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笨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如今,我们的时代,似乎不兴“笨”功夫了,那种一夜暴富、不劳而富、一举成名的好事,似乎更令人艳羡。
  
  2011年,有一个汪衍振,忽然声名鹊起。他被媒体关注却是因他“笨”,被称作“中国最笨历史作家”。汪衍振用21年时间,写了《曾国藩发迹史》、《李鸿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总共70多万字。大家为他算了一笔账,平均一天130字,人称“龟速”。为搞清楚曾国藩初入官场12年的升迁细节,汪衍振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21年,汪衍振除最基本的日常外,全部生活内容就是埋头查资料、核对史料、读书、写作,有时为了一段史实的出处,可以不吃不喝埋头工作,通宵达旦。
  
  汪衍振对自己的“笨”,颇为认可。他认为,笨是一种态度;笨,才会严谨,才会小心。不管多聪明的创作者,一旦涉及创作,都不敢不笨。
  
  当然,有一类人是暗藏玄机,灵气大于功夫的。像梅兰芳,黄公望,他们在艺术上自成一格,别人相比,不是不够,就是过火,总不如他们熨帖舒服。何故?我想,无他,全凭暗处的功力,不使点“笨”功夫,大约也是不行的;因为,灵气,也在积累中生发。一切的努力,都是对自己的不满,都是对完美的靠近。
  
  至于怎么努力,无他,就是笨笨地琢磨,笨笨地积累,笨笨地发力。

【不敢不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睚眦必报是愚人 下一篇:聪明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