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小说:婆媳情仇的感人故事

更新:07-3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刚读完这本《婆媳之间》,心里堵得慌,又暖烘烘的,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这书名听着像狗血剧,可翻开后,字字句句都扎在现实婆媳关系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上。作者笔力太狠,把两个女人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仇爱恨,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看得人心里发酸,又忍不住叹气。

故事里的婆婆,林桂香,典型的“为你好”式家长。儿子结婚那天起,她就卯足了劲儿要把儿媳改造成“合格”的陈家媳妇。儿媳苏小冉呢,大城市姑娘,独立有主见,最烦别人指手画脚。两人从生活习惯到育儿观念,针尖对麦芒。小到晾衣绳上衣服怎么挂、菜里放不放辣椒,大到孩子穿多厚、上学选哪家,都能成为引爆点。那种压抑的、憋屈的、明明一肚子火却碍着身份不能痛快吵一架的窒息感,太真实了,就像把无数家庭饭桌上的沉默和客厅里的低气压直接搬到了纸上。

转折在哪儿?不在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上,反而藏在一场无声的崩溃里。小冉产后抑郁,整夜睡不着,白天强撑着应付工作和孩子,人快被掏空了。丈夫忙得脚不沾地,只当她“矫情”。有天深夜,孩子又哭闹不休,小冉抱着孩子坐在黑漆漆的客厅,眼泪无声地流,感觉要被全世界抛弃了。这时,起夜的婆婆林桂香,没开灯,默默走过来,从她手里接过哭闹的孙子,只低声说了一句:“去睡会儿,有我呢。” 然后笨拙地、有点僵硬地轻轻拍了拍小冉的背。就是这一下,没多余的话,却像一道微弱的光,劈开了横亘在两人之间厚厚的冰墙。

儿媳小说:婆媳情仇的感人故事

书里没有把婆婆写成幡然醒悟的圣人,也没把儿媳塑造成委曲求全的圣母。林桂香依然会唠叨,会固执己见;苏小冉也依然有脾气,会据理力争。但作者妙就妙在写出了那种微妙的“看见”。婆婆开始看见儿媳的疲惫和压力,看见她并非故意跟自己作对;儿媳也渐渐看见婆婆强势背后的孤独和不安,看见她那些笨拙的“为你好”里藏着的老一辈人根深蒂固的爱意表达方式。她们开始在摩擦中尝试理解对方的逻辑,哪怕不理解,也学着留出一点空间。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反复的,甚至伴随着新的冲突,但你能感觉到,那根紧绷的弦,在一点点松动。

最戳我的,是书里一个关于“汤”的细节。林桂香坚信月子里喝鸡汤大补,天天炖,逼着小冉喝。小冉闻到油味就想吐,两人为此冷战。后来小冉才偶然从亲戚口中得知,婆婆当年坐月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口荤腥都没沾上,落下了病根。她逼着小冉喝汤,潜意识里是把自己当年那份巨大的缺憾和恐惧,投射到了儿媳身上,用近乎偏执的方式想“补偿”给下一代。小冉后来主动说“妈,今天炖汤少放点油吧”,林桂香愣了一下,眼眶有点红。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的和解。

说到底,婆媳哪有什么天生的仇?不过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的女人,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或孩子),被强行拉进同一个屋檐下,在鸡毛蒜皮里碰撞、误解、受伤,又在生活的重压下,一点点笨拙地靠近,尝试着去理解对方身上自己看不惯的棱角。这本书的好,就在于它撕开了“情仇”的表象,露出了底下那份复杂、别扭、却依然在努力生长的“情”。它告诉你,婆媳关系不是战场,更像是一条需要共同摸索的、布满荆棘的窄路,走过去的唯一方法,是放下“谁对谁错”的执念,试着去“看见”对方那个活生生的人。

儿媳小说:婆媳情仇的感人故事

合上书,我总忍不住想,多少家庭里的婆媳,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点“看见”的勇气?一点点放下身段、或者放下成见的尝试?这本书,像一面镜子,也像一剂苦口的良药。写婆媳的书不少,但能写得这么真实、这么入骨、这么不带偏见地呈现两代女性困境与和解可能的,真不多见。值得每个在婆媳关系里浮沉的人,静下心来读一读。

【儿媳小说:婆媳情仇的感人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儿童动漫故事:培养想象力的经典动画推荐 下一篇:儿童侦探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趣味冒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