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子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今称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日中“有黑气大如钱”。
  
  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知先民观察之精细。
  
  太阳与树木结合,孳生出东的繁体,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阳与草月结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这个朝字看甲骨文,日出草中,月还未落,是早晨也。如果太阳舍月取水便是金文潮了。臣拜君,有定时,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太阳之子还有冥字。冥,幽暗也。甲骨文冥,双手持巾覆盖物上,就是晚造的幂字。物被覆盖,当然就幽暗了。后来又有篆文冥字,原有持巾的双手被改成六,于义无取,徒滋困扰。
  
  太阳之子还有暮字,与朝相对。暮字初作“莫”,二草之间已有日,又加一日在下面,于理不通。篆文暮字,日在二草之间。其实这二草是一个茻字,音义皆同草莽之莽,作为声符使用。莽暮双声,可对转也。与暮义近者,还有昏字。昏上面是氐字省略成了“氏”。氐,低也。日低为昏,今呼黄昏。古时娶妻之礼,都在黄昏举行,所以造出婚字。《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太阳之子还有显字。繁体作顯,头上的装饰品。引申义为明显。篆文显是日下看丝(繁体作絲),纤毫毕现,乃知太阳可显微也。
  
  太阳之子还有曝字。日旁乃是不必要的蛇脚。《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比喻人无恒心。此暴即今之曝。上为日出二字,下为双手搬米到日下晒。此“暴”音pù同“曝”。若读bào,便是暴君之“暴”,又是另一字了。

【太阳之子】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拥抱 下一篇:一颗心流泪,一颗心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