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赞”引发的思考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前两天,朋友说上周末正睡午觉,突然有个陌生来电,本认为是骚扰电话,但那电话打了好几遍,她烦躁地接了起来。谁想到对方上来就问她是不是某某牌照的车主,她没好气地应了一声。随后,对方便开始一个劲儿地道歉,说是倒车时把她车灯撞了,刚好看到后窗有个小条留了电话,就打了过来,想问问她现在是否方便来处理,给她修车。一听这话,她立马起身,被打扰的烦躁情绪一扫而空,开始向对方“千恩万谢”,跟着去修了车。
  
  后来,她特意为此发了朋友圈,说今天走了狗屎运,遇上了好人,狠狠表扬了撞车的大姐。不一会儿就有好多朋友来点赞,说这样的好人是不多了,撞了车竟然没跑;还有夸她英明的,知道留电话。不过,有个朋友的留言,让她琢磨了半天:大姐撞了你的车,给你修车不是理所应当吗?你干吗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的……她问我:“你说是我自作多情,还是现实本就如此?”我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
  
  回头仔细想想,这样的事身边还真不少。也许就在几年前,我还敢理直气壮地说句“理所应当”,但现在似乎没那么有底气了。究其原因,难道是我们接受的道德教育不够?这理由显然不充分。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我们在这上面下的功夫绝对不少。可为何“理所应当”都被大家点赞,“道德缺失”却成了一种习惯?
  
  其实,大家对这种“道德缺失”的现象似乎早已司空见惯,前不久,大作家莫言也自己揭短,说曾劝阻太太去帮助一位路上受伤的老人,但太太没听,还是去帮了忙。后来,老人家登门道谢时,他感到非常惭愧。很多人知道这件事后不禁感慨,连大作家居然也一样“没道德”!可换个角度,大作家揭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警醒吗?道德这东西往小了说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往大了说不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吗?借用德国哲人康德的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身,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令。”说到这儿,究竟该不该给大姐点赞,就看这个社会的标准在哪儿了!

【一个“赞”引发的思考】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表妹要记得吃药 下一篇:出名有风险,生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