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天深夜蜷在被窝里点开这本小说,原本只想随便翻几页助眠,结果天蒙蒙亮才惊觉自己熬了个通宵——陈砚和悄悄的故事像沾了蜜的钩子,把我这个老书虫死死钉在屏幕前。
作者”岁岁软”太懂暗恋的滋味了。高二那年,林悄悄在楼梯转角撞进一双眼睛里。陈砚穿着洗得泛白的校服靠在栏杆上,阳光穿过他指间夹着的半支铅笔,在水泥地上投出晃动的光斑。十七岁的悸动来得猝不及防,她从此在日记本里种下整个青春的秘密。
最抓人的是那些扎心的细节。当陈砚打完球经过走廊,悄悄总要假装蹲下去系鞋带,就为多闻两秒他带起的薄荷味汗气;数学课代表发卷子时故意把陈砚的卷子压在她本子上,她盯着并列的名字能偷乐一节课。这些小心思让我想起自己当年在课本边缘写过的无数个缩写字母,作者简直把少女心事掰开了揉碎了喂到你嘴边。
转折点在高三那场暴雨。悄悄没带伞,抱着书包在屋檐下发愁。忽然头顶”啪嗒”一声,黑色伞柄塞进她手里。陈砚淋着雨往公交站跑,校服后背迅速洇出深色水痕。第二天悄悄鼓起勇气还伞,发现伞骨内侧贴着小纸条:”下次看天气预报。”后面还画了只淋湿的小狗。我抱着手机在床上扭成麻花——这种暗流涌动的试探比直球告白甜十倍!
更绝的是双视角叙事。当读者为悄悄的单恋揪心时,作者突然切到陈砚的视角:原来他早注意到那个总在篮球场边写生的姑娘,甚至收藏着她被风吹到脚下的速写——画的全是他三步上篮的剪影。最戳我的是他书桌最底层压着悄悄期中作文的复印件,题目叫《光》,老师当范文念的时候他偷偷用手机拍了照。
毕业晚会那场戏堪称封神。悄悄穿着旧裙子躲在礼堂角落,却看见陈砚穿越人群径直走来。他摘下自己胸前的玫瑰襟花别在她发间,背景音乐正好放到”偏偏痴心想见你”。礼堂顶灯落在他睫毛上,那句”我追着光跑三年了,能给个名分吗?”让我这个老阿姨尖叫着捶枕头。
除了高甜主线,小说里埋着太多动人支线。总在办公室挨训的刺头男生,毕业时给班主任送了护腰坐垫——因为发现老师总站着批作业;总考倒数的女孩在悄悄鼓励下逆袭二本,多年后成了她的伴娘。这些配角不是工具人,是真实滚烫的青春群像。
电子书翻到结局章时我在机场贵宾厅哭成狗。十年后陈砚在悄悄画展的留言墙写:”十七岁偷看你画我,二十七岁光明正大当模特。”配图是他们女儿踮脚在画布上涂的彩虹。保洁阿姨疑惑地给我递纸巾,这种后劲只有真正被戳中的人懂。
如果你也曾把某个人名字写在草稿纸角落,曾在走廊故意放慢脚步等一个身影,甚至毕业多年仍记得他校服第二颗纽扣的形状——去读《偏偏喜欢你》吧。它像一颗裹着酸粉的草莓糖,初尝是暗恋的涩,咬下去却是铺天盖地的甜。岁岁软用文字复刻了我们错过的、拥有的、或正在发生的青春,原来所有小心翼翼的喜欢,终会等到震耳欲聋的回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偏偏喜欢你小说:高甜校园言情与暗恋成真故事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