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喜欢把一个凳子搬到我家的门口,坐在凳子上远望。我家的凳子真高,比家门口的那块石头还要高。那时候,我要踩在那块石头上才能跨上凳子。 那时,母亲常常在门边洗衣服、做针线,我坐在凳子上远望着天,也远望着远处大路上的行人和那棵很高大、很孤独的老槐树。 总是坐在凳子上挺累的,母亲说。母亲要我站起来走走。 母亲真高,她不用踩着那块石头就能坐在凳子上。我要快快长大,长得像母亲那样高,那..
近日,因琐事繁多,生活劳累,心情颇不畅达,时常自怨自艾,脾气变得起伏不定,惶惶不可终日。朋友见状,劝我去趟附近的开福寺散散步,周末正好有一个佛学讲堂。 我去听了,刚好两个小时。法师讲了很多,只记下了四句: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回来后,细细咀嚼,暮寝而思之,不敢说是醍醐灌顶,但至少算得上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来是偶然。佛家自古有六道轮回之说: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
有很多种生物,雌性和雄性在一起生活,而在其中的一方不再存在的情形之下,剩下来的那一个,无论是雌是雄,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在短期内死亡。这些生物之中,鸟类占了好几种。 生物学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类生物会有这种单性不能生存下去的习性,也不明白它们为什么不去另找异性。照说这种生物都是没有思想的,自然也不存在情感上的问题,可是实际上,无论雌雄,当失去了伴侣之后,看起来又的确是伤心忧郁而死的。 自然..
我没钓过鱼,却听人说钓鱼可以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而且钓鱼技巧甚多,从鱼饵、鱼漂、渔线、渔钩、渔竿,到水域、水流、水质等都需细细判断和选择。钓竿的颤动会带给人孩童般的欢乐,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会静如处子。放线之坦然从容,收竿之激动愉快,想是钓鱼者之最大享受。我还听说,钓鱼者大多不喜欢吃鱼。正所谓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情趣过..
在古代雅典城里,有一座德尔斐神庙,供奉着雅典的主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非常灵验,当时的雅典人一遇到重大的或疑难的问题,便到庙里求谶。有一回,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求了一个谶:神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苏格拉底听说了,感到非常奇怪。他一向认为,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短促,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可怜了。既然如此,神为什么说他是..
做生意要会折腾 开店搞经营,就要会折腾,并善于折腾,即使在生意特别好的情况下,也要主动折腾一下。那么,什么叫折腾呢?通常来讲,折腾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没事找事,翻来倒去,改来改去总之,就是重复做..
城管大队副队长王壮开着车上街执勤,老远就看见一个山民打扮的老人在卖山里红。这里是不允许摆摊的,王壮二话没说,把装山里红的竹篓扔到了汽车上。老人都快七十岁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忙低声下气地央告。王壮不想听,再说隔着窗玻璃也听不见,他摆摆手,开着汽车扬长而去。 进了城管大队的院里,王壮把竹篓撂在了屋檐下。这时有个朋友打来电话,请他出去喝酒。王壮想,这山里红反正不值钱,便不再管它,坐车径直走了。 ..
聚了时间,攒了闲钱,我们全家到欧洲旅游。十天走了五国,我们疯狂老鼠了一回。 从尘烟滚滚的工地,从边吃饭边谈业务的桌边,从人潮汹涌里,从几个预约间隙中,我们抽身拔腿而来。一看法兰克福,怎么全城人都在睡大觉?晨昏颠倒地一算,怎么着他们也该起床了。二看布达佩斯,全城关门上锁,整条街上,用我老家话讲是,摔棍也砸不到人。三看布拉格,整个一老城堡大展,却是展品多过看客,演的是空城计。导游说,前两天是双休日..
年岁渐长,视力愈差。家里有现成的针线包,却不想打开,因为打开也是白搭,大眼对小眼,就是穿不上针啦。要用针线了,就去楼下的裁缝店,请眼神明亮的小徒弟给我穿一根专用线。 机灵玲珑的小徒弟善解人意:阿姨,要不要把线留长一些,这样可以多用几次。 不要。线留长了,不利索,不好用。我制止。 懒人用长线。每每这时,就想起这句话。这句话是我娘在世时常常挂在嘴边的。显然,我娘不赞成用长线。 幼..
那天,我到福建采访。轿车行驶在福厦公路上,天正下着雨,车身变得有些脏。我对司机说:回头你又得费一番劲擦车了。司机淡淡一笑:待会到加油站去,有人会擦的。我暗自诧异:加油站有人擦车? 说话间,车子驶进一家加油站。这个加油站规模很大,建筑气派堂皇。车刚进站,便有身披绶带的漂亮小姐迎上来,指引车子停在适当的位置。车刚停稳,司机下车,一位小姐便上前..
少年在我家棉田的边缘放牧。他的羊,白而肥,像一朵朵移动的白色云朵。他笑起来的样子,像田地里绽开的棉花,丰满而温暖。 他在秋天的黄昏,打着呼哨从我的身边经过。他说,嗨,明天你还在吗?我说,不,就跑走了。后来我想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像一只蠢笨的企鹅,他一定不会知道,我跑开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难看,装棉花的布兜那么大,像一个巨大而臃肿的肚子,难看死了。 那个阳光少年是高年级的同学,在我家向东半..
张林是80后,名牌大学土木建筑系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我们这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分到战略发展部,和我邻桌。 一年了,一起来的同事有的晋级,有的涨薪,只有张林原地踏步。他满腹牢骚,心里十分郁闷。有时大家聚餐,他喝醉了,就会唠叨不休:某某升职,不是因为他舅舅是工商联的一个秘书嘛。还有谁谁涨薪,也是家里有背景。像我,好歹是个研究生,就是得不到重用&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