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床上,腿上绑着夹板。一边养伤,..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战国时韩国人,我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之为韩子、韩非子。他博学多能、思维敏捷、善于着述,堪称当时的大手笔,但他不善言谈,这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时代是制约个人发展的阻力。 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韩非忧国忧民,曾多次上书韩王请求变法图强,但都不被采用。于是他发..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父母为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他创立了相对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却是很不起眼。除了老师发现他拥有数学天才之外,他是一个迟钝、害羞、落后的小孩,老师认为他是个累赘,父母也认为 他是一个低能儿。他仅有的数学才能,也常被人否定。有一次,爱因斯坦到一个车站去买车票,当他发觉..
虽然21岁的人生不那么平坦,但我总是告诉自己我还算幸运;虽然两岁的时候失去了世界上最宝贵的爱,我努力地告诉自己我是幸运的,我四肢健全,头脑还不算很笨;虽然不富裕,但我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吕杰佩对自己的描述,能让人感觉到她非凡的自信和淡定。 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4台电脑,一张贴在墙上的英文纸条分外显眼,Nopains,nogains(&..
20世纪80年代的神州大地上,还有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人们在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面前,在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面前,在这位以自己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以缩短自己的生命来延续他人生命的时代楷模面前,深深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邓小平同..
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 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
比尔盖茨靠什么法宝建立了他的微软帝国?他为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中独占鳌头而历久不衰?在比尔盖茨看来,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冒险。在任何事业中,把所有的冒险都消除掉的话,自然也就把所有成功的机会都消除掉了。他自己的一生当中,最持续一贯的特性就是强烈的冒险天性。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机会没有伴随着风险,这种机会通常就不值得花心力去尝试。他坚定不移地认为,有冒险才有机会,正是有..
我于1962年6月22日出生,历经50余年的风雨人生,薄有微名。一直以来,我的作品都是以轻喜剧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小人物怎样经过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这种表演习惯,一直持续到我的电影《长江七号》,才告一段落。 在《长江七号》中,我一直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我也很努力,努力奋斗却没有成功,因为,知识和勤奋才是当代社会真正的力量。所以,我才将我的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念书。我不相信什么神奇的外来力..
莽撞少年,心高志大却处处碰壁 1967年12月28日,陈安之生于中国福建省。14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母通过姑姑把他送到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留学。美国电视台很流行名人访谈节目,屏幕上名人们近乎天方夜谭的创业传奇,总是让陈安之热血沸腾。16岁那年,陈安之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要在生活中实现从底层创造奇迹的梦想。 这年暑假,陈安之拿着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找了一份餐厅服务..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周星驰才七岁。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被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凌宝儿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乖巧懂事,尤其是周星驰,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最得凌宝儿喜爱。只有一件事,让凌宝儿烦心。 三个孩子都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周末,凌宝儿都要割点肉或买条鱼给孩子们加餐。或许是平..
思考是创造一个世界的首要工作。 加缪斐塞司博士有一天午饭后坐在门前晒太阳,看见一只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很是悠闲。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司空见惯,可是却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猫喜欢呆在阳光下,那么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