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文化 | 凉州贤孝《二郎神劈山救母》考证与赏析
编者按:《二郎神劈山救母》是一部神话类的作品。与凡人一样,在神仙的世界中同样有孝子的故事,二郎神劈山救母就是其中之一。
在凉州贤孝中,《二郎神劈山救母》是一部神话类的作品。与凡人一样,在神仙的世界中同样有孝子的故事,二郎神劈山救母就是其中之一。
二郎神,是道教和民间信仰中一位重要的神仙。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何人,众说纷纭,常见的有三种说法。
凉州贤孝省级传承人王月
第一种说法,二郎神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的二儿子,也就是李二郎。李冰带领民众修建了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其次子“二郎”在水利工程中立了大功,因而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
第二种说法,二郎神是隋代的道家人物赵昱。赵昱本来隐居青城山学道,隋末拜为四川嘉州太守。当时一条蛟龙兴风作浪,为害地方。赵昱手持钢刀,跳入水中与蛟龙大战,最终斩杀了蛟龙,为民除害,因而民众奉为神灵。后来赵昱辞官隐去,不知所踪。但在嘉陵江涨水成灾时,赵昱几度“显神”解救民众。唐朝唐太宗封其为神勇大将军,在灌江口为其立庙。唐玄宗遭遇安史之乱逃难到四川时,又封其为赤城王。
第三种说法,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二郎神杨戬了。在历史上,有真实人物杨戬,是宋代宋徽宗赵佶时期的大宦官,大奸臣。但这个杨戬与二郎神没有关系。民间二郎神的形象,主要来自明代的两部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二郎宝卷》。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中,二郎神的形象,有第三只天眼,三尖两刃枪,哮天犬,七十二变化等典型标签。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杨戬虽贵为玉皇大帝的外甥,但十分逍遥洒脱,“听调不听宣”,手下有梅山六兄弟和哮天犬跟随,手下还有一千二百草头神,可以说兵强马壮。二郎神曾经劈山救母,弹打凤凰,力诛八怪,梅山结义。关于其母亲,小说借孙悟空之口点明:当年玉皇大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二郎神本领高强,与孙悟空大战,丝毫不落下风。
在《封神演义》中,杨戬是根据二郎神原型创作的文学形象,是姜子牙的得力助手,堪称西岐第一大将。杨戬辅佐周武王伐纣,有勇有谋,功勋卓著。杨戬的师父是玉鼎真人,有八九玄功,也即七十二变化,还有无穷妙道,天眼,九转玄功,纵地金光,天罚神雷等功法,更有金刚不坏之身,抗打击能力超强,可以说是攻防兼备。
在明代嘉靖年间无名氏所作的《二郎宝卷》中,讲述了二郎神的出身和劈山救母的故事。确州城的书生杨天佑本是金童临凡,天宫中的云华仙女偷下凡间,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了二郎神。云华仙女因为违犯天条,被玉帝派人压在太山之下。有趣的是,将云华仙女压在太山之下的竟然是孙行者孙悟空。后来,二郎神在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之下,劈山救出了母亲,并将孙行者压在了山下。这个故事版本早于《西游记》,其中孙行者与二郎神的恩怨非常独特。故事中,山的名字叫太山,但后来的说法一般为桃山。
提到劈山救母,广为人知的除了二郎神劈山救母,还有沉香劈山救母。在《新编说唱宝莲灯华山救母全传》中,二郎神杨戬成了保守专横的负面形象。汉代的士子刘向,字彦昌,在赴京赶考的途中,遇到了在华山修行的三圣母。三圣母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也是杨戬的亲妹妹。刘彦昌与三圣母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成婚之后,三圣母有孕在身,但刘彦昌考期将近,无奈离开,临别之时赠给三圣母祖传沉香,约定生子之后就以沉香为名。刘彦昌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而三圣母私嫁凡人之事却被哥哥二郎神发现,二郎神因为妹妹触犯天条,执意要押解其上天接受惩罚。三圣母因为有法宝宝莲灯护身,二郎神一时无可奈何。后来,二郎神派遣哮天犬偷走了宝莲灯,将三圣母压在了华山下的黑云洞中接受惩罚。三圣母生下沉香,偷偷托付夜叉将儿子送给刘彦昌抚养长大。
沉香长大后,得知身世,立志要救回母亲。沉香寻访到一位大仙,学得一身本领,并获赠一柄萱花神斧。沉香与舅舅二郎神大战一番,最终打败了二郎神,夺回了宝莲灯。沉香用萱花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饱受磨难的母亲,与父亲刘彦昌团圆。
说来也是天意弄人,二郎神杨戬自己就是天条戒律的受害者,因为母亲触犯天条,母子分离,最终斧劈太山,救回母亲。当遇到妹妹触犯天条,私配凡人,摇身就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将妹妹压在华山之下,直到外甥沉香斧劈华山,才救回母亲。
当我们理清二郎神的神话故事之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凉州贤孝《二郎神劈山救母》。这部作品,以凉州贤孝惯用的诗条对句作为开篇词,“天连地来地连天,龙连的大海虎连的山。大佛爷手指的麦脐山,老君爷连的是煤炭山。……”开篇词之后,介绍了二郎神的相貌特征,主要引用了《西游记》中的诗句和故事。
接下来,讲述了二郎神的第一个故事:银弹打凤凰,这个故事聊聊几笔带过,没有细述。之后讲述的是二郎神的第二个故事,担山赶太阳。这个神话故事,与后羿射日有类似的地方,又有夸父逐日的影子。当时天上有十三个太阳作乱,二郎神拿起三尖两刃枪,挑起两座大山就追赶太阳,追上一个太阳,就用一座大山压住。追到最后,只剩下两个太阳。一个藏身到海里,只有到夜晚才敢露面,就成了月亮。另一个被二郎神抓个正着,正要用大山压住,却被师父阻拦,因为老百姓需要一个太阳来获得光和热。二郎遵从师命,把仅存的太阳放回了天空。
二郎神立了大功,其舅舅玉帝就宴请他答谢。二郎神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睡觉之时却梦见了自己的亲娘。醒来之后,就追问玉帝生母之事,玉帝让二郎神去王母娘娘处问询。王母娘娘讲明了原委,原来二郎神的母亲云华仙女私配凡人杨天佑生下了二郎神,因为触犯天条,被镇压在桃山之下。王母指点二郎神,到天庭宝库拿到开山宝斧,才能劈山救出母亲。
二郎神来到宝库,却发现开山神斧已经下界为妖,便趁势下界降妖。开山斧化成妖怪,在人间占据斧王庙,每天要吃一个活人,强逼村民每天送人。二郎神施展法术,用冰雹冷弹把妖怪赶回斧王庙,然后变化成一个小孩,在斧王庙引诱妖怪来吃,哮天犬咬伤了妖怪,最终妖怪显出原形,恢复成了开山神斧。
二郎神拿到开山神斧,马上赶到桃山,一斧劈开了桃山,母子终于相见,二郎神背着母亲回到了确州城。母子在确州找到了杨天佑,一家三口得以团圆。父母过上人间的夫妻生活,杨二郎则回到灌口继续当他的神仙。
贤孝作品的最后,交代清楚劈山救母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一孝”便结束了,结束语相对简短。
作者简介: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硕士,挚爱凉州文化,致力于凉州贤孝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戏曲故事:劈山救母
我国境内,有五座大山,古人称为“五岳”。这五岳之中的西岳华山,周圍数百里,諸峰相連,高入云霄;林木阴森,气势雄偉。
华山的中峰叫做蓮花峰。蓮花峰上有一座西岳圣庙。庙里的华山圣母殿,供的是华山三圣母娘娘。
三圣母娘娘有一盞“宝蓮灯”,神光万丈,不怕雨打风吹。圣母为神仁慈,时常不辞劳苦,用那神灯,指引入山迷路的人。
这一天,东海龙王摆下了盛筵,約請华山众仙。三圣母就率領了大小仙官和侍女灵芝,离开西岳,前往水晶宫。
书生刘彦昌进京赶考,正在这天路过华山。他來到山上,天气已晚,四面不見人家,只見一座圣庙,心想,且到庙中去借宿一宵。
刘彥昌进了大殿,看見三圣母的塑象,容貌如真,美艷无比;刘彥昌看了不觉出起神來。
刘彦昌心想,圣母娘娘的容貌真是世間少有。想着,就在墙上題詩一首,述説自己爱慕的心情。
她們又看見了墙上的詩。圣母娘娘心想这首詩一定是睡在神龛前的那人写的,不由低头寻思。
灵芝看見詩句,認为是有意侮辱圣母娘娘,大怒之下,举起劍來就向神龕走去。圣母娘娘連忙扯住。灵芝觉得圣母娘娘今日情緒和往常有些不同,也就楞住了。
第二天,刘彦昌睡醒,将出殿門,忽然想起昨夜题的詩句,不由回头又对圣母象望了望。圣母娘娘和灵芝又在殿中显现;灵芝只是打量着圣母的面色和心情。
这时山中忽然起了大霧。四面狼嗥虎嘯之声,傳进殿來。圣母娘娘想起了那单身行路的书生,未免有点替他担心。
刘彦昌路逢大霧,寸步难行。不料山中偏又窜出一只老虎,迎面扑來,吓得他轉身就逃。
刘彥昌逃了几步就暈倒在地。正当危險的时候,宝蓮灯的神光照射了过來,立刻云消霧散,老虎也受惊逃走。
圣母娘娘見刘彥昌昏迷,命灵芝过去将他唤醒。刘彦昌漸漸甦醒,他看見圣母娘娘和灵芝,心中倒有些不解。
灵芝告訴刘彥昌,是圣母娘娘赶走猛虎前來救他。刘彥昌才曉得來的是圣母娘娘,立刻上前,拜謝活命之恩。圣母娘娘想起了墙上的題詩,一时倒觉得无話可答。
刘彥昌因昨夜在墙上題詩,深恐娘娘見罪。誰知灵芝却告訴他,娘娘幷无見罪之意。
灵芝看出了圣母娘娘对刘彦昌有一片深情,就从中介紹,把二人結成夫妇。圣母娘娘臉上泛出紅暈,刘彦昌却是喜出望外。
很多仙女知道圣母娘娘結了婚,都前來祝賀。圣母娘娘和刘彦昌結为夫妇以后,每日游山玩水,談情説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滿。
幸福美滿的日子,不觉过了几个月。这天两人正在赏玩山景,圣母忽觉身体不爽。刘彦昌听了灵芝的言語,才知圣母已經怀了胎。
灵芝請刘彦昌預先給小孩取个名字。刘彦昌手中正好拿着一把沉香扇,随口就把小孩取名“沉香”。
圣母娘娘的哥哥二郎神,性情專横,头脑古板。这日在天庭上得到耳报神密告,說他妹子圣母娘娘和凡人結婚,不觉大发雷霆。
二郎神毫不考虑,点起了天兵天将,放出了他的猛兽哮天犬,前往华山,捉拿圣母和她的丈夫。
华山守山的女仙,得到消息,立刻报与圣母娘娘。圣母娘娘知道二郎神横暴,就叫刘彥昌赶快逃走。刘彥昌恩情难舍,不肯把圣母娘娘独自留下。
經过圣母娘娘一再苦劝,刘彦昌才痛哭而别。圣母娘娘送走了刘彦昌,心中痛苦。忽然間又觉腹痛腰酸,原来小沉香就在这个时候出世了。
守山仙女,接二連三的來报,远远听見了二郎神的哮天犬汪汪的叫声,料是离山很近了。
圣母娘娘料想,如若这小沉香被二郎神見着,必然不能活命,就扯下一幅罗裙,咬破手指,写一封,放在孩子的怀里。
灵芝和众仙女受了圣母娘娘的嘱託,抱着小沉香,慌忙从庙后逃去。二郎神带領天兵天将,拥进庙来,看見圣母娘娘,大罵无耻賤人,怎敢私自配婚。
二郎神举刀要杀圣母娘娘,圣母娘娘一面用劍架住,一面申訴。
二郎神恨的是圣母犯了仙規,坏了門风,不但害他在天庭上丢了颜面,而且怕将来被玉帝知道,問起罪来,自己会受牵連。因此不听圣母申訴,只顾杀来。
圣母娘娘被迫无奈,只得放出本事,举劍相迎。兄妹二人,在华山上大战起来。圣母娘娘一則武艺原不如二郎神,二則又因剛生小孩,体乏无力,战不到几十回合,就敗了下来。
二郎神把圣母擒住了,他要圣母打消凡心,才肯饒恕。圣母坚决不理。二郎神就施用法術,把圣母鎮压在华山之下,永久不能翻身。
刘彦昌进京赶考得中,又封了官职。心里只是忘不了圣母娘娘。就以朝山为名,带領許多随从,上了华山蓮花峰,来至西岳圣庙。
刘彦昌独自走进圣母殿,只見殿中积滿灰尘蛛网,香火全无,一片凄凉景象,不由得十分心酸。圣母娘娘的塑象,虽然容貌如旧,却似面带愁容,神色忧郁。刘彦昌更加悲伤,流下泪来。
刘彦昌正在伤心难过,忽然一陣香风过处,却是灵芝抱着一个小孩,突然在他面前出现。
灵芝把小孩交給刘彦昌,把圣母娘娘遇难之事一一說了。刘彦昌这才知道,孩子多亏众仙女和灵芝用仙果喂养大了。
正要向灵芝道謝,轉眼間灵芝就不見了。在沉香怀中,有圣母娘娘的,上面写着,要刘彦昌好好撫养沉香,等他长大成人,好来搭救母亲。
刘彦昌把沉香抱回家去,用心撫养。默默禱告圣母,盼望沉香早日成长。沉香日漸长大,因为从来沒有見过母亲,就問刘彦昌,刘彥昌只用言語推託遮盖。
时間过的飞快,这一年,沉香已經十三岁了,刘彥昌把他送进学校里讀书,他又聪明、又用功,是一个极好的学生。
沉香的同学中,有个秦官保,倚仗父亲秦太师的势力,时常欺侮别人。沉香则專好打抱不平,一見秦官保 欺侮人,他就上前替别人打帮手,因此秦官保很怕他。
有一天,秦官保正在把一个小孩拳打脚踢,又被沉香看见了。秦官保見沉香来了,抽身就跑。一面跑,一面駡沉香。
沉香沒有捉住秦官保,就朝他后影啐了一口。心里却又呆呆想着,莫非自己真的沒有亲生之母么?
刘彦昌正在书房里,独自看着圣母娘娘的,流泪不止。沉香闖进书房,刘彥昌慌忙把藏在袍袖之中。
沉香把秦官保所說的話告訴給刘彥昌,哭着鬧着要媽。刘彥昌虽然心里很难过,但因沉香年紀小,还是不肯和他説实話。
刘彦昌被沉香逼得无法,就装着生气的样子,把袖子一摔,回到内室。不料从袍袖中落在地上,沉香看見了。
沉香看完,知道母亲受难,不觉放声大哭。刘彥昌听見了沉香的哭声,馬上走了出来。他見沉香手里拿着,知道隱瞞不住,只得把圣母娘娘被压华山下的經过,詳詳細細地説了。
沉香听完父亲的話,立刻要去救母亲。刘彦昌因他年幼,加以阻止。
沉香救母心切,片刻也不能忍耐,挣脱了父亲的怀抱,象一陣风一样,冲出家門。刘彦昌拉既没有拉住,追又追不及。
沉香沿路問人,打听华山的方向。过了万水千山,看看将要到了。
这日来到一座山上,小路难行,沉香脚踏青石,手攀藤蘿,咬紧牙关,只顾前进。忽然間半山里窜出了一只猛虎,挡住去路。
沉香心想,如果后退,怎能救得母亲?便奋勇冲上前去。誰知那只猛虎,見他冲来,反而退入山中。
就在这个时候,山上走来了一个仙人,面色慈祥,向沉香問話,沉香听了,十分惊奇。
那仙人是霹靂大仙。他因沉香有救母志願,特来点化。沉香知道了霹靂大仙的好意,就拜他为师,要他指引,好去救母。
霹靂大仙应允带沉香去找母亲。霹靂大仙行走如飞,沉香追赶不上。走到一条大河前面,霹靂大仙一飄就过去了。
河上没有桥,又没有船,沉香奋不顾身跳下水,想游过去追赶师父。
这条河不是平常的河,是“天河”。沉香跳下河去,被河水冲洗,脱胎换骨,变得力大无穷。霹靂大仙告訴他前边山里鎖着一把宝斧,有了宝斧才能劈华山。
沉香走近山坳,却見那里燒着烈火,一团团火焰直往外扑。沉香决心要取宝斧,不顾烈火燒身,跳进山坳。
原来里面并沒有火,只是一把宝斧,鎖在山崖上,閃閃放着紅光。沉香上前,扭断鎖鏈,取了宝斧。 沉香手拿宝斧,辞别了霹靂大仙。
未到华山,先經过二郎神庙。庙門关閉,沉香上前,一脚踢开。二郎神上天庭去了,庙中只有几个神将,看见沉香,吓得要命。
沉香跳起来举宝斧向二郎神的神象劈去。神将想上前阻攔,沉香又向他們举起宝斧,只吓得他們不住求饒。
沉香来至华山,高声喊叫母亲,叫了千声万遍,只是听不見答应。山路上却来了一个仙女,她正是灵芝,为了指引沉香来的。
話沒說完,山边閃出两个神将,他們是奉二郎神的命令看守华山的,一見沉香就赶他快些走开。沉香也不与他理論,举斧就劈,两个神将受不住神斧的压力,吓得轉身就跑。
赶跑神将,沉香更不怠慢举起宝斧,就朝山劈去。只見天摇地晃,山崩土裂,石头捲起高空,烟尘弥漫,一座华山,登时被劈得裂开。
烟尘散开,受了十三年磨折苦难的圣母娘娘出現了。沉香使出神力,扭断了母亲身上的鐐銬,扑到怀里放声痛哭,圣母也摟着兒子泪如雨下。
沉香正要背起母亲,离开华山。忽然間,四面喊杀之声大作,内有哮天犬的吠声,正是二郎神率领天兵天将杀来了
沉香把母亲安頓在山洞里,轉身迎了上去,立刻和二郎神杀将起来。沉香为母报仇心急,使出渾身气力,掄动宝斧如飞。神通广大的二郎神,竟敌他不过。
沉香一宝斧把二郎神压在地上。沉香正要杀二郎神,圣母娘娘出来了,叫沉香放开手。二郎神狼狽不堪的逃去了。
山坳里彩霞万道;山岭上百鳥齐嗚,百花齐放。圣母娘娘和沉香站在那里,灵芝侍立一旁,都满面喜悦。远处有无数仙女,捧着仙果仙花,紛紛前来庆賀。
二郎神是孝子?学尽十八般武艺,只为劈山救母,此后被封神
在中国的神话里,有一个故事叫做《沉香救母》说的是沉香为救母亲三公主,斗天庭的故事,但是第一个劈山救母的却不是沉香,而是他的舅舅二郎神,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咱们一起往下看!
很久以前,有一个神话传说,玉皇大帝和杨二郎的母亲是同胞兄妹,因杨二郎的母亲不守天规,生下独生子杨戬,被玉皇大帝压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尽苦难。
杨二郎长大成人以后,听说此事后向玉皇大帝要母亲,玉皇大帝说:“你娘犯了天规,被压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到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你是个孝子,寻母也是应该的,你若能把两座大山搬走,就能救出你母亲。”
杨二郎为了救母,想尽办法,用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云门山,一头挑着仰面大佛山,向前行走,途中突然间听到“嘭”的一声巨响,就在仰面大佛山的山顶端,豁开一道十几米深的劈缝,两山“扑通”一声落在青州地面,这就是云门山和劈山。劈山也叫仰面大佛山。扁担蹦到地上,取名为寨子村。
最后杨二郎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家三口终究团圆。
关于杨二郎《劈山救母》的故事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于杨二郎的这一举动,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
【劈山救母的故事【二郎劈山救母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