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
老徐是个胆小怕事的家伙,在村子里常被人欺负。
有一天,老徐上山砍柴,竟遇到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那老虎张着血盆大口,眼看就要扑向老徐。老徐吓得瘫倒在地,心想这下完了。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聪明的狐狸出现了。狐狸眼珠子一转,对着老虎大声说道:“老虎大王,您可不能吃他!这老徐啊,是上天派来监管咱们这片山林的使者,您要是吃了他,上天定会降罪于您!”老虎听了,将信将疑,一时间不敢贸然行动。
狐狸见老虎犹豫了,又接着说:“大王,您要是不信,可以跟在他身后,看看其他动物见了他有多害怕,就知道他身份不一般了。”老虎觉得有理,便跟在了老徐身后。
视频加载中...
一路上,那些小动物们看到老徐身后跟着凶猛的老虎,都吓得四散逃窜。老虎见此情景,真以为老徐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吓得赶紧溜走了。
老徐这才松了一口气,对狐狸感激不已。而那狐狸呢,狡黠地笑了笑,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从那以后,老徐像是变了个人,不再胆小懦弱,而那只狐狸也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秘密伙伴。
天气渐凉,这些关于秋天的成语故事讲给孩子听
天气渐凉,秋意愈浓,与“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多少?「望穿秋水」「一叶知秋」「秋风过耳」……这些成语熟悉吗?
初秋,和小编一起补节语文课吧↓↓↓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
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
落日更见渔樵人。
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春花秋月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美好时光。
暗送秋波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之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
醉中荡桨肩相摩。
释义: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望穿秋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
望穿他盈盈秋水,
蹙损他淡淡春山。
释义: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要望穿了。表示殷切地期盼,一般用于女性。
一叶知秋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以小明大,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睹瓶中之冰,
而知天下之寒。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日三秋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释义:过一天就像三年。形容思念的殷切。
秋风过耳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
富贵之于我,
如秋风之过耳。
释义:像秋风吹过耳际,与己无关,比喻漠不关心。
秋毫无犯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
大王之入武关,
秋毫无所害,
除秦苛法,
与秦民约,
法三章耳。
释义: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如非常纤细的东西。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人民的利益一点也不侵犯。
秋毫之末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释义:秋天动物新换绒毛的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春兰秋菊
出处:战国·屈原《楚辞》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释义: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拥有不同的美。
春华秋实
出处:清·汪熷《长生殿序》
春华秋实,
未有相兼;
乐旨潘辞,
尤难互济。
释义: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盈盈秋水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
一般情况,
几回断肠,
只落得盈盈秋水泪汪汪。
释义:形容女子含泪的眼神。
来源 | 据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词典》、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五脊六兽》成语故事
你知道“五脊六兽”这个成语背后的深意吗?它可不仅仅是指各种各样的动物哦!其实,它源自《庄子·秋水》,背后隐藏着对人望的深刻洞察。
“五脊六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各种各样的动物,但庄子在《秋水》中用它来形象地描述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贪欲和追求。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五脊六兽那样形态各异,难以满足。他通过这个比喻,揭示了人类的贪婪和追求物质的本性,并提倡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在这个故事中,庄子用五脊六兽的形象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欲望,不要被物质所束缚,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成语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演变成了形容对各种事物的贪求,也可以用来形容复杂多样的事物。当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哲理,就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五脊六兽”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人望的深刻描绘,更是对超脱生活态度的呼唤。希望大家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能注重内心的修炼。看完这个视频,你对“五脊六兽”这个成语有了新的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动物成语故事;动物成语故事10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