阴阳燥湿之徵,可次第而求矣。”

  其论水利,谓:“西北乃先王旧都,二千馀年未闻仰给东南。何则?沟洫通,水利修也。自刘、石云扰,以讫金、元,千馀年未知水利为何事,不为民利,乃为民害。故欲经理天下,必自西北水利始矣。西北水利,莫详於水经郦注。虽时移势易,十犹可得六七。郦氏略於东南,人以此少之。不知水道之当详,正在西北。”於是欲取二十一史关於水利农田战守者,考其所以,附以诸家之说,为之疏证。凡献廷所撰著,类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卒不就。

  又尝自谓於华严字母悟得声音之道,作新韵谱,足穷造化之奥。证以辽人林益长之说,益自信。其法先立鼻音二,各转阴、阳、上、去、入之五音共十声,而不历喉腭舌齿唇之七位。故有横转,无直送,则等韵重叠之失去。次定喉音四,为诸韵之宗,从此得半音、转音、伏音、送音、变喉音。又以二鼻音分配之,一为东北韵宗,一为西南韵宗,八韵立,而四海之音可齐。於是以喉音互相合,得音十七;喉音鼻音互相合,得音十;又以有馀不尽者三合之,得音五:共三十二音,为韵父,而韵历二十二位,为韵母。横转各有五子,而万有不齐之声摄於此矣。

  同时吴殳盛称其书。他所著多佚。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之,为广阳杂记。全祖望称为薛季宣、王道父一流云。

  邵远平,字戒三,仁和人。康熙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历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学政,擢光禄寺少卿。试鸿博,授侍读,至少詹事,致仕归。以书史自娱,於世务泊如也。圣祖南巡,赐御书“蓬观”额,因自号蓬观子。远平高祖经邦,明正德中进士,刑部员外郎。以建言获罪。著弘简录,起唐迄宋,附以辽、金,未遑及元也。远平循其例续之,刊除旧史複重不雅驯者,入制诰於帝纪,采著作於儒林,而文苑分经学、文学、艺学三科,十三志则分载於纪传,名曰元史类编。朱彝尊称其书非官局所能逮也。别著史学辨误,京邸、粤行等集。

  同邑吴任臣,字志伊。志行端悫,强记博闻,为顾炎武所推。以精天官、乐律试鸿博,入翰林,承修明史历志。著周礼大义、礼通、春秋正朔考辨、山海经广注、讬园诗文集,而十国春秋百馀卷尤称淹贯。其后如谢启昆之西魏书,周春之西夏书,陈鳣之续唐书,义例皆精审,非徒矜书法,类史钞也。

  谢启昆,字蕴山,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简镇江知府,后至广西巡抚,卒官。尝筑湘、漓二江之堤,详见本传。又修广西通志,阬元言可为省志法。启昆以魏书专主东魏,不载西魏四主,北史亦无纠正,乃作西魏书十二篇。

  周春,字芚兮,海宁人。乾隆十九年进士,选岑溪令,父忧去。民怀其泽,合前令山阳刘信嘉、金坛于烜共祀之,曰岑溪三贤祠。重宴鹿鸣,加六品衔。卒,年八十七。撰述甚多,而西夏书为最著。

  春同州陈鳣,字仲鱼。强於记诵,喜聚书。州人吴骞拜经楼书亦富,得善木互相钞藏。嘉庆改元,举孝廉方正。又明年,中式举人。计偕入都,从钱大昕、翁方纲、段玉裁游。后客吴门,与黄丕烈定交。精校勘之学。尝以朱梁无道,李氏既系赐姓,复奉天祐年号,至十年立庙太原,合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唐亡而实存焉;南唐为宪宗五代孙建王之玄孙,祀唐配天,不失旧物,尤宜大书年号,以临诸国:於是撰续唐书七十卷。又有论语古训、石经说、经籍跋文,恒言广证诸书。卒,年六十五。

  乔莱,字石林,宝应人。父可聘,明末为御史,有声。莱,康熙六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乞养归。十八年,试鸿博,授编修,与修明史。典广西乡试,充实录馆纂修官,迁侍读。时御史奏濬海口,泻积水,而河道总督靳辅言其不便,请於邵伯、高邮间置闸泄水,复筑长堤抵海口束之,使水势高则趋海易,廷议多主河臣言。適莱入直,诏问莱,疏陈四不可行,略谓:“开河筑堤,势必坏陇亩,毁村落,不可行一。淮、扬地卑,多积潦,今取湿土投深渊,工安得成?不可行二。筑丈六之堤,束水高一丈,秋雨骤至,势必溃;即当未溃,潴水屋庐之上,岂能安枕?不可行三。至於七州县之田,向没於水,今更束河使高,则田水岂复能涸?不可行四。”帝是之,议乃寝。二十六年,罢归。久之,召来京。旋卒。

  莱著易俟,杂采宋、元诸家易说,推求人事,参以古今治乱得失,盖诚斋易传之支流。诗文有应制、直庐、使粤、归田诸集。孙亿,亦工诗。

  汪楫,字舟次,江都人,原籍休宁。性伉直,意气伟然。始以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应鸿博,授检讨,入史馆。言於总裁,先仿宋李焘长编,汇集诏谕、奏议、邸报之属,由是史材皆备。二十一年,充册封琉球正使,宣布威德。濒行,不受例餽,国人建卻金亭志之。归撰使琉球录,载礼仪暨山川景物。又因谕祭故王,入其庙,默识所立主,兼得琉球世缵图,参之明代事实,诠次为中山沿革志。出知河南府,置学田,嵩阳书院聘詹事耿介主讲席。治行为中州最。擢福建按察使,迁布政使。楫少工诗,与三原孙枝蔚、泰州吴嘉纪齐名。有悔斋集、观海集。

  同里汪懋麟,字季甪,并有诗名,时称“二汪”。康熙六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举鸿博,持服不与试。服阕,复用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为纂修官。懋麟绩学有幹才。为中书时,楚人朱方旦挟邪说动公卿,懋麟作辨道论诋之。熊赐履见其文,与定交。及居刑曹,勤於职事。有武某乘车宿董之贵家,之贵利其赀,杀之。车载而弃於道,鞭马使驰。武父得车马刘氏之门,讼刘杀其子。懋麟曰:“杀人而置其车马於门,非理也。”乃微行,纵其马,马至之贵门,骇跃悲鸣。因收之贵,一讯得实,置於法。其发奸摘伏多类此。懋麟从王士祯学诗,而才气横逸,视士祯为别格。有百尺梧桐阁集。

  陆葇,字次友,平湖人。幼时值大军收平湖,父被执,葇诣军前乞代父。军将手诗箑示之曰:“儿能读是耶?吾赦汝父。”葇朗诵“收兵四解降王缚,教子三升上将台”,曰;“此宋人赠曹武惠王诗也。将军不嗜杀,即今之武惠王矣!”将军喜,挟与北行,善育之,为议婚。以先问名於杨,辞归。补诸生,入国学,试授中书。康熙六年进士,管内秘书院典藉。再试鸿博,授编修,分纂明史,命直南书房。三十三年,召试翰詹诸臣丰泽园,圣祖亲置第一,谓曰:“连试诗文。无出汝右者。”一岁七迁,至内阁学士。长至,奏句决本,请出矜疑二十馀人。后一年告归。葇性孝友,兄南雄知府世楷前卒,葇教养遗孤,俾成立,有名於时。年七十,卒。著雅坪诗文藁。

  奎勋,字聚侯,世楷子也。少随葇京师,以学行为公卿所推重,顾久困诸生中。康熙末,年几六十,始成进士,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匄疾归,主广西秀峰书院。奎勋笃於经学,忘饥渴寒暑。著陆堂易学,谓说卦一篇,足该全易。其诗学与明何楷诗世本古义相近。尚书说,惟解伏生今文二十八篇、戴礼绪言,纠正汉人穿凿附会之失。春秋义存录,则凡经、传、子、纬所载孔子语尽援为据,力主春秋非以一字褒贬。奎勋说经务新奇,使听者忘倦。最后撰古乐发微,未成而卒。

  庞垲,字霁公,任丘人。生有至性。七岁时,父缘事被逮,母每夕祷天。垲即随母泣拜,无或间也。稍长,工为文。康熙十四年举人,试鸿博,授检讨,分修明史。明都御史某谄附魏忠贤,其裔孙私餽金,匄阉党传讳其事勿书,力拒之。大考降补中书,洊擢户部郎中,出知建宁府。浦城民以令严苛激变,夜焚册局,杀吏胥,罢市,令惧而逃。垲闻变即驰至浦城,集士民明伦堂,晓喻祸福,戮一人而事定。民感其德,立书院祀之。九仙山多盗,至掠人索赎。掩捕数十人,境内帖然。未几,告归。

  垲嗜吟咏,与同里边汝元以诗学相劘切。其所作醇雅,以自然为宗。有丛碧山房集。

  汝元子连宝,字赵珍。世其家学。以诸生贡成均,廷试第一。应乾隆元年博学鸿词科,不中选。十四年,复荐经学,辞不赴。或劝之行,曰:“吾自审不能如汉伏胜、董仲舒,安敢幸取哉?”著有随园集。

  陆圻,字丽京,钱塘人。少与弟堦、培以文学、志行见重於时,称曰“三陆”。所为诗号西陵体。性颖异,善思误书。尝读韩非子“一从而咸危”,曰:“是‘一徙而成邑’也。”戏令他人射覆,不得,惟弟廷中之。平生不喜言人过,有语及者,辄曰:“吾与汝,姑自淑。”庄廷鑨史祸作,圻坐逮。以先尝具状自陈,事得白,叹曰:“今幸得不死,奈何不以馀年学道耶!”亲殁,遂弃家远游,不知所终。子寅,成进士。往来万里,寻父不得,竟悒悒以死,时称其孝。培死甲申之难。

  丁澎,字飞涛,仁和人。有隽才。嗜饮,一石不乱,弟景鸿、溁并能文,时有“三丁”之目。澎,顺治十二年进士,官礼部郎中。尝典河南乡试,得一卷奇之。同考请置之乙,澎曰:“此名士也!”榜发,乃庐阳李天馥,出语人曰:“吾以世目衡文,几失此士。”坐事谪居塞上五载,躬自饭牛,吟啸自若。所作诗多忠爱,无怨诽之思。有扶荔堂集。

  先是陈子龙为登楼社,圻、澎及同里柴绍炳、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等并起,世号“西泠十子”。

  绍炳,字虎臣。在十子中文名最著。持躬尤端谨。有省轩集。

  先舒,字稚黄。尝从刘宗周讲学。其诗音节浏亮,有七子馀风。著思古堂集。

  治,字宇台。笃友谊,陆培死,以孤女讬为择婿,得吴任臣。及立嗣,又以甥女嫁焉。有鉴菴集。

  丹,字纲孙。美须髯。淡静不乐交游,而嗜山水。其诗悲凉沉远,曰秦亭集。

  百朋,字锦雯。以举人令南和,有异政,百姓祠祀之。有襆庵集。

  谦,字去矜。工诗,初喜温、李,后乃循汉、魏以窥盛唐。有东江草堂集。谦与绍炳、先舒皆精韵学。绍炳作古韵通,先舒作韵学通指、南曲正韵,谦作东江词韵。陆圻叹曰:“恨孙偭、周德清曾无先觉。”

  黄昊,字景明。十岁即善属文。薄柳州乞巧,更作辞巧文,识者知其远到。康熙中举人,终教谕。

  孙枝蔚,字豹人,三原人。少遭闯贼乱,结邑里少年击贼,堕坎埳,幸不死。乃走江都,习贾,屡致千金,辄散之。既乃折节读书,僦居董相祠,高不见之节。王士祯官扬州,以诗先,遂定交,称莫逆焉。时左赞善徐乾学方激扬士类,才俊满门,枝蔚弗屑也。以布衣举鸿博,自陈衰老,乞还山,遂不应试,授内阁中书。著溉堂集,诗词多激壮之音,称其高节。

  李念慈,字屺瞻,泾阳人。顺治十五年进士,以河间府推官改知新城县。坐逋赋罢。会有荆襄之役,叙运饷劳,再起,补天门。与枝蔚同举鸿博,试不中选。喜游,好吟咏。有谷口山房集。施闰章称其雄爽之气勃勃眉宇,盖秦风而兼吴、楚者。

  丁炜,字瞻汝,晋江人。诸生。工诗,有吏才。顺治十二年,定远大将军济度统师取漳州,诏便宜置郡县吏,得试士幕下,拔炜第一。授漳平教谕,迁知直隶献县,内擢户部主事。时议税闽盐,炜力陈不可,事得寝。由郎中出为赣南分巡道。闽人佃赣者乘乱劫略,号“田贼”,捕治之,民情大洽。迁湖北按察使,脱重囚为盗诬者二十馀人於狱。寻坐事谪官,居武昌,未发,武昌卒夏包子作乱,胁使署。巡抚以死拒,东走安庆,乞师巡抚杨素蕴。事平,降补知府云南。会素蕴移抚湖广,以炜事闻,复按察职。俄以疾归。

  炜论诗,以为诗贵合法,然法胜则离;贵近情,然情胜则俚。故其为诗,力追三唐、汉、魏。无诡薄之失。有问山集。

  林侗,字同人,闽人也。县贡生。喜金石。卒,年八十八。弟佶,字吉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官中书,工楷法。文师汪琬,诗师陈廷敬、王士祯。此三人集皆佶手缮付雕,精雅为世所重。家多藏书,徐乾学辑经解,朱彝尊选明诗,皆就传钞。有朴学斋集。

  黄任,字莘田,永福人。工书。口辩若悬河。有砚癖,以举人令四会,罢官归,惟砚石压装。诗清新刻露,有香草斋集。乾隆二十七年,重宴鹿鸣。卒,年八十馀。

  郑方坤,字则厚,建安人。雍正元年进士。为令邯郸,屡擢至山东兖州知府。时禁人口出海,抵奉天而未入籍者,悉勒还本土。方坤適知登州,以为司牧者但当严奸宄之防,不得闭其谋生之路,为白大吏,弛其禁。调武定,能尽心赈务。兖州饥,复移治之。方坤记诵博,诗才凌厉,与兄方城齐名。有蔗尾集,又著经稗、五代诗话、全闽诗话、国朝诗人小传。

  黄与坚,字廷表,太仓人。幼有奇慧,八岁,酷好唐人诗,录小本,怀袖中讽诵之。已而究心经术,遍读周、秦古书。性落落,与人交有终始。顺治十六年进士,后举鸿博,授编修,迁赞善,分修明史及一统志。寓居委巷,寂寞著书,如穷愁专一之士。有忍菴集。

  吴伟业选“娄东十子”诗,以与坚为冠。十子者,周肇、许旭、王撰、王摅、王昊、王揆、王忭、王曜升、顾湄也。肇诗曰东冈集,旭曰秋水集,撰曰三馀集,摅曰芦中集。

  昊,为世贞后,有文藻,下笔如宿构。康熙十八年,召试,授官正字。所著曰硕园集。揆,顺治中进士,所著曰芝廛集。忭曰健菴集,曜升曰东皋集。

  湄,字伊人,亦太仓人。事母以孝闻,父梦麟,长於毛、郑之学,湄传其业。尤工诗,清丽婉约,陈瑚以为过元人。其诗曰水乡集。

  吴雯,季天章,蒲州人,原籍辽阳。父允升,任蒲州学政,卒官,遂家焉。雯少朗悟,记览甚博,尤长於诗。游京师,父执刘体仁、汪琬皆激赏之。王士祯目为仙才。尝与叶方霭同直,诵其警句,方霭下直即趋访,名大噪。大学士冯溥出扇索诗,雯大书二绝句答之,其坦率类是。卒以不遇,不悔也。试鸿博不中选。后居母忧,以毁卒。雯著莲洋集,诗体峻洁,有其乡人元好问之风。据名山记莲洋村在华岳下,取以名集。

  陶季,宝应人。初名澂,字季深,以字行,复去其一,称曰陶季。负异才,锋颖踔厉。游燕、赵、齐、鲁之郊,逾太行,浮湘、沅,所至皆有诗。士祯删定其客滇南、闽中诸诗,以高、岑、龙标相况。先是诏举鸿博,公卿争欲荐,季辞不就,以布衣终。有湖边草堂集及舟车集。

  梅清,字瞿山,宣城人,宋梅尧臣后也。清英伟豁达,自力於学,以淹雅称。顺治十一年举人,试礼部不第。朝士争与之交,王士祯、徐元文尤倾倒焉。诗凡数变,自订天延阁前后集。年七十馀,复合编瞿山诗略。书法仿颜真卿、杨凝式。画尤盘〈石薄〉多奇气。尝作黄山图,极烟云变幻之胜,为当时所重。同族有梅庚者,生后於清。善八分书,亦工诗画,与清齐名。

  庚,字耦长。少孤,承其祖鼎祚、父朗中之传,益昌大之。施闰章见其诗,引为忘年交。康熙二十年举人,为朱彝尊所得士。性狷介,客游京师,不妄投一刺。士祯主礼闱,庚复被黜,士祯赠诗引为恨也。后知泰顺县,有惠政,民德之。

  冯景,字山公,钱塘人。国子监生。善属文,千言立就。康熙时游京师,侍郎项景襄、金鼐皆遣子弟从受学。会营宫室,求楠木梁不得,有请以他木易国子监彝伦堂梁者。景上书尚书魏象枢,极陈不可,事得寝。由是冯太学生之名盛传京师。大学士索额图召欲见之,谢不往。归馆淮安邱象随家垂十年。宋荦抚江苏,礼致幕府,或纳金求为缓颊,峻卻之,人益钦其品。景笃师友风义,与仁和汪煜、汤右曾交最笃。二人为给事中,多所论列,亦由景数责善有以激厉之也。王士祯转左都御史,景以受知士祯,冀其大有匡济,为书讽之。景虽布衣,不求仕进,而未尝忘当世之务。在淮安时,有水患,汤斌奉诏北上,作书陈灾状及所以致患之由,斌见书嗟赏,又尝称其文为不朽。其著述多佚,今存者解舂集。

  邵长蘅,字子湘,武进人。十岁补诸生,因事除名,旋入太学。工诗,尤致力古文辞,陶钅柬雅正。与景同客荦幕,长蘅亦觥觥持古义,无所贬损,时论贤之。著有青门稿。

  姜宸英,字西溟,慈谿人,明太常卿应麟曾孙。父晋珪,诸生,以孝闻。宸英绩学工文辞,闳博雅健。屡踬於有司,而名达禁中。圣祖目宸英及朱彝尊、严绳孙为海内三布衣。侍读学士叶方霭荐应鸿博,后期而罢。方蔼总裁明史,又荐充纂修,食七品俸,分撰刑法志。极言明诏狱,廷杖,立枷,东、西厂之害,辞甚恺至。尚书徐乾学领一统志事,设局洞庭东山,疏请宸英偕行。久之,举顺天乡试。三十六年,成进士。廷对李蟠第一,严虞惇第二,帝识宸英手书,亲拔置第三人及第,授编修,年七十矣。明年,副蟠典试顺天,蟠被劾遣戍,宸英亦连坐。事未白,卒狱中。

  宸英性孝友。与人交,坦夷而不阿。祭酒翁叔元劾汤斌伪学,遽移书责之。著湛园集、苇间集。书法得锺、王遗意,世颇重之。

  虞惇,字赞成,常熟人。幼能背诵九经、三史。既官翰林,馆阁文字多出其手。科场狱兴,虞惇诸子是科获隽,考官蟠、宸英皆其同年友。用是罣吏议镌级,閒居数年。起大理寺寺副,平反内务府杀人移狱被诬者,累迁太仆寺少卿,卒官。著有读诗质疑。江南人刻其文曰严太仆集,以继明归太仆云。

  黄虞稷,字俞邰,上元人,本籍晋江。七岁能诗。以诸生举鸿博,遭母丧,不与试。左都御史徐元文荐修明史,又修一统志,皆与宸英同。家富藏书。著千顷堂书目,为明史艺文志所本。

  性德,纳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明珠子也。性德事亲孝,侍疾衣不解带,颜色黧黑,疾愈乃复。数岁即习骑射,稍长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进士,年十六。圣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卫,再迁至一等。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皆称旨。俄疾作,上将出塞避暑,遣中官将御医视疾,命以疾增减告。遽卒,年止三十一。尝奉使塞外有所宣抚,卒后,受抚诸部款塞。上自行在遣中官祭告,其眷睐如是。

  性德乡试出徐乾学门。与从揅讨学术,尝裒刻宋、元人说经诸书,书为之序,以自撰礼记陈氏集说补正附焉,合为通志堂经解。性德善诗,尤长倚声。遍涉南唐、北宋诸家,穷极要眇。所著饮水、侧帽二集、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尝读赵松雪自写照诗有感,即绘小像,仿其衣冠。坐客期许过当,弗应也。乾学谓之曰:“尔何似王逸少!”则大喜。好宾礼士大夫,与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诸人游。贞观友吴江吴兆骞坐科场狱戍宁古塔,赋金缕曲二篇寄焉,性德读之叹曰:“山阳思旧,都尉河梁,并此而三矣!”贞观因力请为兆骞谋,得释还,士尤称之。

  贞观,字梁汾,无锡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自定集仅五言三十馀篇,清微婉笃,上睎韦、柳;而世特传其词,与维崧及朱彝尊称词家三绝。清世工词者,往往以诗文兼擅,独性德为专长,仁和谭献尝谓为词人之词。性德后,又得项鸿祚、蒋春霖三家鼎立。

  鸿祚,字莲生,钱塘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善词,上溯温、韦,下逮周密、吴文英。撷精弃滓,以自名其家。屡应礼部试不第。卒,年三十八。自序忆云词,有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学者诵而悲之。

  春霖,字鹿潭,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官东台场盐大使。工词。时方乱离,傍徨沉郁,高者直逼姜夔。困於卑官,孤介忤时,益侘傺。舟经吴江,一夕暴卒。春霖慕性德饮水、鸿祚忆云,自署水云楼,即以名其词。

  宗室文昭,字子晋,饶馀亲王阿巴泰曾孙,镇国公百绶子。辞爵读书,从王士祯游。工诗,才名藉甚。王式丹称其诗以鲍、谢为胚胎,而又兼综众有,撷百家之精华,其味在酸咸之外。著有芗婴居士集、紫幢诗钞。

  又宗室以诗名者,蕴端,初名岳端,字正子,号红兰主人,多罗安郡王岳乐子。封贝子。有玉池生稿。

  博尔都,字问亭,号东皋渔父,恪僖公拔都海子,蕴端从弟。封辅国将军。有问亭诗集。

  永忠,字良辅,又字臞仙,多罗贝勒弘明子。辅国将军。有延芬室集。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风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书异籍,必买之归,虽典衣绝食不顾也。

  书諴,字实之,号樗仙,郑献亲王济尔哈朗六世孙,辅国将军长恒子。奉国将军。有静虚堂集。性慷慨,不欲婴世俗情。年四十,即讬疾去官。邸有馀隙地,尽种蔬果,手执畚镈,从事习劳以为乐。

  永諲,字嵩山,康修亲王崇安子。镇国将军。诗宗盛唐,书法赵文敏。晚年独居一室,不与人接。诗多散佚。

  裕瑞,字思元,豫通亲王多铎裔。封辅国公。工诗善画,通西番语。常画鹦鹉地图,即西洋地球图。又以佛经自唐时流入西藏,近日佛藏皆出一本,无可校雠。乃取唐古特字译校,以复佛经唐本之旧,凡数百卷。著有思元斋集。

  赵执信,字仲符,益都人。从祖进美,官福建按察使,诗名甚著。执信承其家学,自少即工吟咏。年十九,登康熙十八年进士,授编修。时方开鸿博科,四方雄文绩学者皆集辇下,执信过从谈宴,一座尽倾。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尤相引重,订为忘年交。出典山西乡试,迁右赞善。二十八年,坐国恤中宴饮观剧,为言者所劾,削籍归。卒,年八十馀。

  执信为人峭峻褊衷,独服膺常熟冯班,自称私淑弟子。娶王士祯甥女,初颇相引重。后求士祯序其诗,士祯不时作,遂相诟厉。尝问诗声调於士祯,士祯靳之,乃归取唐人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为声调谱一卷。又以士祯论诗,比之神龙不见首尾,云中所露一鳞一爪而已,遂著谈龙录,云:“诗以言志,诗之中须有人在,诗之外尚有事在。”意盖诋士祯也。说者谓士祯诗尚神韵,其弊也肤;执信以思路劖刻为主,其失也纤。两家才性不同,实足相资济云。执信所著诗文曰饴山堂集。

  当是时,海内以诗名者推士祯,以文名者推汪琬。而嘉兴叶燮,字星期,其论文亦与琬不合,往复论难,互讥嘲焉。及琬殁,慨然曰:“吾失一诤友矣!今谁复弹吾文者?”取向所短汪者悉焚之。燮父绍袁,明进士,官工部主事,国亡后为僧。燮生四岁,授以楚辞,即成诵。康熙九年进士,选授宝应令。值三藩乱,又岁饥,民不堪苦。累以伉直失上官意,坐累落职。时嘉定知县陆陇其亦被劾,燮以与陇其同罢为幸。性喜山水,纵游宇内名胜几遍。年七十六,犹以会稽、五泄近在数百里独未游为憾。复裹粮往,归遂疾。逾年卒。寓吴时,以吴中论诗多猎范、陆皮毛,而遗其实,著原诗内外篇,力破其非。吴士始而訾謷,久乃更从其说。著已畦诗文集。士祯谓其镕铸往昔,独立起衰。

  冯廷櫆,字大木,德州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幼有奇童之目,读书一览辄记,尤长於诗。尝充湖广副考官,试毕,登黄鹤楼,俯江、汉之流,南望潇湘、洞庭,慨然远想,赋诗百馀篇,识者以为骚之遗也。平生深契者惟执信,其诗孤峭亦相类,殁后散佚。其孙德培搜辑得五百篇,名冯舍人遗诗。

  黄仪,字六鸿,常熟人。精舆地之学。尝以班固地志所载诸川,第详水出入,其中间经历之地,备著於水经,然读者非绘图不能了,乃反覆寻究,每水各为一图。凡都邑建署沿革、山川险易皆具焉,条缕分析,各得其理。阎若璩见之,叹曰:“郦道元千古后一知己也!”若璩尝问仪:“后汉志温县济水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是河南无济矣,何郦氏言之详也?”仪曰:“新莽时虽枯,后复见,郦氏所谓其后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是也。杜君卿乃不信水经,专凭彪志,窃以彪特纪一时灾变耳,非谓永不截河南过也。”徐乾学修一统志,仪与若璩、胡渭、顾祖禹任分纂,皆地学专家。仪又订正晋书地理志。兼工诗词,著有纫兰集。

  郑元庆,字芷畦,归安人。通史传,旁及金石文字。李绂、张伯行雅重其学,欲荐於朝未得也。颜鲁公书湖州石柱记,元庆为之笺释,甚博赡。又著湖录百二十卷,七易藁而后成,自谓平生精力殚於是书。平生慕郑子真之为人,自号郑谷口。晚更治经,其著书处名鱼计亭。著有周易集说、诗序传异同、礼记集说参同、官礼经典参同、家礼经典参同、丧服古今异同考、春王正月考、海运议。

  查慎行,字悔馀,海宁人。少受学黄宗羲。於经邃於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其后圣祖东巡,以大学士陈廷敬荐,诏诣行在赋诗。又诏随入都,直南书房。寻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族子升以谕德直内廷,宫监呼慎行为老查以别之。帝幸南苑,捕鱼赐近臣,命赋诗。慎行有句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俄宫监传呼“烟波钓徒查翰林”。时以比“春城寒食”之韩翃云。充武英殿书局校勘,乞病还。坐弟嗣庭得罪,阖门就逮。世宗识其端谨,特许於归田里,而弟嗣瑮谪遣关西,卒於戍所。

  嗣瑮,字德尹。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至侍讲。性警敏,数岁即解切韵谐声。诗名与慎行相埒。慎行著敬业堂集、周易玩辞集解,又补注苏诗,行於世。嗣瑮著查浦诗钞、音类通考。

  升,字仲韦。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诗笔清丽。尤工书,似董其昌。有澹远堂集。

  史申义,字叔时,江都人。少工诗,与同里顾图河齐名,称维扬二妙。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充云南乡试考官,改御史、礼科给事中,乞病归。王士祯以风雅诏后进,尝谓申义及汤右曾足传己衣钵,人称“王门二弟子”。在翰林时,圣祖以后进诗人询大学士陈廷敬,廷敬举申义、周起渭对,故又有“翰苑两诗人”之目。

  起渭,字渔塘,贵阳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由检讨累迁詹事府詹事。诗才隽逸,尤肆力於苏轼、元好问、高启诸家。贵州自明始隶版图,清诗人以起渭为冠,而铜仁张元臣、平远潘淳亦并有诗名。

  元臣,字志伊。康熙三十六年进士,由检讨累迁左谕德。有豆村诗钞。

  淳,字元亮。康熙五十四年进士,官检讨。文安陈仪与同榜,一时咸推潘诗陈笔。有椽林诗集。

  顾陈垿,字玉停,镇洋人。少有文名,尝得徐光启历书,精求一月,通其术。康熙五十四年举人,以荐入湛凝斋修书。书成,议叙行人司行人。时外廷送算学三百馀员候试,圣祖亲策之,得七十二人,陈垿为冠。又充乐馆纂修。雍正元年,出使山东、浙江,还督通州仓。三年,以目疾乞归,闭门撰述,四方走书币乞文者踵至。性耿介,敦於内行。居丧不饮酒食肉,不处内。沈起元官河南,延主大梁书院,引范文正忧中掌学睢阳以劝;陈垿执象山责东莱故事,谢不往也。乾隆元年,诏起官,又举鸿博,及六年设乐部,复以洞晓音律宣召,皆辞不赴,时论高之。年七十,卒。

  陈垿精字学、算学、乐律,时称三绝。尝造八矢注守图说,谓字学居六艺之末,声音,乐也,形体,书也,而口出耳入,手运目存,则皆有数焉。学士惠士奇、通政孙勷得其书,置酒延陈垿请其说。陈垿为言经声纬音开发收闭之旨,及每矢实义,一矢未发,则声不能出,字有所避,八矢尽而音定字死矣。二人叹为天授。少与同里王时翔为性命交,并工诗。娄东诗人大率宗吴伟业,陈垿晚出,乃自辟町畦。著洗桐集、抱桐集。

  何焯,字屺瞻,长洲人。通经史百家之学。藏书数万卷,得宋、元旧椠,必手加雠校,粲然盈帙。学者称义门先生,传录其说为义门读书记。

  康熙四十一年,直隶巡抚李光地以草泽遗才荐,召入南书房。明年,赐举人,试礼部下第,复赐进士,改庶吉士。仍直南书房,授皇八子读,兼武英殿纂修。连丁内外艰。久之,复以光地荐,召授编修。尚书徐乾学、翁叔元争延致焯。寻遘谗,与乾学失欢,而叔元劾汤斌,焯上书请削门下籍,天下快之。圣祖幸热河,或以蜚语上闻,还京即命收系。尽籍其卷册文字,帝亲览之,曰:“是固读书种子也!”无失职觖望语,又见其草藁有手简吴县令卻金事,益异之。命还所籍书,解官,仍参书局。六十一年,卒,年六十一。帝深悼惜,特赠侍讲学士。赠金,给符传归丧,命有司存恤其孤。

  焯工楷法,手所校书,人争传宝。门人著录者四百人,吴江沈彤、吴县陈景云为尤著。

  景云,字少章。博闻彊识,能背诵通鉴。年十七,汤斌抚吴,试士拔第一。应京兆试,不遇。馆藩邸三年,以母老辞归,遂不出,以诸生终。少从焯游,焯殁,独系吴中文献几二十年。著有读书纪闻及纲目、通鉴、两汉书三国志、文选、韩、柳集皆有订误,共三十馀卷。文集四卷,亦简严有法。

  子黄中,字和叔。诸生。父子皆长史学,而黄中尤以才略自负。举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入都上书,论用人、理财、治兵三端。大学士陈世倌韪其言。顷之,诏求骨鲠之士,如古马周、阳城者,世倌欲荐之,谢不应。胡天游傲睨群士,独推服黄中。示以文,每发其瑕璺,未尝有忤也。尝病宋史芜杂,别撰纪传表百七十卷。又著国朝谥法考、阁部督抚年表。其卒也贫不能葬,或赙以金,妻张氏固卻之,曰:“奈何以贫故,伤夫子义!”遂卖所居宅以营葬。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气逸发不可控御。诸公贵人畏其口,尤忌嫉之。尝遇方苞京师,言曰:“吾非役役求有得於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於人人。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未能诱而出之也。”因太息别去。康熙四十八年,年五十七,始中式会试第一,殿试一甲二名及第,授编修。又二年而南山集祸作。

  先是门人尤云鹗刻名世所著南山集,集中有与余生书,称明季三王年号,又引及方孝标滇黔纪闻。当是时,文字禁网严,都御史赵申乔奏劾南山集语悖逆,遂逮下狱。孝标已前卒,而苞与之同宗,又序南山集,坐是方氏族人及凡挂名集中者皆获罪,系狱两载。九卿覆奏,名世、云鹗俱论死。亲族当连坐,圣祖矜全之。又以大学士李光地言,宥苞及其全宗。申乔有清节,惟兴此狱获世讥云。名世为文善叙事,又著有孑遗录,纪明末桐城兵变事,皆毁禁,后乃始传云。

【清史稿】相关文章:

上一篇:《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七十 下一篇:《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