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故事简短、列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更新:04-2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红色沃土的革命故事 列宁小学的石油工人

来源:铁人先锋

仲夏时节,满眼是绿。记者驱车穿行黄土高原的子午岭,来到长庆油田南梁采油作业区。听说这里有个叫雷昊的小伙子,是土生土长的南梁人,父母都曾在南梁镇上的列宁学校教书。雷昊退伍后也回到了南梁工作。

南梁,是一片红色沃土,也是雷昊的故乡。采访雷昊时已是傍晚,他刚忙完手头水井维修的活,一说起南梁精神的传承,他为记者讲起了从小听到大的革命故事。

南梁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是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并在血与火的革命中铸就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南梁因红色历史闻名,与红色故事一起流传的还有一所有着光荣历史的学校——华池县列宁学校,前身是列宁小学,是1934年由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创建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阳光雨露下成长,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我的父母都是列宁学校的老师,我是列宁学校的学生。小时候,除了基础文化课程,学校还有南梁腰鼓、红歌演唱、红色剪纸等课程。我和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这些课。”雷昊告诉记者。

“我的父亲叫雷玉祥,1959年生于华池县乔河乡,1985年在列宁学校任职,同时教授语文和历史两门课程。”提到父亲,雷昊打开了话匣子。在他印象中,父亲的穿着总是很规整,眼镜、衬衫、中山装。课堂上,每当讲到老一辈革命英雄的战斗故事,父亲总是充满激情。

早年的列宁学校,生活条件艰苦,碰到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父亲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垫付,还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一直坚持到退休。

雷昊告诉记者,南梁的娃娃都是听着革命英雄的战斗故事长大的。耳濡目染下,一颗投身军旅的种子埋在了雷昊的心中。

2004年,刚满20岁的雷昊从学校毕业后,光荣入伍。刚入伍时,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400米障碍训练。“那是对意志力的极大考验。每每累到精疲力尽想要放弃时,一想起父亲故事里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事迹,一股无名的劲头从心底涌了上来,再苦再累也能咬牙坚持。”雷昊说。

两年间,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雷昊都坚守在练兵场上。从列兵到上等兵,雷昊经历了部队生活的历练,淬火成钢,并连续两年被评选为优秀士兵。

2018年,雷昊脱下“迷彩绿”穿上“石油红”,复员回到长庆油田。雷昊的同事董正丰告诉记者,去年年末一个寒冷的冬夜,南梁突遇霜冻大雪,南梁变电所2#线发生电力故障,造成作业区大面积停电。雷昊一边与水电工程公司协调故障问题,一边带领几名同事徒步上山,逐杆逐点巡查设备,查找故障原因。“汗水与雪水浸湿了我们的红工服,我和另一位同事的体力有些透支,雷昊一左一右搀扶着我俩,在雪中艰难缓慢地行走,最终在凌晨4时成功解除故障,井区恢复生产。”董正丰回忆道。

现在,凭着决不轻言放弃的韧劲和拼劲,雷昊的电工手艺日益精湛。“我要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把我们的南梁精神传承下去!”雷昊说。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列宁的五件鲜为人知的事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撰文报道,尽管列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革命家之一,但有关列宁生平的一些事仍然笼罩在谜团之中,而有些事在历史圈子之外鲜为人知。

列宁诞辰150周年 © SPUTNIK .

从未发觉革命在迫近

不管听起来是多么地荒谬,这位苏联的“革命之父”没有期望在其生前看见革命在俄罗斯的发生。他在导致俄国君主制被推翻的二月革命前一个月还只是有一个愿景,即只有后代才会见证到社会主义革命。

他是一个可怜的地主

在列宁只有19岁时,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他不得不经营他家的庄园。但显然,他没有成为地主的天赋,因为他的管理收效甚微。在几位农民设法从他那儿偷走一匹马和两头牛之后,列宁放弃了家族庄园,将其出售并与家人搬到了另一个城市。

列宁尽管是无神论者仍在教堂成婚

尽管列宁至少从18岁起就宣告为无神论者,并且在意识形态上反对教会,但是他还是在一所教堂里成了婚。 1898年,他因进行革命活动而被多次流放中的一次威胁将让他与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分离,只有他们的婚姻在教堂里正式注册,她才可以陪伴在他身边。

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 SPUTNIK /

他有150多个别名

革命活动使得列宁不仅成为沙皇警察、而且是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当局的主要目标。为了避免被发现或被抓,他不得不使用一些别名、昵称和虚假的身份,但并不总是成功。据估计,他有大约150个别名,其中包括列宁。他的真名叫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

列宁在革命后幸免于三起暗杀

奇怪的是,列宁的活动从未造成他的生命在十月革命前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在苏联成立之后,他在短短的两年内幸免于三起暗杀企图。

列宁的小故事

列宁从小就是一个很有志向的孩子,在上中学时,老师曾经出了一道作文题目叫《人民美好的生活》,原意是想让学生们歌颂沙皇统治地美好制度。但是,列宁却在文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沙皇君主专制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工人农民悲惨的生活。作为校长的老师很为难,一方面是这篇文章行文流畅,文笔丰富。但是思想却与当局完全相反。于是,老师找他谈话:“你在文中写什么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呢?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列宁却坚定的说:“我们的社会就是存在这样的不公平啊!”面对现实,老师也没有批评的话了。面对着倔强的列宁,老师也只好作罢。

列宁还是一个坚定的实践家。他从学校毕业后,一开始从事着律师的职业,不过,他可不是维护那些掌握大权的贵族,反而是他常常不计报酬地给普通民众争取权利。有一次,他去一个庄园与朋友聚会,庄园所在地需要经过一条河,就是俄国著名的伏尔加河,那时河上还没有桥,所以,附近一些村民就做起了船运生意。一个叫阿烈菲也夫的商人也看好河上运输的生意。于是他与地方长官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承租伏尔加河上的港口--萨马拉,垄断了河上的运输,不允许其他船只在河上做生意。如果谁胆敢违反规定,谁就会受到他的报复。

列宁这天来到码头,一开始准备坐阿烈菲也夫的大轮船,但是船家说;"30人以上才能开船,需要等候。”列宁左等右等,怎么也等不上,他就叫不远处的小船。谁知小船的船夫却害怕地摆摆手,拒绝了,列宁说:不要怕,我会让他尝尝做这件事的苦果。“当然,那天的结局就是小船被半道截了回来,船夫还挨了打。

那么接下来,列宁是怎么做的呢?作为律师的他,把阿烈菲也夫告上了法庭。一开始等了两个月都没等上个开庭的日期,于是,列宁说,如果不能明确日期,就要将这件事告到更高一级的法院了。法官没办法,只好开庭,在众人的审判之下,判阿烈菲也夫一个月的监禁。

一直深受压迫的贫民船夫们高兴极了,纷纷拍手叫好。

列宁还是一个学习力非常强的人。因为他总是和掌权的大官作对,反对沙皇的残暴统治,他多次被流放,监禁。但是,无论生活条件多么恶劣,却从来没有动摇他学习的念头。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本叫《资本论》的书,他被作者马克思的精神和哲学所震撼,他开始认真专研,做了大量笔记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本身的现实情况,不断摸索黑暗社会的出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列宁的思想越来越成熟,理论也越来越清晰。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放弃组织推翻沙皇统治的决心和行动。大量的追随者加入进来。他一边小心谨慎地通过创办报纸传达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给工人做演讲,启发大家,帮助大家认清楚沙皇统治的腐朽和剥削百姓的真实面目。为此,他一次次地被捕,被流放。

有一次,他被关到了一个阴暗潮湿的牢房,却仍然阻止不了他发展革命。为了便于将自己的思想传达出去,他想了一个办法。将面包做成墨水瓶的样子,然后把牛奶倒在里面,然后拿树枝沾着牛奶写字,因为这样写上去的字轻易不会被发现,只有通过火烤字才能显现。可是,监狱里巡逻的人来来回回,一不小心就会被抓到。但是,没关系,只要被看到他在写东西,他就会立马拿起“墨水瓶”一口吃掉。那些看管的人也就以为他是在吃东西,从来没有发现他是拿那个“墨水瓶”写字。有一天,他偷偷地对战友说:“我今天吃了6个墨水瓶。”

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勤奋,忧国忧民的列宁,最后终于带着俄国受压迫的百姓冲出了一条新生活之路。

在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带领下,工人阶级发动了十月革命,将沙皇居住的冬宫包围了起来,一举打败了沙皇军队和压迫百姓的政府。从此,苏维埃政权建立。这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这一切都离不开列宁的引导和努力。

【列宁的故事简短、列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列宁的故事简介 列宁的故事简短 下一篇:列宁的故事视频(列宁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