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图片-农夫和蛇图片插图

更新:04-1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9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甘当“保镖”,与主人同眠,还能抓小偷

“别的小孩子看见蛇是怕,只有我们家的孩子,凑到蛇的身边像兄弟姐妹一样的玩。”

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蛇是凶猛且冷血的“猛兽”,

而看到大蟒蛇则更加恐怖了,似乎随时都能把人生生勒si,

但河南小伙不这么认为,还直接把蟒蛇放到家里驯养!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保姆”蟒蛇和它的主人(蟒蛇:阿财,主人:黄开宁)

温馨提示:蛇类很危险遇见切勿主动攻击或逗留,可以拨打救助电话处理。

温馨提示:广大朋友切莫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的椰子寨村,

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自然美景,这背后还蕴藏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1996年8月的一天,一条刚出生不久的“小花蛇”遭到了其他动物的攻击,

它的尾巴严重受伤,爬到一块岩石上的时候它终于爬不动了。

奄奄一息的“小花蛇”只能等死,在太阳的照射下“小花蛇”越来越难受,

就在“小花蛇”以为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

一个“人影”帮它遮住了太阳的强烈照射。

这个人叫黄开宁1972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

从小黄开宁就奔跑在大自然中,

今天跟小鸟唱歌,明天拽着小兔一起跳舞……

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黄开宁培养出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本能,

更培养出一种保护动物的意识,

黄开宁不缺朋友,因为这些成千上万的动物都是他的朋友。

在“朋友”受伤的时候,黄开宁总是会义无反顾地提供“救助”。

这天,黄开宁来到槟榔园除草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趴在岩石上的“小花蛇”,

“这小蛇,怎么在这里晒太阳?应该在阴凉的地方待着啊。”

黄开宁没有碰“小花蛇”,而是蹲在一旁静静观察。

小花蛇”似乎发现了黄开宁,虽然害怕人类但它没有力气逃跑,

它虚弱地吐着蛇信子,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动作极其缓慢,

这时“小花蛇”的尾巴抽搐了一下,

黄开宁发现了小花蛇奄奄一息的原因!

就当黄开宁下意识地伸手准备带小花蛇回家治疗的时候,

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抽回了双手,黄开宁问自己:“救还是不救?”

大家都听说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而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蛇是冷血动物不会产生感情,甚至在受到威胁时会突然咬人……

黄开宁叹了口气将思绪拉回,

最终他无法放弃这个生命,将“小花蛇”放到背篓里带回家去。

黄开宁有救助动物的经验,所以将小花蛇带回家后,

他熟练地用止血药等药品为小花蛇疗伤。

由于小花蛇伤势严重,而且蛇的自愈能力很差,所以疗伤需要一定时间,

在这期间,小花蛇一直被黄开宁安置在家里,并给它取名“阿财”,

3个月后,在黄开宁的悉心照料下,阿财终于痊愈了。

按说痊愈后的阿财要被放归自然,但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黄开宁对阿财产生了感情,

不知这种感情阿财有没有,总之黄开宁舍不得送阿财走了,

但阿财本就属于大自然,黄开宁不能因一己私欲而限制阿财的自由,

事情又回到原点,黄开宁舍不得阿财走怕他在大自然再受伤……

在这样的纠结下,阿财始终没有被送走,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阿财就这样在黄家一天天长大,

随着阿财的长大,黄家人这才知道阿财是一只“蟒蛇”!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凶猛野兽”,黄开宁的母亲极力反对儿子继续喂养,

而这件事也是瞒不住很快传遍七里八乡,

村民们十分害怕,亲戚朋友、邻里街坊纷纷前来劝说黄开宁。

“阿财虽然体型大,但是没有毒,我向大家保证把它驯养温顺,大家给我个机会,如果做不到我就把阿财送走。”

听到黄开宁这样保证,而且这蛇也没有毒,大家才勉强妥协。

起初黄开宁也不知道该如何“驯蛇”,只能去电视、书籍里寻找答案,

但是当时的查询功能和知识普及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黄开宁没有找到答案,

邻村的一个阿叔,给了黄开宁一些建议:“你每天……”

就这样黄开宁在闲暇之余总是在手臂上,缠绕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毛巾,

然后将手臂放到阿财面前晃动,如果小蛇动嘴攻击的话咬到的也只是毛巾,

渐渐地小蛇发现自己没有受到伤害,便不会再主动攻击,

黄开宁手臂上的毛巾开始一天一层地减少,阿财表现很好除了进食外很少张嘴。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黄开宁跟阿财的“感情”越来越好,

虽然阿财听不到,但它可以靠蛇信子感知到,

所以在家里不管黄开宁在哪个房间,阿财总能屁颠屁颠地跟在身边,

在黄开宁睡觉的时候,阿财会一扭一扭地混进他的房间,

为夏日的午觉增加了一丝凉意。

黄开宁对此非常高兴,觉得阿财已经完全被驯化还很喜欢自己,

他对自己曾经当面保证过的人说:“你们看,阿财完全不会咬人,大家放心吧。”

隔天村民们就壮着胆子来到黄开宁家看,没想到阿财真的很温顺,

看到陌生人还会怯怯地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大家只能在窗外搁着玻璃看,其中一个漂亮的女孩:“好厉害啊,一定是个温柔的人。”

此后邻里街坊的确不再提送走阿财的事,迎面而来的是另一桩事,

看完蛇之后村里传起了风言风语:

“我跟你们说啊,我上次去看那蛇了有那么粗,而且不咬人,一定是修炼的妖怪来黄家报恩了。”

“那天我也在,你说这个妖怪会不会变成人?”

只能说村民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不过不怪村民们,是当时还很落后科学还未普及,

对于神鬼怪力大家还是深信不疑。

这样可笑无稽的传言让黄开宁深受困扰,让黄母眉头紧锁,

“儿子,你今年25了,也该娶媳妇让妈抱孙子了,别总是围着这蛇了行不行?”

黄开宁是个孝顺的孩子,看着母亲愁白的头发,

他只能忍痛将蟒蛇阿财放归自然,离开时阿财还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

在野外的草丛里玩得非常开心,回过头发现主人已经不见了,

或许蛇真的没有情感吧,吐着蛇信子缓缓扭动身体,消失在草丛里。

送走阿财后的黄开宁十分难过,但他该懂事不能再让母亲伤心,

上次村民来参观阿财的时候,黄开宁认识了一个漂亮女孩,

她是邻村的女孩名叫晓兰,晓兰心地善良与黄开宁一样喜爱动物,

两人在一起有许多共同话题,

在送走阿财后晓兰表示惋惜并一直安慰黄开宁,慢慢地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就在一切慢慢开始变好的时候,黄开宁遇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不知是送走阿财的第几天,黄开宁推开大门发现阿财就盘卧在屋门口,

黄开宁只记得那天他高兴地就要跳起来,

他赶紧把这件事告诉晓兰,晓兰也非常为黄开宁高兴。

黄开宁的母亲听说此事后,也觉得这蛇确实有灵性,

便不再驱赶,毕竟儿子已经有女朋友了。

看着黄开宁精心照料阿财的身影,晓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1999年,晓兰与温柔的黄开宁步入了婚姻殿堂。

婚礼下有个关系较好的亲戚对黄母道:“小宁养那大蟒蛇你真不管了?”

黄母笑笑说:“随他去吧,只要那蛇不伤害人就好。”

黄母的选择没有错,在后来的生活中,

黄母就会发现“阿财”的用处!并且更“喜欢”阿财!

阿财就这样在黄家正式住下了,

时间一晃来到了2000年,黄开宁跟妻子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

此时的阿财身为巨蟒,身长已经达到4米长,重大100多斤,

面对这样的巨蟒养在家里,还是在让人不放心。

初为人父的黄开宁即便再舍不得,也不能把阿财留在家里了。

一来:“害怕阿财一口把儿子吞到肚子里”

二来:“阿财的伙食费对黄开宁夫妇来说极大。”

那时,阿财一顿饭就要吃好几只鸡。

吃别的也可以但是只能是肉类,不像小猫小狗一样可以偶尔吃粮食。

这样的这样的开销让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无法承受,

最终,黄开宁再次将阿财送回大自然。

这一次放生的地方,比上一次的地方还要远很多,想必阿财也不会再回来了。

黄开宁带着失落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回到家里,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过。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48天之后,阿财又一次出现在家门口,又一次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让黄开宁哭笑不得,说着送走阿财还是没送走,

这一次黄开宁说什么也不愿意再把阿财送走了。

“关关难过关关过”,在此后的日子里黄开宁用自己方法解决问题,

没有鸡喂阿财的时候,黄开宁夫妇就抓老鼠、蛙类等……来喂阿财。

对于害怕阿财吞下小宝宝的事情,黄开宁也有主意,

他做了一个大笼子,没事的时候只能委屈阿财在里面带着,

偶尔带阿财出来活动活动……

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黄开宁跟阿财的缘分也越来越深了,

转眼间,黄开宁的小兴坛6岁了比阿财还要小3岁,

眼前这个躺在蟒蛇身上的“胆大”小朋友就是小兴坛

在黄开宁夫妇忙碌的时候,阿财就像是一个“小保姆”一样,

逗得小兴坛哈哈大笑。

阿财很纵容这个“小弟弟”任由他骑在自己凉凉的身体上面,

像是个没油的小火车一样,缓慢的向前行走。

看到阿财和儿子相处的这样好,黄开宁很高兴也很欣慰,

“别的小孩子看见蛇是怕,只有我们家的孩子,凑到蛇的身边像兄弟姐妹一样的玩。”

说完之后,黄开宁的脸上有一些自豪,谈论起了阿财立下的功劳。

那是2001年发生的事情,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夜晚,黄开宁一家熟睡之时,

有个身影偷偷摸摸来到黄开宁家里,

椰子寨村虽然民风淳朴,但哪里都难免会有几个“小偷”,也许是生活所迫吧。

透过窗户确认黄开宁一家人都在睡觉后,

小偷用准备好的工具将门锁打开,很快门开了,

小偷顺利进去:“哈哈,别怪我不客气了,现在大家都把我咬的半死,就你们家没有养。”

这小偷应该是个外地小偷,或者消息不灵光,不知道黄开宁家有个惹不起的大家伙,

这不,刚进客厅每走几步路就被一个“不知名生物”绊倒,

借着月光小见一个吐着蛇信子的“庞然大物”正向自己凑来,

小偷吓的赶紧逃窜,但已经来不及了。

阿财把小偷浑身上下缠绕起来,还张大嘴巴咬了一口,这还是阿财第一次张嘴咬人,

小偷吓的大声尖叫,黄开宁夫妇被惊醒,立马出来查看,

一开灯就看见阿财缠着一个黑衣男子。

黄开宁想都没想,立马拨打了110,警察立马带走小偷调查,

最终,小偷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获得了应有的惩罚,

不过这一切还是归功于阿财!

隔天,这件事就传遍了椰子寨村的各个角落,大家纷纷对这条大蟒蛇刮目相看。

从那以后,村民们也就同意孩子们跟阿财玩:“这条蛇有灵性啊。”

在夏日,椰子寨村的小子们都豪放的穿着短裤跳进水里玩,

实话说孩子们还是喜欢阿财的,在得到父母同意的第二天,

大家(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就一起跑到黄开宁家,带着阿财去万泉河游泳去,

阿财也很喜欢在水里玩,而且丝毫不介意孩子们的举动,

不管是孩子们挽着它的身子,还是抓着它的尾巴,它都照样玩的开心。

在万泉河嬉戏欢笑的表面下,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一个在河里游泳的小男孩越游越远,不知是脚抽筋了还是怎么样,

小男孩突然在水里挣扎起来,眼看小男孩就要被急流冲走。

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挽着阿财,游到遇难小男孩的身边,

这时奇迹出现了,不一会两个孩子拽着阿财游会岸上,可以说是阿财将孩子救了上来。

阿财不仅是“保姆”还兼职“保镖”,每一个工作都做的那么称职。

渐渐的黄开宁和阿财的故事传到了许多“记者”的耳朵里,

大家纷纷来采访黄开宁和阿财,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人蛇奇缘”的故事,

报道刚播出不久,就有一些商人联系黄开宁:“黄先生,我对您的阿财很感兴趣,想买来当宠物,您有意向吗?我出价15万。”

这是一群人中出价最高的商人,当然之后可能还有更高的,

但是黄开宁没有意向,虽然出价确实很高诱惑很大,

不过在黄开宁和阿财的感情面前,金钱不值一提。

转念一想,要想让阿财吃饱独自,一定要赚很多钱,

如何赚钱呢?那就让阿财自己给自己赚伙食费吧。

2007年12月,在一个表演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正是黄开宁和阿财,他们开始了巡演遍及全国,

这下阿财总算是可以胡吃海塞的吃一顿饱饭了。

之后黄开宁为阿财找了3条同伴,一起送到当地白石岭饲养,

除此之外,黄开宁夫妻又饲养了数十条眼镜蛇等毒蛇,正是开启的创业养蛇之路。

据说后来,黄开宁夫妇开了一家专门展览蛇类的动物园,

其中的“招牌大蛇”就是阿财,

有的人得知阿财的精彩事迹,不远万里前来参观。

如果在另外交一些钱,可以走近抚摸阿财并给阿财喂食。

“听说每天都有上万人要买走阿财当宠物,您同意吗?”

“不会同意的,阿财在我们家已经不是宠物,而是十多年的家人。”

“那对阿财您今后的打算是什么?”

黄开宁笑了笑:“把它养到1000斤。”

“阿财为什么可以分辨小偷?”

“阿财是怎么回家的?”

“阿财为什么会去水里救人?”

“阿财不是冷血动物?为何与孩子们不会伤害。”

随着故事的结束,似乎这些问题浮现到大家的脑海中。

其实之后专家也对此时进行了调查,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阿财从来不会咬人为什么偏偏咬了小偷一口?难道阿财会分辨人?

经过专家的研究,当时小偷是在“夏天”的“晚上”入室盗窃,

那正是大蟒蛇最活跃的时间段,

在夜里大蟒蛇的精神十足,即便如阿财也不会主动对人类发起攻击,

可能小偷偷东西时黑灯瞎火地踩到了阿财。

第二个问题:蟒蛇是通过信子和颊窝两个器官辨别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蟒蛇突出的信子能捕捉空气中的化学信号与气味分子等,

而阿财在黄开宁家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恐怕已经熟悉黄家的地理环境,

再加上黄家有它熟悉的化学分子和气味信号,

所以阿财这才一路找回家。

第三个问题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的刘馆长告诉我们:

“阿财救小孩并不是一种主动行为,蟒蛇的浮力很大不容易沉下去,而蟒蛇也不喜欢总在水里待着,所以在小孩抓住阿财尾巴的时候,阿财自己也想上岸了,就这样把他们一起拖上岸。”

第四个问题:蛇的确是冷血动物,刚开始的时候阿财也是特别凶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养,比如人总是抚摸、亲近、喂养它,

蛇就会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对人降低攻击力,因为消除了恐惧感,

看完今天的故事我们不禁感慨人与自然。

遇到“野生动物”的时候,大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不要伤害它们。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森林湿地,更是保护人类自己。

谨以此文,提倡大家保护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甘愿当“保姆”:与主人同眠,还为其看家护院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愈发追求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收养宠物的行为很是常见。

但是,海南小伙黄开宁收养宠物的意识很是超前,早在1996年秋,才24岁的他便收养了一只野生黑纹蟒。

黄开宁生于1972年的海南,由于当时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他生活的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一向比较闭塞。

但是,对于山寨来说,闭塞往往是最好的保护色,椰子寨村的自然风光绝对是一流的。

所以,自小生活在山水田园的黄开宁,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本能的亲近,这其中也包括椰子寨附近的野生动物们。

随着黄开宁的慢慢长大,他与动物们的“纠缠”也越来越深,所以在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受伤之后,他会主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药物支持。而他的善心也迎来了和黑纹蟒蛇相遇的机会。

1996年秋,黄开宁和往常一样来到槟榔园里干活,或许是缘分使然,他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一块岩石有些异样,走近一看,竟然从岩石上面发现了一条刚出生不久的小蟒蛇。

蛇还喜欢晒太阳?按理说,蛇类爬行动物更喜欢匍匐在阴暗的地下,怎么会“一点也不讲究”地爬在岩石上?

平日里的经验让黄开宁注意到这条小蛇的异常,它并非睡着了,而是由于尾部受伤严重,已经奄奄一息。

救还是不救?要知道,蛇和其他动物不同,蛇的智商更低,农夫与蛇的故事从来都不是骗人的,倘若自己救了它,被反咬一口怎么办?

黄开宁有过些许挣扎,但是他依旧选择把小蛇带会家。

一开始黄开宁并没有想过要收养小蛇,他只是想帮小蛇治疗伤口,于是在当地老中医的指导下,黄开宁用止血药为小蛇处理伤口。

但是小蛇受伤得太过严重,并不能当天送走,而这一拖便是三个月。

1996年11月,黄开宁捡到的小蛇已经完全康复了,而且在黄开宁的细心照料下,哪怕小蛇来到了陌生的环境,依旧涨了好几斤的重量。

此时,便是小蛇离开的最佳时机。

然而,此时的黄开宁并不开心,一方面他明白,野生动物的归宿依旧是大自然,他不能由于自己的喜爱而让小蛇失去回到大自然的机会。

另一方面,他开始忐忑,倘若小蛇回到大自然之后,再次受到伤害怎么办?小蛇便在黄开宁每日的纠结中,多停留了一天又一天。

而随着和小蛇相处的时间增长,黄开宁更加放不下小蛇,最终做出收养小蛇的决定。

然而,黄开宁的这个决定在小小村寨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当其冲的便是他的母亲,如何也不能同意儿子将一个“凶器”带回家。

毕竟在中国的海南省,尤其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村落中,大家对于蛇类动物并不陌生,对于蛇“翻脸不认人”的性子也有所耳闻,如何能够放任自己的儿子和一条“不安分”的蛇相处?

当然,他的亲戚、邻居也颇有微词。毕竟,他养的蛇如何能只“祸害”他一家,谁不怕“殃及池鱼”,被蛇咬一口?

面对大家的种种顾虑,黄开宁依旧没有妥协,最后,他决定亲自训练小蛇,当小蛇不咬人,不就有充足的理由留下来了?

训练小蛇?面对大家的质疑,黄开宁也不细究,他硬着头皮干了起来。

怎么训练小蛇呢?黄开宁并非盲目的夸下海口,他先去询问有这方面见闻的长辈取经,之后自己慢慢思索,最终决定从制止小蛇咬人这一方面训练。

黄开宁用手臂包裹毛巾逗蛇的方法训练小蛇,他先用厚实的粗布毛巾裹住自己的手臂,然后逗弄小蛇咬自己的手臂,倘若小蛇只是咬到毛巾,没有咬到手臂便算是合格。

随着小蛇表现的越来越优异,黄开宁手臂上的毛巾愈发薄了起来。

在1997年的时候,黄开宁的小蛇便已经“学满出师”了。

此时的小蛇与黄开宁“日久生情”,不但习惯了“兴财”这个名字,还喜欢黏在黄开宁身边。

甚至当黄开宁情绪不好的时候,蟒蛇就会爬过来,静静的待在他的身边,一动不动。

然而,小蛇对于黄开宁的亲昵并没有止步于此,它无时无刻不想跟黄开宁在一起,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也要偷偷钻进黄开宁的被窝中。

大门走不通那就爬窗户,小蛇总有办法悄悄混入黄开宁的卧室。对此,黄开宁乐见其成,这不就证明,他疼爱的小蛇也喜欢亲近他?

可是面对小蛇这种得寸进尺的行径,黄开宁的母亲急红了眼。

要知道当时的黄开宁已经25岁了,在1997年时人们结婚的年龄普遍偏早,儿子天天跟蛇“蹉跎岁月”,怎么会有女孩子肯嫁给他?

再加上此时村子里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比如说那条蟒蛇是修炼千年的妖怪,要到黄家报恩的,还有说蟒蛇半夜会变化成美女和黄开宁过夜的。

在那个科学普及不到位的年代里,诸如此类稀奇古怪、有些可笑的言论,让黄开宁母亲的心更沉了。

哪怕她曾亲眼看到儿子是如何把蟒蛇带回家养了起来,又是如何一天天全身心训练小蛇,她依旧不能动恻隐之心,放任儿子和小蛇相处下去。

所以她决定督促儿子将小蛇放归自然。

突然遭到抛弃的蟒蛇黄兴财心里十分懵逼,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要赶自己走,留恋了好一会儿,发现主人真的已经离自己远去,才缓缓的爬向远方。

送走了蟒蛇的黄开宁天天以泪洗面,实在舍不得这个陪伴了自己好多年的蟒蛇兄弟。面对母亲的催婚,他也无心寻找另一半。

四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黄开宁睡觉时迷迷糊糊感觉到旁边凉丝丝的触感,起床开灯一看,原来是蟒蛇黄兴财回来了。

这一次的失而复得让黄开宁是说什么也不愿意抛弃黄兴财了。

母亲看到他这坚决的态度,转念一想可能确实有点奇妙的缘分,只好答应儿子将蟒蛇留了下来。

不过蟒蛇可以留下来,但是黄开宁必须要找一个媳妇传宗接代。

虽说这是一个老母亲对于儿子婚事的担心,却不曾想曾被埋怨耽误儿子姻缘的小蛇最终成了儿子与儿媳的媒人。

原来,农村没有秘密,所以黄开宁与小蛇的故事一直倍受人们关注,而隔壁村的晓兰姑娘也是其中之一。怀着好奇心,她一直默默关注黄开宁。

1998年,晓兰姑娘跟着自己的小姐妹们一起去看那个青年是如何与蟒蛇相处时,不知怎的,一下子对那个温柔照料小蛇的男人动了心。

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晓兰姑娘逐渐开始帮黄开宁准备小蛇的口粮,从捉老鼠到捕青蛙。

温柔男人的魅力是不可预估的,1999年晓兰姑娘放弃了诸多顾虑,跟黄开宁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当天的黄开宁难得幼稚一次,他在总是催婚的母亲面前挺直了腰。

黄开宁结婚了,但是他与小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00年,黄开宁的大儿子出生了,而此时的兴财早已不是那个,就一顿能吃二三十只老鼠的小蛇。

它体型巨大,足有四米长,一百多斤重,哪怕附近几公里之内的老鼠都快被黄开宁抓完了,依旧填不饱蟒蛇黄兴财的肚皮。

如今的它,一顿能够吃掉好几只鸡。而且黄兴财毕竟是蟒蛇,不像人类一样能吃几斤杂粮,作为一种食性动物,它对食物的需求和要求都很高。

不单单不喜欢吃的东西多,还不喜欢吃死物。这对于黄开宁夫妻来说负担很重。

此外,儿子太小了,哪怕黄兴财再如何温顺听话,依旧有一不注意把儿子吞了的风险,黄开宁夫妻如何敢冒这种危险?

所以,这次黄开宁没有多做纠结,他决定将黄兴财送回自然。

为了儿子的安全,黄开宁把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蟒蛇送走了,心却并未像想像般那样安宁。

相反,兴财的影子似乎一直都在,他难过地不能自已,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大蟒蛇兴财的踪迹已经无处可寻。

但是,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黄开宁与大蟒蛇并没有从此永别。大蟒蛇再次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一次,黄开宁说什么也不会再送走大蟒蛇。而大蟒蛇给黄开宁带来的惊喜才刚刚开始。

2001年夏天,在静谧的深夜中传来一声尖叫,一向温顺的兴财竟然主动攻击人了!

事情的起因要从黄开宁家没有看家护院的狗说起。椰子寨地处偏远,虽然民风淳朴,但是依旧有小偷小摸的行径出现。

对于小偷小摸来说,主家没狗便是必偷的条件之一,毕竟有狗,主家很可能会被狗吠惊动,于是千挑万全地找到黄开宁一家。

此外,小偷并没有打算跟主家“正面对峙”,他的目标只是客厅里的小钱,然而当他刚刚走进黄家客厅的时候就感觉脚下被一条粗壮的“绳子”绊了一下。

刚要离开,自己的脚就被死死缠住,还没等小偷反应过来,整个人已经被一条冰凉的绳子绕了个结实。

黄开宁一家在睡梦中被尖叫声吵醒,打开灯才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他被黄兴财缠了个结结实实。

小偷哪见过如此阵仗?吓得尿了一裤子,一五一十的交代了犯罪事实。随后,他被送到了当地的公安局。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大家对于大蟒蛇的态度一下子便有了新的改观,原来除了狗可以看家护院,蛇也可以。

其实,黄兴财在“看家护院”的同时,还兼职当黄家的“保姆”,黄开宁一家总有忙不完的活,而黄家的孩子们还小,需要人照顾。

这个时候黄兴财便有了“用武之地”,它是可以驮着孩子们玩闹的“小火车”,也是孩子们最忠诚的卫士。

而黄家的小朋友们和黄兴财的相处也格外的顺利。所以,在黄开宁夫妻比较忙碌的时候,会把孩子交给蟒蛇黄兴财看管,一天下来,孩子还是好好的。

有一次,黄开宁的儿子和大蟒蛇去河边玩耍,遇到了落水挣扎的小伙伴,便前去救助,却不想那个地方的水流湍急,还是孩子的他非但帮不了自己的同伴,还险些搭上自己。

幸好,这个时候大蟒蛇黄兴财下水帮忙,两个小孩借助大蟒蛇的力量成功回到了岸边。

这一惊险的一幕,让当时的很多见证者都红了眼。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面对失而复得的儿子,以及英勇救人的黄兴财,黄开宁的泪,就那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随后,黄开宁与黄兴财的故事愈发离奇,再加上媒体的有意传播,他们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熟知。

2005年,有一个商人出价15万想要买黄兴财做为宠物饲养,面对如此诱惑,黄开宁依旧想都没想地拒绝了。

诚然,当时的黄家条件非常艰难,大蟒蛇黄兴财的食量越来越大,哪怕黄开宁疼惜大蟒蛇,依旧免不了让大蟒蛇饿肚子。

但是,此时的大蟒蛇已经不再是黄家的宠物了,是他们的亲人啊,如何能够将自己的亲人为了金钱而拱手相让?

2007年12月,为了养活大蟒蛇,黄开宁开始带着黄兴财登上舞台表演节目,他们的演出遍及全国。

随后,黄开宁为黄兴财找了3条同伴,将他们一同带到了当地的白石岭上饲养。

之后,黄开宁夫妻有拓展了新的业务,他们又饲养了数十条眼镜蛇等毒蛇,通过养蛇走出了一天创业之路?

如今,黄开宁一家人开了一家专门展览蛇类的动物园,当然重头戏就是蟒蛇黄兴财。有的听说了这件事不远万里来看看这人蛇和谐的奇妙景观。

再交上一些钱,就能亲手抚摸黄兴财的鳞片或者给黄兴财喂食。

虽说黄兴财现在越长越大,已经到了几百斤,可是在黄家人的眼里依旧是温顺可爱。

不少人出几万,几十万要买黄兴财回去当宠物饲养。都被黄家人一口拒绝。要知道,在如今的黄家人眼里,黄兴财不仅仅是一条温顺的蟒蛇,更是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家人。

当有记者问到黄开宁日后的打算是,黄开宁乐呵呵的回答道要一直养着黄兴财,把它养到一千斤。

人与自然或许就是如此,付出一份的呵护与爱心,自然就会千倍百倍的回馈与你。如果对这大自然挥拳头,那么就要考虑好能不能承受住自然反击的怒火。

四川一桩现实版农夫与蛇案:房子借给姐姐居住,多年后被姐姐霸占

“亲兄弟,明算账”,再浓厚的血脉亲情在金钱面前也显得脆弱无比,甚至有不少兄弟姐妹因为利益反目成仇,从而酿成兄弟阋墙的悲剧。在四川就发生了一桩现实的农夫与蛇案,姐妹两家因为一套房子大打出手,甚至闹上了法庭。

家住在四川眉山的童女士于2020年,将自己的二姐告上了法庭。原本应该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为何最终会闹成这一结局?这还得从30年前,童女士好心借房开始说起。

童女士和丈夫潘先生结婚后在老家盖了间新房,平时就住在房子里,但时间久了两人商量决定外出打工。这样一来房子就空了出来,刚好童女士二姐的儿子要结婚,于是童二姐便找到童女士,希望能够借两人的房子给儿子当新房。

原本童女士并不答应,毕竟她从小就和二姐的感情不怎么样,二姐尖酸刻薄,经常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大发脾气,因此童女士害怕日后因为房子的问题会引发纠纷。但童女士的大姐却站出来,希望童女士把房子借出去,一来童女士出去打工后确实不住在家里,二来也是为了修缮双方的关系。

在深思熟虑之后,童女士答应借房,并且为了和二姐搞好关系,她连字据都没立,整整30年来,童女士也没有受过二姐一分钱房租。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童女士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也慢慢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于是两人决定回到老家养老。

可没想到的是,当童女士和丈夫回到眉山老家后,却发现自己无地可去,属于自己的房子如今却被二姐和二姐夫霸占,甚至两人还把自己家的房子推倒重新修建。童女士找到二姐,希望她能归还自己的房子,可童二姐却一口咬定这套房子是她的,当初她还花了38000元从妹妹手中买下来。

很显然童二姐的话毫无依据,因为如果她真的买了房子,双方一定会有凭据,可童二姐却拿不出房屋购买合同,只是一口咬定不是自己的房子,自己也不会花大价钱装修改造。两姐妹就这样为了一套房子,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大打出手。

为了搞清楚房子到底是谁的,童女士的丈夫潘先生找到了村委会,可村委会却说房子的具体产权他们也不清楚,只是能够确定,在2013年的时候,童二姐曾经以房子墙体破裂为由,提出要修缮房子,最后把原本的房子推倒重建。

对于二姐修房子的事,童女士也知道,不过她得知的时间是在2015年。可见童二姐本来就有意要隐瞒,如果双方真的有房屋交易存在,童二姐大可不必隐瞒自己修建房子的事实。但她因为心虚,才不敢告诉妹妹实情。

为今之计只有通过法律程序要回童女士的房子,她和丈夫将二姐一家告上了法庭,要求二姐拆除自己家宅基地上的房子,并且赔偿原房屋被拆损失的8万元。可法院判决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法院最后没有帮童女士要回房子,还驳回了她的全部诉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我国法律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也就是说,童女士在2013年房子被对方改造,而童女士在2015年得知这件事,她应该在得知后立刻找到法院维权,可惜童女士当时并没有在意,以至于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等到2020年童女士想要打官司时,时效期早就过了,因此法院驳回了童女士的全部要求。

但这件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童女士一家在外打拼30年,原本想的就是到老之后还能回家养老。可没想到因为当初的一时善心,反将自己养老的房子弄丢了,这让夫妻俩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可走投无路的童女士又该怎样拿回属于自己的房子?她们再一次找到村委会,希望村委会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村委会在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后,劝说童二姐把房子还给童女士,实在不行就把原本属于童二姐自家的宅基地还给童女士一家。

可童二姐是什么人?堪称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自然毫无悬念地拒绝了村委会的要求。这让童女士有家不能回,有家不能住,还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二姐一家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不过童女士也说了,自己不会放弃维权,只要还有机会,就一定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农夫与蛇》的故事中,被毒蛇咬死的农夫在临死前发出感慨:“我竟然救了一条毒蛇,就应该受到这样的报应!”童女士也帮助了一条毒蛇,可惜的是她悔悟过来时已经太晚,悲剧已然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对人施以善意固然很好,但也要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如果是对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施加善意,甚至帮助对方,那不但不是做好事,反而还涉嫌违法犯罪。至于哪些恶人,他们的天性早已注定,就算遇到伸出援手的好心人,也不会有所改变,只会把坏点子打到好心帮助他的人身上。

来源:长沙骆波妃律师

【农夫和蛇图片-农夫和蛇图片插图】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农夫与马的寓言故事—农夫与马的读后感 下一篇:农夫和蛇文字版200字(农夫和蛇三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