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农夫与蛇是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

更新:04-10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什么是《农夫与蛇》?被犹太人演得淋漓尽致,还同情他们?

《农夫与蛇》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农夫在路上看到一个快要冻死的蛇,好心把蛇放在自己胸口取暖,可苏醒过来的蛇却反口把农夫给咬死了。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农夫与蛇》却被现代的犹太人给演绎得入木三分

南斯拉夫人民曾经在二战期间,救助过一个犹太小女孩及其家庭,可是这个小女孩后来的“报恩”方式,却是在1999年直接下令北约军队轰炸南斯拉夫,直接导致数千名南斯拉夫无辜平民死亡,南斯拉夫国家也因此被无情肢解分裂。这个恩将仇报的犹太小女孩,就是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还有,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法西斯行为,残忍至极,很多国家害怕如日中天的德国,不敢接纳救援犹太人,导致犹太人几乎无处可逃。这个时候,中东的巴勒斯坦人民向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了犹太人容身之所。

可是,犹太人的“回报”方式又让全世界人民大跌眼镜,以色列在二战后的70多年间,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不断侵占、肢解巴勒斯坦的国土,几乎90%以上的巴勒斯坦领土都已经被现在的以色列所占领。

什么是《农夫与蛇》?通过上面这2个历史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南斯拉夫和巴勒斯坦就是农夫,而犹太人和以色列就是那个忘恩负义的蛇。对于这样的蛇,你还会去同情它?还想让它继续咬你?

当然,《农夫与蛇》并不是犹太人和以色列的“专利”,美国人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18世纪之前,美国本土大陆本来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后来美国人探索新大陆来到了美国本土,印第安人非常友好,好心收留了他们,并且教会他们如何耕种,美国人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设立了一个虚假的“感恩节”。可后来结果呢,印第安人几乎被美国人给灭绝了。可见,犹太人与美国人真可谓是同流合污,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蛇年戏说“蛇”

今年是蛇年,人们习惯称蛇为“小龙”,陕西关中方言则叫做“缠”,一个缠绕的“缠”字,形象化地概括了蛇的动态。在文学作品里,有“灵蛇衔珠”“隋侯之珠”的动人故事,也有“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可见,蛇在人们眼中是具有两重性的动物。而在戏曲作品中,大多将蛇拟人化处理,成为善良与正义的代表,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白蛇传》,蛇年说“蛇”戏,怎少得了它~

《白蛇传》

《白蛇传》取材于民间故事,将其赋予神话浪漫色彩的,最早记录来自于明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载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戏的情节多为艺术虚构,但雷峰塔却是实有之物,为五代时吴国越王钱俶给黄妃所建,遗址在杭州西湖以南的夕上。塔于1924年坍毁,并非像戏里所写是白蛇与许仙之子成人之后,为了救母面将塔劈开。当然,这样的戏剧结构是观众的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朴素而美好街感情。

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赋予《白蛇传》浪漫色彩,在民间深受欢迎。京剧、昆曲、秦腔、豫剧、川剧、评剧、晋剧、汉剧、越剧、婺剧、湘剧、滇剧、扬剧、河北梆同州梆子乃至木偶、皮影等,全国戏曲主要剧种几乎都有演出。其中主要场次如《游湖》《盗草》《水斗》《断桥》《合钵》等,也常从本戏中抽出单演,成为优秀折子戏。

婺剧版

京剧版

川剧版

对于秦腔来说,《白蛇传》是小生、小旦、武旦为主的唱、念、做、打并重的戏,绝对称得上是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剧目。其中《游湖》《盗草》《断桥》《祭塔》最为著名。尤其是重场戏“断桥”一折曾被众多演员精彩演绎,以该剧闻名的秦腔艺术家不胜枚举。

第一位便是被推崇为“李氏三部曲”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正敏带来的《白蛇传》。他是秦腔旦角名家,“敏腔”创始人。“敏腔”在当时是极为突出的“新腔”。他的中音区极为优美,唱腔干净,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耐人寻味。作为一名旦角演员,李先生在舞台上大多塑造的都是温柔贤淑、端庄大方的古典女性。遗憾的是自己所生长的年月无法现场聆听先生的演唱,但庆幸先生还有录音资料的流传。“奴本是峨眉山白蛇修炼,修就了五百载才到世间......”

李正敏饰白云仙

在秦腔舞台上,老本《白蛇传》早已有之,李正敏、何振中、杨金声等前辈都曾演绎。

何振中

杨金声

上世纪50年代,袁多寿改编了全本秦腔《白蛇传》,李应真、马蓝鱼分饰白蛇和青儿。提起陕西戏曲研究院演员李应真,她所饰演的白云仙,唱腔委婉,扮相俏丽,身段优美,感情细腻,颇受关注。

李应真马蓝鱼蔡志诚《白蛇传》游湖

70年代后期,袁多寿又改编了秦腔折子戏《断桥》,马友仙主演,她的嗓音高亢明亮,行腔刚柔并济,一经登台便在西北地区流行开来,其核心唱段“西湖山水还依旧”更是广为传唱,即便全本《白蛇传》目前已鲜见于秦腔舞台,可这个唱段依然风行。

娴熟于眉户、碗碗腔的李瑞芳,也曾以秦腔排演《白蛇传》,1935年出生的李瑞芳大约在1997年年过六旬时,请京剧名家王元喜给她执导全本《白蛇传》,以浓烈的感彩扬其所长,难得可贵的是其中的两折武戏“盗草”“水斗”均由她一人完成。

同样一出戏怎么演、剧本怎么分析,怎么用声腔和表演来塑造人物,我想不同时期的秦腔表演者都有各自的思考。比如李娟的《盗草》发挥自身武功之长,“出手”技巧令人眼前一亮。“三尺宝剑一身胆,舍命救郎奔仙山。乘风穿云心如箭,凛凛刚风不知寒。”李娟扮演的白娘子,边跑圆场边演唱,紧接着登山盗草,她从剧情和人物心急如焚的内心活动出发,各种程式让人眼花缭乱。接着“出手”,17杆银枪满台飞舞,惊险刺激。

2021年西安易俗社复排的经典大戏《白蛇传》,是谢迈千先生根据越剧剧本改编的,由惠敏莉和李东峰领衔主演。该戏最大亮点是为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对作曲进行再度编排,加入大型交响乐伴奏,同时对灯光舞美、服化道进行全新包装,最终整个舞台布景简约唯美,音乐大气恢宏而又不失原汁原味,整部戏的剧情节奏也更加精炼。

近年,西演•青年团结合秦腔艺术特色进行改编的《白蛇传》一经亮相就广受关注。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令观众对演员们的未来充满期待。西演•青年团演绎的《白蛇传》全剧共有十场,从《游湖》起,《毁塔》结尾,中间有《结亲》《盗草》《水斗》《断桥》等场次,无论是个人的翻打跌扑、技巧运用,还是群场戏的相互配合、整齐划一,小将们的秦腔之路令人期待。

当我们一次次被那委婉传情的各版本《白蛇传》折服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不仅是为演唱者精湛的表演所折服,还有那追求自由、渴望幸福,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所动容!如果说,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那么《白蛇传》在戏曲舞台上就有生命的永恒,说戏说蛇年,我想,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它了吧。

谢谢您的观看

——END——

【农夫与蛇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农夫与蛇是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农夫与蛇故事新编-《农夫和蛇》的新编故事 下一篇:农夫与蛇是伊索寓言吗、农夫和蛇属不属于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