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故事素材,励志名人故事素材积累

更新:05-10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中国历史名人勤学、励志、育人、诚信、齐家、治国等100个小故事

名人勤学、励志、育人、齐家、治国等小故事是非常好的作文素材,中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现象写不长且内容空洞,主要原因是缺乏日积月累的作文好素材,如果在暑假期间,能快速搜集掌握大量的作文素材,秋季开学以后,写作文时内容充实,有理有据,妙笔生花。中学生家长帮助孩子保存一下,也可打印,让孩子每天读20分钟,就会了解中国历100个史名人励志小故事。

1. 刘安世“殿上虎”的典故

2. 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3. 曾参不受鲁君邑的典故

4. 曾子杀猪明不欺的典故

5. 陈蕃愿扫除天下的典故

6. 陈寔晓喻梁上君子的典故

7. 陈万年教子谄谀的典故

8. 大树将军冯异的典故

9. 东吴四英杰的典故

10. 董遇谈“三余”勤读的典故

11. 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

12. 范式言而有信的典故

13.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典故

14. 腹朜大义灭亲的典故

15. 高凤专心致志的典故

16. 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典故

17. 海瑞遗物的典故

18. 韩信袴下受辱的典故

19. 汉高祖论“三杰”的典故

20. 汉武帝下诏求贤的典故

21. 何充直言不讳的典故

22. 何岳得金不昧的典故

23. 画家赵广不屈的典故

24. 晋平公炳烛而学的典故

25. 孔门师徒各言志的典故

26.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

27. 匡衡凿壁借光的典故

28. 李存审出镞教子的典故

29. 李绩煮粥侍姊的典故

30.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典故

31. 林逋论学问的典故

32. 刘庭式娶盲女的典故

33. 娄师德与狄仁杰的典故

34. 陆游家训的典故

35. 陆游筑书巢的典故

36. 陆贽论人才的典故

37. 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典故

38. 吕僧珍不仗势的典故

39. 孟母三迁的典故

40. 孟子对滕文公的典故

41. 闵仲叔辞侯霸的典故

42. 墨子怒责耕柱子的典故

43. 欧阳修“三上”作文的典故

44. 欧阳修诲学的典故

45. 欧阳询揣摩古碑的典故

46. 裴佶姑父外廉内贪的典故

47. 齐桓公登门访士的典故

48. 齐威王行赏罚的典故

49. 齐宣王好谀的典故

50. 祁黄羊去私的典故

51. 钱大昕默坐观弈的典故

52. 钱金玉舍生取义的典故

53. 任末好学勤记的典故

54. 石勒不计前嫌的典故

55. 世评华歆王朝的典故

56. 司马迁赞李广的典故

57. 宋濂不隐真情的典故

58. 苏武牧羊北海上的典故

59. 孙权喻吕蒙读书的典故

60. 唐太宗“用心不倦”的典故

61. 陶母责子退鲊的典故

62. 王安石伤方仲永的典故

63. 王充市肆博览的典故

64. 王冕僧寺夜读的典故

65. 为人大须学问的典故

66. 诸葛亮诫子书的典故

67. 子路受教的典故

68. 子奇治县的典故

69. 宗悫(què)乘风破浪的典故

70. 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

感兴趣者,点击图片了解全部内容,让孩子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

中国15个名人励志故事

一、唐朝诗人李白

二、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三、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四、北宋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五、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他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六、西汉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七、我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八、中国作家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九、东汉孙敬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十、孔子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十一、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十二、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十三、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十四、邓亚萍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十五、清朝初期著名学者万斯同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励志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海伦・凯勒 ——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学习用触觉感受事物、学习发音。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仅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她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四处奔走演讲,激励无数身处困境的人。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影响了全世界,让人们懂得珍惜生命、勇敢面对挫折。

故事二:斯蒂芬・霍金 —— 宇宙之王的传奇人生

霍金在 21 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医生曾断言他只能活两年。但他没有被病魔打倒,反而以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尽管身体逐渐瘫痪,他只能通过特制的轮椅和电脑设备与外界交流,但他在黑洞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畅销全球,让无数人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霍金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精神的不屈与伟大。

故事三:马云 —— 从平凡到伟大的创业之路

马云经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毕业后,他的创业之路也充满坎坷,他尝试过很多创业项目,但大多都失败了。然而,他始终怀揣着梦想和信念。

他创办阿里巴巴之初,四处寻找投资却屡屡碰壁,但他没有放弃。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阿里巴巴逐渐发展壮大,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格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马云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告诉他们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有可能成功。

故事四:贝多芬 —— 用音乐战胜苦难

贝多芬一生坎坷,他的听力从 26 岁开始逐渐衰退,但他对音乐的热爱从未消减。在听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创作。

他与命运顽强抗争,创作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等。这部作品气势磅礴,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屈服。贝多芬用音乐向人们展示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让他们相信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故事五:屠呦呦 —— 青蒿素之母的坚持与奉献

屠呦呦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致力于抗疟药物的研究。她查阅大量古籍,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寻找灵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甚至以身试药,最终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挽救了无数生命。屠呦呦的成功是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她的事迹为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年轻人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畏艰难。

【励志名人故事素材,励志名人故事素材积累】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励志名人故事大全,三十篇励志名人故事 下一篇:励志名人的故事(励志的名人故事简短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