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4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银鸽奖”的参选项目较上年度同比分别增长近30%和近16%。多位评委认为,此次上海各区、各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申报的项目较往年更丰富、更多元,不仅鲜明体现了中华文化国际表达、上海形象世界推广、全球叙事能力建设、国际朋友圈拓展等四大方向要求,而且汇聚了一批“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好作品好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以市场化运作激发传播力
舞剧《朱鹮》的海外热度不是孤例。海派芭蕾演绎国际经典也深受海外观众喜爱,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舞剧《茶花女》在澳大利亚地标演艺空间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演出5场,吸引万余名当地观众观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织中华文艺精品杂技芭蕾舞剧《天鹅》创造性演绎俄罗斯经典,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标演艺空间共举办8场商演,赢得马林斯基剧院观众热烈掌声。
上海民间国乐IP自得琴社探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开展商演,其中新加坡演出票全部售出,并引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粉丝在线求票;上海出品游戏IP《原神》,则通过音乐及IP授权等方式与索尼合作,在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24场交响音乐会,引领全球粉丝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和世界文明精彩……这些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演出项目以艺术这一共通的语言,让中国故事在更多人心中“软着陆”。
以网络文学为载体,中国好故事也在加快走向世界。2024年初,阅文集团首次赴新加坡举办全球华语IP盛典,带动2023年度全球华语IP榜单近70%IP成功输往海外。上海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多语种“文化中国”丛书,进入北美、欧洲、大洋洲,其子品牌儿童绘本系列2024年销售码洋近280万美元。
从演出、展览到版权,这些国际化演绎、市场化运作的中华文化精品成功出海,从全球视角和审美需求出发创造国际文化消费价值,精准传播取得实效。据了解,2024年度入选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项目采用市场化方式出海的占比约22%,与此前相比有较大跃升。
以小切口展现中国式现代化
以小切口做活大主题,找到海外受众共鸣点,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蓬勃活力和独特魅力,是“银鸽奖”不少获奖作品的共同点。
如何讲好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故事?2024年10月22日,《解放日报》推出长篇特稿《中医铁粉在欧洲》。记者赴欧洲深入采访5位代表性“洋粉丝”。他们因为中医爱上中国,进而成为学中医、懂中国的“铁粉”,并在各自国家开枝散叶,在周边民众中传扬优秀传统文化。文汇报社《中国民主我看行!》将镜头对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等实践点位,生动记录外国友人参访中的所思所感,全景式呈现他们所感知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外籍人士如何看待这一“法宝”?由新民晚报社“老外讲故事”工作室制作的“老外说‘法宝’”10集系列短视频,邀请1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社区志愿者,从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治理、提振外资投资信心等角度讲述亲身经历和建议。这些报道均是通过“外眼”的独特视角,深入城市肌理,阐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随着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上海各委办局、各区的产品策制能力、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方法渠道等都获得较大提升。比如,嘉定区融媒体中心《一个政协基层服务站的一天》、徐汇区委宣传部《“转角公寓”和“门上繁花”》《阿土的小狮子》、闵行区委宣传部《浦江合流》、青浦区委宣传部《机遇中国·青浦》系列、普陀区委宣传部《做一天上海人》等作品,在线上线下平台渠道创新呈现海派生活的方方面面,见证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活力。
探索民心相通上海模式
“在中国全天开放一个公园最大的隐患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大半夜在公园吃夜宵导致变胖的问题”“这才是有实效的民主!而不是整天抗议却没有人听”……这些外国网友的评论来自海外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对比纽约和上海:城市公园能否24小时开放”,该视频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在“魔都眼ShanghaiEye”以及“上海外语频道ICS”海内外新媒体矩阵推送。视频讲述的是“上海闵行文化公园24小时开放大讨论”这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案例。
回应共同关切,关注新技术赋能,探索民心相通上海模式,是此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入选项目和“银鸽奖”获奖作品的一大特点。
聚焦全球普遍关注的老年问题、人工智能及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等,上海策划打造了一批中外互鉴共享文化产品与项目。其中,纪录片《前浪》持续出海参赛参展,以直抵人心的上海老年故事引发中外多维度积极探讨,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网友互动。围绕生命与健康主题,华山医院开展上海国际医疗品牌海外推广;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们则从中华医药角度“看上海”,推出相关微纪录片。
以“Z世代”为主体的国际传播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作品。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复旦大学“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和“体验上海·知行中国”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普陀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4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松江区2024世界大学生五人制锦标赛,奉贤区2024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项目,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提升了文化传播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传播主体更加多元,跨界合作更加多样,更多具有国际风范、中国气派、上海特点的国际传播优秀作品和项目,正向世界讲述着生机勃勃的上海,不断增强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好感度。(记者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
上海故事
在中国的东海之滨,上海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的故事,交织着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仿佛是一幅不断变换的画卷,描绘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
走在繁华的南京路上,霓虹灯闪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小李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这座城市的土地。初到上海,他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撼,五光十色的商店、忙碌的上班族、悠闲的游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画面。他在一家初创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尽管每天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他依然充满激情,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而在黄浦江畔,夕阳西下,江水泛起金色的波光。老张坐在长椅上,手中捧着一杯热茶,静静地看着江对岸的陆家嘴。老张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居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从昔日的渔村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老张的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他常常和朋友们聚在这里,讲述那些关于上海的故事:曾经的弄堂、老街、还有那一段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在静谧的豫园,古老的建筑与繁花相映成趣,仿佛让人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小雨是一位年轻的画家,常常在这里寻找灵感。她喜欢用画笔记录下上海的每一个瞬间:樱花盛开的春天、绣球花怒放的夏日、菊花展的金秋,以及腊梅傲雪的冬季。每一幅画作都是她对这座城市深情的告白,传递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上海的故事,汇聚了来自的人们,他们在这里追梦、奋斗、生活。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彼此交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无论是街头的快递小哥,还是高楼中的白领,亦或是咖啡馆里沉思的文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上海故事。
OK,关于上海故事会在线阅读笑了文章网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故事会在线阅读笑了文章网】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喜欢线上看文章,这样方便多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就去上海故事会线下听故事,觉得特别有气氛,现在还可以在线上看真是太好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海故事会的故事总是很有趣,喜欢他们的风格。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次的网上的阅读体验怎么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闲下来想找点新鲜事看看,这个不错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一下哪篇故事特别好听的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挺好奇线上看故事有哪些特殊的元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久没去线下听故事了,现在试试线上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海的故事总是那么迷人,希望能找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文章的网站越开越多啊,哪个好用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活动蛮有创新精神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过不少上海故事会线下讲的故事,觉得很生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线上阅读形式挺新颖的,可以体验一下不同文化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能和朋友们一起在线上看,那就更有趣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提供更多优秀的故事作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海故事会的名气真的太大了,不知道线上阅读的质量怎么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让人觉得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有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更多有意思的上海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爱看中国本土的故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线上也能感受上海文化,这太棒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