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比标准答案更重要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我有一篇文章被收录进初中语文教科书里。那一年,我的孩子正好是第一届读到这篇文章的九年级学生,他们班上的同学就对他说:“你回去问问你爸爸,这篇课文到底要考什么?”
  
  于是儿子跑回来问我。
  
  我不听还好,一听差点儿没昏倒。我生平最痛恨考试,没想到自己的文章却变成了别人考试的题目。
  
  我抓了抓头,尴尬地说:“我真的不知道学校老师会考什么……”
  
  “可是,”儿子着急地说,“你是作者啊!”
  
  “问题是我当初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让人拿来当考试题目的啊。”
  
  后来,学校真的以这篇课文为题考了一次试。
  
  儿子考完试,我突发奇想,让他把考卷拿回来让我也考一考。
  
  不考还好,一考之下我发现自己不会做的题还真多。我答完试卷,儿子对照答案,我竟只得了87分。儿子表情沉痛地告诉我:“爸,你这个成绩拿到我们班上只能排第十三四名。”
  
  我听后愣住了。考十三四名当然不是很糟,但这起码表示,我们的制度更认同那12个比我分数更高的同学。
  
  这实在很可怕。如果所有的人都很“乖”,大家循规蹈矩变成了拿高分的考试高手,将来谁来当作者写文章给人读呢?
  
  本来,学习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用中文表达的能力。然而,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的思考全被文法、词性这些技术性的问题给占据了,以至于考试能力很强,但也加深了他们对中文的疏离。这样的疏离,不但剥夺了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感动、思索人生的机会,甚至剥夺了他们书写表达的兴趣,搞得他们连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都大有问题。这么一来,就算语文考了高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这只是我们可以举出来的千千万万个例子之一,但这样的例子也正是“太乖”的最大风险之所在。这样的风险在于:一旦主流思考错了,我们就万劫不复了。
  
  长期观察雁鹅的诺贝尔奖得主劳伦兹曾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由于母雁鹅喜欢色彩艳丽、翅膀肥厚的“肌肉男”型公雁鹅,导致同种竞争,结果一代一代的公雁鹅变得色彩更艳丽,翅膀也更肥厚。不幸的是,鲜艳的色彩使得雁鹅更容易暴露,肥厚的翅膀减缓了飞翔的速度。这一同种竞争的优势正好是自然竞争的劣势。于是,一代一代下来,雁鹅在大自然中面临灭亡的压力。
  
  就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肌肉男”型的公雁鹅,像是顺应社会主流的“乖”孩子,他们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但雁鹅自己很难理解,它们同种的竞争优势,反而加快了它们被淘汰的速度。

【不乖,比标准答案更重要】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改变,从阅读开始 下一篇:适应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