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诗社唱和(清)冯应泰《东湖棹歌》(二十四)
鸳鸯湖诗社每日(2025年2月11日)同题同韵诗句唱和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韵:
一,
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
且园御史著仙才,
舞袖峰高百尺台。
碧水鸿天空有记,
只余斜日照苍苔。
~冯应泰
注:御史郭绍仪公采雅山舞袖峰,筑且园于北门内,晚好仙术,著《碧水鸿天记》。
二,
和清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24
《名家题图》
栖真寺外一天才,
舞墨乡民上讲台。
碧水丹青且有记,
图牛笔下拂苍苔。
~范永林
三,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
《杨园先生》
程朱以后一奇才,
灵位尊安祭孔台。
国学全书曾有记,
留痕岁月晒苍苔。
~车树章
注:四百年前,桐乡的杨园先生是明未清初的一位理学家学者,著有菜根集诗稿和补农全书等著作,被收集于四科全书,死后的灵位被安放在孔庙神台上,受后人膜拜。
四,
和清冯应泰《东湖棹歌》二十四
《朱彝尊》
清初嘉兴有奇才,
北王南朱祭孔台。
词派浙西创立记,
曝书亭里照苍苔。
~朱炳荣2025.2.11
注:朱彝尊嘉兴人,是清代文学大家,浙西词派创始人之一,被称为"南朱北王″。是清代词派领军人物。
五,
和清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24
《古贤》
华夏从来聚干才,
独吟诗赋上高台。
闻香一再君须记,
度日犹须走绿苔。
~滕萬良
六,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二十四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出奇才,
拓展人生大舞台。
千秋万代伟业记,
聪明凡夫夜明苔。
~许新福2025.2.11
七,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三首》二十四
《赞尽职的老师》
唯思学子早成才,
竭虑殚精于讲台。
施教因材心里记,
课研光亮映红苔。
~高彩宝2月11日
注:苔:指窗外的苔藓。光亮:指夜晚灯的亮光。
八,
和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韵
《梅花开了》
曹植七步豆萁才,
无饵子牙坐钩台。
故事当吟青史记,
梅花洲里踏鲜苔。
~鸳鸯湖诗社汪荣华2025.2.11.
九,
《师者》
师者文明传递才,
认知教育上阶台。
一届一届是忆记,
灵魂工程营造苔。
~朱伟2025.02.11
十,
《橹声灯影》
橹声灯影河映才,
江南社戏登上台。
儿时历历在目记,
今天记述在现苔。
~朱伟2025.02.11
注:读田耕在橹声船韵中,嘉兴的美具象了有惑。
十一,
和清冯应泰《东湖棹歌》二四
《才女林徽因》
林士民时女秀才,
建修史上筑高台。
文人学者明心记,
写作吟诗照眼苔。
~毕桂芳2.11
注:民时是民国时期。
十二,
《百年讲台》
文韬武略有英才,
清华北大百年台。
时空任冉有印记,
百年校园生金苔。
~徐茂彬2025.2.11
十三,
和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
《民间奇士》
乡野民间藏俊才,
不求入仕步琼台。
博闻强识多奇计,
甘伴青松弄藓苔。
~陈泽宇2.11
十四,
和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
《绍兴卧龙山越王台》
时势天成将相才,
卧龙山祭越王台。
卧薪尝胆千年记,
石径深深滿地苔。
~沈瑞良2025.2.11.
十五,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二十四
《中国制造》
平凡做事涌济才,
卓越精神登琼台。
中国制造丰功记,
华夏声誉铺金苔。
~许新福2025.2.11
十六,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原韵
《咏史(十二)》
鸳鸯诗会多英才,
追古思今登亭台。
历代名作社中记,
华夏红船水润苔。
~池州林诒文
十七,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二十四
《融媒体时代.一》
信息爆发出人才,
社媒融合大舞台。
采编播报兼名记,
报箱锁孔生绿苔。
~陈景宣.2025.02.11
注:信息爆发时代媒体大融合。一部手机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家中的报箱久未打开了,锁孔生了绿苔。
十八,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二十四
《融媒体时代.二》
融媒时代育全才,
短视文图共舞台。
直播采编加场记,
报堆墙角染青苔。
~陈景宣.2025.02.11
十九,
和清代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二十四
(和韵)
自古民间藏高才,
时势埋没怎登台。
无人提携谁人记,
犹如墙角一青苔。
~冯学良2月11日
二十,
和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十四首》韵
《及第园》
勤径书山育俊才,
新园古韵伴云台。
碑铭镌刻先贤记,
绿意葱茏映石苔。
~吴海观2025.2.11
注:“及第园”,位于庆丰村文化礼堂的东侧,是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主题的一个公园。具有浓厚的状元文化氛围。
二一,
和清代平湖大易乡企山冯应泰夫子《东湖棹歌第二四首》
江苏一带出高才,
及第状元骑马台。
代代功名书有记,
篇篇故事锁心苔。
~王晓红
快来认识财神天团!老祖宗生怕我们不发财,初五我们可迎九路财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日子要到了!谁人不祈愿财神爷大驾光临,保佑新年财源滚滚呢?但你可知,老祖宗们可是生怕我们不发财,在东、西、南、北、中,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九个方位方向,都安排了财神坐镇,不论你向哪拜,都会有两位财神爷保佑你哦!
来认识我们“财神天团”是哪九位“大佬”组成,了解他们是如何“出道”,又着重掌管哪方面财运,看谁才是你心中的“C位财神”!
五路财神
首先说大家熟知的五路财神,说法主要有三种,有“小五路财神”、“大五路财神”及“五色财神”等说法,这里主讲的是“大五路财神”这一说法中的五路财神,和其他方位一起组合成由道教划分成的“九路财神天团”。
中路财神王亥:他是夏代商国部落的第7位君主,由于部落以畜牧为主,后来他发明了牛车,令人们能用牛羊等货物去交换自己没有的物品,于是就有了贸易活动,有了“商人”和“商品”等名称并诞生了“商业”,所以这位中路拉着牛车和财宝的财神就是华商始祖王亥没错了!
北路“正财神”赵公明:财神界的“顶流”!传说他本是商朝大将,后来被封为玄坛真君。肃穆的大胡子,手持金鞭,身骑黑虎就是他的标志性形象,专管人间财富分配,只要你勤劳努力,他就给你送财富,因此他的粉丝最多,也最为被人们所熟知,香火也最旺,堪称财神界的“扛把子”,并且是一位“武财神”。
西路“武财神”关羽:另一位“武财神”就是关公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二爷不仅是忠义的化身,其实他算术很不错,发明了记账本“日清簿”,估计学会计的朋友还得喊他一声祖师爷。因此他兼职财神,专管商贾生意,守护各位的家底。谁敢在关公面前耍滑头?他的存在,就是“诚信经营”的活广告!
南路“君财神”柴荣:出身本是富几代,奈何家道中落于是成为姑父郭威的养子,他卖茶叶和雨伞瓷器,资助武将的姑父拼出个国家来,最后他也继承了皇位成了后周皇帝。据说他是“天财星”转世,本就是管财政的,跟张果老、吕洞宾一起修炼成仙,有“柴王爷推车”的传说。
东路“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忠臣,是纣王的老师,因为剖心谏君被封为财神,象征“无心无私”的公平财富,加上他本身就是文曲星下凡,曾管理各种文化事业,因此是一位“文财神”。
东南路“文财神”范蠡:再看同样是“文财神”的陶朱公范蠡,他辅佐陪伴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还是春秋时商业奇才。他博学又善于经营理财,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暴富,简直是古代版的“财富自由”代言人。若说文财神比干是靠人品,范蠡就是靠智商,妥妥的“学霸型财神”。
西南路“文财神”端木赐: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字子贡,为孔子守孝六年,德传天下。他有着称为“端木遗风”的仁义诚信经商理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商鼻祖,同时擅长预测行情行商。
东北路“文财神”李诡祖:我们民间称为“增福相公”,相传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在北魏时是一名造福百姓的县令,只要就看见手执如意,拿着聚宝盆或元宝,写有“招财进宝”四个字的财神,就是他了!古代木版年画上,清代和民国时的上都有他,他经常作为“财”星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
西北路“准财神”刘海蟾:最后压轴的是这位“逆袭型”财神。传说他本是穷书生然后成了相国,后来一心修道因缘际会成了神仙,也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他通常带着一只金蝉,每走一步就吐出一枚孔方兄,走到哪就撒钱到哪,专管意外之财即偏财。想中的朋友,记得多拜拜他!
九路财神
九路财神,各有神通,初五这天齐聚人间,就看你最想抱谁的大腿了!不过话说回来,财神再灵,也得靠咱自己努力。毕竟,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还得你伸手去接不是?
刚毅果敢、有仇必报—伍子胥
文:书侠麦克元
读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有时候我不免眼里会落泪,不知怎地,好像我就是先贤一样。后来才知道,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若问你楚国有名的人士你能说出几个,恐怕也就是屈原时代的几个人物能够说出,还有一位鞭尸的大夫伍子胥恐怕也会进入你的眼帘。
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我对伍子胥的一生是深感不安的,也是深感敬佩的。他的一生忠贞刚烈、智勇双全,结局之悲壮,令人扼腕。
在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期,生命好像蚂蚁搬家一般,随时都可能连全家都被绞杀。伍子胥的一生不知是悲剧还是悲剧,可能在我看来或许是悲剧。但是你看史书中,他最后的结局,没有一点点犹豫,有的只是不被信赖的不瞑目。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身后也就是九年后,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结局就是这样的结局,但是演义出来的却是另外的世界。
有幸读了贾伟女士写的《伍子胥演义》,虽说是演义,可是我却多次落泪。谁人能够忍受全家被自己的母国国君楚平王残害,而自己只能被迫单身逃离楚国,过昭关一夜愁白发,在吴市乞讨等等,这一段读史书也好,读演义也罢,让人暗自神伤落泪。
是怎样的精神才能支撑他?
是如何的信念才能支撑他?
是如何的坚持才能支撑他?
这些都完美体现了伍子胥精神成长的不同阶段,而吴国也正是有了成长后的伍子胥的加入,才成为诸侯一霸。
当有人劝他不要鞭楚平王尸的时候,他说的话,他做的事,一切都是不合乎当时的礼仪,但是却是能够为人所理解的。
伍子胥之父伍奢,本是楚平王子建太傅,然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不得不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伍子胥一生的命运因此而转变,命运的齿轮好似跟他开玩笑似得。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更是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演义》书中围绕伍子胥的一生经历,描写了许多历史人物及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纵横捭阖、征战杀伐的故事,如“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孙武练兵”“干将莫邪铸剑”“卧薪尝胆”等。
我对伍子胥是敬佩的,因为他身上有种野性也有人性。这两句就是我的对伍子胥的态度,管他君王与否。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全书情节生动曲折,富有传奇色彩,读来既可品味人生哲理,又可了解当时的人文风貌。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人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的故事是说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