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故事情节-关羽的故事情节概括

更新:04-04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关羽为我们贡献了多少“不正经”的历史与建筑?

前一阵子,“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徐腾博士在演讲中谈及诸多奇葩民间建筑,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神奇人造物迅速刷了屏。徐先生说,“经典文化它讲究的是审美,要的是一个社会的意义、一个文化的姿态。但是民间的很多东西,它并没有这样的使命感。”

是这样吗?关羽信仰是传统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面相,“武圣”关羽的地位更几可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然而与之相关的建筑,却透露出些许与徐先生说法不尽相符的地方——虽然不太讲究“审美”,但各种各样的“使命感”却透露出不少。恰恰相反,正因多数民间建筑本身几乎不具审美功能,所以它们所维系的“使命感”反而更多。

运城关公像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关羽像坐落于关羽为“首任市长”的荆州,仅其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就长达70米,重达100余吨。在此之前,这个“吉尼斯世界记录”则属于关羽的故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关公故里。这里有座高达61米的关羽铜像,想必运城人民无不会对每天晚上在20多个“高亮度探照灯”点照下闪耀着烁烁金光的关帝产生深刻印象。至于这种深刻印象里的酸甜滋味,恐怕就非外人所能轻易了解的了。

运城关羽夜灯

与之相比,“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的关帝庙与其背后的风俗信仰则更为有趣。据统计,仅有清一代中国各地祭祀“关圣帝君”的庙宇数量就多达四万余座。关帝庙的职能与关帝信仰的形态更是和关羽的形象息息相关。

可是关羽形象嬗变的错综复杂,几乎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很难找出可以与之比肩的案例来。日本三国志学会事务局长、大东文化大学渡边义浩教授在其匠心独运的著作《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中,极为明晰地勾勒出了这种妙趣横生的嬗变线索——从《三国志》中传记只有953个字的刘备臣子,到《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武神,再到儒释道三教与晋商和满族统治者争相借用的逐步彻底神格化的“关帝”,乃至如今依然拥有广泛信众,“关帝信仰依然是(海外)华人社会的中心”。

渡边义浩《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书影

《三国演义》只篡改了三分史实吗?

《三国志》是西晋时蜀人陈寿所著的一部以曹魏为正统的“当代史”。既是当代史,陈寿子孙还多身居官位,下笔间自然语多隐晦,褒贬亦难公允。幸赖百余年后有裴松之广搜史料,为之作注,“其(陈)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是注摭罗缺佚、博赡精良,乃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即使与《三国志》本身相比,价值亦不遑多让。

《三国志》以及裴注是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判定此段史实的最重要依据。当后世传说与其记载不符,只有相关记载没有内在矛盾、曲笔动机以及明显荒诞舛误等问题,皆以之为准。然而号称“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的清初名臣魏裔介曾说过,“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这话说得大抵不差。

朱熹《通鉴纲目》一反从陈寿到司马光的曹魏正统观念,并力主蜀汉为正统,影响不可谓不巨,然而此后千余年间对民间的三国记忆产生最大影响的,恐怕主要还是零散的三国历史传说以及活跃在“瓦肆勾栏”中不计其数说唱艺人形形的表演艺术。元末罗贯中在话本《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它的版本系统复杂,争议亦颇多。志传系统是一个体系,这个系统的本子较通俗演义系统的本子内容更多,后者没有关羽次子花关索的故事,但学界一般认为前者晚出,内容少的反而更接近罗氏原著。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点本(一般认为实为叶昼在通俗演义系统的底本上进行的评改)的基础上参考了志传系统的本子评改后,《四大奇书第一种》就取代他本通行于世,后人径以《三国演义》称之。毛本《演义》毫无疑问成了芸芸众生三国印象的最主要来源。

章培恒认为罗贯中应为元末时人,故在他参与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中没有遵循以往文学史把《三国志通俗演义》归入明代文学的惯例。

清代大学者章学诚称《演义》“七实三虚”,胡适、鲁迅跟着借题发挥,世人又多人云亦云,这种说法竟几乎成了定论,但“三分事实,七分虚构”的描述恐怕要比“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准确得多。

《三国志演义》开创了讲史演义这一特殊的书面小说类型,但保留了大量民间文学的典型特征,比如每个人物,尤其是重要人物出场时几乎一定会有的程式化描写和说不上高明的诗赞(毛本已删去很多)、“却说”、“且说”、“话分两头”以及每回终末类似“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套语等固定套式。

也正是由于民间口头创作和市民文学系统对《三国志演义》产生了比史传系统文本更大的影响,所以其中几乎所有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性格与事迹都有重大改变,威风凛凛的张飞即是其中一个代表性案例。《三国志》裴注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的著名记载:

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的张飞对于手下士卒非常严厉,对文士的态度却是“爱敬君子”。饶是如此,《演义》中可谓名不见经传的刘巴依然不屑“与兵子共语”。

连张飞尚且都被如此对待,彼时武人的实际社会地位与《演义》讲述差别之大由之可见一斑。格外值得一提的是,《演义》中张飞的粗狂刚烈的性格与有喜剧化色彩的形象不同,“有文化”的明代文人们则创造出了另一个张飞。

所谓的张飞《立马铭》拓片

先是鼎鼎有名的大才子杨慎与大藏书家郎瑛等信誓旦旦地说《刁斗铭》、《新都县真多山题名》等,尤其是《立马铭》乃张飞所书,卓尔昌又跳出来讲张飞不但“善草书”,还“喜画美人”。明人学风本就极差,这些臆想也于史无据,不足采信,后人却跟着捕风捉影,一个“工书能画”的张飞就此万分诡异地出现了。有些不明就里的现代人甚至添油加醋,他们那些“因为张飞女儿嫁给了刘禅,必然姿色不差,所以张飞也肯定是一个绝顶的美男子了”之类形同儿戏的胡话本不值一哂,没想到如今竟也颇有市场。

从武夫到武神

毛本《演义》的卷首有金圣叹“所做”的序,可笑的是这实际上是他假托金圣叹之名所写。除此之外,还有篇点明了他心目中《演义》关键的《读三国志法》更为重要。除了“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的蜀汉正统论阐述外,毛宗岗点出了三国故事诱人的根本原因,“以古今人才之聚(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而这“人才中的人才”中最重要的又有三个:“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关羽本与张飞恰好相反,他对士卒优渥,文士骄矜,熟知兵法,然而依然是武人。陈寿把关张并列,对他们的评价是“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显然这样的形象与《演义》中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用兵如神的“三绝之一”相去甚远。在《演义》中,关羽除了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指定继承者,还拥有了一把标志性的武器——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赤兔马从未归过关羽所有,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偃月刀也并非兵器,而是礼器。与这样的武神形象相称的是被虚构出的温酒斩华雄、策马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刮骨疗剧毒等勇武传说与彪炳战绩。

其中千里走单骑尤为值得玩味,这一故事始于关羽受降曹操之事。刘备受献帝密谋除掉曹操,事泄后曹讨伐刘的据点徐州,留守下邳的关为刘夫人投降。罗贯中虚构了关羽受降三个条件中的前两个:降汉不降曹、任何人不得对刘备夫人无礼以及日后可以继续为刘备效力。

毛宗岗强调道这三个条件分别说明了关羽的“辨君臣之分”、“严男女之别”、“明兄弟之义”。因为降的是汉,所以关羽领的爵位在罗贯中的记载中是“汉”寿亭侯,但实际上“汉寿”是地名,这个爵位恐怕是起不到“辨君臣之分”的作用的。

《三国杀》神关羽卡牌,形象设计即为秉烛夜读,技能中有“春秋”一项

意涵更为丰富的则是第二个条件。曹操“欲乱其君臣之礼”,故意让关羽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同住,孰料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这个故事来自于宋元评话,早已有之,元人已经点明了它存在的意义正是“明烛以达旦,乃云长之大节”。(潘荣《通鉴总论》)

秉烛达旦这个故事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它成为了各种民间艺术中的常见主题,就连晚近风行一时的桌游《三国杀》“神关羽”卡牌的人物形象都与此有关,人物技能也被设定为“春秋”。

在儒家的传统中,《春秋》被认为是经孔子笔削,字寓褒贬,可使乱臣贼子惧。在渡边义浩看来,“(《三国演义》)通过提高《三国志》的通俗性来使之普及,对义进行演绎,此处的义是指春秋中的义,亦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所阐发的毁誉褒贬、劝善惩恶的标准。不久之后,义绝关羽就把智绝诸葛和奸绝曹操挤到了配角的位置上,成为了故事叙述的中心。”

匡扶汉室、深明大义的关将军形象自然与《春秋》是绝配。然而遗憾的是,裴注中的记载是“《江表传》云: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梁章钜甚至讽刺道,“羽好《左氏》,史有明文。世俗即谓‘志在春秋’,而不知其非事实也”。

与秉烛达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羽实际上并非不好女色。关羽曾想将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据为己有,只是被曹操横刀夺爱,为了关羽的“义绝”形象,这段白纸黑字的史事当然不能出现在《演义》中。

因为同样的原因,“关羽斩貂蝉”的故事也被毛宗岗删去了。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貂蝉在故事是向关张献媚的祸国红颜,而非不惜玷污自身清白去守护汉室的传奇女子。由于她在《演义》中的形象是后一种,关羽当然也就绝不能再去杀她而破坏自己的“义”了。

从中原的守护神到满清的守护神

伴随着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演变,关羽的形象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然而关羽与常见的文学虚构人物非常不同,渡边义浩提醒道,“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的明代,关羽已经化身为神,到了清代,他更是作为‘关帝圣君’而成为中国代表性的神”。关羽的神化不但是所有意义上的实指,关帝信仰的背后更有着包括儒释道三教、商人与官方在内的各种力量扶持。

关羽作为神受到贡奉始于唐代。关羽死于临沮,地近《演义》中关羽显圣的玉泉寺。玉泉寺系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于隋开皇年间创建。据唐代文献《重修玉泉寺关庙记》中的记载,智顗在天台山“夜分忽与神遇”,此神即为关羽,“生为英贤,殁为神明。精灵所托,此山之下。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异”。宋天台宗僧人志磐的《佛祖统纪》中还记载了智顗向隋炀帝奏请封关羽为珈蓝神的故事。此事虽为虚构,然而在现今不少佛教系统的寺庙中,关羽都是伽蓝神。

宋廷积贫积弱,偏安一隅,加上蜀汉正统观念的逐渐确立,关羽不但成为了古今忠臣的代表,还成为了保佑宋军的武神。至真宗时,宋廷出资修缮玉泉寺供奉关羽的显烈庙,祭祀的性质发生了从私祭到官祭的重大转变。北宋末年,随着战事的告急,关羽的地位迎来的节节攀升: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神号可谓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像话。

更重要的是晋商。中国历代王朝的国策皆是盐由国家专卖,宋廷本来的政策也是由自己一手掌控盐业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榷盐法。但嘉祐年间,因为国库亏空严重、军费透支,宋廷不得已以通商法放开了国家专卖,仅从商人手中收取租税。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盐业的中心地区,耕地稀少不说,俗风又向以商贾为重,还地处中原与北方要冲,混乱的时局中,晋商在国家权力的放任下抓住了机会。

渡边义浩慧眼独具地指出了关羽成为“生活便利”之神的原因:自唐以后,河东人治盐的方法便是晒制法。即将盐水导入盐田,利用夏秋季节出自条山的强风(东南风)蒸发水分,使盐晶凝结。宋代晋商依然使用此种方法解盐。造盐的盐池还需要用禁堰围住,这不是为了防止偷窃,而是害怕淡水流入。万一发洪水,周围河流的淡水将会倾注于盐池之中,这时候连禁堰都没用了。作为晋商和盐池的守护神,加上被鲁迅称之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道教思想影响,关羽除了财神,自然也成了风神与水神了。

更重要的是,关帝信仰起到了联系晋商与国家权力的作用,它逐步渗透到了受儒家影响更深的政府官僚阶层中。于是在明代,关帝祭祀出现了非常诡异的情况:白马庙与月城庙都是官方祭祀场所,但前者是属于儒教体系,追思的是关羽的忠烈勇武之德;后者属于道教体系,祈祷的则是民众的无灾无祸。有明一代关帝信仰的飞速壮大使得明清之际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明军、李自成军和清军竟都信奉关羽,只是可惜这次关帝看来是站在了满人的那边。

虽然怎么看,同时为三方祭祀的关羽都是“墙头草”,但于满清统治者而言,他却是站对了队,这为关羽带来的丰厚的“回报”。为了感谢他的庇护,顺治授予了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的封号,雍正嫌不够,顺便就把关羽三代先祖加封为公爵,并赐予了其后人五经博士之位。更夸张的是,由于刘禅对关羽追谥是不太好听的“壮缪(缪为名不副实)候”,乾隆对此非常不满意,竟下令篡改史书:

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谓公……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四库全书总目》)

迄宋至明,关羽都有着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中原国家守护神的神格,若起这些古人于地下,当他们看到满清竟因为关羽庇护了自己的南明征伐而不惜为他篡改史书,一时风光无限的情景,不知心里都会作何感想。

解读《三国演义》及历史中关羽生平主要故事经历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来讨论的主要人物——关羽。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雅号“美髯公”。别名又称:美髯公、关公、武圣、壮缪侯。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

桃园三结义

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

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当时东汉朝廷腐败不堪,又有宦官得势,再加上连年灾荒不断,底层人民生活十分艰难

东汉末年时期,一日刘备到集市贩卖自己的草鞋和草席,看见闹市中有人发生争辩,随上前劝说,看见丹眉凤眼一身英雄气概的关羽和膀大腰壮的张飞在争执。刘备就劝说两人停止争斗,便道:二位英雄相貌不凡,何故争斗?有话好好说。关羽张飞心中也是惊奇,此人相貌语出不俗,得到二人肯定。

随二人客至张飞家中!张飞也乃性情中人,以酒肉待之,三人越聊来越投机,刘备说到当今汉家朝廷岌岌可危,将时逢乱,不如你我三人共同干一番事业,拯救黎民于水火。三人也是情投意合,于是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祭品,焚香礼拜,三人异口同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领来分,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也为后来称雄一方打下基础。

温酒斩华雄

主要人物:关羽、华雄、曹操、袁绍、董卓

历史背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十八路诸侯联兵讨董

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时任袁绍为盟主统帅各路诸侯,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锐气正盛,潘凤等大将接战华雄,都被斩于马下,各路诸侯愁眉之际,关羽主动请缨出战华雄,有诸侯还看不起关羽,说到:区区小小一个马弓手,难道想让敌军笑话我军无将乎?曹操马上道:此人丹眉凤眼,一身英雄气概!吾愿为将军送上热酒壮行。关羽拒绝道:小小华雄,不足挂齿!还用不到饮酒壮胆。随后手刃华雄,回时酒温尚存,从此关羽名震诸侯。

注:根据《三国志》中记载,华雄是董卓的手下,时任都督154-191),中国东汉末年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大军联合讨伐董卓时,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带兵大破董卓,正史中华雄就是在此战中,被孙坚所杀

诛颜良斩文丑

主要人物:关羽、颜良、文丑、曹操、袁绍

历史背景:白马之战、官渡之战

第二十五回中写到,曹操东征徐州,大败刘备于徐州。刘关张兄弟三人失散,关羽被曹操困在一座土山上,张辽上山劝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厚待甘糜两位嫂嫂;三是日后一旦得知刘备的去向,便去投奔。曹操很看重关羽的才能和忠肝义气就一一许诺了。于是关羽便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又封赏“汉寿亭候”和赤兔马。

白马之战是曹操和袁绍初战交锋,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

建安四年,袁绍起兵十万南下进攻许昌,曹操点兵两万匆忙应战袁绍,亲率铁骑征战,白马之战激战正酣,关羽开启暴走模式,道:丞相稍安勿躁,等吾前去取敌将首籍。颜良先是被关羽诛杀,后曹操手下徐晃、张辽出战文丑,战况焦灼难分,关羽请缨出战又斩杀了敌将文丑。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主要人物:关羽、曹操、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

历史背景:官渡之战时期,刘备投靠袁绍时

即诛杀颜良文丑立功报答后,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避而不见,挂印封金;只得将曹操授予“汉寿亭候”大印挂于营中,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护送二位嫂嫂,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而一路之上遭到层层拦阻,关羽凭借个人勇猛和精湛武艺,闯过了曹操五个所辖关隘,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并斩杀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千里走单骑”事迹成为关羽忠肝义胆的象征,也是传奇一生的重要战绩之一。

原著中写到

单刀赴会

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孙权、吕蒙、鲁肃

历史背景:公元215年,刘备攻取益州,孙权令谋士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

刘备当然不愿意了,之前孙权赔了妹妹又折兵,很是恼怒,于是派吕蒙率军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不甘示弱,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迎战关羽大军,双方剑拔张,孙刘联盟关系濒临破裂,这个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杜绝曹操有可乘之机,邀关羽商谈。

孙刘两军经过会谈,局势得以缓和。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分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继而得到平稳。

关羽在此行,只带了周仓和几个兵将,面对鲁肃相邀丝毫不惧,也不担心被孙权鸿门设宴而擒杀之,后人皆是称赞其胆识。

注:曾有《单刀赴会》戏曲唱到:

水淹七军

主要人物:关羽、于禁、庞德、刘备、曹操

历史背景:关羽率军攻伐襄阳、樊城

上一折说到,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孙刘两家谈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后,关羽觉得后方已无忧患,也为后来大意失去荆州埋下伏笔。于是就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发兵,很快就兵临城下,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

这时关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一方面坚守在樊城不出战,一方面连连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在长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弃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

由于关羽长期征战在荆襄地区,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熟悉。发现曹军秋季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抓住了这个时机,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待命。后引河水淹没曹军,令将士射杀逃窜岸边的曹军士兵,曹军死伤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终被擒住,拒不投降,遂被关羽所杀。

故事原文

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刮骨疗伤

主要人物:关羽、华佗

历史背景:襄阳之战,被曹仁弓手射伤手臂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记载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前文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名声大震,在攻打樊城时被曹仁弓手所伤,右臂中箭,翻身落马,导致行动不便,后寻来华佗,华佗说到需要把里面毒素清除,方才能恢复,古代这样的外科手术可没有麻药,于是关羽一边和人下棋对弈一边喝酒,以分散注意力。术后华佗称赞关羽,将军真乃神人尔!这般疼痛寻常人难以忍耐得了。于是关羽设宴款待华佗并谢赏,随后华佗便离去了营中。

这里说一下,一方面作者把华佗借代成医生,塑造华佗医术高超,能救死扶伤。另一方面,则是烘托出关羽的坚韧的人格魅力。

《三国志》原文: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译文: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后人有诗曰:“

华容道义释曹操

主要人物:关羽、曹操

历史背景:赤壁之战东汉(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战败逃走华容道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对抗曹操大军的战役,最终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取得胜利。

当时正值赤壁鏖战之后,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此时虽然曹操大败,但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仍然持续,其一,这时假如曹操被杀,刘备一方将由主动变为被动。其二,诸葛亮想到曹操曾对关羽有功,不会为难曹操。其三,关羽比较忠义,是个有恩必报的人。诸葛亮于是命令关羽去追杀曹操,让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并立下了军令状。曹操果然从此处败逃,后来关羽也是放过了曹操。

这对后来三足鼎立局面长时间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意失荆州

主要人物:关羽、吕蒙、陆逊、孙权、曹操

历史背景:关羽出兵攻伐曹操,曹操劝说孙权偷袭荆州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这里也是关羽一生的遗憾,关羽当时带兵攻伐曹操,却忽略了东面的孙权,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荆州,荆州位置十分重要,兵家必争之地,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曹军被关羽大军围困樊城,曹军战况十分危急,曹操于是就飞鸽传书给孙权,暗示如今荆州空虚,让其趁机占取,得以缓解曹军危机。孙权也是没有辜负曹操,一方面让吕蒙装病修养,命令年轻将领陆逊领军来麻痹关羽。另一方面,令吕蒙用计悄悄趁机拿下荆州,关羽知道荆州被攻取后,震惊之于后悔不已!随后率兵从樊城南撤,在和孙权大军对抗中一路撤到麦城,关羽拒绝投降吕蒙,败走麦城途中被吕蒙截杀。导致荆州失守,这也是关羽一生一来最大的失误和败绩!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志·关羽传》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头条百科释义】注释解答系列

(引用时间2020年9月24日)

作者声明:此为原创

(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关羽的故事情节-关羽的故事情节概括】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羽的故事名称、关于关羽的经典故事 下一篇:关羽的故事情节名称、关羽 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