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后,有不少片约找上门来,我对他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我只能给出寒暑假的档期。明星读大学,很多都是走个过场,大家各取所需。但我希望自己在大学里能够真的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学到一些真本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就太对不起自己之前的艰辛了。
在大学学习看似辛苦,其实是我最舒服、最享受人生的时候。“我现在是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这种幸福感,等到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彻底体会到了。
我喜欢北大的校园。
“一塔湖图”就不用说了。博雅塔雄浑挺拔,未名湖烟波浩渺,湖光塔影,加上浓浓绿荫点缀其间,风姿楚楚,异常动人。名字也都那么舒展明媚:燕园、朗润园、承泽园、畅春园……确有皇家园林风采。
比北大的湖塔更好看的,是穿行于湖光山色间的少年男女。妈妈来看我的时候说:“你们这里的小孩怎么都挺好看的?”她说的好看,肯定不是说相貌俊美。演戏的时候我们整天待在剧组里,俊男美女早就看到麻木了。北大的孩子们好看在气质,好看在明净光洁的额头、自信清朗的眼神、温文有礼的举止。
我工作后有一次回母校听讲座,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我看到一位老妇人抱着书慢慢地踏上布满雪的台阶,后面的男孩子要搀扶她,被她拒绝了。一个已经上了台阶走到门口的小女生撩起门帘,一直等到老人走进门才放开手,向另一个方向去了。我真心觉得这几个学生都特别好看,眉目中都透出书卷气,温润如玉。老师们也是一样。我认识一位老教授,七十多岁了,还在写书、翻译书,这些书不一定能出版,但是他很认真、很执著地翻译下去。“哎呀,我就想趁身体没垮的时候,留下一点儿东西。”
他说到这里就呵呵地笑起来,很认真地相信自己会把这点儿“东西”留在世上。这位教授年轻时的照片我见过,五官周正,目光坚定,晚年的他变成了一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老人,别有一种风度。
我在北大国关学院读书时,经常去学五食堂吃饭,有一阵子发胖了,什么都不敢吃。“学五”的熬白菜很有名,因为好吃又便宜,我就经常去吃熬白菜。熬白菜8毛钱就能买很大一份,够我吃两顿的,我每次去窗口都请求:“能不能给我打半份?”大师傅就只收我4毛钱,给我打半份。
我们食堂的大师傅对学生很好,看到经济拮据的学生来打菜,他给的饭菜分量都会比较足。我在他那儿吃了一个月的熬白菜,师傅可能以为我经济上比较困窘,还专门提醒我食堂有免费汤可以喝。我觉得学校这样做非常有人性,让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孩子们也能补充点儿营养。当然,如果汤里的蛋花和蔬菜能再稠一点儿就更好了。
讲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我们的食堂大师傅,他不但有同情心,还很有正义感。有一天我妈妈去学校找我,我就带她到食堂吃饭。卖熬白菜的师傅在窗口看见我妈,他把我妈叫过去,挥着勺子很严肃地说:“你给孩子多拿点儿钱,你孩子老吃熬白菜。”
我妈被大师傅说得愣在那儿好半天没反应过来。这大概就是当年北大的气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从老师到学生,乃至食堂大师傅,都擅养浩然之气,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幸与这样一群人共同生活学习了四年,想想也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
【北大的气质】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