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陈欧沉浮创业深海
雷帝网 乐天 4月8日报道
“我没法容忍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对我来讲,平庸就是失败。”在聚美优品CEO陈欧的人生字典里,不存在“平庸”这个词语。
2017年,陈欧完成了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在他看来,收购街电不仅仅是因为其拥有百亿级市场前景,更深层原因是,能够奠定聚美优品的转型之路。
不甘平庸
2009年,年仅26岁的陈欧在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后,便回到国内创业。此前,他拒绝了一切传统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一心扎进了互联网创业深海,显然,在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绝对不是陈欧想要的。
经过前期的调研与洞察,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垂直美妆领域就是个新大陆。
2010年,美妆垂直电商聚美优品正式上线。上线后,销售业绩出人意料地好,不到5个月注册用户突破10万,接连获得真格基金和红杉资本的投资。
据红杉投资经理陈曲所回忆,是陈欧的蓬勃之气打动了他,“当时他就站在一个堆满了纸箱子的仓库里,整个人和这个环境有一种巨大的反差,但他好像毫不在意这种反差。你就觉得,这人一定是个somebody。”
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在烧钱如流水的电商行业,陈欧用1300万的融资打造了“神话”般的开篇,2014年5月,聚美优品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陈欧也成为美国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CEO。
同一年,阿里巴巴在双11当天完成571亿元交易额,京东也在发力渠道下沉和国际化战略,垂直电商的逼近,让陈欧清楚的意识到,未来留给聚美优品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少,势必要寻找一条新航道,而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新的航向
陈欧曾说过,如果不当公司CEO,可能会去买艘船当船长,环游世界。可没人能想到,陈欧在商海中寻觅的新航道,竟然是共享充电宝。
2017年,聚美优品完成了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业内人士纷纷质疑陈欧“不务正业”,对此,陈欧没有多做回应,一心开拓新业务。一年后,街电领跑共享充电宝行业,陈欧用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商业眼光还不错,但接下来一系列的“客观”因素,才是陈欧真正要面临的挑战。
2019年8月,美团传出“将在全国大规模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的消息。这不是美团首次尝试开启共享充电宝项目,早在“百电大战”的2017年,美团就曾在石家庄、青岛等地开展过小规模测试。这次,美团将正式、大规模进军共享充电宝领域。
同年12月,共享充电宝品牌怪兽充电宣布获得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元C轮融资,并表示资金将大部分用于场景拓展。
在行业挑战外,陈欧还要为困扰自己许久的“股价”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2020年2月25日晚间,聚美优品宣布私有化最终方案达成,聚美优品或最快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私有化。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聚美优品私有化的最终目的,或是为摆脱股价对新业务发展的制约。
从上市到退市,信奉“平庸就是失败”的陈欧,凭借敏感的商业嗅觉依然继续着自己的航行。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从都市白领到乡村果农,解码“千亿快递”女孩背后的乡村创业故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对于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的返乡创业女孩张富熔而言,2021年12月8日这一天本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这天上午9时左右,一则简短的消息却让她和她的家乡眉山瞬间爆红网络。
这天上午9时03分,随着国家邮政局数据监测大屏滚动的数字突破1000亿,中国快递年度第1000亿个包裹也由此诞生,刚刚发出一箱爱媛柑橘的张富熔幸运地成为了中国“千亿快递”的发出人,此举旋即引发社会的关注。
“感觉真的好荣幸!”12月9日上午,当记者联系到张富熔时,她正在正山口村快递超市寄快递,她告诉记者,能够荣幸成为第1000亿件快件的“锦鲤”,算是对自己回村创业的鼓励,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网销农产品,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决心。
都市白领返乡种地 她用互联网打开柑橘销售一扇窗
正山口村地处眉山市西北部,距离眉山市区二十多公里,这里平时鲜有外人至,到了秋冬季节才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采摘柑橘,要么直接把货卖给外地来的批发商,要么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柑橘是村民们一年到头的主要收入来源。
张富熔的家就在这里,一栋南北走向的普通农村平房,前面有个小院,种了些自己家吃的蔬菜,养了几十只鸡,房前屋后,是遍地的柑橘树,她便是每天在这里,通过互联网销售家里和村里的爱媛柑橘,然后通过村里的快递站寄往全国各地。
以前,村民们寄柑橘都是骑三轮车到10公里以外的镇上,费时费力、十分不便。今年7月份,在眉山市邮政局管理局的支持下,正山口村和中通等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合作,利用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的闲置公有资产开设了一家快递公共服务站,解决了村民们日常的收、寄快递需求,也为村里盛产的爱媛柑橘、耙耙柑等名优特产出村搭起了桥梁。
几乎在快递站成立的同一时间,张富熔放弃了城里的工作,选择回到家里创业。“我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外资企业做过数据分析,在成都宽窄巷子开过民宿,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里。”张富熔说,自己家里种的3亩爱媛柑橘今年第一次结果,但父亲告诉她今年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爱媛柑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疫情影响,流通受阻,村里的柑橘大多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批发商。”看到村里有了快递服务站,张富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朋友圈、社交群内转发,并开设了个网店,帮着家里销售爱媛柑橘。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客户们对她家的爱媛柑橘赞不绝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便将自家3亩地的3000多斤爱媛柑橘销售一空。亲戚邻里听说后,纷纷找上门来请她帮忙,“我就帮着她们卖,价格比卖给批发商翻了一倍多。”
在张富熔看来,快递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之中通给了村里的快递站优惠的价格政策,发货成本比镇上更便宜,为她的网销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一个月的收入比在城里上班高多了。”和许多一心想往大城市发展的农村青年相反,张富熔觉得自己更适合农村,“我不适合职场压抑的氛围,只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正是这份看起来有点“任性”的想法,促使她选择回村网销创业,碰巧抓住了快递进村的大好机遇,创业不久便取得了小小的成绩。
快递网络助力 这里把柑橘树变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事实上,在享受晚熟柑橘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美誉的眉山,像张富熔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还有不少,依托互联网和完善的乡村快递服务,他们在解决了自家柑橘销售难题的同时,更带动了乡村现代农业的崛起和勃兴。
近年来,眉山市立足独有资源禀赋,以培育“味在眉山”千亿产业为抓手,奋力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先行市,特别是依托四川盆地独特气候和良好生态,眉山确定了“不与两湖抢早、不与赣南争中”的柑橘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晚熟柑橘产业。
目前,眉山已有5个区县将柑橘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5万亩,其中晚熟柑橘达88万亩,柑橘万亩以上乡镇35个。
有了好产品,还要有一条好销路。在眉山晚熟柑橘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一条覆盖当地全域乡村的快递物流网络也在紧密地编制。
眉山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支持全市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帮助地方农产品拓宽销路,近年来,邮政部门在当地积极开展了快递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当地实现了快递进村渠道通达的全覆盖,基本实现快递服务到村,并建成邮快合作网点294个,快快合作等其他合作网点216个,今年1至10月份,眉山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9338.84万件,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36.38%。
伴随着快递服务网络的全面构建,眉山的柑橘销售渠道也不断增多,2020年,全市整体柑橘产值也达到115亿元,并让全市100多万柑橘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增收超过了一万元。
“再过几天,村里的耙耙柑就成熟了,到时候我还是会继续在网上帮大家销售。”张富熔自信满满地说,有了一千亿件的幸运加持,对这条路更有信心了。在她看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寄递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只要自己足够勤奋努力,一定能够在农村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图据眉山市委宣传部)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5个有趣创业小故事
创业小故事1:寂寞变成好生意
2007年,有个叫郭家齐的小伙子坐在台北车站前的星巴克。窗外人人擦肩而过,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相遇。突然,他像被苹果打到头:如果有个网站让大家记录今天去了哪里,也许回家上网,会发现彼此下午3点曾在同一个地方。
一个月后,他开始架设想象中的网站。这个命名为“地图日记”的网站有点像群体博客,他与“谷歌地图”合作,以地图为主轴,网友依照不同的地点写上日记、放上照片。例如,你在这个网站上输入你家住址,会出现你家地图,并有住在周遭网友的文章。不用说,这个网站拉近了都市里冰冷疏离的邻里关系。不到一年,网站每天便拥有数十万浏览流量,每月广告营收十几万元。
【创业感悟】:这世上觉得寂寞的人大有人在,可不是每个寂寞的人都能像牛顿一样被苹果砸到,然后顿悟了。这位仁兄很牛,寂寞了没去把妹,而是把寂寞变成了一门生意。你能吗?
创业小故事2:这份报纸只为你服务
英国有一个名叫丽贝卡的23岁女孩,她创办了英国首家个性化报社——“你上报了”有限公司。在这张“私人报纸”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报纸上所登的那些肩负着社会道义的传统新闻,而是纯粹属于个人的消息。客户们不仅能把名字等个人信息刊登在报纸上,还能把个人的新闻故事、照片登在头版头条。除了有圣诞节、生日庆祝等普通主题,更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搞怪内容。
这种“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能吸引年轻人,帮普通人轻松实现明星梦想”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目前,该公司每周能印刷出一万份客户们预订的报纸,月营业额达到了45000英镑。
【创业感悟】:这些年纸媒日渐没落,但这个英国女孩的点子着实够巧,把公众的报纸变个人的报纸,并且一炮而红。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标新立异,这种近于“反叛”的思路,实在对口!
创业小故事3: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有一位17岁的少年来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队伍,可看到金子没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蛮,他很害怕。这时,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干活口渴难熬,就挖了一条沟,将远处的河水引来,经过三次过滤变成清水,然后卖给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险,卖水却十分保险。他很快就赚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乡办起了罐头厂。
这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食品大王的亚尔默。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不断产生创意,发现新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什么,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创业感悟】:一件事许多人在做,即使看起来利润非常可观,也要慎重介入。创业也是如此,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创业小故事4:专注是金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专门研发哨子,最贵的哨子卖了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于该厂。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哨子的种类达到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
【创业感悟】:许多国人去小日本采购产品,看重的就是质量好。但质量好的背后,则是日本人普遍存在的一种专注的匠心精神。也正因为此,现在小米、华为等一窝蜂地学习“匠心”。创业做产品一定得专注,这没得商量。
创业小故事5: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时,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我的成功都看得十分自然和顺理成章。时刻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我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我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之后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正因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正因上帝赋予你的时刻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创业感悟】:其实不光是当时的韩国人,许多中国人一样存在把取得成功的困难过分夸大的嫌疑。这跟小马过河一个理儿,是深是浅一试便知。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做,并且全力以赴。
【创业小故事短篇,创业小故事及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