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爱情故事(上)
2008年,我大二。
那年的暑假来得很快,却格外漫长,漫长到仿佛过了一个世纪。
蝉也躁,风也躁,人也躁。
所有人都在期盼着一个月后的北京奥运会。
我,正值青春躁动时期。
一如枝头躁动的蝉。
郑大老校区的梧桐树,高大威猛。
一如身体躁动的荷尔蒙。
有蝉鸣,有鸟叫,也有杨柳风。
预示着,夏天到了。
老校区到新校区的距离是20公里,我总喜欢骑着我的橙黄色永久牌休闲自行车,风驰电掣,一路向西。
所谓的风驰电掣,其实是龟速爬行。休闲自行车的时速是10公里,去新校区往往需要两个小时。
我并不觉得费时费力,因为能省1块钱公交费。
反正,大学生的时间又不值钱,不浪费在那里,就浪费在这里。
自行车是我在金水区的经三路买的。
花了200块钱。
对我来说,是巨款。
因为,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200块钱。
吃,可以省。
玩,不能省。
这是我一贯的信仰。
我可以每天花5块钱吃饭,但可以花7000块钱买个惠普笔记本电脑。
那时,我并不理解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现在理解深了,只要是生产,就值得花钱。
浪费两个小时骑自行车,生产了什么呢?
貌似并没有。
却收获了青春时期的快乐,以及此时此刻的记忆犹新。
在我看来,新校区才算正儿八经的大学,我读的老校区,不算。
主要我是花钱买上的。
为此,常耿耿于怀。
总想去新校区溜达,假装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新校区红色的教学楼,粉色的樱花,令人心旷神怡。
但,赝品毕竟是赝品,在新校区,我很容易露怯。
新校区的图书馆是联网的,只有新校区发的借书卡才能借到书。
我没有。
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区别对待。
又有什么办法呢?
图书管理员是一个戴眼镜的老女人,与她交涉的过程,我唯唯诺诺。
她大概看出了我是其他校区的学生,更是盛气凌人。
我只能用尴尬的微笑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我以为穿着一身白色衬衫,配上蓝色牛仔裤和一双干净的艾弗森运动鞋,可以不失体面的在新校区大行其道。
但,外在的体面永远遮盖不了内心的窘态。
我,不过是她眼中的土老帽。
尴尬之际,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用我的卡吧。
我回头一看,一个戴圆眼镜的长发女孩,手里拿着借书卡正准备递给我。
我说,谢谢,不用了。
只有情商如此之低的我,才能让气氛陷入冰点。
那是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本能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是,她竟然一点儿都不生气,说,没关系,你先用它去借,按时来还书就行了。
她这么一说,我觉得不借反倒显得自己不懂事了。
我说,行,我记一下你电话号码,来还书时,我联系你。
她说,我把宿舍电话号码留给你。
那时,有手机的是少数。
大家多用IC卡,每个学校里都有公用电话亭,插入IC卡就可以打电话。
每到夜晚或周末,学校的公用电话亭就成了异地情侣煲电话粥的一道美丽风景。
其实,宿舍也有公用电话,是红色的。
但是,宿舍打电话不方便,没有私密性。
人人网,QQ是那时的主流社交平台。
劲舞团,跑跑卡丁车,魔兽世界是当时的主流游戏。
我的PC互联网世界的大门,就是那时候打开的。
每个学生买电脑的初衷,对家里都说是为了学习,这是能从家里拿到钱的最充分的理由。
一旦电脑到手后,学习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要么玩游戏,要么玩社交,要么看小视频。
躁动的青春,就在一次次及时行乐中流淌着。
人人网,是我当时写作表演的平台。
无数校友的点赞回复,让我在虚拟的世界享受着万人敬仰的快感。
这种感觉,是在现实生活中弥补不了的,更是在新校区图书管理员老女人那里所不曾拥有的。
那时,我的人人网头像一直是胡歌的侧脸。
深受《仙剑奇侠传》的影响。
李逍遥,满足了我渴望仗剑走天涯的幻想。
后来,当我看到《北京爱情故事》里刘昊然骑着自行车一路追逐欧阳娜娜乘坐的大巴车的戏份,我就觉得陈思诚是懂我们这一代人对美好青春的幻想的。
那个骑着自行车的白衣少年,不仅仅是我,更是千千万万个李逍遥。
那个坐在大巴车上的女孩,就是每个白衣少年心目中的赵灵儿。
借我图书卡的女孩,叫,林思萱。
在我的认知里,这个名字,非常符合我对台湾女孩的刻板印象,可惜她不是。
我推测是她父母深受琼瑶小说的影响,所以给取了个这种名字。
因为借书的因缘际会,让我对新校区越发充满了喜爱。
也许,不只是喜爱那个校区。
郑州的夏天,是燥热的。
借书归来后,我的内心,却是清凉的。
再看老校区的梧桐树,却觉得行走的都是青春。
枝头的蝉,也不显聒噪了。
我的自行车,就那么随意的停靠在老校区的梧桐树下,每当一个穿裙子的女学生经过,我就觉得那是新校区的林思萱。
没错,我恋爱了。
一个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恋爱。
要怎么才能让它变成现实呢?
从思想变成行动,往往只隔了一层窗户纸。
这层薄薄的窗户纸,却总让自己患得患失。
怕什么呢?
怕的是老校区和新校区天然存在的隔阂。
根植于内心的鸿沟,往往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7个人的宿舍,每年暑假往往只剩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我。
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一边看片。
更幻想来一场美好的恋爱。
恋爱的目的,是想要实战。
性冲动的同时,又会让负罪感占了上风。
左右摇摆的时刻,也是负罪感最深的时刻。
没有人的宿舍,公用电话,成了我的专用电话。
颤颤巍巍的拨通了林思萱留给我的电话号码,只听对面传来一声清脆的问候,喂~你好!
手足无措的我,大气不敢出,瞬间挂断了电话。
反复回味刚才的那一句托了长音的,喂~你好!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对米兰压抑的性幻想。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开场对白,也是我在处理自己无处安放的欲望的真实写照。
林思萱,就在那个夏天,成了我的米兰。
自从遇见了林思萱,屏幕上的,总像长了一张她的脸。
当左手右手一起慢动作的时候,也是幻想达到极致的时候。
当欲望一泻千里后,却又再次陷入愧疚和负罪模式。
夏天的蝉鸣,是悦耳还是聒噪,完全是以我欲望发泄前后的状态来判断。
第二次鼓起勇气,给林思萱打电话的时候,暑假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那时得知,她比我小一级,刚大一,专业是旅游管理,家在洛阳。
所有的熟络,都是潜移默化。
没过几天,她告诉了我她的手机号码和QQ号。
手机号和QQ号,是感情升温的必备工具。
谈天谈地,聊东聊西。
当她对我感兴趣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男女朋友关系。
只是,不曾挑明。
不明示的暧昧,恰恰是最甜的关系。
她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整理的工作,一个暑假给1000块钱。
我在一家做婚庆策划的公司找了个跑腿的活,谈好的一天给100块,结果去干了一天,没有饭吃,到夜里十二点结束时,只给了我8块钱。那一天夜里,我骑着我的永久牌自行车,从南三环的管城区一路向北,风驰电掣。
我第一次对郑州的失望,来源于一个社会人让一个白衣少年对诚信的失望和对理想的破灭。
那又怎么样呢?
我还有8块钱,还有自行车,还有毛片,还有林思萱。
从二七路到文化路,有无数路口和红绿灯,却禁锢不住那个骑着自行车的白衣少年。
在凌晨的郑州,压着马路,唱着歌,畅快自由。
林思萱和100块钱,都是我的理想。
当我够不到新校区,也只能挣8块钱的时候,林思萱和100块钱都只能是幻想而已。
好在,林思萱总是我幽暗时刻的那束光。
夏天的郑州,大街上总是有发传单拉客的人,据说发一天能挣100块钱。
领传单的地方在郑东新区,那时的郑东新区刚刚开发5年,就是一片荒野农田。在一间破旧的二楼小屋里,我领到了一沓宣传中小学教育培训的传单。
发传单,在郑州是最常见也最粗暴的推广方式。
商家的目的也是为了博概率。
但是,成交率极低。
在一次次被人拒绝或把传单扔在地上和垃圾桶里的情形下,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得到了50块钱的报酬。
又一次,郑州的社会人教会了那个白衣少年,承诺就像个屁。
放出去,也就收不回来了。
在那个白衣少年的心里,崩塌的不只是信任,更是一个城市的未来。
信任一次次崩塌,重建的过程,就像一次次看片和戒片的过程。
恒久、弥长!
那时新校区的南边,还是大片的玉米地,西边是大片的民房。
民房都是当地村民私自加盖的,分割成短租房,出租给附近的大学生。
大学城有数十万大学生,供养着这些村民。
一间几平方的小屋,月租140元。
村里有网吧,洗头房,按摩店。
每到周末,这些短租房,供不应求。
开房的大学生,一批接着一批。
周末的夜里,嚎叫声,声声入耳。
2008年的暑假漫长到我都记不清林思萱的脸。
暑假终于过去了。
新学期的生活,依然没什么期待。
上课、下课。
每个宿舍里,依然在互相传播着各个片的种子。
伴随着《魔兽世界》贴吧里的一篇“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和开心网偷菜的火热,2009年的互联网依然精彩纷呈。
而我和林思萱的爱情故事却略显平淡。
那一年,林思萱读大二,我读大三。
一切都欣欣向荣,只是我的永久牌自行车更破了。
因为它总是承载着我的肉体,奔向20公里外的新校区,奔向林思萱。
新校区南边的玉米地,就像更年期的女人。
干涩又无力。
升上大二的林思萱,越来越会打扮了。
她常说,女为悦己者容。
我常答,士为知己者死。
打满气的永久牌自行车后座,永远在周末坐着一个她。
这样的场景总出现在那片玉米地和新校区的篮球场。
白衣少年和长发飘飘。
就像老套的青春剧那般,没有波澜。
我们甚至都不曾有过手拉手的仪式感。
更不曾有过拥抱和亲吻。
2009年的夏天,我的校园生活戛然而止。
因为,我要放弃最后一年的学校实训,开始南下。
我们学校的规定是,最后一年可以选择不参加学校的实训,允许自主去外面实习,但是要在2010年回校做毕业答辩。
参加学校的实训,其实就是参加学校和企业联合办的就业培训,为期一年,学费8000元。
我没钱,没得选。
2009年的暑假,非常短暂,短暂到我现在竟然不记得发生过什么。
唯一记得的是,临走时,我把我的永久牌自行车,送给了舍友。
并叮嘱他,要好好对待它。
对于林思萱,我还没想好怎么办。
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当她得知,我要南下闯荡,什么也没说。
又能说什么呢?
但是在我坐上从郑州到广州的长途大巴上时,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就三个字。
好好的。
隔夜行驶的大巴车,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
车行到湖南时,大巴车拐进了一个饭店。
强行消费。
不消费呢?
那就上不了大巴车了。
每个人都乖乖进去吃饭。
烂土豆配米饭,100块钱一份。
我全身只有700块钱,一顿饭,干掉七分之一。
好在,只是强买强卖而已。
车进入广东地界时,凌晨4点,车身突然左右乱晃。
原来,司机打瞌睡,撞了一下护栏,庆幸的是他吓醒了,反应及时。
这两件事,后来我跟林思萱极尽渲染,吹得神乎其神。
她突然说,开始想念我了。
于是,懵懂的爱情,冲破了所有地域的限制。
我们开启了异地恋模式。
我从广州汽车站,换乘去往增城的大巴。
那时的增城是一个单独的市,现在被划成了广州的一个区。
增城的一个鞋厂,让我去做外贸,开的工资是1000元+1%销售提成。
老板联系上我的起因,特别简单,因为在网上看到我提交的简历写的英语六级。
实际上,是哑巴英语,只能看懂,不会说。
那时候,我需要钱。
毫不犹豫的就以实习的目的直奔这家鞋厂。
鞋厂,是一个生态系统。
老板是福建人。
据说,厂里的各个小组长凡是女的都让他睡遍了。
他在深圳有老婆孩子,但是他常年在增城居住,除了嫖,就是睡厂妹。
厂妹涉世未深,半推半就,就睡了。
更疯狂的是,他一次睡俩,竟然是常事。
因为我比厂里大多数人有学问,老板希望重点栽培我,以至于我成了他的狗 腿 子。
他睡厂妹时,让我放风。
工厂二楼一半是宿舍,男女宿舍都在一起,甚至交替配置。另一半是天台,还有一间房子是做大锅饭的厨房。天台上有两排水龙头,供员工洗碗用。
这样的格局,他干什么事,都是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活动。
我,成了他最忠实的狗 腿 子。
老板有一间单独的宿舍,在边户,隔壁那间给了我和厂长,但是厂长跟老婆在外面租房子住,这间宿舍就成了我一人独有。
宿舍的墙,薄如纸片。
每到夜晚,老板就叫厂妹去陪睡,我听得真真切切。
老板总跟我说,什么也别说。
我本就不是一个嘴长的人。
我只在电话里跟林思萱讲过。
我跟林思萱讲的时候,她特别兴奋,因为校园里的故事并不精彩,她甚至渴望我跟她分享一些社会上的奇闻轶事。
距离,产生了美。
慢慢的,我发现老板的生意,常常是吃喝玩乐谈回来的。
我总结为,吃喝嫖赌一条龙。
黄金年代的制造业,就连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
那时,我也羡慕他,过得像个土皇帝。
想日谁,日谁。
因为总当他的狗 腿 子,跟着去KTV,我才见识到那时候的小姐比大学生看起来更清纯。
而,大学生,反而更像小姐。
真是个奇葩的世界。
他说,大学生也很好日,你别看都很清纯,那是表面。
我觉得他就是暴发户思维,至少,我觉得林思萱永远是我的米兰。
他在办公室抽屉里,一直放着一把长长的砍刀。
我问过他,放这个干什么?
他说,习惯。以前增城很乱,至少当时打起来不吃亏。
他说的乱,我没见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总在错时空行走。
我每天朝九晚五,他每天醉生梦死。
完全不在一个时空。
直到那天,他醉酒驾车,撞到了前车,偷着跑了,喊我去处理,我才见识到原来后半夜的增城,是另一片天地。
醉倒路边的小姐,光着膀子的混混,伴随着出租屋里哭爹喊娘的叫声,交织成一个三线小城的另一面。
也许,你走在路上,就被人捅了一刀。
理由是,看你不顺眼。
一个城市的白天多有序,夜晚就有多无序。
其实那年的增城和郑州,也并没有区别。
随着业务的进展,鞋厂又招来一个大专毕业的女孩。
精炼的短发,齐B的牛仔裤,半漏酥胸的小T恤,向我宣告着,她是一个骚 货。
刚来第一天,她就让我给她带饭。
一副毫无陌生感的样子,让我觉得,一定能日了她。
其实,是口嗨。
但是,转机发生在一次午休。
那天,她说用我那间宿舍午休,我就觉得很奇葩,但又无法拒绝。
由于工厂宿舍格局的关系,哪怕进错宿舍,在外面都很难发现。
她盖上一个床单,睡得很香。
一时的冲动,让我逐渐贴近她。
不知道她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吭声。
但是,从此之后,她跟我走得更近了。
依然带早餐,交流工作。
手指的触感,成了夜不能寐的念想。
于是,短信撩拨,就成了常态。
我让她拍私密照片,她就会拍给我看。
我跟她的撩骚方法,又用在了林思萱身上,林思萱也从抗拒到顺从。
原来,文字,可以让人高潮。
我没有日过牛仔裤,因为我发现她有一天进了老板的宿舍。
我在隔壁又听得真真切切。
原来,声音,可以让人高潮。
我只是觉得我的手指不干净了。
牛仔裤自从进了老板的宿舍后,就很少出现在办公室了。
唯一一次听到她的消息是,她半夜跟着老板骑摩托车的时候,后轮蹦起的石子砸到了一个过路的老头,老头当场身亡。
从此,她就消失了,老板赔老头的家人50万,私了了。
2010年的日子,就这么过着。
我也跟林思萱讲着我每一天遇到的奇葩故事,依然每一天都撩拨她。
她说,非常渴望我回去。
转眼,2010年夏天,我需要回去做毕业答辩。
林思萱知道我要回去,非常兴奋,她说,我去火车站接你。
我说,好的。
但是,当真的该相见的时刻来临,反而觉得不自在。
坐在广州到郑州的火车上,燥热难耐。
我刚出郑州火车站,就有一个小孩掏我的裤兜,我一把把他甩出老远,他还一直跟着我,我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那一刻,我觉得,我成长了。
在火车站广场上,遇到一个大姐跟我说,小伙子,你给我100块钱,我让你爽一爽。
我说,你给我50块钱,我让你爽一爽。
她笑哈哈的走开了。
那一刻,我觉得,我不再是那个白衣少年了。
广场上,我不停地寻找着林思萱。
她也在一直寻找着我。
当四目相对时,彼此竟然无言。
更多的是心照不宣。
我觉得,她又更美了。
她要给我拉箱子,我说,不用,我来。
当我们坐上去新校区的公交车时,彼此把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公交车行至西三环,上来一个老人,我把位子让给了她。
在我准备让座的那一刻,林思萱拉我的手,示意我坐好。
但,我还是站了起来。
我觉得,林思萱心里是生气的。
我就这么一直站到科学大道的大学城站,拖行李,下车。
她挽着我的胳膊,一扫刚才的阴霾,宛如两个久别再相见的新婚小夫妻。
此刻的她,还是那个林思萱。
她说已经在学校西边给我租好了一间民房。
月租金140元。
在四楼最里面的一间。
我跟着她,一直走到了房间。
房间类似于学生宿舍,中间是走廊,两边是房间。
我们前后脚进门,把门一关,什么都不顾了。
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理智克服了冲动,我跟她说,先去吃饭。
她很害羞的低头回答,嗯。
阔别一年,大排档的烤鲶鱼,还是那么嫩滑。
城中村的网吧,洗头房,按摩店依然爆满。
吃完晚饭,我又想念南边的那片玉米地了,提议去那边转转。
于是,我们手挽着手去散步,却发现,玉米地改造成了绿化公园,正处于施工状态。
学校和城中村之间的道路也由渣石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
在村里的店,她陪我去买了一盒杜蕾斯。
那一刻,我知道,我的青春回不去了。
她说,十点要回宿舍,不然舍友会怀疑。
刚开始,她践行的很好。
她白天上课,中午从学校食堂给我带饭。我白天写毕业论文,晚上我们一起吃饭,然后散步,回屋做。
十点,她穿衣,回宿舍。
这样的节奏,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慢慢的,她夜里也不想回宿舍了。
我觉得她再也不是那个林思萱了。
她也慢慢觉得,跟我的感觉也不像第一次那么心潮澎湃了。
她又开始回宿舍了。
我的毕业答辩,顺利完成。
我想南下深圳。
分别的时刻,一切,平淡如常。
她也即将升入大四,也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肉体的短暂欢愉,抵不过各自前途的选择。
2011年,我开始了在深圳的折腾之旅。
在她读大四的那一年,依然总拍各种私密小视频发到我QQ上。
我觉得,她只是渴了。
越来越像牛仔裤了。
随着郑州全面推进的城市化改造,所有的城中村全面拆除,新校区西边的民房现在变成了容纳上万人的万科城。
而她,也早已不在那座城。
但,我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恋爱脑〞之殇:傅娟与欧阳娜娜的跌宕故事》
娱乐圈这个啥事儿都有的大圈子里,每天都有一堆新鲜事往咱眼睛和脑袋里塞。今天要讲的这事,保准能让你惊得合不拢嘴。当大伙都在热聊明星们的爱恨情仇、事业咋起咋落的时候,有一个家庭的事儿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把娱乐圈背后那些藏着掖着的情感麻烦和人生百态全都给炸出来了。故事的主角,
不是那些特火的流量小生小花,而是一个以前挺有名气,现在却陷在感情坑里的女人——傅娟,还有她在娱乐圈里混得风风火火但也惹了不少争议的女儿欧阳娜娜。
傅娟,那在当年可是娱乐圈里刚冒头就贼亮眼的新星。年纪轻轻就被经纪人瞅见了,刚出道就演上了像《神雕侠侣》这么厉害的大制作,这开头,换谁谁不得美上天啊!
那时候的她,青春活力满满,前途一片光明,本来能在演艺这条道上一路顺风顺水,成为家家户户都知道的大明星。可谁能料到,爱情这玩意儿,就跟一阵特别猛的风似的,把她吹得找不着北了。她碰到了欧阳龙,那家伙出身演艺世家,长得帅,家里条件还好。傅娟对他一眼就看上了,啥都不管不顾了,
满心满脑子都是这个男人。没过多长时间,两人就结婚了,开启了她以为会幸福得冒泡的生活。
刚结婚那会,小两口甜甜蜜蜜的,还跑去度蜜月,那日子过得,就跟抹了蜜似的。可没想到,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欧阳龙就不安分了。他仗着自己长得好看、家里有钱有势,开始在外面招惹别的女人,
那些花边新闻就像雪片一样,不停地被台媒爆出来。这下可好,傅娟的婚姻一下子成了大家的笑话,她的世界好像一下子就塌了。
被丈夫的背叛伤透了心的傅娟,没想着离开,反倒琢磨着用孩子把这段婚姻给挽救回来。她铁了心要给欧阳龙生个儿子,觉得这样就能把他的心给拴住。就这一个想法,可把她折腾惨了。
她一次又一次地怀孕,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 7 次,可老天爷好像故意捉弄她似的,其中 4 次都没保住,流产了。每一回流产,对她的身体和心灵都是特别大的打击,可她就是不罢休。最后,她生了三个女儿,欧阳妮妮、欧阳娜娜和欧阳娣娣。
大女儿欧阳妮妮出生的时候,傅娟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就因为没生出儿子。二女儿欧阳娜娜出生了,
也没让她开心起来。一直到三女儿欧阳娣娣出生,傅娟彻底绝望了,这才放弃了生儿子的念头。
这一路走过来,傅娟的执着让人心疼,可也让人觉得无奈,她把自己的幸福全都押在生儿子这件事上,却把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都给扔一边了。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长大的欧阳娜娜,也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儿。小时候的她,长得甜滋滋的,特招人喜欢,在音乐方面那天赋高得很,拉大提琴拉得可好了。
16 岁的时候,她被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了,
当时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大家都觉得,这孩子以后准能在音乐上干出一番大事业。
可谁能想到,欧阳娜娜没顺着音乐这条道一直往前走,反倒一头扎进了娱乐圈。刚进娱乐圈的时候,她还嫩得很,和刘昊然一起演校园情侣,那时候的她,单纯得就像刚下过的雪一样干净。但是,娱乐圈哪是那么好混的呀?她开始接各种综艺和广告,在综艺里,她的一些言行举止被网友们嫌弃有股“茶里茶气”的劲儿,
演技也被大家批得一无是处。尤其是她主演的《是,尚先生》播出来后,那演技简直没法看,网友们都骂她是靠爸妈的关系才进的娱乐圈,她一下子就变得黑红黑红的了。
不过,欧阳娜娜也不是个轻易就认输的人。她知道自己演技不行,就想法子挽救自己的形象。她利用自己拉大提琴的本事,办了大提琴演奏会。这招还真挺管用,大家看到了她在音乐上的厉害之处,对她的印象也有点改变了。可最近,她又整出个事儿来,办了个艺术展,里面全是她自己做的一些小手工玩意儿,还收门票钱。这下可好,网友们又不干了,都嘲笑她是想钱想疯了。
爱情和自己,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到底咋选?
傅娟的恋爱脑行为和欧阳娜娜在娱乐圈的起起伏伏,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一方面,好多人同情傅娟,觉得她是个可怜的女人,为了爱情牺牲太多,连自己都丢了。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指责她,觉得她不该把自己的幸福全绑在一个男人身上,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事业,不能这么没出息。
而对于欧阳娜娜,有人觉得她年纪轻轻就进娱乐圈,被名和利迷了心窍,把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给扔了,太可惜了。但也有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在娱乐圈里也一直在努力,虽然走了些弯路,但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她给否了。
爱自己,才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看完傅娟和欧阳娜娜的故事,我这心里啥滋味都有。傅娟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明白,爱情是挺好,但要是因为爱情把自己给弄丢了,那就太可怕了。不管啥时候,我们都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全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尤其是在婚姻里,得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事业,这样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能有胆子、有底气去面对。
对于欧阳娜娜,我想说,年轻就是本钱,犯错不怕,关键是能快点发现自己的问题,赶紧改过来。
娱乐圈里的诱惑多得很,但也希望她别忘了自己一开始为啥喜欢音乐。不管是在演戏还是在音乐上,都得实实在在的,靠真本事说话,别老想着用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吸引人眼球。
希望傅娟能从以前的那些事儿里走出来,重新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也希望欧阳娜娜以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作品,不管是音乐还是影视作品。让我们一起等着看她们以后咋成长、咋变好吧!
【北京爱情故事欧阳娜娜 北京爱情故事欧阳娜娜拉大提琴是什么曲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