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思考录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作为第一批去汶川的人,对于“志愿者”三个字有很多感受。有人对主动去救灾的人颇有微词。其实我部分赞同他们的苛责。在去往重灾区的路上,的确看见过一些志愿者车抛锚了,身体出状况了,搞不好救人不成反被救。但总体来说,在5·12那样大的灾难前,志愿者带去的帮助远比他们造成的麻烦多得多。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谣言,我不知道编这种故事的人是什么样的微妙心态。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一定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去救助的,在救助的过程中,定会有不周全。灾难越大,越需要社会共力。
  
  但志愿者也有不少需要反思的地方,包括我。2008年,我和朋友一腔热血,到了那里,发现其实我们能派上的用场并不大。真正见识过巨大灾难救援现场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渺小。越往后这种羞愧感越重,配得起赞美的是那些乐观的灾民,很多专业救援队,部分敬业却不过度消费灾民的记者,还有我们平时所挖苦和批评的部队及警察。
  
  网络虽然对救灾帮助巨大,但网络谣言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困扰。我们在汶川地震期间,常常看到网上帖子,说某地已经不行了,断粮缺水少药,广场满地伤员,快救救我们。等我们到那发现该镇受灾很小,人们在广场上歇息聊天,甚至旁边餐馆和商店还有不少开业的。很多志愿者都闻讯赶来了,物资堆积如山。最后我们的经验是,往往寂静无声的地方,灾情真的很严重,叫得此起彼伏的地方,也许可以先缓一缓。
  
  我也建议在救援最重要的72小时内,名人明星暂时不要前往。这点和我2008年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2008年汶川地震的后期,很多明星去往现场。在那里待了一周多的我那几个朋友对此有所不屑,都言作秀,说为什么你们在最危险的那一两天不来帮忙。到了2009年我就觉得,其实他们的做法是对的。这72个小时,应该留给专业救援队和有经验的志愿者。
  
  还有一个感触。当灾难来临,最好的救援者其实是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建议学校能够开设或者强化救援课,教授各种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亲历过几次灾情,更知道所谓道德两字,不能用来高挂。灾难各种,人心万千,境遇两极,也许谁都是高尚者,谁也都是卑劣者。面对自我的苦难,他人的生死,很多时候,你和你以为的你并不一样。对我所不理解的他人进行道德审判是我们内心隐藏的另一种灾难。话退万步,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就算不捐任何东西,甚至不关心灾情,只要自我为善,不害他人,就是对世界做的慈善。在对远方苦难的万千声援热血热心之后,我反而会看见身边有很多默然不显的困苦需要帮忙。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众善够重,困难才能不难。
  
  祈福雅安。

【地震思考录】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Loser,看看别人是怎么努力的 下一篇:生命不可承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