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考生求学故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这是最初梦想
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在近日由中国残联举办的“我来北京上大学”2021年残疾大学新生邀访·倾听座谈会上,会场上很多人都在担心北航学生代表邢益凡的身体状态。由于身患渐冻症,即便坐着都要耗尽全力,几分钟的发言过程,父亲邢大成全程双手托举儿子的头部,让他可以勉强看见发言稿上的文字。
今年高考,邢益凡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试验班(信息类)录取。但求学这一路,生活、出行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放在像邢益凡一样的残障考生身上,要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想运用所学,为我国宇航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18岁的邢益凡,体重只有18公斤。由于无法长期久坐,言毕后,父亲推着轮椅带着他提前离开了会场。
邢益凡正在发言(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越来越多残疾人走进大学校园 也为高校教育带来新思考
实际上,邢益凡的故事是近年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人数明显扩大,特别是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专业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多。一组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人数为57477人,相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0.11%。
这一录取数据的不断增长,也源于如今多部门为残障考生提供的便利。
邢益凡的到来,给学校带来新的思考。目前,邢益凡除了眼珠能够自由转动,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处于无力状态,不能正常坐立,甚至连翻书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学校在推进特殊教育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王宝会告诉记者,他们为其提供了物质方面的便利和关怀,准备了最好的寝室,独立卫浴,全套的生活电器;在学业方面,动员很多同学一起来帮助他。“在学习上,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导学小组、爱心小组去关注他的学习。”王宝会说到。
即使坐着就要用尽浑身的力气,但邢益凡仍会经常畅想,“太空没重力,我就和别人一样了,可以在太空中自由翱翔”。初中时,他听说了霍金的故事,便立志要做中国的“霍金”。王宝会说:“北航在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有很多积累,它改变了我们普通孩子的学习方式,我们能不能用机器人的方式去助力他的生活和学习。”他还鼓励邢益凡参与到项目的研发。
邢益凡的同学们还建立了志愿小组,主动承担接送邢益凡上下课、打饭等工作。就在国庆期间,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览圆明园活动,变得越来越开朗。
他说,最初梦想像其他小朋友小伙伴们一样,能跑,能跳,能去看看祖国美丽的山河,大好风光,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现在,我的梦想变成了理想,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帮助自己站起来,走起来。”邢益凡期待着。
刘翰文为大家表演才艺(央广网发 中国残联供图)
盲生圆梦北大:申请高考便利获独立考场、可阅读大字卷
随着我国残疾人教育的进步,特别是通过实施残疾人参加高考合理便利措施,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这一点,坐在邢益凡旁边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刘翰文感触颇深。
刘翰文的视力只有0.08,并且无法矫正。但是他的父母从来没有让他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甚至没有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学校。
在日常学习中,他与其他盲生一样面临巨大挑战。“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看书和写字保持正常距离,我必须尽可能贴近书本,基本在5公分左右。”他与记者分享,那时只能用一只看近处稍微好些的眼睛来读和写,脖子累了,就用下巴支撑在桌子上缓解一下颈椎的疲劳。
他觉得,通过高考拓宽了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的认识。
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为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提供盲文和大字号试卷、延长考试时间、英语听力免考等合理便利,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次高考,刘翰文也申请了高考便利。疫情下开启评残的“绿色通道”,仅仅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赶在高考报名结束的前一天,海淀区残联给刘翰文母亲打来电话,告知已经通过了残疾证审批环节,可以在高考报名系统填入残疾证号码,这样他也顺利完成了申请高考便利的初始报名申请。
在一个人的独立考场,阅读着大字卷中的高考题目,刘翰文感受到了视觉上的清晰与轻松。”领悟到了社会公平的意义。”他说到。
最终,刘翰文取得了687分的成绩,并被北大元培学院录取,出于对哲学的兴趣,刘翰文选择了元培学院PPE方向。他解释称,“比我年龄小的孩子存在视力问题,很多人去学了盲人按摩,我的经历希望为其他盲人孩子提供一个借鉴,他们的人生方向选择不仅一种,不要受思维惯性的影响。”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门前,一名工作人员用学校提供的轮椅护送考生(图片来源:CFP)
官方发声:“十四五”期间将完善残疾人单考单招政策
并不是所有的残障考生都会像邢益凡、刘翰文一样幸运,一些残疾考生求学、就业面较窄、就业层次偏低。
不过,目前多部门正在积极推进高等融合教育工作。“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教育部在四川大学、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6所高校开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这6所试点高校在残疾学生招生录取、学习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积累了好的经验。
同时,中国残联将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据介绍,残疾大学毕业生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的重点。近几年,许多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北京、上 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录用残疾人公务员实现突破,全国每年安置残疾人公务员超过100人。
另据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十四五”期间,还将进一步强化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加强高校无障碍和专业支持体系建设。配合教育部等部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力量完善残疾人单考单招政策。
"还将推动相关部门完善职业资格考试政策,"据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放宽残疾人入职门槛。另外,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积极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招录残疾人,持续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小米辣丨这个初中生正当防卫案例,让社会反击霸凌的底气更足了
来源:【海报新闻】
主播 李金珊
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中,一起初中生江某某正当防卫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是对受害者江某某的公正裁决,更是对所有受欺凌者的一次强烈声援,它让我们明白,法律不会向任何形式的霸凌低头。
江某某,一个普通的初二学生,因春游时与女同学聊天而遭到同学的嫉妒和欺凌。在遭受多次殴打和威胁后,他不得不携带折叠刀以保护自己。在厕所被多人围攻时,他勇敢地掏出刀进行反击,最终导致了施暴者中的两人重伤,一人轻微伤。
法院的最终判决,是对江某某行为的认可,也是对所有受欺凌者的鼓励,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的力量,有了反击霸凌的底气。它告诉我们,当我们遭遇霸凌时,不要害怕,不要退缩,要勇敢地站出来。只要我们是在保护自己,是在反抗那些不法的侵害,我们就有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文/李兆辉)
视频加载中...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初中教育故事案例、初中教育教学小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