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50字最新【一些励志的小故事50字】

更新:05-1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这些励志故事你知道几个

历史励志故事是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坚持梦想的重要资源。以下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励志哲理故事三个方面,精选了一些经典案例,供您参考:

---

### 一、中国历史励志故事

1. **勾践卧薪尝胆**

- **背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击败,被迫向吴王称臣,受尽屈辱。

- **励志点**: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每天尝苦胆、睡柴房,立志复仇。最终,他成功返回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 **启示**:忍耐与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梦想。

2. **陈蕃立志**

- **背景**:东汉少年陈蕃立志“扫天下”,却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

- **励志点**:他的父亲朋友批评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从此发奋图强,从点滴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 **启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注重细节是成功的基础。

3. **陶侃搬砖**

- **背景**:东晋名臣陶侃在广州任职期间,生活清闲。

- **励志点**:他每天搬砖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从不间断,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 **启示**: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积累,能让人在逆境中崛起。

---

### 二、世界历史励志故事

1. **爱因斯坦的坚持**

- **背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对音乐充满热情,但他的小提琴演奏并无显著进步。

- **励志点**:尽管父母认为他没有天赋,但他始终坚持练习,最终成为一位热爱音乐的科学家。

- **启示**: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即使过程艰难,也能带来内心的满足。

2. **曼德拉的奋斗**

- **背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被囚禁27年。

- **励志点**:他在狱中坚持斗争,最终获得自由,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推动种族和解。

- **启示**:自由与平等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3. **华盛顿砍树**

- **背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砍倒了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 **励志点**:他主动承认错误,赢得父亲的信任。这种诚实成为他一生的重要品质。

- **启示**:诚实比能力更重要,它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

### 三、励志哲理故事

1. **愚公移山**

- **背景**:古代愚公决心移走挡路的太行、王屋二山。

- **励志点**:他虽年迈,却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终将山移走。最终感动天神,山被挪走。

- **启示**: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2. **李白“铁杵成针”**

- **背景**: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 **励志点**:他看到老婆婆磨铁杵成针后,领悟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成“诗仙”。

- **启示**: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够创造奇迹。

3. **毕加索的坚持**

- **背景**: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同一主题的作品近五十幅。

- **励志点**:他不断探索细节,从中发现新的美感和生命力。

- **启示**:专注与坚持能让人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

### 总结

历史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奇迹。这些故事不仅是激励人心的经典,更是指导我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宝贵财富。希望这些故事能为您带来启发和力量!

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叫许俊

许俊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去海投简历,却始终没有单位要录用他,后来父母亲托关系让许俊进了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但是他心高气傲,非常不愿意和客户打交道,觉得对方都太庸俗。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非常了不起,而要对客户笑脸相迎,阿谀奉承,许俊很显然做不到...

不难想象,半年后许俊接到的单子屈指可数,而且还要被同事孤立。有的同事教他要放低姿态,但是许俊不愿意这么干。有人劝他去找主管试一试,可是到了办公室,他扑了个空。追到了主管的家也没人,还被主管家市里的保姆“损”了几句。许俊顿时火冒三丈,发誓再也不去找主管,并且要提出辞职。

同事知晓后大吃一惊,说你为了所谓的面子丢掉这样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值得吗?徐俊苦笑着说“我如果有你一半儿的能力,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啊,看来我并不适合做这一行”。同时微微一笑说“你这话说错了,刚入行的时候谁不是菜鸟,你要厚起脸皮,要有媳妇熬成婆的精神。别看我这几年业绩不错,那也是辛苦得来的啊,咱们这行就是死要面子,就没有票子”。

许俊哭丧着脸说,我何尝不知道这份工作很好啊?可是要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我做不到呀,我就笑着说在外面办事哪有这么容易的,我找人办事儿是一求,二求,三求。不行再四求,五求,六求,现在我不但脸皮厚了,连头皮都变硬了!

同事这份鼓励的话也深深触动了许俊,于是他积极行动了起来,每天准点出现在主管的办公室前,周末准时在门口等着,每当主管一开门,他一定会笑脸相迎。终于有一天,主管将许俊叫到了办公室,直接将公司的几位重要的拿出来,亲手交给了他,并让他去跟这几位客户续签合同。

许俊喜出望外,他去问主管为什么把任务派给自己?主管对他说“只要你能拿出对我一半的耐心,你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有耐心者事竞成”。我们干各行各业何尝不是也需要有耐心、信心、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

许俊按照主管的方法不再认为自己是全世界长得最帅的人,他收起了自己一文不值的“清高”。一连签了几个大单,跟公司的客户关系也更加熟络起来。新来的同事问题一绝,许俊只是说:“不要守着面子,不要面子才有票子”。

看完了这则励志故事,大家觉得面子重要吗?请在评论区打出你的看法吧

这些90后大国工匠的故事,很励志!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今年10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并专门推出举措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产业工人队伍,引导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今天出版的《》推出“走近90后大国工匠”报道,看他们如何扎根产业一线挑大梁、谋创新,以实干践行工匠精神。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与豪情——

1

本报记者 申智林

郭东妮在中南智能车间搭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生产线上做调试。谭艾琳摄

生产线上,新铸造的零部件经传送装置输送过来,装上带有“眼睛”的机械臂,自动识别参数特征,稳当出手,将零部件转移至加工平台,旋即无缝衔接下一道工序……

辽宁大连的一家铸造企业里,青年工程师郭东妮又一次连续蹲守生产线5个多小时,不断收集系统运行的数据,分析各环节可能存在的不足。匆匆赶回住处,她打开电脑,连夜对算法进行优化,敲下一行行代码,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

作为湖南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泰公司”)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软硬件研制项目组长,为了让客户放心完成项目交付工作,她一连半个月都盯在车间里,“当工程师,就得直抵生产一线。”

2017年,郭东妮到湖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跟着导师专攻视觉感知算法。恰好当时学校与湖南中南智能共建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乐于钻研的郭东妮选择前往一线,到中南智能旗下的长泰公司实习。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触网”的第一个项目,是参与研发“水泥袋装车”。水泥行业里,传统的装车需要人工完成,把这项工作交给机器完成,涉及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步骤。仅视觉识别这个环节,郭东妮要解决的就包括让机器识别车厢位置、大小等各类特征,还需关联水泥袋装载数量、码放位置等诸多细节。

当时,视觉识别技术刚进入工程应用领域,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没有先例可参考。郭东妮和团队扎进实验室,创造性开发出双激光定位系统——通过预估停车位置,建立前后双激光传感器,测量数据信息,帮助机械臂完成各类参数的识别。

纸上易,工程难。能不能用到行业里,还得靠实践检验。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郭东妮和团队蹲守装车巷道,在生产线旁埋头调试,每晚头盔一摘,灰尘直往下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调试的系统很成功。在智能设备帮助劳动者摆脱又苦又累的高强度作业环境时,郭东妮看到了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

正式入职长泰公司后,郭东妮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公司让她担任视觉识别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她接连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技术攻关,与团队共同申请5项专利,并成功获得了1项授权。

从行业需求中找创新点,郭东妮的脚步没有停留在实验室。

纺织行业里,布匹五花八门。检查布匹质量,过去主要靠人工,任务重、效率低。“何不尝试打造智能验布识别系统?这正是机器视觉识别的用武之地。”郭东妮说。

又是一连几个月,郭东妮收集数据、制作样本、开发算法,而后一遍遍进行验证,最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布匹瑕疵检测系统——“ZTVT胎基无纺布自学习视觉系统”。

“截至目前,该系统误检率低于0.1%,优于人工检测。”郭东妮介绍,全国一批重点胎基无纺布制造企业的50多条生产线已经开始采用这套系统。

“有人劝我,说女孩子成天扑在生产线上太苦了。”可郭东妮却乐在其中,“在艰苦的攻关中找到乐趣,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今年6月,全国总工会发布《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公示》,全国共有200多人入围,郭东妮是最年轻的之一。“老一辈大国工匠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仅要做好传承,还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做好创新。”郭东妮说。

2

本报记者 张 枨

高磊在焊接高炉管道。张 枨 段福森摄影报道

操作台前,焊花飞溅。26岁的高磊头戴面罩、手握焊枪,对照技术图纸核对相关参数,焊接起一块块钢板,凑近看,每一道焊缝都极其规整。

在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中国二冶集团钢结构工程技术分公司,眼前这位年轻人,已是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身为一名95后焊接工人,高磊已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并成立了以他本人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时间回到2014年。16岁的高磊,从家乡巴彦淖尔市来到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就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当看到实训车间挂满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时,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高磊说。

每当下课,别人回去休息,高磊却留在车间,打磨、固定、焊接、检验……日复一日地练习,“焊条、钢板成本高,我就把用剩的废料一条条焊接起来,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基本功。”一学期后,他从全校几百人中脱颖而出,入选高级技工班,师从国家级技能大师刘文东,备战全国技能大赛。

“高磊经常练到晚上10点,周末也不休息。有一年除夕前一天他才回家,正月初三就带着饺子回到车间。”刘文东回忆。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2017年,高磊代表学校获得包头市焊工比赛第一名,随后夺得内蒙古赛区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升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后,他荣获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焊工选拔赛二等奖。因成绩优异,年仅20岁的高磊破格晋升为电焊工高级技师。

毕业后的高磊收获众多企业青睐,在外打拼一阵后,他作为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回到包头市,进入如今的公司从事焊接工作。

刚上岗,他就参与建设了一项重点工程——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该桥全长1250米,主塔高115.5米,属于特大桥工程。在焊接生产中,经检测发现一处桥梁箱体内部有焊缝缺陷,需仰脸焊接,难度极大。箱体内空间狭小,人缩着进去没法转身,烟大排不出去,起初没人愿意接这项工作,高磊便主动请缨。焊接时,他时常热得呼吸困难,最终还是以质量等级一级的全熔透焊缝顺利完成任务,焊缝的质量让在场专家赞叹。

2022年,高磊带领10名焊工赴福建参与大东海精品钢铁工程施工项目,奋战1000多个小时,焊接承压管道、高炉管道等上千道焊口。“我们每焊好一排焊口,检验员就进行焊缝内部检测,结果显示,焊缝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99.5%。”高磊自豪地说。

近年来,传统钢板已不能完全满足桥梁设计及施工要求,研发强度、断裂韧性、焊接性等方面更优的高性能桥梁用钢十分必要。

为此,高磊再次担当重任,通过大量试验,探索焊接工艺,匹配各种焊接材料,经过3个多月研究,成功做出了高性能钢的工艺试件,一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去年,这套工艺还应用于包头市的快速路工程。

2020年“一带一路”嘉克通用技术杯国际焊接大赛二等奖、2021年第十五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焊工个人单项金奖、2023年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30余场国内外技能大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梅花桩”障碍焊接技术操作要求极高,高磊的该项技术已达到一流水平。

“作为青年技能工人,我将继续扎根生产一线,在焊接台上绽放光彩,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产业工人力量。”高磊的话语充满自信。

3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唐铖使用游标卡尺进行飞机零部件加工改进工作。本报记者 姚雪青摄

一架大型商用客机由数以百万计的零部件组成,每个零部件都要经过极其严密的精确测量、生产制造。每一次平安飞行的背后,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全力以赴。

1993年出生的唐铖,是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普美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控编程工程师。确保每个部件设计精准、不差毫厘,是他的工作职责。虽年龄不大,他却已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在高端制造业企业中担当“顶梁柱”。

早晨8点,唐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开软件,轻点鼠标,记者看到一款形似唱片机的新零件3D结构图。“这是机翼上的关键结构件,其中的大孔用于减重,小孔用于连接其他结构件。”唐铖介绍,他要用电脑模拟生产过程,编写加工指导文件,帮助机械师制造出标准化产品。

零件设计生产的第一关是精度,要求控制在0.001毫米以内。“唱片机”的原材料是一个金属方块,生产制造时,每道工序都要设计不同夹具,保证夹稳原材料,方便操作。“夹力过松原材料会跑动,过紧则易变形,力度大小要通过一次次测试来调整。”唐铖说。

刀具选取也有学问。加工高精度零件,要选用不同刀具切削——太粗窄处进不去,太细又强度不够……记者数了数,制造这个新零件,唐铖选用了30多把刀具。

达到超高精度只是航空制造的基本功,对于唐铖来说,他还能将零件做得又好又快。

“优化刀路,最大限度节省切割时间。”唐铖解释说,大刀切得快、小刀切得细,以往两类刀具的工作量是1:9。为提升效率,他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通过人为设置一些“护栏”和“围挡”,将原本只适合小刀走的“羊肠小道”,拓展成大刀也能走的“高速公路”,将大小刀具工作量比分配至3:7,令零部件加工切削效率平均提升60%。

2018年以来,唐铖不仅为国内外客机开发新零件211款,还通过变更夹具、刀具、切削参数,优化零件28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平均每年增产约7万个零件。

在公司,唐铖还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培训,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过去一个月里,唐铖结合自己的技能知识、比赛经验以及在校时作为考评员的经历,开发出10门课程,给大家培训指导,帮助提升技能水平。公司共有36名机械师具备考证资格,其中35人考上了中级工。

“近些年,技能人才成长有了更多政策,产业发展有了持续动能,个人也有了发光发热的舞台。”唐铖感慨,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为自己带来了两次破格,改写了人生际遇:一次是2022年由技师升格为高级技师;一次是2019年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根据苏州市《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试行)》,2020年他获评高级工程师。

“有时乘着飞机坐在云端,知道这个机型一些零件是自己做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唐铖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年轻的技术能手正在努力奋斗、承担使命,随着国产大飞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为航空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申智林、张枨、姚雪青

原文刊发于《》2024年12月20日第20版

(来源:经济社会微信公号)

【励志小故事50字最新【一些励志的小故事5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励志小故事50字带感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简短20字 下一篇:励志小故事50字有哲理【励志小故事50字左右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