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王护村(寓言故事)
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有一个名叫祥和村的地方,这里风景如画,村民们安居乐业,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果园中,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村庄里,欢声笑语不断,一片祥和的景象。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却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一条修炼千年的蛇精觊觎祥和村的富饶,它心生嫉妒,决定给村民们一个“教训”。蛇精施展法术,瞬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如注般落下,持续不停。洪水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冲毁了村民们的房屋,淹没了肥沃的农田,冲走了辛勤饲养的家畜。不仅如此,伴随着洪水,山体也开始松动,发生了可怕的滑坡,巨石滚落,树木被连根拔起,祥和村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和绝望之中。
村民们四处奔逃,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孩子们紧紧抱住父母,老人们满脸惊恐,不知所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无助和绝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村民们陷入绝境之时,一位名叫莽王的勇士出现了。莽王身材高大魁梧,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智慧。他目睹了蛇精的暴行,心中充满了愤怒,决定挺身而出,拯救祥和村的村民。
莽王深知蛇精法力高强,不能硬拼,必须智取。他仔细观察了蛇精的行动规律和法术特点,发现蛇精每次施展洪水和山体滑坡的法术时,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山洞中进行施法。而且,蛇精施法时,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能量石来增强法力。
莽王心中有了主意,他召集了一些勇敢的村民,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村民们虽然心中害怕,但为了拯救家园,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莽王的指挥。
莽王带领着村民们趁着夜色悄悄靠近了蛇精施法的山洞。在洞口,他们布置了许多陷阱,然后派了几个村民在洞外故意制造声响,吸引蛇精的注意。蛇精听到洞外的动静,以为是村民们来进攻了,便愤怒地冲出山洞。
蛇精刚一出洞,就掉进了村民们布置的陷阱中。它拼命挣扎,想要挣脱陷阱,但陷阱十分牢固,一时之间无法脱身。就在蛇精挣扎的时候,莽王趁机冲进山洞,找到了蛇精施法用的能量石。他拿起能量石,用力将其摔碎。
能量石一碎,蛇精的法力瞬间消失了大半。它惊恐地看着莽王,想要逃跑。但莽王早已料到它会有此举动,他带领着村民们将蛇精团团围住。蛇精见无路可逃,只好跪地求饶,表示愿意改邪归正,不再危害祥和村。
莽王看着蛇精,严肃地说:“这次我饶你一命,但你必须发誓,以后再也不能危害人间。如果你再敢胡作非为,我一定不会放过你。”蛇精连忙点头,发誓以后再也不敢作恶。
蛇精离开后,莽王和村民们一起开始重建家园。他们修复了被洪水冲毁的房屋,重新开垦了农田,种植了庄稼和果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祥和村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从此以后,祥和村又恢复了原来的安宁与富有的平静生活。村民们为了感谢莽王的救命之恩,为他修建了一座雕像,立在村庄的中心。每当有新的村民来到祥和村,老人们都会给他们讲述莽王的故事,教育他们要勇敢、善良,为了保护家园和亲人,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而莽王的英勇事迹,也在祥和村代代相传,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还可怕!用4个方法教孩子感恩,将受益终身
文/叮当派好习惯
叮当派好习惯,持续推送教育热点、好习惯养成方法、学习干货等丰富内容,助力3-12岁儿童“学习、情商、性格”三方面优化!欢迎转 发、收藏本文~
明天(5月10日)就是母亲节了,没想到陕西却发生了这样一桩悲剧。
马某用人力车把母亲拉到了僻静处,将母亲扔进一个废弃的墓坑当中,然后用黄土将母亲掩埋在其中。
庆幸的是,马某的妻子发现婆婆失踪,报警找到了老人。
由于黄土没有用脚踩实,老人在暗无天日的墓坑当中熬过了3天,当大家把她救上来的时候,她因缺氧而导致头脑不清晰。
目前,被埋老人经过医院抢救后已经有所好转,不过她对活埋自己的儿子并不怨恨,反而为了帮他脱罪,在警察最初询问时,坚称是自己爬进墓穴的,跟儿子无关。
儿子马某已经被刑拘。
母亲节前几天,马某某因为故意自己的母亲失去自由,这是多么的讽刺?
或许对于马某根本不知道这个节日,但他的做法已经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因此,从小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太重要了。
对于某些白眼狼的行为,叮当派好习惯小编只想好好跟孩子谈谈,千万把别人对你的好当做理所当然。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真的比狼更可怕,就算是再优秀人品有瑕疵也是枉然。
记得那个几年前在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吗?
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
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25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
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世上最可悲的,莫过于父母等着孩子感恩的时候,孩子却在等着父母道歉。
甚至在网上随便一搜,这样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当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可以归结为个人的悲剧。
2017年,湖南一因入狱的男子,因怀疑是父亲举报了自己,一出狱就将汽油泼到父亲身上并点燃,现场传出惨叫声,父亲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四川18岁女孩,偷偷转走父亲320万一生积蓄,四处挥霍无度,并拉黑全家亲。
一个20多岁的小伙,要求家里购买轿车,父亲因经济问题一时没答应。
他竟然用灭火器,把父亲跑工地用的面包车给砸了,砸完以后,还躺在马路上赖着不肯起来。
但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在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付出的今天,却养出了越来越多的“白眼狼”式的孩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懂感恩,甚至仇恨父母?
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背着,孩子心安理得地空着手走;
吃饭时,孩子不用下厨或帮忙,只要坐在饭桌前,等着父母为他盛好饭;
不管孩子房间多乱,都是父母整理,从来不用干家务,只要专心搞学习;
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孩子向你要手机和电脑,你就给他买;
……
以上的几个日常的场景,看看有没有你家孩子?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其实,父母替孩子做太多,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
为了儿子,她辞去了优越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某天,母亲感冒发烧,卧床休息,没能像往常一样,在儿子放学到家前,准备好丰盛的晚餐。
当儿子回到家,看到空空的餐桌,就来到母亲房间。
她以为儿子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一定会很心疼。
但就在母亲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儿子,希望儿子能用小手摸摸自己的脸,说出关心的话时,令人心寒的一幕出现了。
儿子的脸上满是质疑和愤怒,大声呼喝母亲:“我都饿坏了!你怎么没给我做饭?”
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付出了所有心血养大的儿子,竟然会自私到只想到自己的晚饭,丝毫不在意她生病的事。
其实,没有孩子天生就自私自利。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私,都是源于父母给孩子的爱太满。
父母用无私的爱,让孩子有一种自己是世界中心,他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错觉。
从小到大,有些父母就不停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就像超人一样,什么都能为孩子做。
在长久的溺爱之下,孩子会认为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会无条件帮助自己,渐渐地,他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父母,也不理会父母有"不易"之时,"太能干"的父母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叮当派好习惯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方法。
① 学会真诚地表达感谢
最近,刘烨一家隔离结束后,在微博发文:“武汉解封,我们回家”,并配上一张孩子们画给防疫工作人员的感谢信。
儿子诺一写道:“谢谢你们每天帮我们量体温、送饭、捡垃圾、还得穿上闷闷的防护服,你们辛苦啦。”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我们可以在生活经常真诚地说出“谢谢”这个词。
无论对方和你的关系多么亲密,收到的礼物是不是喜欢,别人帮助是否有用,都有先说“谢谢”,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节。
② 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家务
疫情期间,霍启刚分享了和7岁儿子一起做菜的图片,网友都说,这不是我们心里富四代该有样子呀~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懂得赚钱的不容易,郭晶晶平常还会带着孩子一起洗车。
如果家长一直包办孩子的家务事,孩子就会觉得:家务事都是大人的事,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妈妈给我做饭天经地义,不需要感谢妈妈!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我们只有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做家务,他才懂得家人的付出,也会更加感恩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③ 给孩子创造感恩的氛围
2018年底,一则泰国的公益广告,火爆了朋友圈,看哭了无数父母。
故事的主人公芭乍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不普通的是,为了照顾母亲,他每天上课都把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带到课堂上,这引起了很多学生家长的不满,他们甚至有给孩子转学的念头。
后来校长找到了芭乍,提出可以请个保姆帮忙照顾芭乍的母亲,芭乍拒绝了,他说:
“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不愿意让别人替我照顾。”
谈话间,芭乍的母亲走丢了,芭乍像疯了一样跑遍整个校园和附近的大街小巷,声嘶力竭的一遍遍呐喊着母亲的名字。
周围的学生见了,纷纷放弃了跟父母回家的打算,他们开始四处奔跑,操场、教室、实验室…帮助老师寻找母亲。
很多家长都措手不及,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芭乍老师平时对待母亲的爱,全都被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尽管没有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但他们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他们会感谢母亲的辛劳,看到母亲每天开车载自己上下学,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给你开车。”也会在放学后,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故事的最后那些反对芭乍把母亲带到课堂上来的家长,都纷纷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走访一些亲戚、邻居家的“孝子”、“孝女”(当然,走访之前最好不要提前和孩子说他们的故事,只说去做客就好),让他们亲身感受这样的家庭氛围,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还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地方参观,可以鼓励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帮扶等,也可以参加学校、社会机构组织的类似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得、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起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就算没有机会去,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书籍和电影,感受到感恩是怎样一种心态。
④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天生就会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表达感恩同样如此。想让孩子懂得尊敬他人,感恩大家,就需要家长自身先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家长经常在生活中表示感谢,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比如,到饭店用餐,家长可以对服务员经常说“谢谢”;遇到别人帮忙时,我们可以通过言行表达感谢;工作很累时,不要一味在孩子面前抱怨,而是以“虽然工作很累,但还是很感激有这样一份工作可以让我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话语感恩生活。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关于感恩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传记,比如“乌鸦反哺”、“结草报恩”、“感激母爱”、“感谢大自然”,引导孩子在这些典型的感恩教育的素材中挖掘闪闪发光的感恩品质。
感恩教育不是简单让孩子说些好听的话,而应该渗透在平日的潜移默化中,家长的榜样尤为重要。
父母以身作则,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表达感恩,也会影响到孩子。
最后,如果您喜欢叮当派好习惯的文章,记得在下方点 赞、收藏、转 发哦!也欢迎您留下对上文内容的看法。
END
【关于感恩的寓言故事-关于感恩的寓言故事简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