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味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肉得吃新鲜的,似乎算是常识。《水浒传》里吴用去石碣村见三阮,三阮问酒家有啥好吃,答曰“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高兴,“大块切十斤来”。然而在欧洲,这么做就有些煮鹤焚琴:好牛肉,真不能宰了就吃。
  
  早在18世纪,欧洲就有这样的技艺模式了:买六七个月的小牛,回去饲养;养超过三十个月,宰杀,不能“新宰得一头黄牛”,立刻去给英雄好汉吃;把牛剖开两爿,挂起来,也不熏,也不腌。不懂行的人偶尔看见,会吓一跳,觉得两爿肉悬空而挂,腔内毕露,真是残忍可怖……话说这么做为什么呢?那时世上没有微生物科学,做个尸体解剖,都要被说三道四。大家只是按经验执行,觉得这样可以让肉类熟成。现在当然知道啦:这么悬挂能让肉类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改变肉类酸碱度,增加肉的风味和口感。所以大多数时候,用熟成十到十二天的牛肉来煎牛排,比新宰的牛肉要好吃些。
  
  多出来的那些风味,你可以说,就是时间的味道。

【时间之味】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为什么我那么喜欢黄多多 下一篇:樱花座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