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与不语

更新:05-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920年,林语堂获得公费到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生的机会。不料他到美国后,公费却迟迟不至,顿时使他陷入了困境。他遂打电报向国内告急。很快,他收到了2000美金,得以在异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心存感恩的林语堂一回到北平,就去向北大校长蒋梦麟面谢为自己及时汇款一事。然而,让林语堂大感意外的是,蒋先生对于他收到2000美金汇款一事,竟是一脸的茫然。
  
  后来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救林语堂燃眉之急的那笔2000美金,是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所寄,而且那笔在当时一如天文数字的钱,还是胡适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
  
  颇有意味的是,胡适帮助了他人不语,帮助不了他人却偏偏有话要说。胡适有位很熟悉的学生想请他介绍到台湾省物产保险公司工作。胡适对此的态度是:“我现在的地位不能随便写信(为别人)介绍工作的。”因为:“我写一封信给人家,等于压人家,将使人家感到不方便。”
  
  我相信胡适信奉的是与其误用聪明,不如守拙自好。这就是当鸣则鸣,该沉默时则沉默。而今天能如此做到的人,显然太少了。我们看到的是,将正常的批评视作“骂”的人有之;将正常的学术批评,“升级”为开“骂”的人有之……而因为曾经给予他人帮助,生怕人家不知感恩,不时挂在嘴上者有之、向别人暗示明示者有之……
  
  忘却和不语,实在是一种境界。这样的境界,值得记取。

【忘却与不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局外人喻可欣 下一篇:等待失明的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