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故事我来讲①丨以羊公为标杆 书写仁民爱物、立身勤廉检察答卷
卷首语
襄阳市雄踞汉水中游,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年古邑、文化名城,“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厚重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羊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书法大家米芾,恢复重建后最高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黄火青等一代又一代灿若星辰、光彩夺目的华夏人杰,也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严于律己、勤政爱民的清廉典范,成为襄阳人民有口皆碑、代代相承的历史佳话。市院检务督察部组织全市两级院检察干警深入学习挖掘,以“廉政故事我来讲、廉洁从检勇担当”的形式,收集、整理、编写了襄阳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廉政故事,以期进一步继承发扬具有襄阳地域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精神,在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弘扬廉洁自律、担当务实的优良作风,巩固拓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为不断深化检察改革、推进襄阳检察“五个示范区”建设、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凝聚斗志、注入动力。
羊祜廉政故事
在襄阳,百姓为纪念他,把岘山群峰中的一座山叫作“羊祜山”;为世代感念仁德,建碑立庙,岁时祭祀,望碑者莫不流泪,因名“堕泪碑”,无数文人长叹“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此碑是一个奇迹,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仍巍然矗立,千年往事,流芳至今,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缅怀、敬仰和传承。
羊祜,字叔子,西晋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他最大贡献是在晋代魏后,受命坐镇襄阳十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修德养廉,仁民爱物,备受世人敬仰。
都督襄阳二五秋,屯田兴学政仁柔
羊祜出镇襄阳之初,江汉间由于连年征战,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羊祜镇守襄阳后,以民为先,置办学校,兴修水利,开通贸易,爱民如子。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一半执行军事任务,一半屯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一年当中,士兵们就开垦种植了八百多公顷的田地,使粮仓的粮食储备迅速增加,为日后的伐吴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书》记载:“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馀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羊祜在襄十年,实行一系列举措,大大增强了本地经济和军事实力,深得百姓拥护和爱戴。为了做伐吴准备,他以德怀柔,使对峙的敌方,也佩服其勤政爱民之德。最终,他苦心制定的灭吴方略,在他举荐的继任者杜预任中得以实现,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晋武帝流着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
最是感人轻爵禄,廉洁治世座右铭
羊祜不仅功绩卓著,而且举止有度,为官清廉,与魏晋时期“斗富”盛行形成鲜明对比。司马炎为了表彰羊祜在襄阳的贡献,加封羊祜为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羊祜上表坚辞:“今道路行通,方隅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匹夫之志,有不可夺。”其低调谦逊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羊祜生活简朴,而且常常把自己的俸禄赏给百姓军士,深得军民之心。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任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羊祜对子侄们语重心长地说道:“此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子侄们他不会留下丰厚的家产。史称:羊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
廉洁从检启示
羊祜精神扬千年,丰碑巍然励检行
辞宗世表两相兼,每览碑文泗涕涟。羊祜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文道德和精神血脉在西晋大将羊祜生命历程的深沉积淀,他心系天下、矢志不渝,爱民恤民、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励精图治,勤政廉明、居功不傲。他的故事犹如一阵清风,荡涤在每一名襄阳检察干警心间,启发和激励着我们不断踏着千年足迹,汲取宝贵精神财富,仁民爱物,立身清俭,德操高远,努力以过硬自身建设新成效奋力推动襄阳检察事业开创新局面,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争当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排头兵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要汲取这座丰碑上的民本思想,始终做到检护民生。羊祜休养生息、以民为本的治理策略让襄阳百姓受益无穷,也正因如此,第一块堕泪碑及其庙飨是老百姓自费为其树立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错漏,影响的可能都是当事人的一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在每一个案件中做实“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努力让检察履职办案更契法度、更有力度、更显温度。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和民生突出问题依法能动履职,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打击力度,加强特殊群体保护,用好支持起诉、司法救助、检察建议等手段,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儿童等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检察服务。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坚决纠治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等趋利性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满意。
要汲取这座丰碑上的清廉精神,始终做到勤政廉明。羊祜在襄阳呕心沥血十年,最终完成华夏统一大业,其功可谓不朽,而他所表现出来的立身清俭,德操高远,对于势利者相求均予拒绝,实在应为万世楷模,更应成为每一名检察干警的楷模。近年来,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全市检察机关始终狠抓作风建设,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不断提升,塑造了检察队伍良好形象。但是,有的检察干警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三个善于”落实不够,还存在就案办案等问题;有的干警自我要求欠严,工作质效待提升;个别干警存在酒驾醉驾等违纪违法现象,等等。最高检应勇检察长强调,全面从严治检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每一名检察干警都要以羊祜为标杆,勇于担当、敢于开拓,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一体履职、综合履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同时,要逐条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自身建设,以过硬纪律作风保障依法履职办案。要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自觉抵制违规吃喝,杜绝酒驾醉驾,确保自身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
要汲取这座丰碑上的贤德品质,始终做到德才兼备。羊祜身为一方父母官,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以德化怨,德才兼备,可称为一代先贤。值得我们时时对照自己的言行,不断补齐短板。当前,对标党和人民新的更高要求、对标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检察干警在司法理念、履职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还有不相适应之处,距离羊祜的“德才兼备”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这也是新时代检察干警的必答题和共答题。每名检察干警都要坚持按照“德才兼备”标准要求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进一步在强化主观能动、激发内生动力、落实司法理念、提升素质能力、自觉接受监督上下狠功夫。要认真学习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积极投身新时代襄阳检察英才计划,在“隆中青检训练营”中墩苗成长,随时注意改正、克服自身缺点、不足,尽快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襄阳检察“精兵劲旅”中的一员。
巍巍岘山,丰碑挺立,
千年往事流芳至今。
漫漫征途,改革浩荡,
检察干警渐入新境。
悠悠汉水,时代脉动,
襄检铁军阔步向前。
来源:襄城区检察院
一曲正气歌 ——优秀员傅学俭反腐倡廉的故事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莉 郭宸 通讯员 禹坤吾 吴俊
“人老了,不要等着死,而要干着死,这才是积极人生。”
拄着拐杖、行动不便,89岁的傅学俭依然中气十足。
在党68年,退休21年,向党献策、为民建言,先后向各级领导呈送调研报告、意见建议共计30余万字;出版专著、义务讲课、成立社团组织,为传播廉洁文化四处奔走、殚精竭虑。如今,傅学俭的每一天,仍然还在饱含激情地思考和工作。
11月下旬,记者走进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傅学俭家中,聆听一位优秀的老员在党68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反腐倡廉的实践和思考。
在党68年,始终坚持“权力为人民=100,权力谋私利=0”
傅学俭的家不大,屋内陈设的老式架子床、条桌、条镜等家具都颇有年代感。傅老告诉记者,“这些家具,有的是别人丢了被我捡回来的。”
这套房子背后还有一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傅学俭调入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时,傅学俭分管财务行政工作,承担了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搬迁至东塘的建设任务。项目经费数千万,他不贪丝毫,并顶住压力把廉洁条款写进工程合同。
后来,傅学俭主持单位房改,自己却拿不出3万余元的购房款,多方借款才凑齐。房改时,单位规定每户装两台空调,傅学俭发现,建筑工程队为他多装了一台,他立刻制止:“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搞特殊。”
傅学俭父母兄长早逝,苦难的童年锤炼了他的奋斗精神。他原名傅学险,幼时曾经因为交不起俸米而被国民小学教导主任羞辱、辍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得以重新进入学校读书。填写入学资料时,他把名字里的“险”改为“俭”,他说:“‘俭’字,代表勤俭、正气。”
1956年,傅学俭光荣入党。写入名字的“俭”字,从此雕刻了他的一言一行。
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傅学俭带队到某县农村检查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调研中,当地工作人员塞给他一个装有400元“误餐费”的信封。傅学俭坚决拒收,对方说,“这是惯例”。在随后的交流大会上,傅学俭把这件事摆到了台面上,一针见血地说:“我们正在检查治理一种污染,却又在制造另一种污染。”
从基层工作者到人大干部,傅学俭在实践中总结了自己的“权力公式”:权力为人民=100,权力谋私利=0。妻子梁再珍没有工作,身为省人大常委会干部的傅学俭却没有给她“安排”。他说:“我有给爱人安排工作的‘权力’,却没有以权谋私的‘权利’。”
长期担任人大干部,如何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是傅学俭努力思索并践行的课题。
上世纪90年代,群众反映一些部门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混乱的问题。傅学俭牵头,组成专题执法检查组开展深入调查,发现某些权力部门违规滥用预算外资金。傅学俭顶住压力,坚持监督到底。最终,3个单位负责人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出说明,省政府还召开全省电话会议,通报质询情况,要求各级各单位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刚性。
“人大监督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的监督。”有了这个底气,傅学俭敢“啃硬骨头”。在人大工作期间,他多次依法提出质询案、立法案,推动有关问题解决。有的部门对人大执法检查交办问题敷衍了事、不认真整改,傅学俭毫不留情,用杀“回马枪”的方式敦促整改,不看到效果不罢休。
从1987年至2009年,傅学俭围绕创新和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围绕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统一,开展了长达22年的持续调研。在此期间,他两次向党中央呈送了关于人大制度创新的调研报告,得到肯定和赞扬。
傅学俭退休时,一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送给他一副对联:几十年不做一件亏心事,忙一世单枪匹马总超前。
退休21年,反腐倡廉始终“在路上”
“从党的宗旨出发,员没有退休一说,应是生命不息,为民服务不止。”退休21年,傅学俭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2003年,傅学俭从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岗位上退休,全身心投入到传播廉洁文化的活动中。
2004年12月,傅学俭与其他老同志在长沙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弘扬廉洁文化的民间社团——湖南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创办《清风》杂志,使之成为传播廉洁文化的一大阵地,举办中华廉洁文化论坛,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还在工作岗位上时,傅学俭就坚持义务讲政治课、廉洁课,退休后,他更忙了,党政机关、企业、学校排着队向他发出讲课邀约。“用廉洁文化来滋养正气,反腐倡廉。”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傅学俭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傅学俭讲党课有三条承诺: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不收分文。2002年9月,年近七旬的傅学俭在徐州讲完课,又应邀赶赴韶山为党校处干班学员讲课。马不停蹄的奔波,令他腰病发作,从徐州到韶山的硬卧列车上,一路只能跪卧着,但他依然准时抵达课堂,许多学员闻之感动落泪。
在应邀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任厅局级干部培训班讲课时,他阐释“权力腐败从缺德开始”的理念,引发学员热烈讨论。“廉洁是对每个公仆最基本的要求,不廉洁就不配当公仆,更不能当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在城市社区,他讲述的生动案例故事直戳人心,反响热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0年起,傅学俭连续44年讲课一千余场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惠及近20多万党政干部及青年学生,被称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和“义工老师”。授课单位支付的几十万元课酬,他分文不留,全部捐给了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用于帮助特困残疾人。
2014年,傅学俭连续在北京、深圳讲党课,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右上肢完全瘫痪。
“中风10年,我为人民办了三件好事。”身体困于陋室,但傅学俭壮志不减,步履不停。
他用3年时间,为上门求助的近千农民工依法讨回3000万元工资和工程款。
苦练左手写字,向联合国致信阐述“五个和平梦”,收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秘书长的回信肯定。
傅学俭所说的“第三件好事”,是他用8年心血打磨的3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集《真言向党》,于2023年2月出版,第一次印刷销售利润20万元同样全部捐赠给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此前,傅学俭还出版了《盛世诤言》一书。两部书集凝结了傅学俭一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心血,也是他致力于反腐倡廉的智慧结晶。“忧党忧国的正气歌、心系百姓的民情录”,《》《求是》杂志以及《湖南日报》都分别发表了书评或推荐文章。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湖南省委授予傅学俭“湖南省优秀员”荣誉称号。
为民发声、反腐倡廉,这位年近九旬的老党员,依然在路上。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种廉洁竹,树清廉风
为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弘扬清风正气,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12月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开展“种廉洁竹,树清廉风”文竹盆栽制作活动。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在活动中感受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共同为社区的廉政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活动伊始,社区红色管家志愿者通过讲解廉洁小故事、分享名人名言等方式,向在场居民阐述了廉洁自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大家对廉洁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随后,红管志愿者详细介绍了文竹盆栽的制作步骤和养护要点,并现场示范如何将文竹与象征廉洁的小配饰巧妙搭配,制作出独具匠心的廉洁主题盆栽。
在制作环节中,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工具,认真栽种文竹。大家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文竹植入花盆,一边交流着对廉洁的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学到盆栽制作的技巧,还能在无形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经过一番努力,一盆盆造型精美的文竹盆栽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盆栽或清新雅致,或错落有致,每一盆都蕴含着居民们对廉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活动结束后,居民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廉洁盆栽带回了家中,让廉洁之风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形成了良好的社区风尚传播效应。
此次活动将制作文竹盆栽与廉洁文化宣传相结合,使得廉洁文化有了更生动、更接地气的载体表达,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廉洁意识。接下来,荷韵社区将继续探索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廉洁之花在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周佳静)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20字,关于廉洁的简短小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