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蚊子为什么只叮你?小龙虾的头能不能吃?鼻子上的黑头为什么挤了又长?脱发咋办……所有你好奇想问的,宁原都知道。现在,他是短视频科普达人,入驻抖音才三个多月,就已经收获了300多万粉丝、700万点赞。
34岁的宁原,江湖人称“老原儿”,曾在央视的一档科教栏目《原来如此》里做外景实验员十几年。
2020年3月,宁原从央视离职,全心投入抖音,进行科普短视频制作。那时尚在疫情期间,医疗知识的匮乏让大家每次对救护车出动,又好奇又害怕。宁原以此为契机,经过充足的准备,4月2日发布了第一个科普视频,讲的就是“抗疫神器——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
他先用一个天平模型,展示不同压强将带有病毒的空气封存的原理。之后重头戏来了,一个等比例压缩过的负压救护车被摆上了桌台,实体救护车该有的部件,模型车全有。只见宁原以纸牌模拟气压,以豆子模拟空气。当他旋转车厢顶部的按钮,纸牌被抽出一张,代表车内气压变小,豆子“空气”自然就往车内跑,从而实现了车内外的隔离。这个短视频通俗易懂,一上线就收获了很多点赞支持。
在宁原发布的40多个视频中,有时是他抱着1米长的蟑螂模型,在解说蟑螂为什么总是出现在隐秘的角落,为什么有时连杀虫剂也“镇”不住它们;有时是他豁出形象戴着假发,用动画模型把脱发原理讲得明明白白;还有夏天到来前的小龙虾科普;新闻报道里山火卷土重来的原因;蚊子叮后的包越挠越大的成因……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却一知半解的问题。
无一例外,配合宁原解说的每个模型,都让人眼前一亮,以至有网友留言:“就冲这些模型,我刷完了所有视频。”
视频看着通俗易懂,实则很费精力,每一个主题从设想到产出,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光是制作模型就得花3天。宁原觉得,不能因为观众隔着屏幕,就把科普模型“糊弄”過去。他大学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视觉广告学专业,画个模型,做个手工,对他来说不算难事。他做过的模型有:放大1000倍和5000倍的头发、一米多长的螃蟹、半米多长的小龙虾……甚至被蚊子叮过的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也都被他用长气球做了出来。
宁原善于回收利用生活中的废物件,比如拖鞋的底软,容易上胶,可以用来做蟑螂翅膀的支撑;路边废弃的广告板,可以做一个微型小山;就连骨折时糊过的石膏布,也都被他拿来做了山体外衣,真的可谓是“物尽其用”。
五一期间,宁原做模型直到凌晨,累得趴在工作台上直接睡着了。身旁有一个做模型用的热风枪,他的手不巧搭在了这个温度高达1000度的枪口上,一瞬间,拇指就被烫出个大水泡,立刻就把他疼醒了。结果这个意外,让他受到启发,两周后就做出了《老原儿烫伤不留疤》的视频。
宁原像个匠人一样,坚持着手工的原则,经常手工制作实体解说板,在板子上写说明文字。“用实物,给镜头,能让观众更清晰地感知到细节,加深记忆。”他拒绝过多使用贴纸功能、文字动效等技术特效。
“做科普得先自己懂。”在宁原家的书柜里,都是动物学、昆虫学等学术类大部头,他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查资料、找权威信源、分析各种说法上。视频脚本、阐述逻辑被他反复推演,直到可以被清晰和严谨地呈现。准备时遇到中文资料少、需要查找外文文献是常有的事。如果资料还不够精细,宁原就开始琢磨起其他的办法。
说起创业的艰难,宁原自嘲,“要说最惨重的代价,就是我更秃了,头顶黑色面积明显减少。”
曾经有一个粉丝私信宁原,说在开学考的地理题中有一道是“山火”,她立刻想到了老原儿发过的视频。这让宁原很有成就感。未来他想通过自己制作的科普短视频,让更多人真正了解生活,知道世界因何如此。
【从央视到抖音的科普达人】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