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精忠报国50字小故事

更新:03-14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审计说 | 学习路上第十二期:“精忠报国”的故事

学习路上

献礼建党99周年特别专栏

学习路上 | 第十二期:“精忠报国”的故事

2016年10月14日,《》在第24版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一文,文章的第一段就提到了“精忠报国”的故事。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精忠报国”的故事,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及。早在2014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当看到正在练书法的孩子们写下“精忠报国”4个字时,他有感而发,为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这段童年记忆。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中,习近平还不忘给孩子们推荐少年英雄的电影,教导少年儿童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过去电影《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说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本文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

朗读感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把政治思想融入到审计工作中来。

二、做有过硬本领能力的时代新人。学习审计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阅读审计期刊,学习审计新思路、新做法,提高胜任岗位、做好工作的本领能力。

三、做有强烈担当意识的时代新人。认真核对每一页记账凭证,认真统计每一张表格,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我们要继续勤奋工作,团结进取,为审计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朗读者简介 -

读者李月,2017年8月入职北京市顺义区审计局,现任北京市顺义区审计局教科文卫审计科科员,共青团员。

来源:审计宣传中心 审计Talk

(责任编辑:李亮 宋超)

岳飞:忠臣的传奇“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铭记,但岳飞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以“精忠报国”的精神成为了忠臣的代名词,然而,岳飞的故事不仅仅是忠诚与勇敢,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历史巨人的传奇人生。

一、岳飞的早年经历:从草根到英雄

岳飞,字鹏举,出生于南宋时期的一个普通家庭。公元1103年,他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降生,父亲是个小官吏,母亲则是个贤良淑德的女人。岳飞自小聪慧,勤奋好学,尤其对军事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他的“草根”身份并没有阻止他追求卓越的决心。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岳飞便投身于军旅,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因其卓越的才能被朝廷重用。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屡次获得胜利,声名鹊起,成为了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他的指挥能力上,更在于他对士兵的关心和对战局的敏锐判断。他善于总结战斗经验,常常在战斗后与士兵们分享心得,使得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队伍。

岳飞的军事生涯也伴随着许多艰难的考验。在南宋初期,金国的侵略使得国家危在旦夕,岳飞深知国家的危机感,决定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的忠诚,使得他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南宋朝廷的中坚力量。

二、忠诚的化身:岳飞与“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几乎是岳飞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屡次带领大军与金国侵略者作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然而,岳飞的忠诚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上。

岳飞常常在战斗之余,关心士兵的生活,鼓励他们为国家而战。他的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提醒大家珍惜时光,努力奋斗。岳飞不仅是一位将领,更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领导者。他在军营中设立了“军中学校”,教授士兵们文化和军事知识,提升他们的素养,使得士兵们在战斗中不仅有勇气,还有智慧。

岳飞的忠诚在他的军事行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多次向朝廷上奏请出征,要求北伐,恢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他的北伐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后世忠臣的典范。然而,岳飞的忠诚并未能换来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遭到了权臣的忌惮与迫害。

三、悲剧的结局:忠臣难报国

然而,岳飞的忠诚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南宋时期,权臣秦桧为了个人利益,竟然以“谋反”的罪名将岳飞陷害入狱,最终导致他在公元1142年被杀。岳飞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岳飞的冤屈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人对他的忠诚与勇敢充满敬仰。

在岳飞被杀后,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与故事。他的忠诚与勇敢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将领,纷纷修建岳飞庙,传颂他的事迹。岳飞的形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书籍中,更成为了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的源泉。他的事迹被不断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忠诚与正义的象征。

岳飞的死引发了广泛的反思,许多文人开始对忠臣的命运进行探讨,认为忠诚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使得许多忠臣难以施展抱负。岳飞的故事在历史上成为了忠臣难报国的悲剧象征,警示后人对权力与忠诚的思考。

四、岳飞的影响:从历史到现代

岳飞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的中国,岳飞的故事被改编成了无数的影视作品、小说和歌曲,激励着年轻一代为理想而奋斗。岳飞的事迹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代人精神的激励。

在当今社会,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仍然激励着无数人。无论是为国家奉献的军人,还是为社会发展而努力的普通人,都可以从岳飞的故事中找到力量和勇气。许多学校和组织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常常以岳飞的故事作为教材,激励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岳飞的精神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不同的诠释。许多人将其视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岳飞的精神都成为了人们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动力。

五、岳飞的精神遗产:我们该如何传承?

岳飞的精神遗产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岳飞的精神呢?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像岳飞一样,勇于担当,忠于职守。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勇敢迎接,努力克服,展现出无畏的精神。

其次,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努力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岳飞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在于他对士兵和百姓的关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关注他人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作为。岳飞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勇敢,更源于他的智慧与勤奋。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与勇敢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追求的目标。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传承他的精神,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岳飞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不断追求理想与信念。

老渤海·英烈篇|出生入死血流尽精忠报国名永存——杨忠烈士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红色文化在这里孕育。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普及“老渤海”历史知识,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杨忠,江西省安福县南江村人。1909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家乡安福县紧靠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右依“红都”瑞金,我党革命的影响很快传播到这里。少年时代的杨忠就受到党的影响,有了较为强烈的反对地主剥削压迫的阶级意识。

1930年五月,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不久,他就到了瑞金,在红军队伍里搞宣传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各地红军被迫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长征。1934年10月,杨忠同志随红三军团参加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后他到达“红大”学习,后被分配担任民运科长。

1938年5月底,杨忠随队到达鲁北。9月,肖华率领挺纵进驻乐陵。当时,占据德平的军队主要是曹振东的杂牌军。他对八路军的到来深表欢迎。当我军到达时,曹部队夹道欢迎,并给我军准备了粮草,以表合作诚意,并提出要求,要求我军收编他的军队。挺纵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曹部改编为八路军济阳支队(亦称七支队),并委派杨忠担任济阳支队政委。

正当杨忠同志在曹部积极开展工作之际,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插手德平,他以威胁利诱的手段拉拢曹振东,曹经不起沈的诱惑,接受了沈的委任,曹退掉我军委任状之后,杨忠同志及我党派去的政工人员必须撤出。曹振东则仍愿意与我军友好相处,并坚决挽留杨忠同志帮助工作。获得我军首长答应之后,杨忠继续留在那里工作,被曹部上下称为“杨代表”(即挺纵驻曹五旅的八路军代表)。

曹振东本人对杨忠同志十分尊敬,赠送杨忠同志骏马一匹,号称“小白龙”,据说可以追火车,为全军所瞩目。杨忠在曹五旅没有任何名义和头衔,凭着我们党的英明决策,凭着他的果敢顽强,周旋于敌人军旅之中,化干戈为玉帛,使之合作抗战,可称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我军忠于民族统战政策的一个极为良好的范例。

1940年春天杨忠同志离开曹五旅回到我军,担任鲁北支队司令兼政委。面临严重局势,杨忠同志不畏难,不退缩,扭转困难局势。5月1日,在杨忠同志的领导下,在德平边境进行整军;即从乐陵、商河、德平边境发展三个连,从乐陵县大队调一个连,鲁北支队发展起来的一、二、三大队全部,总共十二个连队,组成新的鲁北支队。这支部队在杨忠同志带领下,进一步开展鲁北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5日,杨忠同志负责召开了鲁北支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大会选出了十三位同志为鲁北支队委员会委员,杨忠同志任书记。杨忠在代表大会上做了《肩负起党和历史赋予的开展鲁北抗日游击战争,创建鲁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的报告,他情绪激昂,慷慨陈词。他向部队号召:员和八路军战士,要为鲁北抗战血洒疆场,肝脑涂地!要把我党的红旗插上黄河岸!插上鹊山之巅!杨忠同志的报告十分鼓舞人心,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1941年2月,冀鲁边区划归山东分局领导。杨忠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在我党的领导下,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建立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清河抗日根据地。这两片根据地虽然相距不远,但中间既有黄河隔断,又有日寇、顽军盘踞在惠民的梗阻,不能汇合在一起。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指挥部决定,以军事行动打通两个根据地的联系。遵照这一指示,冀鲁边军区一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南下进军。杨忠同志率旅政治部机关、宣传大队、十七团的一营、三营执行第三次“打通”任务。于7月20日果断地率部出发,沿途大造抗战声势,宣传和发动群众,帮助群众生产,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消灭了一些零星的敌人,我军深得群众的拥护。

9月3日,我军深入敌人腹地,进驻到惠民县境内徒骇河畔的夹河一带,杨忠、龙书金与政治部机关、一营驻在夹河村;团政委曾旭清带三营驻在陈、牛等村庄。沿途的进军情况,杨忠同志通过电台不断向周贯五政委、黄骅副旅长报告,周、黄则带领部队在商河的龙桑寺一带活动,以策应第三次“打通”。

这时,我军已挺进到惠民腹地,再前进一步,就可以经老君堂过黄河与南岸的清河军区接头了,胜利打通即可实现。日军对于我军的大胆突破十分惊恐,倘我两块根据地得以汇合,这里的日本侵略势力就会受到很大威胁。因而日寇集结了中山、松井等六队“讨伐队”,计两千余人,汽车五十辆,迫击炮二十余门,尾随我军,采取包围形势,逐步压缩包围圈,9月4日上午,突然向我军发起猛烈袭击。

9月初的天气还是炎热的。突然侦察员跑来报告:发现敌人!当他们奔上徒骇河堤岸时,东边围上来的数百名敌人已经迫近,战斗迅即打响了。敌人来势凶猛,我军向村北撤退。杨忠同志骑马赶到陈、牛庄去与三营的同志们汇合。陈、牛这边的战斗也同时打响了,当杨忠赶到时部队已经撤出去了。

杨忠同志不知我三营撤出了阵地,他奔到村边时,见到村里已住满了鬼子兵。敌人发现了我军,立即向我军狂轰猛扫,杨忠同志一声高喊:“快走!”他一抖马缰,带着一些战士向西南冲去。冲过周家,越过李家村南口时,就被埋伏在那里的鬼子扫下马来,他负了重伤,挣扎着向一片豆子地里爬去……下午,枪声停止了,老百姓惦记着我军的安全,李家村的农民李振荣、李九来等四个人在豆子地里发现了杨忠同志的遗体,从他身上的遗物(一块怀表、一枚手章),辨认出殉难者就是赫赫有名的杨司令。他们十分崇敬这位抗日的英雄,便在路边挖了一个坑,埋葬了烈士的遗骸。并筑起了一个坟头,每年清明时节,都要在烈士的坟头添几铣土。但可惜烈士的坟墓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被平掉了。

为了缅怀先烈,1946年6月,我惠、济、商三边县委、县政府,在淄角村南建立了烈士陵园,为开辟惠民而壮烈牺牲的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并为杨忠、杜杰等烈士立碑题词。在杨忠烈士的墓碑上镌写以“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1946年12月20日,渤海行署决定把三边县改名“杨忠县”,以彰烈士的功绩。

【关于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精忠报国50字小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粽子的诗句 关于粽子的诗句名言或格 下一篇:关于精神病的笑话,关于精神病的笑话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