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哲理的古代小故事四则
小事修身
明朝林俊是成化十四年进士,后来官至刑部尚书,迁员外郎。他未发达时在南雍读书,一日散步,看到一个牵驴童子在某衙门口哭泣。
他上前询问,这时又走来一个读书人,也停住脚步听童子诉说。驴童儿说:“早晨有个人在聚宝门租了主人的驴,议价二十文,到这后进入衙门,一个时辰还未出来。未得到钱怕主人责打,又怕回去迟了被责骂,进退两难因此哭泣。”
林俊从口袋中拿出二十文钱,没想到那个读书人提前一步拿出钱来,交给童子说:“别等了,赶快回去吧!”童子千恩万谢,骑驴而去。
林俊和那人开玩笑说:“一件好事被仁兄夺去。”然后二人攀谈,得知那人也是南雍学生,湖广麻城人,姓王名林。
多年过去,林俊做了刑部尚书,有一少年知县牵扯到一桩案子中,被拘到刑部受审。林俊得知知县姓王,籍贯麻城,于是问起王林。知县说:“正是家父,已经故去五年。”又说:“家父苦读一生,功名无成,我继父志悬梁刺股,终于中了进士。本以为可以告慰先人之灵,不想蒙冤至此。”说着哭起来。
林俊说:“我与尔父当年邂逅,因小事知道他的为人,想来儿子也不会差。”详细审理,这个知县果然是冤枉的,林俊尽全力让其官复了原职。《漱石闲谈》
《谐铎》中有个相反的故事。
清朝时,南昌某人,因为父亲是国子监学官,也得以在国子监读书。一日,他去书店买书,看到一个顾客把一文钱掉落地上而不知。他把那文钱踩在脚下,等失主离开,附身捡起。
当时有个老翁坐在一旁看书,冷笑站起,问了某人的籍贯姓名,然后离去。
几年后,这个人以上舍生的身份做了常熟县尉。他到江苏后,首先去拜见巡抚,然后才能上任。投名片多次,都没被接见。最后一次,门人传话说:“不必去上任了,巡抚大人已经上疏弹劾,说你不适合做官。”
某人大惊问道:“弹劾所为何事?”门人说:“贪!”某人不服,说道:“尚未到任,何来贪腐?”因此站在门口不肯离开。
门人进去禀报,再次传话说:“你当年在书店为了得到一文钱而耍聪明,如果做了地方官,必会成为一个带着纱帽的强盗。”
原来,当年书店中的老翁就是巡抚汤斌。
汤斌是顺治年间进士,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曾任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事迹很多。上舍生是国子监的优等生,俱备了做官的资格,授实职需要运作。
上面两个小故事,主人公都是真实的,事件未必是真。但可以看出,少年人要从细节修身,不一定哪件事就影响终生。
姜某
蜀地有个姓姜的将军,本是许田人,年幼时被黄巾军劫掠,因此与父母失散,无法找到。如今,姜某为先主作战,屡立战功做了将军,镇守几座城池。
他的马夫是个老翁,也姓姜,流浪到此做马夫十几年。姜某脾气暴躁,多次因为小过错鞭打马夫,累计起来得有几百鞭子。
姜老翁忍受不了,哭着哀求将军夫人,请她求情,放自己归乡。夫人问他故乡是哪里,回答许田。又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姜老翁说:“本来有一妻一子,战乱后四散,都不知下落。”
夫人听将军说过自己是许田人,因此详细询问姜老翁儿子的小名,及其他细节。老翁一一告知。
将军回来,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他,将军很吃惊,派人去问老翁:“你儿子身上有什么标记。”答:“脚底上有个黑痣,其余的记不住了。”
将军大哭,派人悄悄把姜老翁送到剑门外,又上奏先主,我父亲从关东寻儿到了蜀地。然后安排车马,声势煊赫把姜老翁接了回来。父子相认,将军跪地,痛哭认错。
他因为鞭打父亲心内悔恨,多次斋僧,再也不责打下人。《太平广记》
(蜀地先主,可能是指刘备,但是先主是去世后的称呼,也许是原作者笔误。)
盲者
徐海之地多盗(徐州和连云港沿海地区),盗贼大多有团伙,有极其严格的规矩。浙西人李某到徐州贸易,住在客店。
一夜,他被声音惊醒,看到两个蒙面壮汉站在床前,一持烛,一持利刃。李某不敢动,任其翻箱倒柜而去。之后他大声疾呼,旅店里的人毕集,终无可奈何。
李某懊丧欲寻死,出店门信步而走,百步外有一盲眼老者在摆摊算卦。李某想算算被劫的财物能否失而复得。
他诉说自己孤注而来,如今被劫,不但自己活不下去,家里八口人都无法存活。说着痛哭流涕,无法自制。
盲老翁沉吟良久,说道:“不必卜卦了,老朽拼着一身残骨做一回好事吧!”随后,盲翁指点他向西走五六里,在一荒凉处有一棵槐树,两丈多高。树旁有一座小桥,过桥右拐,沿河岸向西走二里,会看到一所大宅,门前有一块巨石。敲三下门后爬到大石头上坐下,然后听从安排,不要多说话。
李某按照指引,果然找到了大宅,敲门后里面出来四条恶犬,幸亏事先爬上了巨石。接着一人出来喝住恶犬,对李某打量一番后说:“你是某旅店的客人吧,跟我来。”
李某被领到屋内,独坐好久。后被人领到另外一个房间,他的银两摆在那里,旁边还放着一个新鲜的人头,正是那个盲翁。大宅里的人把财物交还,李某迅速离开回了家乡。《柘园野语》
盲老翁应该是强盗同伙,犯了帮规被杀可以理解。强盗为何放了李某,却不知道是什么规矩。
有时,人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电影《八佰》中,壮士们死守四行仓库。刀子本是黑帮马仔,平时欺压良善。他站在租界看到壮士们前赴后继,身绑与敌人同归于尽,深受感动。当青帮找人往仓库送电话线时,明知有去无回,他还是主动请缨,最后完成任务而死。
5个小故事,感悟太深,最后一个看得人眼眶发红!
01
《散步》
一女在违背父亲意愿下结婚,离婚,父女反目,生活贫困并携一子。
其母心慈,劝女儿趁其父散步的空闲带着儿子回家吃顿热饭,于是便常带着儿子刻意避开父亲回娘家吃饭。
直到一日下雨,父女两人在社区偶然相遇回避不及,父亲尴尬道:以后回家吃饭就别躲躲藏藏的,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来!
父亲,总是为你默默付出的那一个,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他都会无条件原谅你。
02
《墙下》
一男生高中时沉迷网路,时常半夜出校上网。
一日他照例,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
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父亲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拥有了亲情,就拥有了努力向上的动力。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知道父母的辛劳。
03
《染发》
今天爸爸在家自己染头。我就问他:爸,你都快60了还染头发干嘛啊,还想有桃花运啊?
爸说:“每次我回老家前都把头发染黑,那样你奶奶看见就会以为我还年轻,她也不老了。”
关心子女,照顾孙辈,但也别忘了在家里的老父母们!
04
《追到》
族中一爷爷辈人,七十多了,竟然在大门外跟几个五六岁小屁孩坐泥地上打弹珠,还大呼小叫耍赖。
被祖奶奶听到了,拄着拐棍出来就要揍他,他起身就跑。
结果还是被追上,结结实实挨了一棍子。事后他微笑地说:“要不是怕我妈摔倒,她是追不到我的……”
无论多大年纪,妈妈总是那个最温暖的存在,总是我们花一辈子去呵护关心的人。
05
《功夫》
爸爸:儿子你觉得爸爸壮吗?儿:嗯。
爸爸:你觉得少林功夫厉害吗?儿子:厉害。
爸爸:如果我剃成光头,练少林功夫好吗?儿子拍手:太好了!
第二天,儿子看到光头的爸爸,高兴地说:“爸爸加油,一定要练成高手。”
那天,是爸爸化疗的前一天。
玩笑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我们不要光看表现,还要看到事情的本质。
这5个小故事,不仅有趣,还富有哲理,特别是最后一个,看得我心头一紧,眼眶发红。
其实,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为子女无私奉献着!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三个哲理故事,藏着做人的道理(说得极好)
01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有位小伙子很诚恳对老太太说,“夫人您好,能为您做些什么?”
“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马上就走。”
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
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难!我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门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
两个小时后雨停后,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离开了。
几个月后,这个小伙子获得一个机会,被指定代表这家百货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谈业务,利润巨大。
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给的机会,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于是,这位小伙子由此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地位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要人物。
真诚和善良是装不了的,哪怕装得了一时也装不了一世。
发自内心对任何一个人都尊重的人,自然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世界上无价的东西不多,真诚和善良却一定是。
02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
但是,沙漠中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
队员们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
但队长固执地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
约一个星期后,考古队在沙漠中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
但当他们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
接着,指南针都失灵了,考古队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从前那些同行没能走出来。
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
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树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在沙漠中,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03
看一位大师的自传,讲了他一段特殊时期的经历。
他说,那是一段非人的经历,幸好遇见一个狱头——每次提审的时候,都是最凶恶的一个。
但是狱头总是粗心大意的丢下一些东西,譬如报纸的一角,半个馒头,有一次居然丢下了一小片止痛药,最离奇的是一个凶神恶煞的大老爷们居然审讯他的时候丢下了一朵野菊花。
大师每次都觉得绝望的时候,也是这些不经意的消息给了他希望,他坚信春天快来了。
果然,春天真的来了,他的冤屈得到。
后来,他用他的方式资助了狱头的儿子上了大学,并且成了自己的学生,大师也从来没有说破这个秘密,他只是从狱头的儿子的那里时不时问一下狱头的近况,他们就这样陌生的关注着对方。
那人去世后,大师托人帮忙送了一个花圈,对方征求大师挽联写什么?大师沉吟了一会嘱咐道:一名狱友。
我们常说的“乐善好施能服于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指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吧。
其实,世界就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
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怎样反馈你。
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如何回报你;
你付出的善良里,藏着你未来的路。
来源:微信公众号“洞见趣闻”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写一个哲理小故事-哲理小故事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