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用中寻找价值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992年,21岁的马可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毕业,并凭借作品《秦俑》拿到了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的金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此后几年里,马可还相继荣获了“中国十佳设计师”、“五位最优秀设计师之一”的称号,因此许多大型服装公司都对她抛出了橄榄枝,想高薪聘请她加盟自己的企业。
  
  但马可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她对市场上千篇一律的衣服款式感到厌倦。她觉得,中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服装出口大国,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创造性得到世界的认可,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而且这件事一定跟自己有关。那时马可常说的就是:“衣服是不是一定要这么肤浅?”为服装注入内涵,已经成为马可心底的一粒种子,开始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于是,马可拒绝了各大公司的邀请,和恋人毛继鸿一起在广州花园饭店对面的一个小店里租到了一个小柜台,然后开始自主创业。因为这项举措,马可和毛继鸿被视为设计师中的异类,于是她干脆给自己的品牌取名为“例外”。两人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扎扎实实地进行打拼,缺钱了就去给酒店设计制服,然后再拿赚到的钱购买布料和机器,一点一滴地将“例外”这个品牌做了起来。
  
  在创业过程中,马可不断尝试新的想法,比如她曾制作过一批纯手工的衣服,将它们埋到了地下,让土地和时间来帮助自己完成创作。当衣物出土之后,全都染上了厚重的光阴,仿佛在诉说一段段有关时光的故事。后来马可又带着这批衣物去巴黎办秀,引发了极大的轰动。这让马可十分惊喜,于是她决定尝试更多无用但有趣的事,生产更多无用的艺术品。但这些想法却不可能在市场运作日渐成熟的“例外”中实现,于是,马可干脆又创立了一个叫作“无用”的品牌,用以生产纯手工的服饰。
  
  “无用”旗下的服饰,每一件都与众不同,而且从织染、裁剪到缝制全都是手工完成的,故而都带有制作者的情感积累。“无用”的这种特征逐渐感染和征服了许多优质客户。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早在成为第一夫人之前,就已经是“例外”和“无用”的资深客户了,她经常购置马可旗下的衣物。在去国外访问之前,彭丽媛还特意请马可为自己设计了几套服装,那些服装不但融合了中国元素,而且大方得体,很适合彭丽媛的优雅气质,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甚至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名为“丽媛style”的时尚风潮。至此,“例外”和“无用”成了万众瞩目的时尚品牌,马可也成为国内备受瞩目的设计师。
  
  马可说,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被教育要随大流,做有用的事。自己却偏要做一个例外,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这些事虽然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但却能在客户的使用中被赋予全新的价值。

【在无用中寻找价值】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黄一孟:走出VeryCD 下一篇:珀莱雅CEO方玉友:十年创业美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