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有3大败笔:错信了一个人,小看了一个人,高估一个人
断了吴钩真可恨,哪堪壮志东流!登临绝顶尚无羞,辞犹为景赋,独忘众生忧。——《临江仙》
刘备是三国中少有的枭雄人物,他的眼光非常独到,能够看清并合理分配一些人才,所以他才成就了一番大业。
然而,刘备也曾错误地判断了三个人,以至于给自己的创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最后一次,更是让蜀国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中兴汉室的大业。
那么,这三个人是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在《三国演义》中,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刘备的人生更显得传奇。他原本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靠着一双慧眼,认识了关羽和张飞两兄弟。
袁绍组织18路诸侯反对董卓的时候,刘备三人又在汜水关一战成名,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只是,刘关张三人虽然勇猛,但是却缺少一个“好管家”。因此,在诸多的军阀之中,他一直流离失所,没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直至来到新野,刘备从隆重请出了诸葛亮,在诸葛亮规划的宏伟蓝图之下,刘备才算是有了一个大方向,事业蒸蒸日上。
赤壁之战中,他先是击败了曹操,随后又从孙权的手中借来了荆州,并且以荆州为跳板,入主巴蜀之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
只是,正当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背离了《隆中对》中“孙刘联盟”的战略,擅自发动了对孙权的战争。
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的七十万大军皆被消耗殆尽,蜀国十几年积累的实力耗费一空,“复兴汉室”成为了空谈。
临终之前,刘备来到了白帝城,在那里他向诸葛亮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不可以的话,你就取而代之吧!”不久后,刘备便去世了。
回首刘备的一生,他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三个非常难重要的品质。其一,刘备会哭,哭来了关羽、张飞,哭来了诸葛亮,哭来了天下百姓的归心。
其二,刘备会借势,创业前期,他借助“汉室宗亲”的称号,笼络了不少名誉。创业中期,他又借助东吴的威势,以荆州为跳板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其三,刘备的眼光非常毒辣,他看人一向很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诸葛亮、庞统等军事奇才,并且将这些人放到了合适的地方。
不过,有一句俗话说得好:“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即使刘备的眼光毒辣,他也看错过人,从而导致了自己大业的受阻,甚至于失败。
众所周知,在刘备创业前期,他其实有一块立足之地,此地便是徐州。当时,徐州牧陶谦执意要让出徐州给刘备,刘备再三推辞后,还是接受了。
后来,吕布与曹操发生了战争,前者被后者打得狼狈逃窜。此时,吕布便投靠了徐州的刘备,而刘备也想要笼络这个天下第一猛将。
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奈何,吕布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趁着刘备外出打仗的时候,趁机占据了徐州。
当时,要不是糜竺及时出现帮忙,估计刘备就丧命荒野了。因此,当曹操打下徐州,并且活捉吕布之后,吕布想要投靠曹操,刘备劝阻了这件事情,由此吕布身死道消。
可以说,在刘备识人的记录上,吕布是他第一个看错的人。也或许是刘备太想当然了,以为自己的仁义能够换来吕布的真心,结果却事与愿违。
刘备第二个看错的人便是刘琮,并不是说刘琮有多么厉害,也并不是说刘琮背叛了刘备,而是刘备过于忽视他的存在了,差点就酿出大错。
刘琮本是刘表的儿子,平时痴迷于酒色财气、贪图享乐,对于这样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刘备根本就没有看在眼里。
只是,当刘表去世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结果,刘琮直接就怂了,一兵未发便向曹操投降了,以至于新野的刘备岌岌可危。
当时,若不是刘备已经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力劝刘备放弃新野,远渡江夏与刘表另一个儿子的大军汇合,估计在新野他就被曹操给消灭了。
在那时,估计刘备也没有想到,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刘琮居然会投降得那么干脆。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来,在创业的过程中,任何的小人物、小事情都不能忽视,否则为时晚矣。
看到这个标题,想必很多人就会猜到那个兄弟是谁了,这个人便是关羽关二爷。自温酒斩华雄以来,三国中的许多人,对关羽都非常高看。
甚至于,刘备也认为这个二弟身上毫无弱点,以他的能力镇守荆州,不仅能够安定巴蜀的东路,而且还能够向北扩充地盘。
可惜的是,刘备太高估关羽了,以至于酿成了不可弥补的大祸。我们都知道,关羽什么都好,就是心气太高,自吕布死后看谁都是“匹夫”。
正因为如此,当孙权替儿子向关羽提亲的时候,关羽怒骂孙权是狗,直接导致了孙刘联盟的中断,孙曹联盟悄悄建立。
不久之后,趁着关羽攻打樊城、襄阳的时候,东吴的吕蒙趁机偷袭了荆州,导致关羽失去了后方的大本营,最终被东吴抓获,并且身首异处。
关羽被杀之后,刘备愤怒之下向东吴发兵,背离了诸葛亮在隆中制定的“孙刘联盟”的战略,结果兵败夷陵、身死道消。
事情到此依然还不算完,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巴蜀的北部多山,而荆州一带极尽水利,优劣高下立见分晓。
因为荆州的丢失,蜀国在北伐的时候,只能从北部向魏国发动进攻,而不能以荆州为跳板,所以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铩羽而归。
如果当年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那么,刘备以及那几十万大军也不会覆灭。多年之后,巴蜀从北方、荆州等两地发动北伐魏国的战斗,或许能够取得胜利。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错信吕布、忽视刘琮时,上天已经给了刘备两次机会,而高估关羽则成为了他覆灭的转折点。
不过,即使刘备在三国中期便去世了,但是他能凭借白手起家,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地位足以比肩曹操、孙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三大错:错睡一人,错放一人,错托一人,这三人都是谁?
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雄才大略,经过几十年的逐鹿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二,奠定了曹魏江山。然而,曹操一生却犯了三大错,错睡一人,错放一人,错托一人,导致自己的长子、侄儿、爱将身死,蜀汉建立,曹魏江山丢失,这三人都是谁?
错睡一人:邹氏
曹操是一个英雄,爱美人,即使这个美人结过婚,也不嫌弃。他在宛城之战中,逼降军阀张绣,进驻宛城。曹操在宛城中,寻找有姿色的美女,手下给推荐了张绣的婶娘邹氏(张济之妻),并将她带到了曹操面前。曹操虽然妻妾无数,但是见到风韵犹存的邹氏后,两眼放光,腿也迈不动了,被她深深迷住了。邹氏早年死了丈夫张济,现在张绣又归降了曹操,她无计可施,只能屈从曹操。
张绣听说自己婶娘被曹操霸占之后,顿时火冒三丈,召集手下军师贾诩,大将胡车儿商议对策。贾诩献计夜袭曹操,定下万无一失的计策。这一天夜里,曹操突然遭到张绣军队袭击,惊慌失措,在大将典韦、侄儿曹安民和长子曹昂的掩护下,侥幸逃出生天。曹操犯的第一错,错睡了邹氏,损失了大将典韦,还有长子,侄儿等人。
错放一人:刘备
许多人认为曹操错放的人是关羽,实则不然,他真正错放的人是刘备。关羽只是刘备手下一员大将,不会影响大局,而刘备却是一个主公,还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枭雄。
当时徐州被吕布巧取豪夺,刘备为重新夺回徐州,于是投靠曹操,在曹操大军的帮助下,将吕布围困在下邳,不久将其生擒活捉。曹操占据徐州后,并没有将徐州还给刘备,而是将刘备带到了京城,并上表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曹操这样做,表面上是想重用刘备,让其到京城发展,实际上,他将刘备放在身边,为了更好地控制刘备。曹操和刘备两人“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连关羽和张飞都有点嫉妒了。
然而,刘备却没有被曹操的诚心打动,和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时刻想着推翻曹操,恢复汉室江山。在袁术称帝失败逃走的时候,刘备向曹操请令,带领大军拦截,趁机脱离曹操的手掌心,占据徐州,再次崛起。此后,刘备犹如鱼入大海,披荆斩棘,多次起落后,最后占据荆州、益州、汉中三地,称汉中王、称帝,和曹魏、东吴三足鼎立。
曹操错放刘备拦截袁术,使刘备建立蜀汉,与曹魏争夺天下。
错托一人:司马懿
曹操错托的人是“冢虎”司马懿。司马懿是曹操礼贤下士,三番四次征召而来的股肱之臣。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托孤重臣司马懿受命管理丧葬等事情,将曹操梓宫送回到邺城,内外肃然,辅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得到曹丕重用。
《晋书·宣帝纪》: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时,司马懿再一次成为托孤大臣,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辅佐年幼的魏明帝曹叡。公元239年,司马懿再次成为辅政大臣,和大将军曹爽,一同辅佐小皇帝曹芳。
有人认为司马懿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人,三次托孤,是值得信赖的忠臣。如果没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是一个比肩诸葛亮的大忠臣。然而,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大将军曹爽三族,架空魏帝曹芳。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成为大权臣,他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江山。司马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结语
一代枭雄曹操,慧眼识人,却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错睡了邹氏,损失了长子、侄儿、大将,第二个错误,错放刘备,使其建立蜀汉,与曹魏、东吴三足鼎立,第三个错误,错托孤司马懿,而司马懿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架空魏帝,司马家族也夺取了曹家江山。
(本文参考《三国志》、《晋书·宣帝纪》)
【刘备一生错用三人(刘备一生错用三人马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