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补白大王”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给报刊写“豆腐块”文章,填填空白,名曰“补白”。有位名叫郑逸梅的“文坛中人”就爱写填空儿的短文,一写就是70年,人称“补白大王”。那位《红岩》小说中烈士许云峰的弟弟许瘦峰,还为他刻了一方印章“补白大王长寿翁”,庄谐兼备,乐坏了这个“七十三行状元”。
  
  “补白大王”郑逸梅,视70岁为人生之始。他生于前清光绪的乙未(公元1895年),93岁之时,他视犹明,听犹聪,腰脚矫健,应出版社和多家报刊之约,日试一二千言,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他的公费医疗证很少使用,拿他自己的话说,几乎等于废纸。
  
  从郑老的一些“补白”文章里得知,他一不操练道家的吐纳之术,二不讲求释家的禅定之方,就专注自己的“补白养生之道”。晚年,晨5时半起身,即整理衾枕,扫地抹桌,借此轻微劳动,活动筋骨。早餐后,阅览报刊,然后便铺纸运笔,应付各处约稿,写些带情趣的人物掌故,或有参考价值的流风遗韵,因其过程轻松愉快,便忘了笔劳墨瘁。如有客人来访,即搁笔交谈;如遇域外人士光顾,也乐于文化交流,一切随意、自然。
  
  “补白大王”午饭后,休憩一下,便去散步,或到附近书店浏览,看有否自己需要的书;回家后又复动笔续写,稍倦即止,摩挲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物,或欣赏金鱼缸里的鱼儿。傍晚,他就沉浸在与“曾孙辈”搭积木、讲故事、听音乐的童趣世界里了。
  
  自1981年至1988年,他轻轻松松出版了14种单行本。什么叫“细水长流”?瞧瞧“郑补白”就知道了。
  
  “涉笔生花七十年”之际,老友王春渠赋诗赞逸梅曰:“遗山野史未成编,人去亭空七百年。往事由来皆有主,名亭今日属梅仙。”自然界中的梅花不争春,人世间的“梅仙”不争利。郑逸梅很早就在“补白”里作哲人之语:“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不贫不贱,岂不乐哉!”
  
  像梅花那样淡泊名利,又像梅花那样“笑在丛中”。我想,这就是“补白大王”身健与笔健的奥秘所在吧!

【可敬的“补白大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马未都的“三个圈” 下一篇:黑暗里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