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点的菜迟迟不上,这种情况在生意比较红火的饭店里会经常遇到。催服务员赶紧上菜,服务员的态度都很好,说:好的,很快就上菜。可是,都喊了五六个服务员了,还是等不来所点的菜。 有朋友说,通常最有效的办法,是告诉服务员:如果三分钟内菜还不上就不要了!据说上菜的速度立马提升了很多。 这种最后通牒式的催菜看似有用,..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叹东西最近又涨价了,除了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 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台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四五千元,现在你跑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四五千元; 最典型的不涨..
记得蒙特利尔的同学曾经告诉我:做生意,一定要在富人区。穷人区,买一袋意大利面都可能和你讨价还价,你还怎么挣钱? 我牢记同学的忠告,但至今我的生意也没发达起来。 一日,一个女同胞来到我工作的西人诊所,与她的谈话,彻底颠覆了我同学的忠告。尽管在加拿大做了多年的老人护理,女同胞依然气质高雅。不知道为什么,那是我做按摩师遇到的最贴心的病人:也许只因我们都做着一份辛苦的工作,同病相怜吧。 &..
想在理财上做得不至于太差,首先要具备什么能力?应该是算算数。起码我觉得是这样。 具备算算数的技能,一个公司人就不会在个人财务问题上受到一些不靠谱的噪声的困扰。 一种最直接的困扰是,通过财务比较,你发现在所处的阶层或者局域人群中,你获取财富的能力竟然属于很差的阵营。就像那句美国谚语所说:什么是富人,就是那个比自己的连襟多挣100美元的家伙。垫底状态真让人绝望。 最近有一个帖子在朋友圈..
我经常来往的几个城市是北京、上海、重庆和成都。这几个地方的人对于在一家餐厅外等待时长的忍受度差别还蛮大的。在北京,人们在餐厅外等待的时间远多于重庆。我曾经在北京王府井见过从下午3点就开始为晚餐排队的人群。当然,这里的等待冠军城市是上海。我曾经怀疑上海人的习惯是,如果不经过等待就开始就餐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食欲。 人们对就餐等待时间耐受程度的差别很可能是由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以及商业化程度和气候等..
不务正业自古就是贬义词,不过放在时尚界就未必了,思维活跃的大师们向来没有安守本分的基因,不务正业的大牌才最时尚。 最早不务正业的大牌,应该算是米其林。如今我们提到米其林,首先想到的是星级餐厅,不过,人家的正业其实是卖轮胎。 不务正业的品牌似乎特别青睐餐饮行业。在宜家除了能看到处处有人睡觉的奇观之外,吃也是..
严格地说,如今看病,往往并非只依靠大夫的经验和判断,更多的是依靠仪器检测,血、尿和组织化验。那么,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不是没什么用了吗?其实不然,因为当今检测手段复杂而多样,例如超声、X光、CT、核磁共振、病理检测等。这就像在战场上面对藏匿的敌人,有多种侦察手段,只有选择针对性的侦察手段,才能更快地掌握敌情,才能出奇制胜。所以在门诊室里体验时,我看到高手医生的问诊之细,令我..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说:我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渴望成为哪个池塘里的大鱼,如果只有一个池塘,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地位跟别人进行比较,那么绝大多数都是失败者。毕竟,在一个有鲸鱼的池塘,即便是鲨鱼也会显得渺小。与其和全部人比,不如从整个世界里划出一个小群体,在这个小池塘里,每个人都是成功者。 那么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和朋友圈关了,回到自己的小池塘吗? 更广阔的池塘的确使我们感..
一直都有一个梦想,要去看看那片长满金合欢树的无边的东非原野。那里有乞力马扎罗雪山,那里有丹麦女作家凯伦刻骨铭心的爱情,那里有海明威留下的足迹。 飞机抵达内罗毕的时候,正好中午。天那么蓝,赤道的阳光明亮而充沛,有凉凉的风迎面吹过。流动的空气中,散发着鲜花的芬芳。 出发前和朋友们说,我要去东非,去肯尼亚旅行。很多人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你居然敢去那样的地方?那蛮荒之地,遍地都是艾滋病,还有疟疾..
以前有人问我,和喜欢的人聊天是什么感觉? 我说,大概是聊天5分钟,回忆2小时,他就是我的情绪开关。有时一整天都在想着前一晚我们的对话,想到自己很蠢的回复,恨不得再重来一次。 大概是,因为是你,所以我都有时间。我有空!我不困!我洗过澡了!我不忙!就算他说嗯的时候,我还想回,还想找话题聊下去。 大概是,一分钟看500次手机,只为等他回复。一天翻聊天记录好多遍..
1 小辉是我大学时代的一个学妹。我念大三时,她念大二。她在校报做编辑,那时我发表了很多作品,她来采访我,要写一篇人物报道。 我问她,你最喜欢什么书?她说最喜欢曼彻斯特写的《光荣与梦想》。 别的新闻系学生就想找个好工作,她却向往着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我很佩服,但又带着怀疑。 后来她决定考研。在读研这件事情上,她是我见过最执着痛苦又纠结的人。 第一年,她很认真地做准备,每天..
从22岁到32岁这10年,是我真正开心、青春焕发的日子。 少年的我,蛰伏于江南真是蛰伏,动弹不得。除却你我共有的青春记忆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考试、上课的感觉像上坟之外,我最受不住的,是江南连月阴雨绵绵的天气。 我不中意现实的江南。要不是多年的诗词给我留下情结,我对江南的印象简直因为天气和我个人身体的原因而糟透了!湿气和冻疮反复折磨我,像两个不死不休的宿世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