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观人辨玉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收藏界有两位公认的收藏大家,一是王世襄,一是马未都。前者出了大名,后者赚了大钱。俩人相似处是,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的古董商永远“瞎买瞎卖”,没有文化的工匠永远“瞎拼瞎凑”。文玩器物上负载的一切气息,靠学识文化来托起它,水有多高,船有多高,你赏玩的眼光上限就有多高。不管你信不信。
  
  旧社会古玩行有这么一句话:“总看总有不懂,总学总能弄懂。”文玩行水深谁都知道,但若有了文化这条船,不仅载得自己,还载得了别人。
  
  一次和作家冯骥才闲聊,说到他被请去鉴赏一批古玉。冯骥才说,先不说那些古玉是真是假,仅一个别人未察觉的细节,他就断定其中有假。那位信誓旦旦讲自家祖上收藏“故事”的妇女,在收放“古玉”时。那打包捆扎熟练的动作,就是一个“潘家园”。这是小说家观察社会的敏锐,察觉到古玉与新货集散地潘家园的关系,由此得到准确的判断。
  
  这就是文化,文化不仅“自救”,还救了欲花大价钱买“古玉”的人。

【冯骥才观人辨玉】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琴心 下一篇:王戎“钻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