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人物】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24、鸡犬升天
【释义】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语出】东晋葛洪《神仙卷卷四刘安》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剩下的药留在庭院里;鸡狗吃了;也都升天。
【人物】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仙翁八公,一心一意的寻访,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待续)(王松兴)
讲坛
让孩子了解7个成语典故,听听与成语有关的故事,提高语文兴趣
咱们说到第一个成语,两个均为错别字。好像是饥饿,又好像是渴了。对水和食物的渴求,是与生俱来的。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到现在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玩电脑的现代人,本质上并无不同。
前些天作者发了很多的数学视频,有的朋友在底下留言,说一些奇怪的话,学数学有什么用?这对买菜有帮助吗?买菜不需要用到公式啊?作者想说,我们和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文化。文化,是吃饱了才能做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不乏仅仅只是在生存的人,他们从一出生,到结婚生子,无非是在生存。而社会的发展,并不是靠这群人推动的,是少数人推动的,是那些在大学里,在科研机构,在案首写作的人完成的。他们让我们的科技和文化不断的发展着。
第二个成语是大着肚子结婚。一个的大肚子是因为胖,一个的大肚子是因为有了宝宝。有了宝宝就结婚,这是哪个成语呢?前两日,作者的一位朋友说起她的小侄女,19岁便结婚了,为何呢,有了宝宝了。在此,作者想说,女性如果要变得独立,让自己的学习年龄延长,那就只有读书。在我们的舆论氛围中,如果不读书,便很早就结婚了。过早的结婚,将让女性彻底地和这个社会脱离。如果是在学校里读书,那么,无论从婚配的对象还是未来孩子的教育上,都有莫大的好处。开玩笑的说一句,在高中,是高中的同学,在大学,是大学的同学,研究生是研究生的同学,博士,是博士的同学。随着学历的提高,虽然你所能接触到的人会越来越少,但是质量却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会讽刺学历高的女性,这其实是社会的一种病态心理而已。
第三个成语比较难猜,直接给大家说一下答案,叫做亘古不变。第一个字读gen,去声。只有亘古没有发生变化。亘的意思是从绵延,所以恒心的恒字,右边就是个亘。哪里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唯有变化才是亘古不变的。这让我们想起一个话题,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地球用不着保护。地球无论变成什么样子,都是地球,即使没有了人类,地球还是正常在转。我们说塑料几百年都不会分解,没关系,地球用一亿年来分解。对地球来说,一亿年也是弹指一挥间。正确的说法是,爱护环境,保护人类。
第四张图,有一个古字,然后颜色和纹饰,看起来也像是古代的东西。我们现在经常去逛旅游景点,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可是,有些旅游开发的,认为不够靓丽,要改变这种色调,加个灯,涂层油漆什么的,反倒是失去了真正的韵味。这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西安的所谓什么旅游开发,丧失了西安的古的灵魂。
第五张图,流字颠倒了,上字在上。形容迎着艰难而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自身何尝不是如此。作者早前和学生说,如果一个人眼睛有问题了,视网膜还好着,期待移植,那么,医生一定会定期让这个人去看看光什么的,防止视网膜萎缩。为何视网膜会萎缩,因为没有光的刺激,身体会认为,这个视网膜没用处,慢慢地就退化了。动植物都有一个特点,叫做用进废退,唯有使用,才能存在,不使用,不存在。长期做与脑力无关的事情,大脑的机能就会衰退,变笨,是真实存在的。
第六张图片,意思明了,作者就不提示了。
最后一张图,答案是一应俱全。添加一个一,就成了一个全字。
关于23个简短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概括20~30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3个简短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概括20~30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看完这23个成语故事,感觉我的中国文化底蕴又添加了不少东西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成语由浅入深的解释,太适合用来学习中国文化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故事都很短,方便在碎片时间阅读消化,很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那些常用成语背后都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故事真丰富多彩,让我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简明扼要的描述,很适合学习成语的小伙伴们。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成语不再枯燥乏味!这个系列故事读起来轻松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文字形式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快速阅读的人群,简单易懂,内容贴合实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继续发布更多精彩的成语故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成语很有趣,而且能学到很多人生道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让我更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大家一起学习文化小知识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学习成语,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素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很有意思,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每个成语的内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对提升我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成语的故事非常实用,可以用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这种简洁易懂的学习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鸣惊人》的故事,太励志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起来慢慢品味,下次想要复习的时候就能用它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成语故事,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