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人物事迹-有关诚信的人物事迹100字左右

更新:03-17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十个故事十份感动|湖湘多义士 诚信壮山河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湖湘多义士

诚信壮山河

他们身份年龄各异

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我们

他们用诚与信

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

为湖湘留下了一段段温暖的回忆

徐正祥(左)和丁母在交谈。(资料图)

一句承诺 38年照顾烈士父母

他是一名参加过边境作战的老兵。42年前战场上的一句承诺,让徐正祥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着牺牲战友的父母。

战火纷飞中,徐正祥与丁正祥不期而遇,两个同村同名的年轻人彼此勉励,临别之际互相嘱托“如若伤亡,相互照顾好对方父母”。

没想到,几天后就传来了丁正祥牺牲的消息,徐正祥将痛失战友的悲伤化为冲锋陷阵的勇气,也将两人的承诺牢牢记在心里。

1983年徐正祥退伍返乡,从那时起,他便尽起烈士未尽的孝道,成了丁家的“顶梁柱”。田里的活、家中事务乃至丁正祥的妹妹丁碧兰、弟弟丁岚的婚事都由徐正祥操持。

2010年,丁正祥的父亲患肺癌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徐正祥忙前忙后。2011年丁父去世,徐正祥不仅为老人料理后事,还组织80多名战友一起送老人最后一程。

陈干武(左一)。(资料图)

晚年丧子 他信守“人死债不烂”

他叫陈干武,是长沙县安沙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一个承诺而走进公众的视线。

“做人要有良心,我一定想办法还!” 2015年9月,陈干武唯一的儿子陈龙因肝癌治疗无效去世,高额的医疗费用让陈家欠下26万元债务。

6年来,这位74岁老人信守承诺,省吃俭用,靠养殖增收,目前已为病逝儿子偿还了23万元欠款。人们叫他“诚信老爹”,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这些都是亲人、朋友的情,不还睡不着觉。”

因其诚实守信,“替儿还债”的陈干武老人当选为“中国好人”。

甘厚美。

战功卓著 他深藏功名数十载

他给自己和家人立下了一条这样的“军令”:“决不能占公家便宜!”

他叫甘厚美,参加过淮海战役李土楼战斗、关垭子战斗、牛蹄岭战斗、川北火天岗战斗……在战场历经九死一生,屡立战功。

1958年退役归家之时他拒绝优待,回乡之后默默奉献,深藏功名数十年,做过会计、采购员、保管员。后经介绍前往煤矿工作,因家庭负担重,主动申请下井工作,最终在普通煤矿工人岗位上退休。甘厚美的孩子们从小只知道父亲是退役老兵。几十年来,他们从未听父亲提起曾经立下的战功。

甘厚美说,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三件事分别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没占过公家一分便宜,没犯过让人指手画脚的错误;自己的孩子凭着努力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伍海湾。(资料图)

口罩“不涨价”春节“不放假” 90后“女掌门”勇担当

她叫伍海湾,是一名90后“后浪”,芙蓉口罩厂第三代继承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芙蓉口罩厂作为当时长沙市唯一生产口罩的专业工厂,1月25日(大年初一),在伍海湾的带领下,位于永安镇的长沙芙蓉口罩厂8条生产线迅速复产,随即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自1月31日起,口罩厂开启每天20小时工作模式,一线操作工分6时到16时、16时到凌晨2时两班倒作业。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伍海湾安排专人关注职工身体情况,食堂每日开设五餐饭,每天2时下班厂方会租车把职工一个个送到家,并将全体职工工资翻了4-5倍。

在原材料、工人工资等各项成本大幅提升、市场口罩价格很高的情况下,伍海湾不为利益所动,主动向政府做出了“永不涨价”的庄严承诺,没有高价向市场卖过一只口罩。

郑能量(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时的合影。

逆行武汉 书写青春“郑能量”

他叫郑能量。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他辞别亲友,驾着“湘A”牌照的私家车奔赴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

临行前,他在微信朋友圈立下“生死状”:“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撒在长江,让它漂回湖南,报答陪伴我的祖国、家人、老师、朋友,还有我的理想……”

65天的武汉坚守,郑能量每天驾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义务帮助需要出行的市民,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医疗物资,加入当地志愿者爱心车队,为社区的病残、空巢老人和贫困户募集并运送米面油、蛋奶、蔬菜、水果等,到蔬菜基地帮忙抢收蔬菜。

“灾难面前,我们经历痛苦和辛酸。但战胜困难的信心、各方携手前进的信任,温暖着前行的路,感动着自己和周边的人。”郑能量说,信心、信任是他走过困难、走向未来的基础和核心。

圣峰果业董事长黄仕其。(资料图)

诚信办企 将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他叫黄仕其。一场意外,他被机械打断右手,但他不畏艰辛创办圣峰果业,11年他将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当有人问起黄仕其成功的秘诀时,他笑着说,做生意,靠的就是讲诚信这个品格。彼此之间只有信任,讲信誉守承诺生意才能越来越火。

黄仕其回忆道,公司创办初期,资金流转慢,经常入不敷出,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钱维持运转,但每次一收到货款就立马归还,自己基本没钱在身上。如今的情况大大好转,他也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建设工人的工资、餐饮原材料货款,这些他全都按时付款,从未拖欠。

黄仕其诚信的优秀品质也深深影响着员工。一次,KTV包厢客人离开后,有位李姓员工在现场捡到两万元现金,她没有丝毫犹豫,立马交到店长手里。通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失主,“完璧归赵”。黄仕其介绍道,我们经常捡到手机和钱包,要求必须为顾客好好保管,《员工守则》里诚信待人有明确的规定,对拾金不昧的员工我们也会给予奖励。

拾金不昧的汉寿碧桂园保洁员张良顶。

保洁大叔拾获价值十余万首饰 2小时归还失主

日子很辛苦,但他说“不义之财不能要”。2021年3月22日,67岁的汉寿碧桂园保洁员张良顶在对所负责楼栋进行日常清扫时,拾获价值十余万首饰,通过联系物业,查找监控,2小时内把物品归还给失主。

20多年前,张良顶就与妻子离异。他独自一人艰难地把一对儿女抚养长大。尽管已年近七旬,但为了减轻子女负担,2019年11月,闲不住的张良顶仍选择做保洁员。

“我以前在外面的工地打工,非常苦,非常累,后来老了干不动了,经人介绍就到这里来做保洁。”但不论在哪里做哪一行,张良顶都认为一定要对工作负责到底,捡到业主的贵重物品,及时归还或上交也是职责所在。“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把失物及时上交,归还给失主。”

谢元恒在巡查线路故障。(资料图)

一家三代 40年守护山中电能“血脉”

家住常德市桃源县杨溪桥乡芦家坪村的谢运堂、谢元恒、谢志勇一家三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40年如一日,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接力义务守护13公里山区高压电能线——黄善线(原黄德线)。

1981年开始,谢运堂干起了义务护线工,谢元恒看着父亲谢运堂巡线护线太累,就尽可能挤时间和父亲一起爬山涉水义务护线,父子俩天天带着柴刀和锄头上山去,修筑巡线路,清理风险点。谁想到这一护就是40年,这一护就是祖孙三代。

2003年,谢运堂中风瘫痪,谢元恒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独自走上了义务护线之路。2006年,谢元恒的妻子患上尿毒症,在深圳打拼的儿子谢志勇毅然放弃了多彩的城市生活,回到他熟悉的大山,和父亲一起守护这山中的电能“血脉”。

陈亮伟(中)和孩子们在一起。

为近4000名留守儿童 点亮教育“明灯”

他是祁东县贫困家庭孩子们口中的“爱心爸爸”,祁东县启航学校总校长陈亮伟。

2014年,为了实现“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大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的承诺,他筹资2亿余元回到家乡祁东建设启航学校。

自启航学校创办以来,陈亮伟将学校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学校建设和提高教职工待遇上,出资2000万元筹建“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了高标准的食堂。先后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近300万元,帮助200多名贫困学生重圆读书梦。

目前,他已在祁东县4个偏远贫困乡镇创办了3所中小学和4所幼儿园,为近4000名留守儿童在“家门口”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袁雪松。(资料图)

一杆“公平秤” 调解解民忧

他是群众心中的“公平秤”“袁青天”。

袁雪松,名如其人,一位具备有“雪松”品格的老同志。他曾经在司法界工作27年。2009年退休以后,发挥余热,先后被返聘到县大队、法院、沙田乡政府等部门。

袁雪松共调解处理重大疑难纠纷150余起,制止群体性械斗60多起,预防可能发生的自杀事件20多起,代理经济、民事、行政诉讼320余件。经手办理的2000多件案件,没有一件“冤假错”。

目前,袁雪松仍然奋战在沙田乡信访工作一线,确保信访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协助政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沙田乡政府曾要对其进行奖励,被袁雪松婉拒,他说:“退休工资就是党给我的奖励。”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先进模范|叶文锋,诚实守信30载,坚守公益27载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做生意,以诚信为宗旨。做公益,要持之以恒。”无论是作为商人,还是公益人士,这都是叶文锋自始至终坚守的初心。

叶文锋,普陀山龙湾村一名普通妇女,现为普陀山个体协会副会长,普陀山迎宾饭店负责人,曾获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省“优秀农民工”、舟山市道德模范、舟山市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诚信守约 不只是一个“词”

1991年,叶文锋在普陀山经营一家饭店,名为“迎宾”。宾至如归,是店主的真诚。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良竞争与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当叶文锋也同样面对全国各景区中出现的旅游回扣泛滥现象时,她带头拒绝支付回扣,坚持不揽非法生意。同时,她还利用市、区级个体协会理事和普陀山个体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协助个协开展了反旅游回扣宣传活动,带头宣讲,带头做给同行看。

在她看来,一个人的力量虽弱,但她也要身体力行,以这份初心坚守创业,以此来带动同行,掰正歪风。但凡对她熟知的朋友或是老顾客,都知道她在生意上不欺诈,不宰客,始终以公平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消费者,深受大家信赖。这也是她家常客居多的“秘诀”。

在叶文锋的意识里,诚信不只用在做生意,待人接物同样也需要真诚与信誉。

别人的饭店都很难留住员工,但她的饭店,服务员从不担心工资拖欠问题,却担心老板不开店了。“我饭店中间有停业3年,员工散了,重开时有5名老员工又打电话想回来。他们现在还在,有十七八年了。”叶文锋笑道。

去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饭店提前关停。叶文锋不仅提前给员工发放了工资奖金让大家回乡过年,还不忘叮嘱员工到家后一定要增强疫情防范意识。停业期间,她依然按照约定的薪酬向员工支付工资,令员工感动又心安。

“我没有其他想法,唯有时刻提醒自己坚守住诚实守信的初心,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叶文锋说。

做公益献爱心 行走27年公益路

热心慈善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反哺社会。叶文锋除了“真心”名声在外外,还有一颗“爱心”红在千岛之城。

2004年6月,叶文锋主动联系了嵊泗一名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生,并承担该学生的全部学费及生活费,直到这名学生大学毕业。2014年,她在普陀山首届“千手公益”活动中,带头捐款5万元,并赴汶川芦阳二小看望受灾的孩子们。2015年经媒体搭线,她又为岱山衢山镇的一名学生每年出资2万元,供其上完4年大学。

至今叶文锋已帮助10多名贫困大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她还帮他们找工作,甚至给几名成年后的女孩送嫁妆。她的捐助对象从困难学生到孤寡老人,到患病妇女儿童;捐助范围从普陀山到全市、全省,再到全国各地;捐助物从衣物、书籍到钱,总计达到128万元。

叶文锋的这些爱心行动自己虽记不清,但别人却为她记得清清楚楚:“六一”节,她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礼物;重阳节,她为敬老院老人送去了关爱;九寨沟地震灾区捐款名单上,她拿出上万元……公益活动处处都能见到她那熟悉的身影。

“如果是年满7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和无子女陪同的老人,到我店里来吃饭,我不收他们饭钱。”叶文锋说,有些老人客气一定要给,那也只收成本费,不会多要。

据不完全统计,叶文锋的个人公益奉献善款累计达170万余元,成为普陀山上的一棵公益“常青树”。这条路,她从1994年开始坚持走了27年。

舍小我顾大局诚实守信树好口碑

叶文锋的饭店,原是普陀山老庵堂。2014年底,普陀山管委会启动最后剩余的19处老庵堂“抢救性”保护和腾退工作。

因饭店场所为其父亲所有,叶文锋在收到通知后,立即开始耐心地对全家人做思想工作,并带头按期关停饭店。其间,她还义务当起了庵堂腾退政策的宣传员。

改建后,叶文锋又带着群众关心的问题,主动与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积极沟通,并就今后该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意见与建议。“答应过的事,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做,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要尽力。”

饭店因腾退停歇了3年,商业圈重新恢复后,因家庭因素,叶文锋想把饭店转包或转租,但却陆续接到了许多老顾客询问她何时开业的电话。“当时我就觉得对他们说的一句‘欢迎再来’就是对他们一句承诺,我要对这些老顾客有诚信。”

2018年,“迎宾”重新开门迎接顾客。叶文锋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老顾客。

创业容易,守业难。叶文锋说,她就是凭着一份诚信守约的初心,做到了20多年无投诉,成为一家在省内外都享有口碑的农家饭店。

正因如此,叶文锋的群众威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在成为政协委员后,她觉得自己的社会责任也加大了,她更关注起了“民生”。她曾为了群众关心的“菜篮子工程”的提案,连日奔波,细心调研。

为了获得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她无数次以消费者身份大清早对普陀山农贸市场“菜篮子工程”进行暗访,还多次深入市场了解、体验,征询游客意见,将发现的问题编成提案向上级反映,为群众充当“传话筒”。

疫情防护线上 党员先锋身在前

2020年的新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全国旅游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身处旅游景区,叶文锋同样也遭到了损失。

饭店关停后,叶文锋在做好家人疫情防护和思想工作后,自己主动电话联系了社区党支部要求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她也想尽自己所能冲在一线,为防疫助力。

在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中,叶文锋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即使身体疲惫,依然全力奔赴在防疫宣传和卡口封堵消毒灭源工作中。

当党支部发起为疫情捐款活动时,叶文锋更是第一时间带头捐款2000元。

今年50多岁的叶文锋已不显年轻,但她在防疫一线上却依然冲锋在前。这份“新工作”,直到去年6月她才停工回归饭店,但相关的防疫工作她依然关注,并主动“留话”社区,有事可以再找她。

“不喊一声苦也不喊一声累,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发挥了党员骨干先锋带头作用”,这是社区对叶文锋在防疫期间工作表现的点评。

做生意实诚,菜品真材实料,待客真诚,有爱心有责任……这些都是她的顾客或者相识者给予她的真实评价。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做生意,以诚信为宗旨。做公益,要持之以恒。”无论是作为商人,还是公益人士,这都是叶文锋自始至终坚守的初心。

叶文锋,普陀山龙湾村一名普通妇女,现为普陀山个体协会副会长,普陀山迎宾饭店负责人,曾获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省“优秀农民工”、舟山市道德模范、舟山市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诚信守约 不只是一个“词”

1991年,叶文锋在普陀山经营一家饭店,名为“迎宾”。宾至如归,是店主的真诚。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良竞争与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当叶文锋也同样面对全国各景区中出现的旅游回扣泛滥现象时,她带头拒绝支付回扣,坚持不揽非法生意。同时,她还利用市、区级个体协会理事和普陀山个体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协助个协开展了反旅游回扣宣传活动,带头宣讲,带头做给同行看。

在她看来,一个人的力量虽弱,但她也要身体力行,以这份初心坚守创业,以此来带动同行,掰正歪风。但凡对她熟知的朋友或是老顾客,都知道她在生意上不欺诈,不宰客,始终以公平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消费者,深受大家信赖。这也是她家常客居多的“秘诀”。

在叶文锋的意识里,诚信不只用在做生意,待人接物同样也需要真诚与信誉。

别人的饭店都很难留住员工,但她的饭店,服务员从不担心工资拖欠问题,却担心老板不开店了。“我饭店中间有停业3年,员工散了,重开时有5名老员工又打电话想回来。他们现在还在,有十七八年了。”叶文锋笑道。

去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饭店提前关停。叶文锋不仅提前给员工发放了工资奖金让大家回乡过年,还不忘叮嘱员工到家后一定要增强疫情防范意识。停业期间,她依然按照约定的薪酬向员工支付工资,令员工感动又心安。

“我没有其他想法,唯有时刻提醒自己坚守住诚实守信的初心,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叶文锋说。

做公益献爱心 行走27年公益路

热心慈善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反哺社会。叶文锋除了“真心”名声在外外,还有一颗“爱心”红在千岛之城。

2004年6月,叶文锋主动联系了嵊泗一名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生,并承担该学生的全部学费及生活费,直到这名学生大学毕业。2014年,她在普陀山首届“千手公益”活动中,带头捐款5万元,并赴汶川芦阳二小看望受灾的孩子们。2015年经媒体搭线,她又为岱山衢山镇的一名学生每年出资2万元,供其上完4年大学。

至今叶文锋已帮助10多名贫困大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她还帮他们找工作,甚至给几名成年后的女孩送嫁妆。她的捐助对象从困难学生到孤寡老人,到患病妇女儿童;捐助范围从普陀山到全市、全省,再到全国各地;捐助物从衣物、书籍到钱,总计达到128万元。

叶文锋的这些爱心行动自己虽记不清,但别人却为她记得清清楚楚:“六一”节,她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礼物;重阳节,她为敬老院老人送去了关爱;九寨沟地震灾区捐款名单上,她拿出上万元……公益活动处处都能见到她那熟悉的身影。

“如果是年满7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和无子女陪同的老人,到我店里来吃饭,我不收他们饭钱。”叶文锋说,有些老人客气一定要给,那也只收成本费,不会多要。

据不完全统计,叶文锋的个人公益奉献善款累计达170万余元,成为普陀山上的一棵公益“常青树”。这条路,她从1994年开始坚持走了27年。

舍小我顾大局诚实守信树好口碑

叶文锋的饭店,原是普陀山老庵堂。2014年底,普陀山管委会启动最后剩余的19处老庵堂“抢救性”保护和腾退工作。

因饭店场所为其父亲所有,叶文锋在收到通知后,立即开始耐心地对全家人做思想工作,并带头按期关停饭店。其间,她还义务当起了庵堂腾退政策的宣传员。

改建后,叶文锋又带着群众关心的问题,主动与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积极沟通,并就今后该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意见与建议。“答应过的事,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做,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要尽力。”

饭店因腾退停歇了3年,商业圈重新恢复后,因家庭因素,叶文锋想把饭店转包或转租,但却陆续接到了许多老顾客询问她何时开业的电话。“当时我就觉得对他们说的一句‘欢迎再来’就是对他们一句承诺,我要对这些老顾客有诚信。”

2018年,“迎宾”重新开门迎接顾客。叶文锋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老顾客。

创业容易,守业难。叶文锋说,她就是凭着一份诚信守约的初心,做到了20多年无投诉,成为一家在省内外都享有口碑的农家饭店。

正因如此,叶文锋的群众威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在成为政协委员后,她觉得自己的社会责任也加大了,她更关注起了“民生”。她曾为了群众关心的“菜篮子工程”的提案,连日奔波,细心调研。

为了获得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她无数次以消费者身份大清早对普陀山农贸市场“菜篮子工程”进行暗访,还多次深入市场了解、体验,征询游客意见,将发现的问题编成提案向上级反映,为群众充当“传话筒”。

疫情防护线上 党员先锋身在前

2020年的新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全国旅游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身处旅游景区,叶文锋同样也遭到了损失。

饭店关停后,叶文锋在做好家人疫情防护和思想工作后,自己主动电话联系了社区党支部要求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她也想尽自己所能冲在一线,为防疫助力。

在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中,叶文锋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即使身体疲惫,依然全力奔赴在防疫宣传和卡口封堵消毒灭源工作中。

当党支部发起为疫情捐款活动时,叶文锋更是第一时间带头捐款2000元。

今年50多岁的叶文锋已不显年轻,但她在防疫一线上却依然冲锋在前。这份“新工作”,直到去年6月她才停工回归饭店,但相关的防疫工作她依然关注,并主动“留话”社区,有事可以再找她。

“不喊一声苦也不喊一声累,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发挥了党员骨干先锋带头作用”,这是社区对叶文锋在防疫期间工作表现的点评。

做生意实诚,菜品真材实料,待客真诚,有爱心有责任……这些都是她的顾客或者相识者给予她的真实评价。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于诚信的人物事迹-有关诚信的人物事迹100字左右】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事例素材现代;关于诚信事例现代100 下一篇:关于诚信的人物素材、关于诚信的人物素材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