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30款儿童APP:9款存隐私规范瑕疵
8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儿童个人络保护规定》,将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针对儿童的信息保护制度又完善了一步。
该规定为5月31日网信办发布《儿童个人络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出台的正式版。规定强调,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网络运营者征得同意时,应当同时提供拒绝选项等。
新京报记者发现,目前大部分APP会以提示隐私协议的方式向用户介绍其信息收集方式。结合该规定,即APP在收集儿童信息时,需设置有隐私协议,且该协议需征得儿童监护人同意,APP不得强制收集信息。
依据以上原则,新京报记者在9月3日至9月8日期间测试了30款针对儿童使用的APP,发现其中有9款在儿童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瑕疵,包括没有隐私协议、没有儿童监护人同意选项等。
“该规定的出台非常及时和必要。不过对于儿童信息保护仍然存在几个难点,因为现在许多儿童都通过父母手机来使用APP,怎样识别什么属于‘儿童信息’,以及监护人明示同意制度是否有必要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级,这些都需要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晓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13款儿童APP索取位置权限,
快乐小鸡、小盒学生强制索权
9月3日至9月8日,新京报记者测试30款儿童APP发现,有2个APP涉及强制授权,6个无隐私协议,2个有隐私协议但没有监护人授权。由于有的APP同时存在两个问题,最终一共有9款APP在隐私规范上存在瑕疵。
这30款APP中,伴鱼绘本、凯叔讲故事等15款APP为七麦数据公布的“iOS免费榜排行”中排行前15的APP,儿歌多多、快乐小鸡等15款APP则是在华为应用市场“儿童”分类专区的热门推荐中选出,二者分别代表了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中儿童使用较多的APP。
新京报记者测试发现,在强制授权上,绝大多数儿童APP均能做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明示提醒并给用户提供可拒绝选项。如宝宝玩英语索取相机和录音权限,被拒绝后提示“需要这些权限才能让程序正常运行”,少儿趣配音在文件访问权限被拒绝后提示“拒绝将会导致APP无法正常使用”,不过上述APP在拒绝授予权限后,仍可打开。
上述30款APP中,快乐小鸡在安装之时就索取了储存与地理位置权限,用户若选择拒绝就无法安装。而小盒学生则在安装之后首次打开时提示索取存储、位置、电话、拍照、麦克风权限,若拒绝就无法使用。对比来看,小盒学生有较为完善的隐私协议并要求填写“你或者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快乐小鸡则较为简单,没有隐私协议。
根据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的《APP申请安卓系统权限机制分析与建议》,APP不应采用“一揽子打包”“默认打开”“强制捆绑”“私自更改”“频繁打扰”等方式征得用户同意获取权限,如“在APP安装时一次性申请多项或所有危险权限的授权,并在打开APP后权限均为默认开启状态”。
记者登录“快乐小鸡”,在该APP中未发现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功能。实际上,有多款儿童APP均索取了地理位置权限,如时尚小公主、奇妙的怪物朋友等,但这些APP均提供了拒绝选项,并非强制安装。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但对于儿童类APP中何种信息属于“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出台。此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曾发布《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依据个人信息收集最少够用的原则以及不同种类APP的业务范围,对地图导航、网上购物、餐饮外卖等16类APP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给出了参考,但目前尚无针对儿童APP的明确标准。
不过仅从APP要求索取的权限来看,30款儿童APP中有13款索取了地理位置权限,地理位置是儿童APP最爱收集的涉敏感权限。
6款儿童APP无隐私协议,
8款未设置监护人同意选项
《儿童个人络保护规定》强调,APP在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目前,在记者的测试中,共有8款APP在隐私条款或运行界面中没有监护人同意的设置。
其中,有6款APP直接没有隐私条款的设置,包括可可宝贝、人教版小学英语、宝宝爱连线、小企鹅乐园、快乐小鸡、DIY史莱姆制造者。其中,人教版小学英语或为配合教程使用的辅助APP,而宝宝爱连线、DIY史莱姆制造者等为功能较为单一的游戏类APP,不过可可宝贝获取了电话、照片等敏感权限,却没有隐私条款,存在的隐私规范瑕疵较大。
此外,少儿趣配音与晓黑板2款APP虽然具备隐私政策,但没有监护人授权的选项。因此共有8款儿童APP没有“征得监护人同意”的设置。
新京报记者发现,测试的30款儿童APP中,监护人同意的表述大部分都写在隐私协议中,如宝宝玩英语在其隐私政策中表示,“若您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请在您的父母或监护人的指导下仔细阅读本《隐私政策》,并在征得您的父母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提交您的个人信息。”而少数APP具备家长设置儿童使用时间,以及通过算术题验证的方式验证家长身份等。
对于儿童类APP“监护人同意”选项的设置方式,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不愿具名的早教类APP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征得监护人同意”的规定“较为死板”,“一般小孩子玩的APP都是家长给下载好的,手机也是家长的,再在APP里写一则隐私协议并标注‘监护人同意’也就是为了合规,即便写了,也怀疑家长会真正阅读。”她认为,一些规则较为简单的儿童游戏APP的界面设计“非常简单,并不收集儿童信息,但再强行放置一个隐私协议或家长需知,有些没有必要”。
其认为,“通过做算术题或者填成语的方式验证家长身份比在隐私协议中标明家长需知更加能确保APP收集信息的行为真正被监护人而不是儿童知晓。”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晓东表示,在儿童领域,难点在于监护人同意的设置是否可以真正起到这个作用。“因为通知权限本身就容易被用户忽略,如果普通用户在使用APP时已经习惯点击同意权限申请了,那么可以合理怀疑儿童使用APP时,同样是普通用户的父母会不会更加在意。”
实际上,国外也有类似的“监护人同意”制度。如美国于1998年通过了《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COPPA),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则负责儿童网络隐私保护的执法。COPPA确定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求特定网站和网络服务在收集、使用或透露不满13岁儿童个人信息前应履行“通知并取得同意”义务,即通知儿童父母并取得父母同意的事先义务。
在丁晓东看来,APP采取“在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上做设计”的方式来进行儿童信息隐私保护可能会更为合理。比如,广告个性化推荐,应当对相关算法进行人工优化,避免对儿童进行个性化推荐。换句话说,就是对风险的控制应当在产品开发设计和商业模式规划阶段就考虑到,而不是通过监护人的同意机制来实现。
综合类APP保护儿童信息陷困境
目前,对APP用户年龄最精确的统计方式是直接统计APP注册用户的年龄信息,但多个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于儿童,这种方法无法做到。
有从事APP大数据统计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次新规规定了APP在收集儿童信息时的注意事项,但实际上,绝大多数APP都不可避免的有儿童用户,此时如何判断用户为儿童是一大难点。“例如我们可以统计手机注册用户的年龄,但14岁以下的儿童基本没有手机,都是使用大人的,此时APP也不知道对方的,因此难以统计。”
因此,在此次测试中,新京报记者采用在各大APP商店中标明“儿童”标签且排名靠前的APP作为测试标的。但对于主要用户是成年人,但也有儿童使用的APP,《儿童个人络保护规定》应如何发挥作用呢?
目前,多个国内热门APP均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如bilibili在首页会弹出进入青少年模式的弹窗,但对于此类用户涵盖儿童及成人的APP,《儿童个人络保护规定》在实际操作方面或将遭遇难题。
“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儿童很容易,禁止儿童购买烟酒也容易做到。但在网络上,对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较为困难,商家很难在线上辨识用户是否为儿童,以及它收集的信息是否为儿童信息。”丁晓东表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0岁以下网民占比4.0%,10-19岁网民占比16.9%。
事实上,有不少家长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孩子喜欢用自己的手机“玩吃鸡、刷抖音”等,对手机里的APP“比家长还懂”。此时,APP为进行定推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属于儿童信息就容易引起争议。
收集儿童信息以判断儿童身份或增加问题
新京报记者测试发现,目前儿童类APP主要分两类:游戏类与学习类。
其中,针对游戏类儿童APP的规定实际早已有之。如2017年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第二十二条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提供信息进行注册,有效识别未成年人用户,并妥善保存用户注册信息。国家鼓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开发网络游戏产品年龄认证和识别系统软件。”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2019年8月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指出,自2012年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安全法》以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规章等逐步要求“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通过“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方式获取用户的信息。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于2019年1月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也明确提出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采用“用户画像、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新技术手段来落实账户实名制的要求。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上述法律政策要求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政策的基础是身份识别,“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我们首先强化了对其个人信息的收集,通过收集其各种信息以确认其是未成年人,千方百计避免未成年人虚报年龄以逃避特殊保护。但在收集儿童信息方面,必须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收集信息的过程也许就成为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过程,就埋下了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严重侵害的风险。”
在此次30款儿童APP测试中,新京报记者并未发现有游戏APP要求对儿童进行信息注册。目前,在实名注册方面做得较为完善的游戏APP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但这些APP的主要用户为成年人。
对此,腾讯守护者计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其用户中也不乏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注册并游戏的未成年人,而对于这批用户,腾讯采取一定的算法来进行识别,“比如查看用户的游戏时长以及操作习惯等,对判断为未成年人的用户,也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不过,通过收集注册信息来判断儿童身份或许会带来负面影响。如2011年韩国国会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互联网游戏运营者向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游戏服务的,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且0点至6点之间,互联网游戏运营者不得向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游戏服务。但根据韩国产业研究2014年的“文化产业全球竞争力提高方案”报告,推行游戏宵禁制度之后,青少年每日玩游戏的时间虽然减少了约16到20分钟,但这项制度也使40%的青少年通过盗用身份证号码的方式玩游戏,从而导致他们可能更多地接触面向成人的游戏。另外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才能注册游戏账号,因此游戏公司需花高额费用建构个人信息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监护人的个人信息。这导致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监护人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成为了另外一个难题。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呼吁,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上存在多重视角,政府希望通过推动立法、制定政策,不仅督促企业承担更多责任,也希望家长、学校发挥起有效作用;越来越多企业在承认自身要承担更多责任基础上,也希望政府、家长、学校要积极履责。因此对此问题,亟需多方共治。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实习生 翁睿敏 张卓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刘越
luoyidan@xjbnews.com
“凯叔讲故事”背后的知识付费盗版黑洞
来源:北京商报
刚刚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的儿童内容教育品牌“凯叔讲故事”,在让业内看到儿童内容潜藏的市场空间的同时,也难以逃离各种盗版侵权的“追随”。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各种打着“内容分享”旗号的侵权链接现已出现在不少网站上,并将“凯叔讲故事”的付费内容或低价打包出售,或关注相关账号免费发送,同时还有部分平台提供破解版软件,供用户直接阅读。而“凯叔讲故事”的境遇也代表着现阶段知识付费市场的普遍现象,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成为亟待改善的问题。
盗版泛滥
“App累计播出9000多个内容,自有App总播放量达40亿次以上,总用户超过3000万”,“凯叔讲故事”公布一系列业务数据,引得不少知识付费从业者暗暗羡慕。然而,与数千万用户量和数十亿次播放量相对应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盗版侵权链接随处可见。
北京商报记者以“凯叔讲故事 免费”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一系列侵权链接接连现身。部分发帖者表示,只要关注相关微信号并发送“凯叔讲故事”,便可得到网盘链接和密码,并免费得到“凯叔讲故事”的付费内容。与此同时,还有的发帖者将“凯叔讲故事”作为薅羊毛的工具,把付费内容打包低价出售。
发帖者刘先生表示,自己手中拥有大量“凯叔讲故事”的内容资源,并将相关内容明码标价,“《凯叔西游记》和《凯叔·三国演义》都是全集5元,《凯叔·诗词来了》是20元,《凯叔·口袋神探》是3.8元,你要是买的多我可以再赠你一些内容,而且所有付费故事和微课都包更新”。
而在电商平台上,“凯叔讲故事”的内容资源也被第三方卖家包装成产品进行出售。其中一位卖家表示,“《凯叔西游记》、《凯叔·三国演义》、《凯叔讲历史》都是mp3音频,保证是高音质原版全集,每一套是15.92元”。另外一位卖家则称,“‘凯叔讲故事’合集共650G的音频,15.5元就能拿下,付款后所有内容都会以网盘链接地址的形式直接发给你,打开链接转存或下载即可,如果链接失效可以随时找客服要新的链接地址”。
据以上卖家透露,来买“凯叔讲故事”内容资源的家长不少,“我这个月差不多卖了小100份了”。此外不少买家也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了消费反馈,并称“资源丰富”、“挺全的”、“内容比想象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盗版链接并非是“凯叔讲故事”惟一的侵权方式,在部分软件平台上,“凯叔讲故事”破解版也已出现,用户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便可在未付费的情况下直接收听到付费内容,而这些软件也均实现了一定的下载量。与此同时,“凯叔讲故事”只是众多知识付费产品中受到盗版侵扰的其中一员,近年来,包括“得到”、“罗辑思维”在内的知识付费产品,也均被盗版方以白菜价对外打包叫卖,难以得到遏制。
已成产业链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知识付费领域的盗版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据曾跟盗版方进行过交涉的内容创作者贾博透露,“盗版方首先会通过多种方式得到版权方的内容,有的是直接购买后下载,有的则是通过其他人以低价的方式获得资源。而在掌握了内容后,盗版方便会通过各种渠道做宣传,包括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平台、二手交易网站,还有各种垂直性社区,比如儿童内容就会寻找母婴社区等,进行大范围地扩散信息。一旦有人进行询问,盗版方便会让对方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付款,随后再将资源以网盘的形式传送给对方”。
而侵权方借助盗版知识付费产品主要有两种目的,其一便是获得经济利益,通过看准该产品存在的市场需求,以及用户贪便宜的心理,低价售卖相关产品从而进行牟利。而另外一种则是看中了流量,将拥有资源且可免费分享的信息通过论坛、社群进行发散,虽然从表面上侵权方并未获得经济利益,但却将有需求的用户聚集在自己的手中,从而再借助流量实现变现。
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盗版方的侵权成本越来越低,使得侵权现象不断出现,若在过去,盗版方若要复制版权方的内容需要借助复印等手段,成本较高,但现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不仅复制极为简便,还能通过各个渠道发送给对方,侵权成本大大降低,“科技本无罪,只是有人利用了科技”。
打掉一个盗版链接,又会出现更多个链接,这一情况也在知识付费行业不断上演。“跟盗版方交涉,就如同打游击战,或者换一个平台继续散布盗版链接,或者隔一段时间再次出现,永远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刻”,贾博表示。
恶性循环
如今知识付费市场仍在快速发展,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达2.92亿,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元。较大的市场蛋糕,无疑引得众多觊觎的目光,但盗版侵权始终是知识产权市场头上的一朵乌云,难以消散。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困境,而版权是利益的起点,侵犯版权的行为打击内容生产者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积极性,失去创作动力,导致行业内容质量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凯叔讲故事”当下出现不少盗版侵权链接一事,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凯叔讲故事”方面,并就该事件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以及现已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问题发出采访函,但对方未予以回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若要治理知识付费市场的盗版侵权事件,需要各方共同发力。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善待知识付费领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内容的提供者,还是营销传播的平台方,都需要从内部建立起自律规范,才能让消费者有长期而持续为知识付费的动力。
除此以外,侵权行为无法被遏制还与侵权方难以受到严厉的处罚有关。贾博表示,“作为一名个人创作者,发现侵权行为后,大多会选择联系对方并要求下架相关产品或链接,但也大多就到此为止,很难会通过诉讼处理相关问题。有时受制于平台不能提供个人信息等原因,使得要求对方下架产品都会存在困难。因此现阶段不少创作者也会集合在一起,并联合原创内容发布平台,共同对侵权方发出声明或通知”。
对此,赵虎表示,按照法律规定,如果侵权方借由盗版获得的收益达到一定数额也会构成犯罪,但现阶段不少侵权方牟利的金额达不到构成犯罪的数额,因此也难以受到较为严厉的惩罚,也容易使侵权方出现侥幸心理。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
宝宝故事APP花钱血泪史
我们家老大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最开始是每天我给他们讲绘本,从一本到后来的十本,简直太费妈了后来为了解放人力,买了当时很火的火火兔,再到牛听听,然后到现在的喜马拉雅、凯叔讲故事等。老大经常一听就是大半天,可以说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全都在听故事。逼的老母亲买了各种会员。老二(双胞胎弟弟)和老大截然相反,老二每天痴迷于玩各种车,积木。慢慢地,爱听故事的老大语言组织能力明显好于弟弟。上小学后需要写看图写话就更明显了。看老大一年级的小作文为证:
分享下我现在给他们买的一些付费音频吧。目前主要集中在凯叔讲故事和喜马拉雅这两个APP。凯叔讲故事买了会员(通常我会在双十一下手,划下来免费在300左右)后又买了几个专辑比如凯叔讲历史、凯叔讲三国演义、凯叔诗词来了(部分大型专辑是要另付费的)。最近又入了喜马拉雅的专辑《混知中国史》。跟凯叔讲历史对比了下,凯叔的故事音效没得说,我觉得是所有音频当中做得最好的,但历史故事间比较相对独立,宝宝听完对各个朝代的认知不连贯。这两天又入了混知中国史,我是先买了整套的漫画书跟宝宝一起读的,每次我们仨读的时候都会笑得前俯后仰。混知最大的特点是幽默,把国与国的关系看成班级里的大哥和小弟,学霸和学渣,宝宝一下子就理解了。正好这两天他们搞活动,200大洋拿下!鸡娃的道路且长,能省一点是一点。
今天闺蜜问我为啥这么早楸娃学历史,根本原因可能是老母亲觉得当年高中背历史太枯燥乏味了,简直是痛苦的折磨。可以让娃在玩中学是多么舒心的一件事啊!
【凯叔讲故事破解版;凯叔讲故事破解版下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