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最精华的教育妙招
1 父亲的策略
儿子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父亲说:“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父亲说:“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你们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这样你将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儿子听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方法。一年之后,父亲问起儿子的工作:“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我发现这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儿子自豪地说。
“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父亲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来你痛下苦功,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却不会反省自己,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2 这不是理由
初三时,第一天,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在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图上标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
期末考试时,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便被收了起来,整张试卷只有一道试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会儿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起来,然后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忠告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3 假如你是老师
一天早读,去教室辅导,看到后排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朝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猛抬头,摔出一句:“干什么?我没有睡觉!”满脸骄横。当时我恨不得立即赶他出去。此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尽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微笑着说:“那你说,你趴在桌上,老师该怎么办?噢,对了,听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你写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吧。”当时,他没有说话,我继续在教室里巡回辅导。当天午饭后,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礼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过,我自然原谅了他。
4 邮局“不负责任”
有位女生,爱上了自己的老师。无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给老师寄去了信。然而,信投进邮箱,女生立即后悔了:老师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那么小,老师看完信后会怎么看待?要是让同学、父母知道了,自己怎么面对?女生越想越怕,原来“炽热”的爱霎时被恐惧吓得无影无踪。为能躲过此劫,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老师表情一如往常,他照样春风满面地上课。
有一天,在和学生聊天时,老师指责邮局“不负责任”,他的信件经常遗失。直至此时,女生才全身释然:自己的那封信被幸运“丢失”了。
数年后,当大学毕业的该生去拜访自己曾爱上现在仍很尊敬的这位老师时,老师将保存了多年的这封信交给了她。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向老师鞠躬:“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5 没有负担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6 是你教我的
有一天,母亲和孩子到一栋大厦去办事,走进大厅时,电梯正在进人,她们加快脚步想赶上这趟电梯。这时从后面走进一位老婆婆,年轻的母亲本能地向后一让,请老婆婆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已经满员了,母女俩只好静静地站在电梯门口,等着下一趟。办完事出来又乘电梯,这一回,电梯里只有母女俩和一位老爷爷。电梯开到底层,门开了,站在门口的女儿却把身体向后一让,说:“老爷爷,你先请。”老爷爷说:“孩子,你先请,爷爷走得慢。”女儿仍不肯自己先走,坚持让爷爷先走出电梯。
母亲幸福地抚着女儿的头,问:“你为什么要请爷爷先走出电梯呢?”女儿说:“是你刚才教我的呀!”
7 这真遗憾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寥寥几个字,并未采取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8 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了两个学生打架,当时其中的一个学生正用砖头砸向对方。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了他们,并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没想到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微笑着拿出一块水果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学生听后一脸困惑。接着,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下了,表示对我的尊重,我应该感谢你。”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与你打架的学生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9 随意挑的
一所学校成绩总是搞不上去,请一个著名教育专家帮助学校发现人才。专家先是让校长将所有教师的教案拿来,他选出了3名教师,说他们是学校最有发展前途的教师。然后他从一年级的考卷中随意抽出50份试卷,说这50个学生是最优秀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由这3位教师来教,学校会创造一个奇迹。
果然,三年后,学校一炮打响,这50名学生全部考入了重点高中。在学生毕业后不久,学校收到了教授的来信:3名教师和50名学生都是我随意挑选的。
10 美丽的帽子
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7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的心灵中弥漫着痛苦和悲伤。苏珊即将返校时,她的班主任,一个年轻的女教师郑重地对全班宣布:“从下星期开始,我们要认识各种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来学校上课,越新奇越好!”孩子们并不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到了星期一,苏珊站在校门口却迟迟没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让她感到无比意外的是,她的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与同学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
11 无声胜有声
刚接一个班的第一节课,就碰上麻烦事。那天,当我拿着书兴冲冲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却是班上两个男生正在打架,此时,同学们的目光一齐射向我,而那两个男生也停止了打架。其中一个双手叉腰,昂着头,不屑地看着我,显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其实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细”---调皮捣蛋,老师都拿他没办法。看着他趾高气扬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冷处理。于是,我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径直走上讲台,说:“同学们,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他迷惑地看着我,有点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课后,我对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直到下午,他见我仍没有批评的意思,便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终于,放学后,他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主动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惹事。
12 利息
在一次阶段测验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我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是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下一次测验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13 玻璃门
学校大厅的门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大门还是经常被踢破,修了补,补了修。
新校长刚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长说明了这种情况,并建议换成大铁门。校长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很快,旧门被拆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原来,这是一道玻璃门。
14 暗号
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原本极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15 出乎意料的批评
在师范上学的某个晚上,我们几个在寝室闹着玩,把盛满水的塑料袋放在门的上面等一位同学进门。就在这时,班主任王老师去寝室找人,见门虚掩着就推门而进,“哗”的一声,一袋子水顺身而下,衣服全湿了。房间里的学生都吓得目瞪口呆,静等老师的训斥。谁知王老师却笑着说:“今天是不是泼水节?我怎么不知道啊!再说咱们这儿也不过这个节呀。”大家都笑了,那个往门上放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王老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同学之间开玩笑要讲究一个‘度’,适可而止,但不要这样。”
16 它会哭的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遇到小学生攀折树木,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会疼的,当然要哭了,等他们长大了还要为祖国建设服务呢。”孩子们一听,一个个红着脸低下了头。以后,再也没攀折过小树。
17 美丽的歧视
英语课上,张老师让大伟背单词,当时他正在下面读一本武侠小说,回答不上来。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你如果能考是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面对老师的歧视,大伟“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完,大伟把武侠小说撕得粉碎。结果,第一次高考差了100多分的大伟,第二年只差了17分,到了第三年竟超出分数线80多分。
升入大学的大伟多想见到张老师,当着面告诉他自己已经考上了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然而一年以后,他收到了张老师的一封信:大伟,对于有的同学,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心灵的手术,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我说的对吗?
此时此刻,大伟才明白是老师美丽的歧视挽救了他。
18 撒谎
一次周末,和儿子约好,下班后他骑车去接我,可是按约定时间过了两个小时,儿子还没有回来。
等待中,正好遇到儿子的同事,他说儿子和几个人看电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
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令我吃惊的是,他竟撒谎说路上车坏了。
“我可以等上10个小时,但我无法容忍你对我撒谎,儿子。”我气愤地转过身来,决定自己走回家去。儿子迎上去,想要解释什么。我接着说:“我很生气,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在这18公里的路上进行反省。”
在3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儿子始终推着车跟在我身后,也是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撒过谎。
19 凳子拿的
“老师,我的钱丢了,30多块呢。”张滑边说边掉眼泪,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班里竟发生这样的事。
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就在走向讲台的一霎那,突然意识到:如果此时去批评全班,效果一定不会好,毕竟拿钱的是一个人。倒不如……
于是,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高声告诉大家:“同学们,不要慌,我知道谁拿了张滑的钱了。”同学们都惊讶地望着我。“是凳子,请大家对凳子说一句话。”聪明的孩子马上领会了我的意图。一个同学说:“凳子,你这样做不对,快还给人家吧。”一位说:“你是一时糊涂,改了还是好孩子。”……孩子一个个激动不已,只有刘虎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时,我心里已经明白了。
第二天,刘虎早早地来到学校,把30元钱交给了我。我告诉他:你真勇敢,这件事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谁都不要告诉别人。他哭了。
20 子教父
一个人特别不孝顺老人,总嫌自己的父亲年老多病,是个负担。有一天,他把父亲放进了一个竹筐中,与自己的儿子一起把老人抬到山中无人之处,放下后就往回走。儿子说:“爹,把那个竹筐拿回来。”此人大惑不解,儿子接着说:“等你老了好用来抬你呀!”这位父亲幡然悔悟,又回头把老人抬了回来,以后对老人也孝顺起来。
21 当范文
李老师在批改一个女孩的作文时,发现是抄袭的。当时,他很想在的作文本上写上大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来想想,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后在班上朗读,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李老师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抄袭的精彩,却是她自己写的,老师还是表扬了她。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从那以后,女孩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2 编程高手
北大附中老师张思明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班上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摆弄计算机,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境界和较高的编程水平,但由此耽误了不少功课。特别是他不爱学习化学公式,认为那是靠记忆的东西,有了计算机,学着些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结果他的化学考试很不理想。
张老师便去找他谈心,给他出了一道“计算机”难题:计算机能不能对输入的某个公式自动配平呢?这位同学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回家以后就开始了研究。可他为了编写程序,就必须先把化学公式的配平原理搞清楚,不久,他在理解化学公式配平方法的基础上编好了程序。
张老师抓住他想证实自己编程实力的迫切心情,又接连提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是不是书上任何一个化学公式用你的编程都能配平呢?你的编程除了适用简单的公式外,是不是还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公式?这两个问题不但促进该生对化学公式的复习和记忆,而且使对化学公式的学习更加深入。
面对学生的进步,张老师充分肯定了他的编程实力,鼓励他学好各门功课,为自己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创造前提条件。从此,该生的学习更加自觉和主动。因为通过张老师的引导,他知道了两件事:一是自己能学好,二是自己必须学好。
23 欺骗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学校。小顺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老师一定会对姥姥讲自己的成绩如何如何的一塌糊涂。
终于等到姥姥回来,小顺低着头只等姥姥数落。可是姥姥容光满面,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他一脸的诧异。想不到老师竟对姥姥说他表现得很出色。
后来,小顺上了大学,暑假里他第一个去拜访了小学老师。谈起这件事时,只听这位老师忏悔地对他说:“那天,我说了你很多不好的话,可第二天,你的反应让我吃惊。从那以后,你的成绩直线上升,我一直都在纳闷儿……这时,小顺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骗挽救了他。
10个关于教育的经典故事
丨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丨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丨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丨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丨三、一句话:保罗校长“妙手回春”丨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丨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的四块糖果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丨五、赞美的力量:暗室中的一只蜡烛丨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点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丨六、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丨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丨七、正人先正己丨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丨八、恶语伤人六月寒丨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丨九、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丨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
“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
“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丨十、永不凋谢的玫瑰丨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敬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教育的故事【关于教育的故事及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