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古代孝道故事
1. 卧冰求鲤
在遥远的古代,晋朝有一个名叫王祥的孝子。他的继母生病了,特别想吃鲤鱼。然而,当时正值寒冬,河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捕鱼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王祥不畏严寒,毅然决定卧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层,希望能捕到鲤鱼。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冰层竟然裂开,跃出一条鲤鱼。王祥因此得到了鲤鱼,为继母治愈了疾病。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奉行孝道的典范。
2. 卖身葬父
董永是古时候的一个大孝子。他家里贫穷,少年时母亲去世,后来父亲也因病去世。为了安葬父亲,董永毅然决定卖身为奴,换取钱财来安葬父亲。在财主家做工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子,愿意帮助他偿还债务。最终,在女子的帮助下,董永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获得了自由。这个女子其实是天帝的女儿,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特地下凡来帮助他。为了纪念这个故事,人们将那个地方改名为孝感。
3. 孝感动天
虞舜是五帝之一,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的父亲脾气古怪,继母和弟弟经常陷害他,但虞舜总是以德报怨,从不记恨。他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来帮他拉犁,小鸟飞来为他播种。人们都说这是因为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后来,尧帝听说了虞舜的事迹,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还把天下禅让给了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心能够感动天地,带来好运和福报。
4. 百里负米
孔子的得意弟子周仲由,字子路、季路,是一个性格直率勇敢且十分孝顺的人。他早年家境贫寒,为了让父母吃得饱,经常从百里之外的亲戚家借米回来。他不怕辛苦,不怕劳累,只为了能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孝顺父母。
5. 戏彩娱亲
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隐士名叫老莱子。他非常孝顺父母,不仅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还想尽办法让他们开心。已经七十岁的老莱子经常穿着五色彩衣在父母面前戏耍,就像小孩子一样。有一次他跌倒在地,怕父母伤心,就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父母看到后大笑不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要让父母感到快乐和幸福。
6. 哭竹生笋
三国时期的孝子孟宗为了救治母亲的疾病,在寒冷的冬天跑到竹林里扶竹而哭。他的孝心感动了竹子,奇迹般地长出了嫩笋。孟宗小心翼翼地摘取竹笋回家熬汤给母亲喝,母亲的病情果然大有好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心能够创造奇迹,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实现。
7. 涌泉跃鲤
汉代姜诗与其妻庞氏对父母的孝顺感动了天地。他们每天为父母做鱼吃并取长江水供奉双亲。有一次庞氏打水晚归被姜诗误会为怠慢母亲而将其逐出家门。后来婆婆知道了真相后让姜诗将庞氏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喷涌出泉水并跃出鲤鱼从此他们不必再远走江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能够感动天地带来好运和福报。
8. 弃官寻母
朱寿昌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毅然决定辞官寻母。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同州找到了已经七十多岁的母亲并与她团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牢记父母的恩情并尽自己所能去报答他们。
9. 亲尝汤药
汉代文帝刘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卧病在床三年不起他亲自为母亲煎药并每次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尽自己所能去照顾他们。
10. 恣蚊饱血
晋朝时期有一个叫做吴猛的孝子。他年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所以每到夏夜吴父常常被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为了让父亲睡好吴猛竟然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了。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悲壮但却展现了吴猛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孝心。
泪目!古人之孝的三个震撼故事,藏着受益终生的启示!
都知道,孝顺那可是老重要的事儿了。从古到今,多少人因为孝顺被人夸,又有多少人因为不孝顺遭人骂。今儿个,就来讲讲三个古人孝顺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咋做的,也能从中学点啥。
一、闵子骞芦衣顺母
闵子骞,那可是个有名的孝子。他小时候,日子过得可不咋好。他爹娶了个后娘,后娘生了俩儿子。这后娘对闵子骞那是相当不好,冬天到了,给亲生儿子做暖和的棉衣,却给闵子骞用芦花做棉衣。那芦花看着厚,其实一点都不暖和。
有一天,闵子骞他爹带着他们几个兄弟出门,闵子骞冻得直哆嗦,连马车都驾不好。他爹一看,这孩子咋这么不顶事呢?一生气,拿鞭子就抽他。这一抽可不得了,芦花从棉衣里飞了出来。他爹这才明白,后娘对闵子骞不好。
可闵子骞呢,他不但不记恨后娘,还跪在地上求他爹别生气,说要是休了后娘,那两个弟弟也得受苦。就这么着,他爹被他的孝心感动了,后娘也改过自新,一家人又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了。
闵子骞这孩子,真是太善良了。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受了多少委屈,而是一家人的幸福。这种孝心,真值得好好学习。
二、蔡顺拾葚异器
蔡顺也是个大孝子。那时候,世道不太平,家里穷得叮当响。蔡顺为了养活老母亲,天天出去找吃的。
有一天,他在外面发现了一些桑葚。这桑葚有黑的有红的,黑的甜,红的酸。蔡顺就把黑桑葚装在一个篮子里,红桑葚装在另一个篮子里。为啥呢?他想着甜的给老母亲吃,酸的自己吃。
正往家走呢,碰到了一群强盗。强盗们一看他这俩篮子桑葚,就觉得奇怪,问他为啥这么分。蔡顺就把原因说了。强盗们一听,这小伙子太孝顺了,不但没抢他的东西,还送了他一些粮食。
蔡顺的孝心感动了强盗,也感动了。在那么困难的时候,还能想着老母亲,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里也穷。他知道父亲干活辛苦,就主动帮着做家务。夏天的时候,他给父亲扇扇子,让父亲凉快凉快。冬天的时候,他先钻进被窝,把被窝暖热了,再让父亲睡。
这黄香的孝心,那真是没话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懂得心疼父亲,用自己的方式来孝顺父亲。
这三个故事里的古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他们的故事告诉,孝顺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不管日子过得好不好,都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得向他们学习,多关心关心父母,让他们晚年过得幸福。别等以后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孝顺,就从现在开始吧。
【关于孝的故事300字左右,关于孝的小故事3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