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为什么要让人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我在美国的三个月,从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回到家里,路上常常要碰到的事情是,每到一个路口,一旦有车,必定让你先行。这是什么道理呢?一般人都说,这是西方人比较“以人为本”。一开始我也这样想,但是后来才知道,其实,在他们的交通规则里,有一个“路权”的观念。路权,就是眼前这条路,人人有权。而且这个权利是平等的。怎样体现这个平等呢?他们设计一个补偿的制度,即:凡是交通工具优势的,就应该补偿交通工具弱势的,如货车补偿客车、大车补偿小车、小车补偿摩托车,如此类推。“补偿”,就体现为“让先”,体现为“以对方为重”。所以,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我比汽车慢了一拍到路口,他本来可以踩一脚油门,一下子就过去,但是不,他停下来,在车窗里摆摆手,让我先行。我了解到这个“路权”,以及补偿的制度设计,不禁大为感叹!我们有很多好的观念,但可惜我们没有想一些办法,让它进入生活中。如果我们都有这种配合着平等观念的权利观念,就不会动不动欺负弱势人群,暴力拆迁,等等。所以我想,中国的礼让与仁,不是不好,而是强制性与操作性不够,道德建设,更要配合现代“权利平等”的观念,以及“弱者优先,强者补偿”这样有效有力的制度安排。

【车为什么要让人】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印度这一本书 下一篇:让刺客变保镖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