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北京的年味儿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人长大了,总是喜欢提起小时候的事情,不是故意矫情,只是因为失去的、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总让人觉得珍贵,又总想翻出来与别人共享,进而的目的是得到一些共鸣。就像这北京过年的味道,因为越来越不如从前浓了,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提起来,至少可以缅怀一下。不过,幸好,这年味儿是可以被找回来的,幸好,它不会一去不复返。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如今却没有圣诞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感恩节等洋节来得热闹,要不是因为有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真怕有一天我们会忙得连春节都忘了过。其实,老北京的春节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讲究自然也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
  
  首先,全家都要换上新装一起祭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食必要丰富,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被称为“年夜饭”的吃食可是贺岁中的重头戏,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除夕当晚的“守岁”是一定要的,其间的娱乐可以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过后,就到了“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了。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则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利。

【找回北京的年味儿】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现代毕昇”的方正人生 下一篇:相依一起坐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