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励志故事|鱼杆和鱼
鱼杆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难耐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则要了一根鱼竿,然后他们就分道扬镳。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味儿,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连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上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终于一齐到了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都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也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真正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只顾眼前的那点利益,得到的终将只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定的再高远,也要面对现实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3个经典励志小故事让你终身受益
小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像,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又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佛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是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于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佛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小故事二、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
草鞋
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学习啦】心得: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小故事三、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学习啦】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励志故事:三袋米
三十年前,在湖北省红安县,有一位特困家庭的孩子,在他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俩娘。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的拉扯着儿子。儿子学习十分优秀,并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一中。
可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懂事的儿子知道家境的贫困,坚决选择退学,帮母亲干农活,母亲挥起粗糙的手,一巴掌甩在了儿子的脸上。这是十六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儿子终于上学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地沉思。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他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
再次给食堂送米时,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看见他送来的米跟前两次一样,都是混杂的米。熊师傅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的呵斥他,让他怎么背来的,就怎么背回去。母亲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他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母亲抹干了一把泪,说道,大师傅,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种不了田了。这些米都是我乞讨来的,儿子懂事要退学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此时的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连忙扶起了母亲。最后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给儿子减免了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讨饭母亲请上主席台。台中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熊师傅指着三袋米激昂地讲述了这位母亲讨米让儿上学的故事。儿子听到后,猛扑上去搂住母亲嚎啕大哭,久久不肯起身。后来工作后的儿子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为家乡建设了一座希望小学。
【励志故事小故事3分钟;30秒励志小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