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故事-励志名人故事简短大全

更新:05-09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世界名人最经典阳光励志语录,犀利透彻,读一次受益终身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难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于装出你没有的身份,花费你担负不起的金钱,浪费你宝贵的求学时光,去见识那个社会吗?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 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有的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手也会。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当一个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青春结束了;当一个人为别人而活时,他开始成熟了。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励志!他趴着学习14年,超河南一本线122分被武大录取,被共青团中央“点名”

镜子碎了,反而可以投射万千骄阳。这句话用来形容武汉大学2016级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朱志强格外贴切。患有先天性腰脊膜膨出的他,自出生起便不能正常直立行走,即使面对病痛的折磨,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学业,书写着励志人生。本期推送,就一起走进这位"励志少年"的精彩故事吧。

刻苦求学十四载,他是妈妈背上的"学霸"

朱志强是焦作市修武县周庄镇人,出生第3天,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下半身没有知觉,也不能站立和行走。除了努力学习之外,朱志强看不到其他更好的出路,就这样,母亲背着他求学十四载。

上初中时,朱志强因为久坐生了褥疮住进医院。在病床上,他左手输着液,右手仍然在写作业。母亲找到学校校长,请求给孩子的教室里加一张床,校长当即同意了。从那时起,朱志强所在的班级里就多了这一张特殊的"书桌"。把轮椅挪到床边,双手撑起身体坐在床侧,翻个身趴在床上,用胳膊撑着身体看书——这是朱志强日常的学习状态。

高三时,学校22点20分放学,母亲把他接回住处后,朱志强还要学习到23点半才睡觉,第二天5点半就起床了……朱志强的老师回忆:"课间同学们都在休息,但他还趴在床上写作业。"就这样,朱志强用刻苦与坚持打好基础,为敲开大学之门不断积蓄力量。未停止求学问知,他是众人眼里的"励志哥"

2016年高考,作为理科生的朱志强考了645分,高出河南省一本线122分,被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录取。能取得这个成绩,对于他这样一个双腿瘫痪的学生来说,经历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这份坚强感动了网友,亲切地称他为焦作"励志哥"。

来到武大后,朱志强从未停止求学问知的步伐。进入数学与统计学院,面对数学知识的庞杂,他将自己沉浸在数学的世界当中,"这种全身心沉浸的感觉让我很心安"。身体的残疾和家庭的贫困并没有磨灭朱志强奋发图强的意志,反而锻炼了他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韧劲。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完成了所学的每一门课程,并且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平日里的朱志强忍受着病痛,却依旧笑意盈盈,眼神坚毅而又温柔,看不出丝毫阴霾。他还用自己的乐观与坚定,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乐于助人,一心为同学服务,时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讲解题目……求学路上,朱志强接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在他未来的打算中,除了报答父母,还有回报社会。朱志强想到了两种回报社会的方式,一个是捐钱,一个是做一些志愿活动。但囿于目前的经济实力与身体状况,这两个愿望都还只停留在他的设想当中。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他的语气里不无遗憾。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名单揭晓,朱志强荣获这一奖项。此外,他还获武汉大学第十一届"芙蓉学子·自强不息奖""优秀共青团员",2017年荣获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基地班乙等奖学金,2018年获得丙等奖学金,获评"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用努力斩获累累硕果。

从河南修武县的一个小农村一路"走"到全国知名高校武汉大学,榻上的人生并未阻挡朱志强昂起的梦想。来路漫漫,这一程,他披挂风雪烟尘,用顽强与坚持对苦难报之以歌。自强,刻苦,出彩,让我们祝福这位优秀少年!

本文素材来自掌上武大、中青在线、武汉大学官微

图片来源于掌上武大、中青在线、武汉大学官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昨晚揭晓!这10个热血故事讲给孩子听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月17日晚,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揭晓,

这些名字你或许早有耳闻,

也可能从没听过,

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

做出的成绩、坚持的理想信念,

却是一样的触动人心!

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都会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鼓舞,

对孩子们来说更有榜样意义。

今天,

把这些人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听吧!

告诉孩子,

这,就是令人骄傲的中国人!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1963年,北大毕业后的樊锦诗,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她还推动立法和制定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规范敦煌保护。

2019年,她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勋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81岁的樊锦诗一直还在为敦煌忙碌着......

【颁奖词】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消防队员们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处与大火搏斗。因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不幸壮烈牺牲。

痛失患难与共的战友兄弟,一起出征却没能活着一起回家。大队营区的笑脸墙上,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笑容灿烂。牺牲指战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为有牺牲多壮志,为国捐躯重如山。让我们向这些可爱可敬的扑火勇士致敬!

【颁奖词】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顾方舟,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57年,他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问世后他以身试药,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没有犹豫,顾方舟和同事们首先把自己当作试验对象,试服了疫苗。1960年底,正式投产的首批500万人份疫苗推广向全国11座城市,脊灰疫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顾方舟借鉴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创造性地改良配方,把液体疫苗融入糖丸,糖丸疫苗的诞生,是人类脊灰疫苗史上的点睛之笔,发病人数逐年递减,上百万的孩子免于残疾。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从1957年到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这条不平之路,顾方舟艰辛跋涉了44年。

2019年1月,顾方舟在生命最后留下两句话:“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2019年9月,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受张海迪事迹所感动,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工作30余年,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

1991年嘉兴福利院为她安排了一处诊所让她经营,她招收徒弟一律免收学费,免费安排吃住,先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职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了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颁奖词】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2018年11月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惊了现场所有人,红布包裹一层层打开,人们发现94岁的退役军人张富清,竟然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颁奖词】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尔。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1949年10月1日,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在校园中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1947年,杜岚接任濠江中学校长,她始终坚持爱国教育,赢得澳门各界的敬重。她说“我们的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澳门回归祖国当天,87岁的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

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他从幼稚园开始对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将宪法和基本法纳入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尤端阳提议澳门的语文教材应该使用内地版本的教材,在他的努力下,濠江中学率先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他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颁奖词】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凌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伍淑清,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企业家。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在往返内地和香港3000余次中,她亲力亲为帮扶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2019年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在这次演讲中伍淑清揭露了香港骚乱的真相,指出极端示威者举着“人权”大旗,破坏公物,使用暴力对警察及市民造成身体伤害。

【颁奖词】 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是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颁奖词】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2019年,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颁奖词】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中国女排:为国著功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五连冠,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三十多年来,女排魅力不衰,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

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赢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荣膺世界大赛冠军,女排姑娘的成就,显露出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也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动见证。

【颁奖词】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总有一些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

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体力行,

那是对一片土地纯粹的热爱,

是让文化瑰宝传承不息的责任,

是争取国家崇高荣誉的决心

.......

愿我们的孩子能从故事中,

体会到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

指引成长的道路!

——来自浙江新闻起航号“教育之江”频道

来源:新华号 浙江日报起航号

【励志名人故事-励志名人故事简短大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励志名人小故事—励志名人小故事简短 下一篇:励志名人故事100个、十个励志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