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十大流言

更新:08-2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正常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
  
  在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研究发现,他的大脑有20%被开发,远远超过了正常人被开发的大脑比例(10%)。
  
  不好意思,只要你是个正常人,即使你睁着眼睛,什么都不想,整个大脑仍然都在使用中。如果是做一些稍微复杂的工作,如起身走路、说话,那你的大脑包括小脑、脑干,每一个部位都在运行。
  
  这个流言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就不攻自破了。可能有人会问,那很多脑成像实验中说当人做某件事情时,某某大脑区域被激活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你所看到的脑成像图是经过分析之后的结果,通过对比多组实验所得的脑成像扫描,它会发现你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某个大脑区域相比其他情况、其他区域更为活跃。
  
  我们只有“看听闻尝触”五种感知
  
  难道不是吗?实际上,除了这五种,我们还有其他的感知,譬如,由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负责的平衡感知。这个感知时刻负责我们的平衡状态(譬如说是站直了还是弯着腰,还是在倒立),以及运动情况(譬如是静止的,还是突然快速地被撞飞)。
  
  当我们在做任何动作,从简单的走路到困难的瑜伽动作,平衡感知能够帮助大脑去精准地调节动作的角度,从而顺利完成这些运动。
  
  当平衡感知出现问题的时候,最严重的情况是连走路都会觉得很困难,每走一步都觉得非常眩晕,或是容易摔倒。这些信息都能够帮助大脑了解身边的环境,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能够迅速地对环境的改变(有辆车迅速向你靠近)做出合适的反应(快跑)。
  
  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
  
  别说大众了,估计问一些神经科学家,不少人还是会回答是“1000亿”。实际上,2009年,已经有科学家更加精确地计算出,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细胞。
  
  你说四舍五入就差不多了?140亿个神经细胞可等于一个狒狒的大脑!我们人类的大脑可不是“买一赠一狒狒脑”,这又不是在烫火锅!
  
  左脑人更严谨,右脑人更有创意
  
  现在已经挡不住“快来测试你到底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这类以偏概全的解读了。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大脑的使用情况并非一成不变永远对称的。
  
  最经典的例子是,在大脑的语言系统中,负责组织和产生语句的布若卡氏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中位于左半脑,而负责理解语言(譬如说听到别人说话或阅读)的语言中枢韦尼克区则位于右半脑。
  
  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在左撇子的大脑中,布若卡氏区在右边,韦尼克区在左边。
  
  不过,这个被公认的结论也开始受到争论,即使如此,不管怎样,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研究发现,这种偏向对人的性格和创造力有什么影响。
  
  所以别再说什么“左脑人”“右脑人”啦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所有功能都会因老化而越变越差
  
  衰老是可怕的,因为很多器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无法避免的功能性衰退,譬如说耳朵、眼睛等等,很多神经性疾病也与年龄有无法忽视的关系,但这些并不代表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所有功能都会变差。
  
  听西方古典音乐,会让宝宝更聪明
  
  也就是“莫扎特效应”,这在育儿话题中最火爆。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概念是大众科普的误读。
  
  玩智力游戏能够让你的记忆力和思辨能力提高
  
  常常听到说每天做些智力游戏,会帮助我们避免失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至少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常玩的这些智力游戏能给我们带来任何长久的认知帮助。
  
  你的IQ从生下来就不会再改变
  
  不,IQ是会变的——至少在目前的IQ测试检测中,跨度从60年到3~5年的各个大型实验中,都发现了IQ明显改变的证据。
  
  最近由伦敦大学学院做的一个实验,组织了33名健康的青少年志愿者(12~16岁)。在2004年,科学家检测了这些青少年的智商并用核磁共振扫描了他们的大脑。
  
  在不告诉他们还会被测试的情况下,四年后,又联系到这33名受试者,邀请他们来测试,结果发现33%的志愿者的IQ测试结果都有明显变化,其中有一名在四年之间增长了21分,而另一位减少了18分。
  
  这一方面说明了现有的IQ测试有很多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IQ可能不是一直不变的。
  
  虽然我们现在并不确定是什么在后天影响了IQ,即使有些人可能天生因为大脑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得到一些我们所谓的才能,但正常的情况下,正如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的名言:“天不造人上人,亦不造人下人。”
  
  虽然这句话本意和这里的内容并不相符,但我想说的是,不要盲目地认为人的才智是不能改变的。
  
  大脑在压力下发挥会更好
  
  Deadline的确是第一生产力,但实际上外界压力只是让你集中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肯定会让你避免愚蠢的失误,或是被网络信息分散注意力。但实际上,在做任何工作时,本就应该集中注意力。当注意力集中时,压力往往并不会让你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难题。
  
  大脑损伤是永久性的
  
  现在的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确不能完全恢复中枢神经的创伤,但这并不绝对——至少我们已经知道有多个病例,在切除某一块大脑或半边大脑后,神经细胞重新产生了新的连接,使得理论上应该消失的大脑功能重新出现。
  
  我大一时学过一个病例,有一个小女孩天生就有严重癫痫,一生下来医生就说她活不过一岁。结果她吃力地活到三岁,已经能说话和走路了,但由于癫痫过于严重,医生说为了减轻癲痫只能把左脑切掉。
  
  这时对一个语言已经发展成熟,且是右撇子的小女孩来说,面对的选择就是:要么因癫痫而死,要么永远不能说话,且很有可能瘫痪,但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做半脑切除手术。
  
  术后十年,有人采访这个已经13岁的小姑娘,她早已完全康复,说话正常,能走能跑能跳,一切OK,只是有点瘸。而且她的梦想是当芭蕾舞演员。
  
  这真是个令人感动的奇迹。大脑精细而脆弱,但有时也有让我们自己意想不到的坚强和神奇。
  
  实际上,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科研中,有太多关于大脑的流言了。当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可能只是用一个错误推翻了另一个错误罢了。但科学就是这样,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不断地寻找证据,不断怀疑,再不断寻找。
  
  然而,真正需要意识到一个流言是错误的人,往往也最不会因此吸取教训。

【关于大脑的十大流言】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装聋作哑和装瞎 下一篇: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