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越大,打哈欠的时间就越长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脑子越大,打哈欠的时间就越长字数:1189来源:意林2021年23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除人之外,其他动物也打哈欠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会!我们熟知的猫、狗、兔子、田鼠、刺猬、考拉等小动物,以及马、老虎、狮子等大型动物,都会打哈欠。爬行动物中的蛇、龟、鬣蜥等,以及鸟类甚至鱼类,它们也都打哈欠。总之,所有脊椎动物都存在打哈欠的行为。
  
  有一种说法——脑子越大,打哈欠的时间就越长!这是真的吗?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研究人员从动物园和在线视频中收集了1291条独立的关于打哈欠的数据,共涉及55种哺乳动物和46种鸟类,果然发现动物打哈欠的时间和其大脑的大小之间存在“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人员经过细心观察以及对多种动物打哈欠的时间进行统计比对后发现,虽然打哈欠的模式是固定的,但其持续时间与大脑的大小和神经元的数量成正相关。此外,这一功能似乎在各式各样的动物中得以保留,因此其进化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甚至可能更远。
  
  科学家在关于动物打哈欠的研究中验证了以前的一个假设:打哈欠是冷却大脑的重要方式。当大脑连续长时间工作时,它就如一台持续运行的电机一样会发热,发热后的大脑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并且出现疲倦。而这种疲倦会触发一种保护性机制,即打哈欠——通过增加大量的氧气来为大脑降温。因此,更大的大脑需要更长的打哈欠时间来冷却。
  
  关于打哈欠能为大脑降温,纽约州立大学的伦理学家安德鲁·盖洛普也认为:“通过同时吸入冷空气和拉伸口腔周围的肌肉,打哈欠增加了流向大脑的低温血,因此具有温度调节功能。”
  
  这个假设得到了更多研究数据的支持。數据显示,哺乳动物打哈欠的时间比鸟类长。而鸟类的核心温度比哺乳动物高,这意味着鸟类身体内外的温差更大,所以鸟类只需打较短时间的哈欠就足以吸入一些较凉的空气。
  
  科学家的另一组研究对象包含人类在内。该研究观测到了包含人类在内的205个哈欠和24个物种,数据结果表明,最短的哈欠(0。8秒)来自小鼠,最长的哈欠(6。5秒)来自人类。而参与这项研究的动物中,脑子最小的物种正是小鼠,脑子最大的正是我们人类。
  
  研究还发现,动物打哈欠也是有传染性的。这一点,或许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注意到了:当我们一群人在闲聊时,一个人打哈欠,往往会引发别人出现相同的打哈欠行为。科学家发现,鸵鸟在睡觉之前也会集体打哈欠:社会等级较高的鸵鸟会率先打哈欠,表明周围没有危险,紧接着这种具有传染性的哈欠便会在其余鸵鸟中传播开来。对此,科学家的一个假设是:打哈欠具有社会功能,使一个群体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也许有助于同步睡眠模式。

【脑子越大,打哈欠的时间就越长】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会有星星说晚安 下一篇:一名警察的“码”上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