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激励机制会以一些出人意料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在著名的电视剧《老友记》中,有一集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几位主人公一起去某家比较高档的餐馆进餐。在这6个人中,莫妮卡、罗斯和钱德勒收入比较高,他们点了晚餐套餐,而瑞秋由于收入比较低,只点了一份配餐的沙拉。菲比也比较缺钱,所以她只点了一碗汤。同样,乔伊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所以他点了一份便宜的比萨饼。在最后结账的时候,罗斯建议平分账单,每人33。5美元。这句话引发了其中几个人的不满,菲比甚至愤愤不平地说:“门儿都没有!”结果,这个本该是老友聚餐的愉快夜晚就这么被毁掉了。
实际上,在某些文化中,聚餐后精确计算每人应付的金额被认为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在德国,几人共同进餐的时候,最后的账单会严格按照每人点了什么来计算,甚至会精确到每一分钱,却没有人觉得这样做很尴尬。但是,在以色列以及美国的很多地方,这样的行为可能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那么,分账的方式到底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来研究不同分账方式下进餐者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共同进餐的实验对象是互不认识的学生)。在实验中,我们把实验对象分为3组,每一组的分账方式各不相同。在第一组中,同桌进餐的6个人(3男3女)按照自己点菜的价格分账。在第二组中,大家平分账单的总额。在第三组中,我们负责支付所有餐费,实验对象完全不需要付钱。那么,分账的方式会如何影响这些实验对象点菜的方式呢?
现在,想象一下你是6个学生之一,你在我们的午餐实验中和另外5个人同桌进餐,事先你被告知最后的餐费由6个人平均分担。你觉得相当饿,所以你点了一份龙虾卷(20美元)、一份薯条(3。5美元)以及一杯啤酒(5美元)。而坐在你旁边的那位实验者并不是很饿,所以她只点了一盤沙拉(8美元)和一杯冰茶(2。5美元)。最后,在吃完正餐以后,你和同桌其他几个人决定再来一份甜点,于是你们每人点了一个派(4美元)和一杯咖啡(5。5美元),而那位不太饿的实验者则不要甜点和咖啡。
最后,侍者拿来了整顿午餐的账单,总价是150美元(含消费税和小费),也就是说你们每人要支付25美元。你当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因为如果你们按个人点菜的价格分别付账的话,你需要支付38美元的餐费。但是,你旁边的那位女士可能就不太高兴了,因为她才点了10。5美元的食物,却需要支付25美元。
实验结果证明,分账的方式会影响大家点菜的方式。在实验对象要分账的两组中,当大家均分账单的时候,和每人要按自己点菜的金额分别付账的时候相比,大家点的菜更贵。对于那些点了较贵的菜的人,你可能会有一些想法,其实他们并不是想占别人便宜的人,他们只是对激励机制做出理性的反应而已。对他们来说,自己每多点1美元的菜,只需要付出1/6美元的代价,所以为什么不点20美元的龙虾卷呢,反正只要多支付4美元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解释了“负外部效应”的概念——当他人的行为影响了你的利益的时候,就会出现“负外部效应”。简单来说,负外部效应就是指消费某样东西的人不用独自承担这种东西的全部代价。在吃饭分账的例子中,点菜最多、价格最高的人对其他点菜少的人造成了负外部效应。大家只是在对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机制做出理性的反应而已。
【AA制的情况下,你会点贵菜还是便宜菜】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