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是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更新:07-30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和蔼可亲、清心寡欲的教授。
  
  他有一个儿子,当时在读高三。那个男孩出类拔萃,在非常有名的中学读书,该中学有一个以前总理名字命名的实验班,他便是那个班级的班长。
  
  他学习成绩特别好,课外活动也很出色,每逢有领导人到该学校考察,他总被老师派去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因为太出色,每个人都觉得北大或清华非他莫属。
  
  高中校长找他说,学校每年都有几个保送北大、清华的名额,经考察,他符合条件,决定将其中一个名额给他。
  
  他问校长,如果这个名额他放弃,可以给别的同学吗。
  
  校长惊讶他的回答,说,当然,名额是不会作废的。
  
  他说:“那好吧!我身为班长,希望我们班级能够多一些人考上北大或者清华,而我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参加高考考上。名额要是能给别的同学就更好了。”
  
  18岁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失败。我的导师因工作忙,几乎从未在细节上给过他许多指引,只是在大方向上强调要好好读书。
  
  他高考失利,发挥失常,没有考上北大,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这所大学虽然也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名校,但毕竟与北大、清华有些距离。
  
  在我们毕业答辩结束的当天晚上,导师请我们吃饭,他也在。
  
  我问他,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他说,从来不后悔,如果再次重来,他还会那样做。现在的他已经开始读专业经典巨著,打算读完本科后考研或者出国深造。已经找了学姐学长推荐了一些书目,希望早日做科研,争取在本科时候写出不错的论文。
  
  那年,他才18岁。后来,我们虽没有再见过,但有这样思维和格局的人,不管人生的牌局怎样,相信他都会打出别样的精彩。
  
  我有个发小。她是个非常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在一起,直至大学,我们考了不同的学校才分开。
  
  在小学,她总是把家里的书和玩具带到教室,与小伙伴分享。
  
  在中学,她总是早同学一步把当下最流行的习题做好汇总,然后给大家讲解各种参考书的优点和缺点。很多时候,她的周末都是花费在各种知识梳理和总结上。这样的她,自然受同学欢迎。
  
  她家与数学老师有不错的关系。
  
  有一次,吃完午饭,我看她不高兴,问她怎么了。
  
  她说,“爸爸骂我。因为数学老师说,我经常跟班里同学分享学习心得,这很浪费时间。老师跟爸爸告状,爸爸骂了我,希望我可以多点心思在自己身上。可是,我真的做错了吗?我喜欢这样做啊!如果让我一个人闭门在家读书,那样的日子实在无趣”。
  
  我安慰她许久。她很快振作,依旧热心。
  
  后来,她读了大学。在大学里,她依然保持這种性格。
  
  在许多同学都只顾自己努力往前拼:考研、工作、恋爱的同时,她拿出许多时间为班级做事,不仅门门功课优秀,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毕业时,她不仅手拿7个offer,学校还推荐给她一个上交所的工作,这些战绩令她一度成为学校风云人物。
  
  她说,她是一个不忍看见别人掉队的人,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苏东坡到杭州做刺史,某天在审一案件时,原告状告被告欠债不还。原告诉称:“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早两个月借给被告做本钱。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邻居,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要,他就什么时候还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妇,急等银子娶亲,他非但不还我银子,还打我!”
  
  被告在庭上辩称:“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贩成扇子了。没成想今年过了端午节天气还很凉,人家身上都穿夹袍,谁来买我的扇子呀!这几天又接连阴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坏啦。我实在没有银子还债,他就骂我、揪我,我一时着急打了他!”
  
  苏东坡听完在堂上皱皱眉头,命被告回家去拿来二十把折扇。苏东坡将折扇一把一把打开,摊在案桌上,磨浓墨,蘸饱笔,将那些扇子画成松竹梅,或山石盆景,不大工夫折扇全画好了。他对被告说:“你把它拿到门口喊‘苏轼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马上就能卖掉。十两拿来还债,另外十两你拿去作其他生意吧!”
  
  两个人接过扇子,跑到衙门外,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一抢而空了。原告和被告就这样每人捧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欢天喜地地各自回家去了。
  
  苏东坡的智慧在于他没有陷入案子里,而是尽力找到一个双赢或者多赢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做法实在高明。
  
  真正的高手思维与常人不同,他们能够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过成就他人,帮别人摆渡,惠及所有人。
  
  那些悄无声息帮我们摆渡的人,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贵人。
  
  那个18岁的师弟、我的发小、苏东坡……都是摆渡人,他们悄无声息地帮助别人从此岸抵达彼岸,不求回报,可谓是真正的高手。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无声息的摆渡人】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那些父母没教给我的,阅读教给了我 下一篇:如果你面前,坐着16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