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介绍一下长城—介绍一下长城的烽火台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通称万里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用来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修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绵延万余里,称为万里长城。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和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八达岭长城
长城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构筑险峻、气势雄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和工程最大的军事性防御工程。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嘉峪关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
嘉峪关
嘉峪关
在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嘉峪关初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被海外探险家誉为“东方最完美的城堡”。
嘉峪关
1987年,长城(The Great Wall)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况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九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七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河北境内明代大理石长城隐在深山鲜为人知,大理石长城的敌楼基本保存完好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秣,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地加强。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高高耸立的长城烽火台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关于本次介绍一下长城—介绍一下长城的烽火台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介绍一下长城—介绍一下长城的烽火台】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我一直想去看看长城,据说真的很壮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烽火台是古代长城上重要的防御设施,真让人好奇当时是如何使用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长城烽火台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哪座烽火台可以俯瞰到最美丽的景色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城的烽火台一定有很多故事在里面,期待能听到更多精彩的传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烽火台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古代科技真是让人佩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长城烽火台应该是一处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历史感满满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过一些电影和电视剧里关于长城的描写,特别想去感受那宏伟的气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长城很长很长,一个烽火台到另一个烽火台之间会有一些故事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烽火台的人员配置以及日常工作内容都是怎样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的守护长城的士兵们一定非常勇敢和坚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城烽火台的历史意义确实很重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长城烽火台,亲身体验它的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烽火台的建筑结构特点,以及材料是如何选择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让人惊叹了,能设计出这么巧妙的防御设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城烽火台不仅是古代军事工事,也是文化遗迹,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关于长城烽火台还有哪些有趣的传说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些守卫长城的士兵们一定生活条件很艰苦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